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绣戈袍全传全本•四十二回 - 14

[db:作者] 2025-06-29 08:16 5hhhhh 2300 ℃

         第二十一回总兵夺功归己知府买犯解京

  诗曰:

  英雄受困莫如何,公道须臾唱媚歌。

  谁知不合刀头死,偏来千石沐恩过。

  却说云卿被各兵丁捉回襄阳,总兵官看他年貌果与形图上所绘的相合,自家又欲将那个万户侯的重赏兜在身上,立意要将廷桂唬退。说道:「窝家出首,理合受赏。但你有本帅不报,反去报知游击,以至兵微将寡,损折士卒,反害游击的命,皆你之过。念出首有功,姑从宽恕。将来朝廷只知那薛威捕盗身亡,文明袭荫,再无重赏的理。与你何涉?速退!」

  那王廷桂被唬,不敢置辩,只得抱头鼠窜而退。后那总兵居然将此功认在身上,自谓白手拾了一个万户侯。随把云卿割了发?为据,写一角文书,差个兵头,将人犯解去襄阳府里寄监,以便审实,刻日解京领赏。这襄阳府知府系江西吉安府人,姓吴名翰。前任巡抚,因张德龙前科嘱买本省主考,要中他儿子张豹为解元。那时,吴翰在系个监临,见张豹技勇平常,马步亦少,不肯中他解元。幸得中式,究在试差故意中他。后德龙知了,恐吴翰奏首,先寻个本省事件白地奏上,要议他问斩。幸得此时梁柱、尚杰一班在圣上面前保奏,只得降职,调任湖南襄阳府知府。心中恼着那班奸仔,正感着那班忠臣,一见总兵移文解来,是尚杰之子,心下好不十分哀怜。但碍着解差,只得吩咐来役道:「回覆大人,本府承办便是。」

  又将云卿略略讯过,暂且发忏押监。那知府见他满门杀戮已尽,云卿又被捉,将来唐家的冤岂不是埋了?左思右想,自家前受张奸臣所害,犹得尚杰一臂之力。今凑着他危难,须要出个方法救他。主意如此,但不知计将安出。过了数日,适本府监内有一犯官,姓林名桢。原系福建人,少- 年在家,专好使性,又嗜博,常常争注伤人。公子曾与相识,爱其勇,赠银三百。劝入营,无何,桢职把总,后又调襄阳千总。因捉贼争功,一时动怒打伤一个同列,同列伤重病亡。后来总兵执书,削桢职。欲议充遣,暂寄监,候部覆起解。谁知被打的子系顺天人,充部办。闻总兵奏议不服,就在京告了部状。因此部文发落,着解桢到部再审。初,公子入监认识,说起旧日恩情,今日同被网罗,你怜我悯,公子犹幸难中遇着个知己。不料聚首未几,适他起解,苦别一番。吴翰即命数个差役,将桢解去。

  旬日解差回来,跪下禀告老爷,说道:「小的奉解林桢,到了山东,却被响马抢了。只得回来领罪。」斯时,知府正在意中欲寻方法打救唐云卿,未得其便。左支右诎,十分闷乱,见解差回衙禀说林桢被响马抢去,忽然触起他的计来,只得按下不道。随说道:「你等解差不慎,却被强人抢了重犯。罪该万死!但响马由来猖獗,屡屡抢犯拒兵。朝廷亦素所知,难以究办。但嗣后解到此处,必须小心提防乃可。」解差说声:「小人从命!」

  叩头谢恩而退。吴翰自此得了打救公子方法,一日,到总兵衙门,说道:「卑职一来恭喜大人,指日拜万户侯,二来有话商酌,还欲沾光一二!」总兵道:「有话请说。」知府道:「大人捉了云卿,朝廷自然即拜大人为万户侯。但此处城池十分紧要,必须大人虎威镇摄。为着地方起见,此犯料难亲解。孰若卑职代大人走了此遭?那时借着解犯有功,或朝廷喜欢,高升一二级,亦未可知。岂不是沾大人的光么?」

  总兵道:「蒙太爷赐教!虽则此处地方紧要,本帅要在此镇守,顷刻难离。至起解一事,本帅自有本营的下属,待本帅打发数名游击千总等,过日来贵衙领回此犯,起解便是。那好又来劳动大老爷?」吴翰见他不允,只得回衙。再着个心腹家人前去与那总兵门上说道:「小弟的老爷欲见个功劳,升回旧职。今见驾上元帅捉了朝廷重犯,正欲代元帅解回京都。那时圣上或念他解犯有功,迁升加级,亦未可知。断无空过的。所以前日特地亲到你家大人处,求他不允。今又着小弟到来,求驾上转达大人,浼他允肯。起解的费用,皆在家老爷身上。并送银三千,与大人上寿。现有银一百两,暂送上老人家受用。事成再有重谢。」

  那总兵的家人一闻个银字,笑道:「又来多谢尊大老爷,如此费心!驾上坐坐,用过点心。暂请回衙,拜上大老爷。待小弟求了家老爷,自来复命。」吴翰的家人回衙说知。过了数日,果见那总兵的家人到来,说道:「倒有几分成事。但须添饭,大人方肯。」

  吴翰的家人问道:「未知添多少?」那总兵家人道:「须双倍,后浼他减,实五千。」适总兵生日,吴翰亲身送去,作个寿礼。总兵吩咐吴翰道:「今得大老爷代本帅回京,固属甚妙。但此去必由山东,须防响马贼盗抢劫,如何是好?」本府道:「大人不必忧虑。卑职多带民壮快头前往,打着元帅的旗号。谅此鼠鼯,技只合三人欺两,抢劫那班过路客商。一见朝廷大员的威风,还敢正视?但求大人即刻写了本章,过日进发。卑职倘因此附骥,邀个功劳,迁升了官,日后还有个报答大人处!」

  总兵允应,是日留饮,吴翰散席回衙。果然,隔日总兵解了本章过来。吴翰是夜三更着个心腹门上,前往内监吊出云卿,入到穿堂跪下。吴翰屏退外役,只剩一二个家人在旁。遂对云卿道:「本府原系忠良,素知朝中奸臣往往诬捏贤臣。尊大人的事我岂不知是个假的?但我由巡抚降至五品,又复君门万里。即欲上本代你们表白,实料圣上不信,是以转望诸同寅。今你又被捉来,一解到京,决无生路。眼看三百冤魂,终沉地狱。故本府左思右想,送了五千银与总兵元帅,托言买功解你到京,实俗前去如此如此。望你满门地下有灵!倘遂中了吾计,异日你寻个方法,报了仇。本府连那二千石不要,亦觉甘心。故特调你出来说知,你道那个计使得么?」

  云卿叩首道:「此计虽可,未能操得。但出于无奈,只得从天降福。即或命该一死,得大老爷如此苦救,再世定必结草衔环!」吴翰道:「锄奸护正,乃事之本然。何足言报?」两人说罢,暂带回监。果然,翌日点起老的少的差役十余人,并云卿一齐起程解京。正是:生死原前定,解脱自有方。未知吴翰解公子前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唐云卿山中称霸王廷桂衙里受愚

  诗曰:

  千般百计救恩人,难得吴公志力勤。

  堪笑一班贪劣子,任教生喜又生嗔!

  却说那吴翰起解云卿走了二十余天,谅总兵耳目已远,遂对云卿说:「响马贼抢了前解的官林桢,他原系福建人,你在监中识他否?」公子道:「是犯人的好朋友,哪得不识?」吴翰道:「既如此,中计亦未可知。」又行了几日正到双谷口,正是贼人出入所在。刚要过此抽身时,吴翰忽然假说肚内疼刺。众役道:「前去患防贼劫,今大老爷又忽然害病,如何是好?」吴翰道:「尔等先解犯过了双谷口,寻着县里寄了监,就在此等着。我在此处歇住,待肚疼痊了就来。留下一人服侍便得。」

  众役道:「须求大老爷就在此处发个帖子,着我等去各营多借兵丁,方可过双谷口,免至又似前日解林桢一样,误了大事。」吴翰道:「太平日久,安有能干的老将?若起了兵才过双谷口,恐贼人反认是官员来捉他。他满山一齐涌下来,不特失了犯,连你等性命亦是难保。我计定了,起解已带定得一付鼓乐前来。你等俾那犯当头,个个持件乐器大吹大擂,装成娶媳妇一般。贼人纵然见了,道是个迎亲事件,又非比客商,有什么财帛,他必不下山的。倘若真来的,你等在后缩回。那时本府务必在本处借了兵,剿他回去,决不累尔等。」

  众役道:「此计亦属平平。但大老爷吩咐,小差从命!」果然推云卿在前,个个持了乐器在后。虽不按腔合拍,而切切嘈嘈,哗鸣入耳,顺风早吹到聚英堂上。那班贼人道:「奇了!如此荒郊野岭,缘何有迎神赛会的鼓锣?莫不是人家娶妇的迷了路到此不成?」那头目道:「山中正少一个押寨夫人,他自投首,天赐不取,反受其累。喽可即速同四大王下山,捉他上来!」那四大王非他,即林桢。飞风下山,谁知来的不是新娘,原是个云卿故人。那在后的吹手远远见了贼来,旋即退去,剩下公子一人。

  林桢说道:「再不意是恩人!」喽急与他开了锁,同上山罢。「两人一路行,一路语,到了山堂。头目道:」此位是谁?「林桢道:」是四弟恩人。「遂将公子姓名事迹,一一说明。头目道:」原来与我等,皆是个被害的!「公子又转问那班英雄,始知为首原系旧日襄阳左营李光,二哥系右营刘英。因无钱孝敬那总兵,削职亡命,在此落寨。三哥马如龙,系雁门关千总。因唐吉杀了陈安邦,他贪着俸禄,未跟唐吉逃走。后自己不慎,将唐吉杀安邦的实情说与安国知道。意是不关自己的事,不料安国执责起来,怪他是个叛党。本欲奏明朝廷,奈前日连自己亦上了霍韬的当,难以入奏。只欲寻个事件,收拾如龙性命。如龙知察,故特地投到此处。林桢系抢的上山,各人见其好汉,尊他为第四。个个言了,公子遂向马如龙问道:」三哥既曾在雁门关中,想必知道小生家兄舍侄的事,乞示其详。「

  如龙一一说出,公子始知唐吉逃往云南牛头山去了。说罢,各人又道:「公子英气盖世,我等又曾沐恩波,今日邂逅相逢,正天护佑得来!我等情愿拜公子为大王,日后招兵买马,杀回朝廷,与满门报仇便是。」公子说:「小生得蒙吴翰大老爷设法打救,幸又遇着兄等,满门有幸!宁敢强宾压主,后到为王?」众人说:「以公才能,固胜吾辈十倍。况为着报仇,势不得不为了大王。然后名正言须,各人任所指麾。」公子见说得有理,推让不过,暂且允请。是日?宰杀牺牲,拜告天地,重列长次,只让公子为首,诸人以次而降。合寨畅饮,不在话下。又表那班解差急急跑回,见了知府禀上。

  那知府道:「总是你等不细,暂且回去,再作理会!」火速回到襄阳,吴翰说知那总兵。总兵道:「我有心抬举你,你反败了我一个万户侯。须要奏明圣上,看你如何解脱罢了!」吴翰道:「那犯是千总薛威抓来的,大人不过顺手执了。卑职又送过五千银子,与大人受用。大人若不容情,必要奏明朝廷。卑职此时认是大人将此犯已卖与卑职,现有家人过交可据。又况解的是卑职,不是大人。明明不是大人的犯,这回反面起来,难独大人会奏,卑职不会奏么?」气得那元帅哑口无言,又况文武不统属,无可如何。只得待吴翰回了衙,总兵又着前时讲银那个家人前往知府衙门,要勒他再送五千两作偿。

  那吴翰宦囊甚涩,力办不出,进退两难。忽然想起一计,急着差声言要请王廷桂先生来看脉。少顷,廷桂到衙。先诊了脉,知府说道:「恭喜先生!将来就不得闲与人家理病了。」廷桂恭身道:「小医生何不闲之有?」知府道:「闻得先生前月捉了朝廷重犯,交与总兵元帅解京。将来圣上得了此犯,岂不是要将万户侯赏与先生?先生那时要上京引见领赏,缘何再能闲与人理病?」

  廷桂遂将总兵夺了自家功劳的话说出,知府道:「世间哪有如此官长,先生何不去各衙门告他?」廷桂道:「他是个元帅的身份。小医生有多大前程,敢与他作对?」知府道:「虽贱不与贵敌,但得失甚重,孰能哑忍?况本省督府甚属廉明,你前去告了一状,又在本府处告了一状。本府上去督府衙门,与你调停,包管你无事!」廷桂道:「既蒙栽培,小医生退去,前往告状便是。但大老爷必须照顾相帮,免至小医生画虎类狗。」本府道:「这个自然!」廷桂欣然而退。正是:遭兵如欲退,必要祸东吴。未知廷桂退去何如告法,下回分解。

小说相关章节:绣戈袍全传全本•四十二回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