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 9,1

[db:作者] 2025-06-28 10:43 5hhhhh 9560 ℃

           第二十五回 大理之行(一)

  于虚雨在万劫谷待了几日,内伤已全部恢复。此时苏星河传来消息,说丁春秋一行人已回返星宿海。

  于虚雨让左子穆、辛双清带弟子回无量山,让石青露在万劫谷传授甘宝宝、秦红棉,将逍遥派的招式悉数传入她们。与木婉清、钟灵、叶二娘、岳老三一行五人,赶赴大理城,去探望一下义弟段誉。

  马上要到大理,一行人说说笑笑之间转过了一个山岗,迎面笔直一条大道,只见西首绿柳丛中,小湖旁有一角黄墙露出。天色已近午时,太阳毒辣,钟灵嚷着口喝,一行人前去,欲讨杯水喝。

  走到近处,于虚雨见那黄墙原来是所寺观,匾额上写的「玉虚观」三字,心中盘算此处应该是刀白凤修炼之处。天虚雨笑着对木婉清说道:「此地可能住着一名美貌道姑,你以前日思夜想想要刺杀的那人。」

  木婉清略一寻思,脱口而出:「刀白凤。」

  于虚雨道:「正是,她因为丈夫屡次背叛,在此地出家修行,道名为『玉虚散人』,甚是可怜。你以前的两个仇人,其是两个可怜人。」木婉清沉思不语。

  将到观前,只听里面有刀刃撞击声音,只听一声娇喝,道:「老贼莫要欺人太甚。」于虚雨一听甚是着急,刀白凤是义弟母亲,自己既然撞上,自然要出手相助。

  五人起动身法,疾往观中奔去。只见院子里一名容貌秀丽的中年道姑手持拂尘,正与一黑衣老僧交手。看来这道姑应该就是刀白凤,只见她脸上香汗淋漓,正在全力抵挡。

  那位老僧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向他多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于虚雨一见他这副形象,猜想他必是吐蕃国大轮明王鸠摩智。在东侧站着的八九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轮明王从吐蕃国带来的随从。

  鸠摩智不似有伤人之心,刀白凤身侧倒着些道姑,看样子皆是被点中穴道。鸠摩智欲取天龙寺镇寺之宝「六脉神剑」剑谱,天龙寺定是不予,打探到刀白凤在此修行,想擒住刀白凤,逼段家以「六脉神剑」剑谱交换。

  此时刀白凤情形危急,所用都是两败俱伤之招,鸠摩智不欲伤她,反被她逼退几步。但刀白凤与鸠摩智相差太远,鸠摩智大袖一挥,将刀白凤拂尘卷走。

  岳老三天生好斗,见鸠摩智招式精深,也不管于虚雨是否答应,纵身上去,一拳击向鸠摩智。鸠摩智随从跃上,叶二娘、木婉清、钟灵三女起身接住。

  岳老三虽然鲁莽,头脑简单,但一身所学绝非虚传,近日又经于虚雨指点,武功大进。鸠摩智闻来拳风声甚急,知是一位高手,弃了刀白凤,接住岳老三进攻。两人交手不到五合,岳老三怒连连,显然支持不住。

  叶二娘已将交手的随从点倒,纵身上场帮忙。两人夹击,与鸠摩智交手也占了下风。鸠摩智不摸几人底细,以为是大理国的护卫,未下杀手。钟灵、木婉清学成绝技,没处施展,点倒几个随从后,也跃上前帮忙。于虚雨观察一会,感觉鸠摩智绝对为高手中的高手,饶是四人近日武功大进,以四对一,也仅是平手之局。

  刀白凤停下手来,喘息一阵,气力渐复。看装束知道于虚雨是几人首领,上前道谢:「贫道多道公子援手。请教公子尊姓大名。」于虚雨慌忙答道:「于虚雨拜见伯母。」

  刀白凤闻言大吃一惊,听段誉说过有位结拜大哥于,正是近日来在武林中风头正劲的于虚雨。今日一见,果然人才不凡,有他在此,想必今日有惊无险。

  此时场中局面出现改观,鸠摩智自负武功盖世,与这四人却斗成平局,杀心顿起,施展出绝学「火焰刀」。四人向来未见过如此功夫,掌风即能攻敌,不由手慌脚忙。所幸四人身法快捷,进攻不力,自保有余。

  于虚雨见此,知道「火焰刀」一出,四人不知底细,必然不敌。

  大喝一声,道:「明王暂且住手,我等述完再动手不迟。」喝声蕴藏内力,如舌绽春雷,众人耳中皆嗡嗡做响。

  鸠摩智闻声大惊,知道身边尚有一位绝顶高手未曾出手,纵身跳出圈外,望向于虚雨。于虚雨抱拳施礼道:「今见明王神功,确是名不虚传。在下于虚雨,拜见大师。」

  鸠摩智闻言,打量了一下于虚雨,只见眼敛神收,已达绝顶高手之列。近日传闻其为中原武林三大高手之一,不为虚传。

  鸠摩智合掌为礼道:「中原武林,北乔峰,南慕容,西虚雨,真是闻名不如一见,果然人才出众。老衲在此有礼了。」

  于虚雨道:「明王精修『小无相功』,又有少林七十二绝技,何必执着于大理『六脉神剑』。况且武功此道,贪多则不精。人生数十年,有一门精深绝技就足以防身。虚雨口直心快,皆肺腑之言,请明王勿怪。」

  鸠摩智闻言,心中诧异,他身具「小无相功」,中原武林无人知晓。低思于虚雨之言,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于虚雨虽未下场,但知道此人武功恐怕高不可测,见他温言相劝,也没有敌意,当下借坡下驴。道:「施主之言,闻之令人顿悟。出家之人本不应生贪嗔之心,老衲就此别过。」

  于虚雨道:「大师内功不宜学习外派绝技,倘若到时身体不适,虚雨或有破解之道。明王请。」

  鸠摩智一边思索于虚所言,一边出手如电,解开随从穴道。然后抱拳施道:「施主到吐蕃之时,可去老衲处盘恒几日。告辞。」

  说完,几个纵落,出了道观,随从也纷纷随去。

  几人到观内奉茶,说些刚才之战的得失。

  忽听得观外有人大叫:「玉虚散人!千万小心了,有外敌有犯!」

  跟着一人急奔而至,正是一名魁伟大汉,这大汉闯入观中,见观中有外客,忙向刀白凤众人行礼。

  刀白凤对诸人介绍说:「这是我家王爷兄弟,姓朱名丹臣。」

  又指着于虚雨道:「丹臣,这位是誉儿的结义哥哥,正是近日声名鹊起的于虚雨。这几位都是他的手下。」

  朱丹臣连忙行礼道:「小的见过诸位。」

  于虚雨知道朱丹臣等人对段家忠心耿耿,连忙与众人起身见礼。

  刀白凤又道:「刚才那番僧来过,幸亏于大侠相助。现在敌人已退,你也落座喝茶吧。」

  朱丹臣道:「听来事故众多,大理境内连续出现外敌,少林高僧也在境内出事。小的这次,一是因为据报番僧欲对王妃不利,二则请您到王府中暂避一时,待风头过去再说。」

  玉虚散人脸色微变,愠道:「我还到王府中去干什么?外敌齐来,敌不过,死了也就是了。」

  朱丹臣不敢再说,向于虚雨连使眼色,要他出言相求。

  于虚雨起身道:「虚雨此次赴大理,原有求伯父伯母合好之意。另外若伯母有什么意外,誉儿必会分心。请伯母起驾,暂返城中,若伯父依然胡为,再作决定。」

  玉虚散人眼圈一红,似乎便要掉下泪来。道:「好,既然于大侠也这样说,我暂回城中,去大嫂处住些时日。」

  她突然见木婉清、钟灵都有些面熟,心中寻思。问两女道:「你两人家在何方?母亲叫什么名字?」

  于虚雨闻言,知道不妙,忙起身道:「有一事欲与伯母详谈。」

  余人一听,都出房去。于虚雨道:「伯母听我一言,此两女之母以前确实与伯父有些瓜葛,虚雨为誉儿着想,为让伯父收心,已劝服两人不会纠缠伯父,请伯母相信虚雨。」

 

           第二十六回 大理之行(二)

  刀白凤脸色变幻,显是心中疑难,好生不易决断。午后日光斜照在她面颊之上晶莹华彩,虽已中年,芳姿不减。她知道段正淳风流往事,于虚雨非常明白,不觉垂泪道:「你那伯父负心薄幸,确实令人着恼。」

  两人说话之间,忽听得柳林外马蹄声响,远处有人呼叫:「四弟,王妃无恙么?」

  朱丹臣叫道:「王妃平安大吉。」

  片刻之间,三乘马驰到观前停住,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三人走近房内,拜倒在地,向玉虚散人行礼。刀白凤向众人介绍一遍。

  既然决定要回城中,刀白凤出家之人也不用收拾,众人起身前往大理城中。

  行不多远,远处一骑马疾驰行来,正是高升泰,见到玉虚散人下马快步过来行礼。玉虚散人回礼,说道:「高侯爷快快请起。」

  一行人行出数里,迎面驰来一小队骑兵。褚万里快步抢在头里,向那队长说了几句话。那队长一声号令,众骑兵一齐跃下马背,拜伏在地。

  刀白凤挥了挥手,笑道:「不必多礼。」

  那队长下令让出几匹马来,给众人乘坐,自己率领骑兵,当先开路。铁蹄铮铮,向大道上驰去。

  木婉清、钟灵等人见了这等声势,才知道皇家礼仪如此,怪不得无数英雄逐鹿中原,也只是为了这些荣华富贵。

  前行半个时辰,离大理城沿有二三十里,迎面尘土大起,成千名骑兵列队驰来,两面杏黄旗迎风招展,一面旗上绣着「镇南」两红字,另一面旗上绣着「保国」两黑字。玉虚散人哼了一声,勒停了马。高升泰等一干人一齐下马,让在道旁。于虚雨等人见高升泰等下马,也随着跳下马来。

  两名旗手向旁让开,一个紫袍人骑着一匹大白马迎面奔来。只见这紫袍人一张国字脸,神态威猛,浓眉大眼,肃然有王者之相,见到刀白凤等无恙归来,满面喜欢神色。双腿一挟,白马行走如飞,向玉虚散人奔去。

  镇南王在玉虚散人马前丈余处勒定了马,陪笑道:「夫人,你气还没消吗?咱们回家之后,我慢慢跟你陪礼。」

  玉虚散人沉着脸说道:「我要进宫去嫂子那里住几天,这场风波过后,我便回玉虚观去。」

  高升泰在侧,指着于虚雨对镇南王说道:「此位是王子结义兄长于虚雨,此次王妃遇急,幸亏他出手相救。」

  镇南王早闻于虚雨大名,忙上前施礼道:「久闻于大侠大名,今贱内得公子出手相助,大恩不言谢。」

  于虚雨忙回礼道:「伯父折杀虚雨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此时一骑马从侧方急急赶到,正是段誉在天龙寺习武,闻于虚雨前来,飞马来见。段誉见父母都在,先向父母行礼。然后抓住于虚雨的手,说:「大哥可想死小弟了,闻大哥前来,不知有多高兴。」

  又到刀白凤面前,说:「妈,你可想死孩儿了,这次回来,可不许再走。」

  段正淳在侧插言道:「不错,我们一家三口,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刀白凤白了段正淳一眼,道:「我与誉儿一起,可没你什么事。」

  段誉没来之前,镇南王和玉虚散人之间本来甚是尴尬,段誉一到,玉虚散人开颜一笑,僵局便打开了。段誉道:「爹,你的马好,怎地不让给妈骑?」

  玉虚散人说道:「我不骑!」向前直驰而去。

  段誉纵马追上,挽住母亲坐骑的辔头。镇南王已下了马,牵过自己的马去。段誉嘻嘻直笑,抱起母亲,放在父亲的白马鞍上,笑道:「妈,你这么一位绝世无双的美人儿,骑了这匹白马,更加好看了。可不真是观世音菩萨下凡吗?」

  玉虚散人笑道:「你看你大哥那两位夫人,才是绝世无双的美人儿,你取笑妈这老太婆么?」

  段正淳随两人眼光望向木婉清和钟灵,不由升起亲近之感。而木婉清、钟灵两人与段正淳眼光相接,也觉得似乎有一种熟识的感觉。父女天性真是奇怪,从未谋面,但那种血肉亲情却是难以解释。

  一行人往城里走去,镇南王和高升泰并骑徐行,低声商议事情。段誉陪着于虚雨,刀白凤陪着木婉清、钟灵等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在铁甲卫士前后拥卫之下向大理城驰去。

  黄昏时分,一行人进了大理城南门。「镇南」「保国」两面大旗所到之处,众百姓大声欢呼:「镇南王爷千岁!」「大将军千岁!」镇南王挥手作答。

  大理城内人烟稠密,大街上青石平铺,市肆繁华。过得几条街道,眼前笔直一条大石路,大路尽头耸立着无数黄瓦宫殿,夕阳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辉煌,令人目为之眩。一行人来到一座牌坊之前,一齐下马。牌坊上写着四个大金字「圣道广慈」,于虚雨知道这定是大理皇宫。

  一行人走过牌坊,宫门上的匾额写着「圣慈宫」三个金字。一个太监快步走将出来,说道:「启禀王爷,皇上与娘娘在王爷府中相候,请王爷、王妃回镇南王府见驾。」

  镇南王道:「是了!」

  段誉笑道:「妙极,妙极!」

  玉虚散人横他一眼,嗔道:「妙什么?我在皇宫中等候娘娘便是。」

  那太监道:「娘娘吩咐,务请王妃即时朝见,娘娘有要紧事和王妃商量。」

  玉虚散人低声道:「有什么要紧事了?诡计多端。」

  这是皇后故意安排,料到刀白凤不肯回自己王府,是以先到镇南王府中去相候,实是撮和好的一番美意。

  一行人出牌坊后上马,折而向东,行了约莫两里路,来到一座大府第前。府门前两面大旗,旗上分别绣的是「镇南」「保国」两字,府额上写的是「镇南王府」。门口站满了亲兵卫士,躬身行礼,恭迎王爷、王妃回府。

  一行人进府,段正淳、刀白凤先入见皇上去了,段誉陪着于虚雨一行五人在客厅落座。段誉招呼高升泰高侯坐下,褚万里、古笃诚、朱丹臣等人却仍垂手站立。

  只见内堂走出一名太监,说道:「皇上有旨,着段誉陪于虚雨、木婉清、钟灵进见。」

  于虚雨虽是穿越之人,但第一次见此威势,但他向来胆大,也不惧怕,抬脚便走。木婉清、钟会两人听说要去见皇帝,心头有些发毛,不由有些扭捏。于虚雨见此,一手拉着一个,跟在段誉之后,穿长廊,过庭院,来到一座花厅之外。

  于虚雨向来心高气傲,不行跪拜之礼,拉着木婉清、钟灵两女只是行江湖长辈之礼。见那男人长须黄袍,相貌清俊,知道正是大理国当今皇帝段正明。

  段正明虽贵为皇帝,但与江湖中人交往之时,却行江湖之礼。

  见于虚雨行礼,也拱手还礼,道:「于大侠名闻天下,誉儿受益非浅,今又救得弟妹,正明在此感激不尽。」

  于虚雨道:「客气。我与誉儿结义兄弟,些许小事理所当然。不过有一事,须在向大伯父、二伯父禀明。此时隐密,不足为外人道。」段正明挥手,众人都退下。殿中只余段正明、段正淳、于虚雨、木婉清、钟灵五人。

  于虚雨对段正淳道:「伯父,这是贱内木婉清,其母为秦红棉;这位是贱内钟灵,其母为甘宝宝。却是您的亲生女儿。」

  殿内四人闻言皆大惊失色,段正淳急到木、钟两人眼前,仔细端详。于虚雨又道:「清妹、灵妹,你们将生辰报上。」两女各取出随身一个小金盒,此盒已多年未开,递给段正淳。

  段正淳急忙打开一看,沉思片刻。

  两手一边一个,抱住两女,不由落下泪来。道:「女儿,这些年可苦了你们了,你们母亲还好吗。」

  两人刚才对段正淳就有亲近之感,见段正淳如此模样,知道这肯定是生身父亲。两女也一声呜咽,跪拜下来,口喊:「爹爹。」

  父女三人抱头痛苦,段正明、于虚雨两人见此真情流露场面,也不由两眼通红。

 

           第二十七回 大理之行(三)

  于虚雨见三人情绪稳定下来,对段正淳说:「今女儿已长大成人,与我亦有婚约。伯父既然认亲,我今特来相告,欲过些时日,择日成婚。」

  段正明见木婉清、钟灵两人皆为自己家人,于虚雨也成了女婿,也不用述些江湖客套,命摆上宴席,向大家宣布。对段正淳说道:「弟妹之处,还要你自己做些文章,不要刚刚回家,又生出些波折。」

  于虚雨道:「在道观之时,我已与伯母提起两人生母,已做过劝解,料想此事木已成舟,伯父温言相劝,不会生太大波折。」

  段正淳刚才心中确实为难,听于虚雨这么一说,不由喜出望外。

  段正明候齐众人,当席宣布木婉清、钟灵两人归宗,封木婉清为平郡主,钟灵为安郡主。段誉自小孤零,虽然贵为王子,知道自己还有两个妹妹,不禁喜出望外。

  众人饭罢,正在说些闲话。忽听得前院有呼喝之声,段正明命人前去探听,不久有人回报,说于大侠从人正与府中诸人比武。段家是武林世家,也不避讳,众人出门往前院观战。众家将见皇上出来,忙布置座位,请众人落座。

  原来高侯爷与四大家将陪同叶二娘、岳老三吃饭,几个都是好武之人,说得性起,不由兴起交手之心。四大家将与岳老三比武,岳老三实力自是比他们强出许多,没多久就将四位家将逐次打败。高侯爷见岳老三性情直爽,好武如命,也来了兴致,下场与岳老三交手。

  段正淳见岳老三招式精奇,大开大合,不似中原武功,与高侯爷斗到五十合左右,高侯爷渐处下风。

  问于虚雨道:「雨儿,你这手下武功不低,出身何门?」

  于虚雨道:「他出身南海门,以前也曾在江湖中闯出名气,名列四大恶人之三。」

  段正淳虽闻四大恶人之名,但都不曾相识,听闻于虚雨收伏四大恶人,如今亲见其实力,果然名不虚传。又问:「听说四大恶人中,除云中鹤被公子除去,其他二位现在何处?」

  于虚雨自然告诉他段延庆现在天龙寺出家,指着叶二娘说:「这位女子就是四大恶人次席的叶二娘,老大为我点化,已出家为僧。」

  段正淳感叹一声道:「雨儿此举,收恶为善,确实造福天下苍生。」

  此时高侯爷已渐渐不支,岳老三杀出凶气,一记绝招铺天盖地的施出。

  段正明、段正淳一看不妙,待要起身相救时,身边一道身影如鬼魅般,迅速赶到场心,拦在高侯爷身前,双手连旋几下,将岳老三的力量化消。

  岳老三虽然鲁莽,但此招一出,见高侯爷已无抵挡之力,待要收力时,已以不及。于虚雨及时化解掌力,这才放下心来。收完势后,忙向在座诸位道歉。众人见他憨厚,又是无心之失,反而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段家众人皆闻于虚雨大名,多未亲见于虚雨出手,见他行动迅速,实力比岳老三不知强多少,才知道于虚雨大名远扬,不是虚得其名,确有真才实学。

  于虚雨五人在镇南王府住了一宿,第二天段誉带着众人一起去天龙寺。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处南疆,其名不显而已。

  段誉一路在马背之上,与众人指点名胜。大理山青水秀,四季常青。一行人边行边观看风景,来到天龙寺。木婉清、钟灵第一次到这里,看周围风景秀丽,也不进寺,要缠着段誉陪着上周边游玩。段誉可没这个兴致,找几个人引路,带四人去周边游玩,他却与于虚雨到天龙寺内。

  段誉上次离家出走,才知道欲要在江湖行走,武艺低下必定受人欺凌。回来后,主动到天龙寺学习武艺,这也让望子成的段正淳心中欣慰。段誉经于虚雨指点,进步神速,前一时擒得几个采花贼,有些内力,本要问斩,段誉听说,先到狱中施展于虚雨所传吸纳内力法子,内力长进神速。

  段誉此人为人专一,学文时一心学文,此时学武如痴如迷。段誉身份尊贵,合寺僧众皆倾心传授,此时已开始修习「六脉神剑」。「六脉神剑」本不传俗家弟子,段誉自小在寺中寄名,也算说得过去。

  「六脉神剑」博大精深,段誉钻研几日,也无寸进,今日让于虚雨来此,却是要冒犯寺规,请于虚雨指点路径。

  此时方丈本因大师闻有贵客来访,出门接进。

  于虚雨此时身份,既是段誉结交大哥,又是郡主驸马,所以也不算是外人。段延庆投靠枯荣大师后,法名无相,托言为远房侄子,却不敢说出本来身份。无相闻于虚雨前来,前来相见,见段誉也在身侧,不由望着他满含慈祥目光。

  段誉寺中与诸僧相处都很好,与无相更加亲近,大凡父子天性,血肉相连,纵然自己不知,也有份天生的亲近。段延庆武学非常高深,这些日子又在天龙寺研究寺中秘籍,武学长进更快。

  段誉不知段延庆是他生父,段延庆却知道段誉是他儿子。段延庆一心想培置儿子武艺,整日陪着段誉练功,将一身所学清理传与段誉。段誉功力一日千里,现在已经是年青一代人中的第一人。

  枯荣大师见段誉天姿聪明,与方丈商议,让段誉研究「六脉神剑」,免得天龙寺空有宝书,却无一人练成。

  段誉没有「天冥神功」基础,所学皆是神功皮毛,因此对神经领悟,比诸人强不了多少。

  枯荣大师辈份最长,于虚雨前来自然拜见他。段誉说起欲让于虚雨帮助参悟「六脉神剑」之事,枯荣大师犹豫不决。「六脉神剑」是天龙寺不传之秘,虽然于虚雨是段门女婿,段家「一阳指」尚且传子不传女,何况「六脉神剑」。

  于虚雨知道枯荣大师担心绝技外传,道:「我帮誉弟指点武功,若此剑谱可以分开,我只要见图识即可,其中心法、文字不须观看。」

  枯荣大师一听,决得这倒是个办法。

  本因大师在前引路,三人随在身后,由左首瑞鹤门而入,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无境、三元宫、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台,来到一条长廊之侧。四人沿长廊更向西行,来到几间屋前。

  见那几间屋全以松木拾成,板门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质朴,和一路行来金碧辉煌的殿堂截然不同。进得房间,却有机关,于虚雨知道道理,先让本因大师、枯荣大师往密室整理妥当后,与段誉进到房中。

 

           第二十八回 大理之行(四)

  于虚雨进到密室,见房间内非常宽敞,东侧壁上挂有六幅卷轴,帛面年深日久,已成焦黄之色,帛上绘着个裸体男子的图形,身上注明穴位,以红线黑线绘着六脉的运走径道。卷轴下半边用功心法,文字说明却被挡起。

  本因大师道:「于大侠古道热肠,帮助誉儿练功,不是外人,但限于寺规,不得已而如此,于大侠勿要见怪。」

  于虚雨淡然笑道:「大师言重了。」

  本因大师、枯荣大师在墙下蒲团上打坐。于虚雨从第一幅开始看起,第一幅绘的是「手少阳三焦经脉」,真气线路自丹田而至肩臂诸穴,同清冷渊而到肘弯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渎、三阳络、会宗、外关、阳池、中渚、注液门,凝聚真气,自无名指的「关冲」穴中射出。

  于虚雨看了一会,觉得与「天冥神功」除了路线各异,倒是非常相近,只是「天冥神功」归路为丹田,而此路却是从丹田出,由手指穴道出去。

  于虚雨催动一点内力,运起「天冥神功」从丹田沿线路奔走,便觉右手小臂不住抖动,似有什么东西要突破皮肤而迸发出来。那小老鼠一般的东西所要冲出来之处,正是穴道图上所注明的「中渚穴」。等到将内力凝于注液门,然后从关冲穴出来,只听轻微一声响声,却是有劲从手指上发出。

  枯荣大师、本因大师闻声挣眼一看,也无什么异样,继续打坐。于虚雨既然知道运气之法,当下默背其余五幅脉络。然后笑道:「『六脉神剑』图谱必有文字、心法有不相符之处,我今传于誉弟一套心法,一个时辰即可练成此功。」

  枯荣、本因大师闻言大吃一惊,于虚雨道:「若用本门心法修此功,事半功倍,然而本门心法向不轻传,不能留于寺中,只能传于誉弟,请大师见谅。」

  两位大师有些不相信,这些卷幅相传多年,也有曾修成此功的前辈,如今听于虚雨一说,不由有些诧异。于虚雨对两位大师道:「请两位大师看我施展。」

  于虚雨说完,也不看图,潜运四成功力,伸出拇指使出少商剑,只听「卜」的一声,墙壁上显出一个洞来。接着依次将食指商阳剑、中指中冲剑、无名指关冲剑、小指少冲剑、左手小指少泽剑。

  然后于虚雨又指着图上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道:「这些线路其实不是体内运行路线,而是剑招。」

  写完两手手指交替伸出,只见室内真气纵横,于虚雨在核心身形潇洒,动作优美,正是一套威力奇强的剑法。

  枯荣大师、本因大师一见大为惊奇,本寺中百余年中只有五位曾经练成「六脉神剑」,却要费几十年之功。于虚雨在密室里只待了不到一个时辰,竟练成这绝技。两人相顾一视,道:「于大侠真是天纵奇才,既然已经练成此剑法,却未用本寺心法,也不算违反寺规。于大侠内功心法既然不能外传,不如指点一下本寺的内功心法,也好让寺中修此之人事半功倍。」

  本因大师起身,将卷轴的下半部展开,于虚雨定睛细看。才知道写此卷轴之人多少会点天冥神功的心法,结合一阳指的心法,创造出这一套绝学。轴上所载心法,却是繁难,不好练习,尽十数年之力或者会练成一脉。

  于虚雨让段誉依着以前所授心法,尚图示中线路修炼。与本因大师、枯荣大师一道来到图旁,为两人讲解心法不妥之处。两位大师知道于虚雨天纵奇才,受他指点,必会将这套剑法发扬光大。

  于虚雨在前指点,两位大师在身后默记,讲解一个时辰之后,两位大师心中顿悟。原来卷中记载心法走了许多弯路,有许多繁难之处皆可省去,即可减少修行时间,又可加强运剑速度。两人大为叹服,取笔按照于虚雨提示修改。

  于虚雨道:「按修改心法练习,依枯荣大师的功力,一路剑有三个月即可习成。」

  两位大师施礼相谢,却不知该道谢的应该是于虚雨。于虚雨虽然指点一下,让练习时间缩短,他却不费吐灰之力,学得了一门神功。用天冥心法习练「六脉神剑」,虽然可以使用,但心法中所述,有许多适合此路神剑的独到之处。于虚雨为两位大师讲解完,他却将「六脉神剑」融入自己的武功中,以后创出了「十脉神剑」。

  此时段誉已经练成少商剑,正在如痴如醉的练习少冲剑,两位大师见段誉进展神速,估计明天一天就可练成此绝技,不由大为羡慕于虚雨的本门心法。于虚雨又根据刚才心得,提醒段誉许多改进之处。两人大师连忙在后面默记,却不知道,于虚雨所说的对他们却是没用,对段誉修炼却是用处甚多。

  三人留段誉在密室苦练,到方丈室落座。这时有位僧众推门急入说道:「不好了,平郡主等人与人打起来了。」

  于虚雨闻言大急,问明方向,出门疾驰而去。枯荣大师、本因大师知道平郡主身份,率领十余寺内高手前去接应。

  于虚雨出门疾而去,不到半刻钟赶到。木婉清躺在地上,口中流出鲜血,甚是吓人。寺内领路的和尚死了两个。钟灵、叶二娘也支撑不住,岳老三也受了内伤,正在与对方拼命。

小说相关章节: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