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邪性碧血剑更新至第9卷第10章 - 4,1

[db:作者] 2025-06-26 14:23 5hhhhh 2240 ℃

      第二卷 明末承志 第八章 神功传承 背诵而已

  袁承志明白袁真虽然在自己面前一直以仆人自居,可是外面所有人却称呼他为将军,因为他在战场之上就如同父亲的影子一般,处处保护着父亲的安危,如果不是自己父亲的死忠,要以死志向明朝所有人表示自己是清白的。

  否则,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如同走钢丝一般,抗击后金的大业必定容易受到皇帝的揣测和多疑,凭借父亲的聪明才智和部下的英勇善战,就是在千军万马之中也可以保全自己,也保全家族的,自己和家族也不会被逼迫到这样的境地。

  他在与柳隐谈论武功的时候,很多时候给她讲述神雕三步曲中的人物事迹、天龙八部之中的英雄红颜和笑傲江湖的潇洒自在,也给她描绘了一副副枭雄争霸江湖的那种荆戈铁马、剑气森森的宏伟画面,让她很是向往,更为那些绝顶神功的埋没惋惜不已,因为这样,江湖必定逊色不少,更不断叹息自己的绝顶神功没有用武之地。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柳隐修炼凌波微步大约三个月的时候,袁真仅仅凭借她走路的姿势就看出了她身怀武功,也在两人之间引起了一场误会。

  将凌波微波修炼到了圆缳之境的柳隐在走路的时候也按照步法,尽挑斜线行走。

  一天,袁真发现了她行走之中的异常,还以为这个歌女一直就深藏不露,骗过了大家,也迅速地运气追赶她。没有防备的柳隐在几步之后就被一只手捏住了脖子,身子也被提了起来。袁真将她的功力制住,然后厉声喝问到:「你是哪个门派所派来的。」

  看见这样的景况,很多小说中审问奸细的片段,就浮现在了袁承志的脑海之中,急忙上前对袁真说明原委。

  明白柳隐功夫的来源之后,袁真立即跪下不断向她磕头,因为他知道自己公子的秉性,他既然舍得将用几十条性命才保住的血梨给这个小歌女吃下,那么她也必定是公子喜欢之人,以是自己日后的主母。

  虽然没有防备,可自己可是修炼的却天下第一轻功,如此就让人偷袭得手,让柳隐心中愤愤不平,脸色也是涨得红红的。

  现在看见袁真对自己跪下,将自己当成了未来的少夫人,脸色变得更加的娇艳,也高兴地将袁真扶起,口中也不断地说着:「真叔叔也是关心公子啊,我怎么会怪罪你呢?当侄女的只会高兴无比,你还是赶快起来吧!否则,公子就会怪罪我不懂事了。」

  得到原谅的袁真站立起来之后,时而大笑,时而大哭,口中更是大声喊到:「哈哈,哈哈,苍天有眼啊!真是苍天有眼啊!」

  语气之中的愤懑和高兴让三人都是面面相觑,都用不解地表情看着袁真。

  高兴过头的袁真明白自己的表现让大家很是不解,跪到了袁承志的面前,然后愤愤地说:「公子,我是看见你身怀如此神功而高兴啊。两粒可以增加内力的药物就让六大门派丧失良心,与朝廷合力阻止我们兄弟们援救督师……」

  袁承志也揣测到了自己父亲丧命必定与江湖有关系,就打断了还跪着的袁真的话,将他拉了起来,说到:「真叔,你起来说话吧?我会将那些门派所做的事情牢牢记在心上的,几年之后,我也必定让他们血债血还的。」

  他的语气之中也是森森然,让袁真也受到了震撼,心中想到,难道这就是杀气,身子也听话地站了起来。

  袁真口中却高兴地说道:「公子,我看你传授给小隐的功夫,在现在的武林之中可以说得上是最厉害的了。我看六大门派之中的功夫也稀疏平常,上不了台面。你修炼成后,一定要到六大门派的老窝去闯上一闯,让他们明白当时阻止我们营救老爷的做法是多么的错误。唉,可惜的是,督师传给我的功夫我也才学得一点点皮毛,否则我就可以将老爷营救出来。」

  「同时,也怪我人太笨了,我将功夫练得乱七八糟的,没有能力将我所学习的神功传授给你;否则,你在五年之后,就可以去找六大门算帐了。哈哈哈。」

  说到最后,他的双眼更是闪耀着狠厉的光芒,让大家明白六大门派给予了他们辽东军士太大的耻辱了,因为他们连自己的主帅也没有保护好。

  袁承志对打击六大门派的事情没有更多的放在心上,因为他明白武林之中的各个门派,必定良莠不齐,自己要想在江湖之中有所作为,必定会与六大门派中人结怨,那么自己也只有利用拳头说话,让他们臣服于自己的武力之下,让他们仰视自己。只是自己现在理由更加的充分罢了。

  他却对袁真到底是修炼的什么武功很好奇,不由得问到:「真叔叔,你这么厉害,我父亲到底传授了你什么神功啊。你不是很厉害吗?怎么不去找六大门派报仇啊?」

  袁真看见又有人询问自己的功夫了,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本来就是很黑的脸色变得更加深沉了,说到:「我也不知道神功的名字,他是督师当年在经书之中读到的一卷残本,然后就要我硬生生地记住上面的内容。我可是读了三年也没有将书中的内容完全记住;后来督师一生气,每天有时间,就反复地在我耳边背诵残本的内容。」

  「这样又花费了三年时间,当我记住书中内容的时候,也就有了这一身奇怪无比的内力了,在那几年的战争中,我也不断地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招试。哦,老爷吩咐过,我不可以过问他的仇恨,也不允许我给他报仇,他说我的功夫太差了,现在的任务就是隐藏起来,等公子长大了才可以现身。」

  三人听了袁真的话,心中不断地埋怨老天不公平,古往今来,仅仅依靠六年时间背诵神功的内容,就可以修炼成绝顶内功,并且是达到了他这样境地的人,可以说得上了绝无仅有的了。

  袁承志心中也感动不已,这个父亲年轻时候的书童,一直就将父亲的话当成金口玉言,连父亲话中的真伪也从不分辨。

  「真叔,你将神功的内容告诉公子吧,我看肯定是厉害无比。公子现在就缺少一门绝顶内功和一柄神兵利器了。」一边的柳隐看见袁真久久也不将内功的秘诀说出来,人也急了起来。

  袁真更是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的内力大乘之后,秘籍的内容就被忘记了。」

  看见他那委屈的样子,两个女子不断地埋怨他太笨;袁承志心中想到:「原来是一个到了明朝的觉远啊,不同的是他拥有一个花枝招展半的红颜知己,在情欲方面也是孜孜不倦地求索着,否则,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就将自己忘记了,也很少管自己的事情。」

  「对他追求武道的毅力也是佩服不已,更明白他忘记的原因,那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到忘物的境界了。因为达到了那样境界之人,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想秘籍上那死东西了。」

  从此,袁真也对袁承志加紧了照看,让他想到江湖上溜达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

  春去冬又来,因为袁真在秦淮乐不思蜀,一直也没有辽东将士来寻找他们。

  所以,袁承志在画船上一待就是一年多时间。他也曾经多次想到江湖之中去好好逛逛,看看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否如同那一世小说中所写一般,有温清清、何铁手、阿九那般妙人的存在。

  可是才一向三人提出来,就被大家一致否决了,袁真的理由是心累了,不想再到外面流浪,也对外面的世界厌倦了;柳隐一听到他的请求就不断地掉眼泪,让他的计划无法实施。而柳欣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小妇人,也对袁承志的请求置之不理。

 

      第二卷 明末承志 第九章 安国大叔 真实存在

  我要你陪著我,看著那海龟水中游,慢慢的爬在沙滩上,数著浪花一朵朵。你不要害怕,你不会寂寞,我会一直陪在你的左右,让你乐悠悠;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会慢慢长大,我不管你懂不懂我在唱什么,我知道有一天,你一定会爱上我;因为我觉得我真的很不错,时光匆匆匆匆流走,再也不回头。

  正在唱着那一世歌曲的袁承志,突然感觉自己耳朵被蛰了一下。转头一看,原来是柳隐右手也拧住了自己的右耳,正用一副哀怨地表情看着他。

  他惊讶地说:「你听懂得我所唱的内容吗?」

  柳隐一边搽着眼睛,一边回答到:「虽然你说话的速度很快,可我却能够懂你话中大部分意思。你在对你哪个情妹妹说悄悄话啊?」

  袁承志大喊到:「OH,MYGOD!姐姐,你也太有才了吧!你的音乐天赋也太高了吧?我唱的可是流行歌曲啊。」

  说完这一句话,他发现柳隐脸上是一副不知所云的表情,也明白了原委,迅速转换一种方式解释到:「哦,我就是说,我所唱的如同你们平时所唱的辞赋、诗歌和小曲一般,仅仅是为了找乐子,那里面的内容是当不得真的,仅仅是词而已。我绝对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的况且我的面前就有如此漂亮的姐姐啊!」

  一年多时间的相处,吃住都与柳隐一起。袁承志终于明白了很多古代女子在十三、四岁就可出嫁的原因了,原来她们从思想到身体都已经完全成熟了。

  比如现在的柳隐就基本发育完全了,身体该大的都大,该凸的也凸起了;更是懂得了女子所有事情,在起居生活之中也开始管自己了,自己的很多秘密都被这个妖精挖去了。当然自己是一个具有三生三世意识的秘密是不能够说出来的,因为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啊!

  柳隐也发现了袁承志所唱歌曲的调子很新颖,也兴趣盎然,缠着他不断地学习各种他能够回忆起来的流行歌曲。

  袁承志教她一年时间之后,明白了天才与凡人的差距,因为自己所涉猎过的绘画、书法、武功等很多方面的知识,柳隐都在一年半的时间学会了,现在更开始学习起了歌曲,自己以后还有什么可以教她啊。

  傍晚,画船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哈哈哈」的洪亮笑声,打断了两人的话;袁承志听见也里面夹杂了袁真的声音,相互间更是「朱将军」,「应将军」地称呼着,他意识到肯定是自己父亲部下找到这里来了,也迅速地跑出了画船。

  「公子,大家都看你来了。你过来看看都有那些人啊,你看,左辅、朱梅将军、孙祖寿将军的弟弟孙仲寿先生、还有倪、罗、应三位将军,连祖大寿和何可纲两位总兵也给我们送来了信件和礼物,并带来了他们的问候呢?」说着,不识字的他迅速将信笺交到袁承志手中。

  五人看见出来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小孩,并且袁真称呼他为公子,也都迅速地走到袁承志面前,恭身向他行礼。

  而这也让袁承志第一次仔细地对这些将领观看起来,因为原来都是远远地看见过倪、罗、应三位将军,所以袁真也没有说出他们的名字。

  站在右边的是朱梅和倪浩两人,两人年纪相仿,都是四十左右,长得威猛不凡,虽然是一副普通农民着装,却还是遮掩不住在战场杀伐之中培养出来的冷厉之气。

  左边是和应两人,罗将军,一个典型的东北汉子,有着高大结实的身板;姓应的将军,面目清癯、五十来岁,气度高雅,仿佛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士人。最中间的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书生,袁承志明白书生必定是孙仲寿。

  袁承志虽然对这些人不是很熟悉,却周到地对五人还礼,当他看见后面三人的时候头脑之中灵光一现,也记起了明史上对他们三人的记载,明白了他们在以往十年时间之中的成就和名留青史的事件。

  应松是父亲帐下的重要谋士,当年宁远筑城的时候,也曾经出过不少力量。姓罗的将军名大千,是著名的炮手,宁远一战他点燃红夷大炮,轰死清兵无数,因军功而升到参将。

  他的目光反复地看着孙仲寿身,脑海之中不断地想着那一世小说《碧血剑》之中对他的描述。孙仲寿文武全才,一向就是他兄长孙祖寿抗清的左右手。可是在父亲下狱之后,孙祖寿将军愤而出战,在北京永定门外和大将满桂同时战死,也让他名扬天下。

  就是在此役中,孙仲寿力战得脱,愤恨崇祯冤杀忠臣,和父亲的旧部散在江湖,称为「山宗」,抚育幼主,密谋复仇。他精明多智,隐为山宗之首。

  小说之中描写过的五位父亲旧部现在已经出现了四位,让袁承志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时空和碧血剑之中所描述的是相同的,他不由得疑惑地问到:「孙先生,我怎么没有看见蓟镇副总兵朱安国将军啊,不是说他也与你们在一起吗?」

  五人对袁承志更是尊敬了几分,因为在私下的时候,袁督师就将朱梅称为朱安国,也明白了袁督师在离开之前,肯定对他的遗志要求公子继承。

  朱梅上前半步,语气激动地回答到:「小公子,小将就是袁督师口中的蓟镇副总兵朱安国,请问督师有什么任务吩咐给我吗?」

  看见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以下话语的六人,袁承志心中感叹到,父亲,这就是你所带领的部下,有了如此忠心于你的将领,难怪你们辽东军能够成为大明最精锐的一支队伍,与满洲抗击将近三十年的时间。

  袁承志喃喃地到:「朱大叔,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你这号人啊。」

  朱安国身份的确认,让他明白小说碧血剑中所有事情都将成为自己的有用佐证,自己以后也可以读档一般的生活。只是父亲惨死的真相,将自己牵涉到了与六大门派的争斗当中,这是原著之中所没有记述过的;自己一开始是与父亲书童袁真在一起,而不是与四位将军一起罢了,他笑了笑,也想起了原书之中没有完全描写自己十岁之前的具体情况。

  一边的袁真内力深厚,一里之内的鸟虫鸣叫他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家公子失了礼数,说了不知所云的事情,就迅速地拉了拉袁承志的衣襟。

  袁承志掩饰地笑了笑,见五人都是屈膝而听自己以下的话,也不得不说到:「父亲是留下了东西,让我将它们教给五位叔叔。父亲说过那也是他唯一可以报答你们追随这么多年的东西。哦,我们还是到里面再商量吧。」

  所有的人口中更是不断地说「应该感谢的是督师对我们的知遇之恩」,也都将袁承志所说的「教」听成了「交」,以为袁承志必须到里面给大家拿东西,所以也一起与袁承志回到了画船之上。

 

      第二卷 明末承志 第十章 辽东将士 使命结束

  「哈哈,原来公子已经身怀绝世神功了,以后我们也不用再对六大门派处处忍让了;等公子成人之后,大家就一起去找六派的那帮混蛋,让他们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血债血还。我看见这些人的嘴脸就不爽,表面满口仁义道德、为了汉室江山社稷,要将叛国贼捉拿归案;私心之中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人人都想获得能够将功力提高三倍的血梨和血参。真是一群伪君子。」

  听袁真述说了袁承志这一年多的作为之后,大家也是高兴不已。

  而孙大寿却对六大门派的作为是耿耿于怀,也满脸义愤地责骂着他们,可是因为是一个书生,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句话,也骂不出什么难听的东西来。

  「孙叔叔,当年阻拦你们营救父亲的事情是由谁带头的啊?现在的六大门派不是已经衰落了吗?还能够将你们数百个高手组成的救援队伍挡住吗?」袁承志疑惑地问到。

  「他妈的,那一群该死的混蛋。当年嵩山、昆仑、衡山、青城、崆峒五派在铁剑门当代掌门玉真子的带领下,以袁督师为诱饵,将大家引诱到牢房之中,使用瓮中捉鳖的诡计,而崇祯在牢房之外利用禁军将接引我们的当场杀害,而那些混蛋也埋伏了好几百人在牢房之中,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让大家伤亡惨重,我们进去的时候是三百人,仅仅活着出来了十三人,而我们这十三人也是依靠真兄弟拼命才保护出来的。」

  「其余所有兄弟都战死在了那一座大牢之中,我们连将他们尸骨带出来的机会也没有。他们死得太冤枉了,不是在沙场之上与后金战斗而死,却是死在了自己那些混蛋同胞的手中。」

  孙大寿一边回忆当年的战斗,一边述说着当年牢房之中战斗的具体情况。他的声音凄厉无比,就如同在控诉着刽子手一般。

  袁承志从孙大寿口中清楚地知道了当年的情况,感叹地说到:「六大门派真是糊涂啊,受到了别人的利用还不知道;六大门派真是作孽啊,将抵抗后金的主力军都杀死了,那以后还有谁能够抵抗后金;崇祯更是糊涂,他将我父亲杀害,也寒了天下抗金志士的心,以后还有谁会为他真心抵抗后金、为他守护这大明江山呢?」

  我看祖叔叔也即将反叛大明了。

  「什么,公子,你怎么可以说祖兄弟反叛明朝,他怎么会做汉奸的呢?我是绝对不相信他会出卖自己兄弟和同胞的?」性格直爽的朱安国第一个就不相信他的话,站起来反驳到。

  大家都很不明白袁承志为什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都用惊讶和不解的表情看着他。

  祖大寿现在正与后金于大凌河城激战正酣,并且将后金硬生生地阻止在了大凌河城城外,几个月也不能够逾越半步,保护住了锦州城的门户。祖大寿是辽东军之中除了已经逝世的袁督师外,最厉害的将领,也忠心地守护着大明江山。

  看见孙大寿一脸神秘的笑意,袁承志揣测到他肯定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可是,他却没有说任何的话,解开大家的疑惑,心中感叹到,怎么古代的谋士都是如此相同的一副表情呢?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在最后时刻、在大家最急于知道的时机才说出来呢?

  袁承志笑着说到:「其实,孙叔叔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了,大家可以听听他的想法。」也迅速地将所有的眼光转到了孙大寿的身上。

  孙大寿也没有客气,接着袁承志的话说到:「在崇祯四年,祖兄弟奉孙承宗将军之命防守大凌河城。八月,大凌河城的防御才修建了一半,皇太极就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祖兄弟突围不得,孙将军派去的援军又被金军击退了,他也只能闭城坚守。」

  「皇太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中不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坚守三个月之后,城里粮食吃完了,就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

  「无论如何,城是没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将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认为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这也是我前天所接收到的关于祖兄弟的消息,大家认为他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吗?」

  大家听见辽东军的条件那样的艰苦,自己也仿佛是大凌河明军的一员一般,心中很不是滋味。

  罗大千语气不足地问到:「可是他们也不能够投降啊!这样子我们怎么面对袁督师呢?怎么面对抗击后金所死去的兄弟呢?」。

  「哎呀!我看何叔叔有危险了。祖叔叔要投降的话,第一个要杀的人必定是他,否则与后金的谈判就无法进行下去。」

  袁承志听见现在已经到了八月份,明白祖大寿是在八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次投降大清,而何可纲也是在那个时候所杀害的,对大家提醒到。

  六个从辽东战场走出了爱的六人都哽咽地哭泣了起来。

  「孙军师,你说话啊,祖兄弟是不可能那么凶狠的,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杀害一直就在一起战斗的兄弟,你说这不是真的?」明白事情即将变为现实的应松脸色苍白地对着孙大寿哭泣到。

  「应兄弟,其实你不是已经明白了吗?祖兄弟也是不得已才为之啊,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的啊?」孙大寿看见应松哭泣得如同小孩子一般的无助,拍拍他的肩膀,头却狠狠地摇着,他明白大家现在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大家在战场之上受伤绝不会皱一下眉头,现在听见兄弟之间互相残杀,却很是受不了。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拼命地保护大明王朝、汉室江山却得到这样的下场,不但得不到同胞的帮助,反而受到他们的打击。最后还落得兄弟相残的结局。」朱安国喃喃地问到,仿佛是在问自己、也问身边的每一个人,更象是在拷问苍天一般。

  袁承志看见大家的悲伤,心中也很过意不去,因为他将大家抗金的美梦打碎了,那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个梦想了。让他们认识到没有一个如同父亲一般的统帅,是不能够抗起抗金的大旗,他也不明白自己做地到底是对的,还是错了。

  在那一世之中见惯了失败事例的袁承志狠了狠心,说到:「其实,一切都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弊病太多了,已经达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它是真的没有救了;如果有人还去挽救它的话,熊将军和父亲就是大家的榜样,是不能够得到好下场的。」

  「因为崇祯的性格太多疑了,崇祯杀害功臣的所有原因都仅仅是一个借口,他心中是不会让文治武工都强于他的人存在。这也是历代皇帝的本性,帝王无情啊。」

  他更对大家下了一剂猛药,让大家认识到目前的现状,不要再苦苦地追寻抗金的渺茫目标了。

  所有人听了袁承志的话,心口都狠狠地被撞了一下,如同胡提灌脑一般,也清楚地认识到明朝是真的要完蛋了。作为将士,他们既感到前途的迷茫,也感到自己的重担在这一刻被丢掉了,心中感情复杂莫名。

 

      第二卷 明末承志 第十一章 糊涂大叔 九阳传人

  听过袁承志之话的五人都是一副悲痛的表情,因为他们都对大明王朝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可是朱家也伤透了他们的心,他们也很想杀掉崇祯为自己袁督师报仇,他们本来将希望寄托在了袁真的身上,可是他只听袁家之人的话,虽然也很不忿崇祯的作为,却总是不同意去杀死皇帝,也将袁督师说他武功低微当成了真实之话,很多次都以自己武功不行而推辞掉了。

  五人想到崇祯即将成为亡国之君,心中也很高兴,也不急于杀害他了,反而希望他能够好好地活着,让他看看朱家江山是怎么断送在他的手里的。

  朱安国看见大家也没有更多的关心辽东明军的情况,自己也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下去,也记起了公子现在还有东西要交于自己,也起身在袁承志的身前跪下问到:「公子,督师在生前有什么事情要交于小将去办,请公子吩咐,小将赴汤蹈火一定万死不辞,将任务办好。」

  袁承志将朱安国扶了起来,开心地说到:「父亲在生前没有将他得到的一卷武功传授给你们,让各位叔叔受到了伤害心下很是过意不去,他就委托一个朋友要求我在遇见了几位叔叔之后,一定要将他要传授给你们的秘籍传授给你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啸傲于山水之间,做一个逍遥自在之人。」

  几人听见主帅在逝世之前还想着自己的安危,都激动得掉小了眼泪;袁真听见了武功秘籍,也急急地问到:「公子,老爷说我还可以听的吗?他可是一直就嫌我的记忆太差了,不能够将他传授给我东西记好的,这一次我一定要将秘籍记住。」

  真是一个心地质朴、天赋奇高的武痴啊!袁承志在心中对袁真感叹到。也高兴地说到:「父亲还一直担心你不听他所留下的武功秘籍呢?并且告诉了我你几件年轻时候的趣事,如果你不听的话,就要我将那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也听听。」

  袁真脸迅速地变成了红彤彤的,也急忙地连连摆手阻止到:「我一定好好地听的,绝对不会这像原来一般的粗心了。公子就不要将故事了吧?」

  其余的人看见袁真的表情和公子语带威胁的袁真,都明白肯定是这傻汉子的黏事,都闹了起来,也要求袁承志将故事讲给大家一起乐和乐和。

  袁真在一边不断地闹起了别扭,将所有人都逗乐了,也暂时地放过了他这一次。他们更大的兴趣是学得督师留给他们秘籍之上的神功,因为仅仅是力气比自己稍大的袁真练习了督师的秘籍之后就成为了高手;在营救督师的时候,更是将六大门派的混蛋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他们也在事情之后求奶奶、告爷爷地希望他能够将自己的内功心法传授给大家,遗憾的是,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心法的内容。

  「公子,你还是赶快将秘籍中给大家,让我们赶快练习吧!我现在是等不及了,我要早些时候将神功联成,然后就去六大门派的那些卑鄙小人,为督师和兄弟们报仇。」一直就不怎么说话的倪浩也等不急了,催促袁承志到。

  「哦,欣姨和如是也可以一起听听,你们能够理解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我现在要传授给大家的是《九阴真经》中的内功部分,真经于南宋末年由奇人黄裳所创,而被一代大侠郭靖和神雕大侠杨过发扬光大。」

  「可惜的是,父亲当年为了保险起见,没有留下关于真经的任何书面文字,他仅仅要求我将书中的内容记忆了下来,将来自己慢慢地理解,父亲虽然传授了我很多武功秘籍中的内容,遗憾的是,我一直就不明白怎么修炼上面的内容,真是可惜了那些绝顶神功啊!」

  袁承志语带遗憾地感叹到。

  听见他的话,袁真的黑脸伸到了袁承志的面前,眼睛也睁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小,口中也不断地问到:「公子,可以读给我听听吗?我也一定会记住的。」

  看见这个武痴的样子,后面的朱安国将他的身子向后拉了几步,然后将他的身子按到了椅子之中,发现自己被心上人狠狠地盯住了,袁真也乖乖地坐在了椅子之中,等待着公子即将传授给大家的神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

  「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则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阴之清纯,寒之渊源。」

  一段长达三百六十四字的九阴内功修炼总决,由袁承志的口中缓缓地念了出来,大家都若有所思,而他也没有打扰大家的思考,可是却有人让大家不得不停下了思绪。

  「不对,真的不对,我明明听见老爷说的是『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气,非以力使气。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公子说的话是不通顺的。」袁真怀疑地大声叫到。

  而被从那种境界之中回过神思的柳欣狠狠地拧了袁真一把,大家都是一副哀怨的表情看着他。

  袁承志高兴地说到:「原来真叔修炼的是另一神功《九阳真经》之上的内功秘诀,真是太好。大家以后修炼之中的具体问题就可以问真叔了,而真叔也可以继续修炼《九阳真经》上的内功,达到阴阳合一的境界。」

  大家继续地听袁承志讲述关于《九阳真经》的历史故事,也同时理解着《九阴真经》的内功总诀。

 

      第二卷 明末承志 第十二章 自古销 离别最甚

小说相关章节:邪性碧血剑更新至第9卷第10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