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妖邪传说序-1,风血王朝序1-5,观音西游记序1-2】(合集),2

[db:作者] 2025-06-29 21:44 5hhhhh 1840 ℃

  阴艳放开掐住阴茎根本的玉手,再狠狠一座,阴茎“波”的一声捅入了阴艳的膀胱,阴艳爽极受不了,俯下身子双手撑住皇上厚实胸膛,玉乳晃荡,迁腰带动臀部摇摆着,扭动着,疯狂的一前一后榨取着。

  自阴艳放开阴茎的那一刻,大量聚集许久的金黄色圣精汹涌的在膀胱内激射,阴艳承接着皇上的激射,每一射肚皮上就闪过一阵金黄光芒,玉体的肌肤就更娇艳一些,邪异的双眸瞧着阴茎戳入自己美丽的两条玉腿根部中间,臀部也用力的一前一后的挤榨皇脉,一人一妖淫弄着,妖美的玉体跨坐在皇上的胯间不停的催化皇上射出更多的圣精。

  先前通过尾巴榨取的精液满满的涨满子宫,现在的膀胱也满满的蓄满了圣精,阴艳的修为开始提升,玉体也开始了变化。

  “给我,全部给~ 我,啊,啊,我要更多,恩,恩我要比姐姐更多的量,啊~ 射吧,射穿我最~ 好,能死在皇脉的圣器上,我也值了!咿~ 呀!”

  阴艳的阴部开始发生变化,套着阴茎的尿道渐渐的与阴道融合了,膀胱同样的渐渐与子宫融合了,原本蓄满膀胱与子宫的圣精汇聚交融了。

  远比原来尿道还细的新阴道让皇上不断痉挛,强大的吸力与挤榨力更胜原先,阴道内肉芽极多,不断的套弄阴茎,榨弄皇脉,直到圣精射尽枯竭为止。

  阴艳待皇上射完最后一泡圣精,待自己功力达到新台阶,待自己下阴改造完毕,轻呼一声,缓缓俯身爬于皇上胸膛上,头戴贵妃冠的玉面贴着皇上的颈子。

  半疲软的皇脉依旧戳在新生的阴道里,龟头更是突破子宫颈戳入子宫,子宫壁自四面八方的蠕动收缩,是在吸收圣精的同时,也在加热子宫的温度,皇上的龟头处在比阴道更炎热的子宫里面时不时的爽利颤抖,显示着巨大持久的爽快与温暖全身心的感觉。

  皇上已经陷入深沉的睡眠,贵妃也慵懒地用玉脸不时摩擦皇上颈子亲吻皇上的下巴,双手穿过皇上的背紧紧搂住皇上,一双玉乳紧紧压在皇上壮实胸膛摩擦,深裹皇脉的臀部时不时轻轻磨弄压实。

  天上的乌云消散,房间里又充满了温暖的月光,微风一阵阵吹来,阴艳的贵妃冠垂落床下,满头的长及臀部的秀直发披散开来随风飘摇,就像两人身上盖了一张黑亮薄毯。

  黎明,天色渐渐快亮,阴艳子宫中的圣精已经吸收完毕,汇入了自己的奇经八脉之中待慢慢消化。

  失去了圣精的子宫渐渐缩小,越来越小,直到紧紧包夹闯入子宫的龟头,并持续加热保持恒温与阴道一起灼热蒸腾皇上的阴茎,这也是闭关修炼最好的方法。

  阴艳临沉睡修炼前,更加的用力抱紧了皇上,玉乳磨了磨皇上胸膛,玉臀紧了紧龙脉。

  白烟一杨,阴艳的长长秀发分四面八方的紧紧缠包皇上龙体,夹吸阴茎的臀部以下渐渐化为蛇体,长长的蛇体麻花状的把自己与皇上裹住,越裹越厚,直到里三层外三层为止。

  这时,蛇体表面分泌出透明腥香黏液,越来越多,直到把两人裹成一个茧。

  阴艳皇妃清醒的最后一瞬间吻上了皇上的嘴巴,不断的吸收皇气!

  阴艳长达或许数月的闭关修炼,开始了!

     ---------------------------------------------

  不知道那一天,寝宫的大门被轻轻推开了,房内的四处拉下了窗帘,房里一片黑暗,一身华丽庄严穿着凤袍戴着皇冠的皇后缓步走了进来。

  阴丽走进床前,看着如裹成虫卵般的蛇体小山,表面覆盖着已经变成乳白色的粘膜状态的淫液,想象着自己闭关修炼时也是这般模样,轻轻微笑起来,模样高贵邪异,淡青色眼影的勾魂双眸闪出兽性的目光,雪白细长的玉手伸入胯下凤袍内扣入淫水横流的阴道内抽弄,淫声轻呼,模样淫荡不失高贵,邪恶又勾人。

  不久,阴丽抽出玉手伸到玉唇边,微张开红唇长出雪白獠牙,伸出黑亮的细长蛇信,优雅的缓缓吸食干净修长玉手上的腥香阴汁。

  阴丽转身离开皇上寝宫,步态优雅端庄缓缓而行,韵味十足。

  “妹子这次也没有怀上龙种,皇上阳寿一两年内将尽!”

  “皇上驾崩,以后皇脉圣精就断绝了,对我姐妹修炼大大不利!”

  “好歹想个法子怀上龙种!皇上的几个皇子都是废物般的凡人!”

 

 ------------------------------------------------------

               观音西游记

                前言

     小弟一直最向往的是妖魔类色情文学,但是此类作者非常少,优秀者更是寥寥无几,一直非常遗憾。

     小弟之前写过两篇妖魔类色情文学,一篇(风血王朝)一篇(妖邪传说),风血只作了五章,妖邪只作了两章,皆因现实与文化和见识的综合原因早早胆小停止,实为小弟生平的遗憾。

     妖魔类色情文学之所以难写,在于其复杂面广,作者的奇思幻想思路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色情作者都不干这一门营生,市面上所以少见,优秀的更少见。

     长此下去一想,小弟此生或已无望观摩妖魔类优秀色情文学,心中顿生警觉也同时催生自己创作的热情。虽然前两次作品的早早收场有现实与文化的因素而停止,但是小弟心中从来没有停止过精神中创作妖魔类色情文学,从来没有停止过啊。

     最近观看新版西游记突发灵感,似我这新手原创难度大还不如改编现成作品,西游记里不是有很多妖魔吗?!我不是久久寻妖魔类色情文学不果吗?!我为何不重整旗鼓弥补遗憾与创作?!虽然新版西游记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激起了我死灰复燃的小小创作热情。

     经过再三考虑,西游记改编的作品非常多,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更不能受别人的影响,我只写我想创作的妖魔类色情文学。

     问题一:以什么人物的视角角色去改编西游记,问题二:是录用原著还是手术式改编,问题三:原著的人物性格是录用还是创新,问题四: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我要表达什么?问题五:故事的结局是喜是悲又或其他?

     经过思想反复思考,小弟最终决定以观音菩萨为主角并以观音菩萨的视角改编西游记。用手术式的方式调整西游记路线,原著的人物性格将增加不同于原著的隐藏式想法,要表达的是:少许佛法,少许道法,人生观,仙佛未必都行善,妖魔未必尽使恶,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因果循环。至于用什么结局小弟我还没有想好,只努力不再让自己与看客又失望亦。

     既然决定启用观音菩萨为主角为视角改编西游记,那么在前言里就说明一下我的设定,也许是习惯也许是文化不够,我只能在想好的大框架里创作,无法边想边作。

             观音的身世定为:

     有位妙庄王,生了三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随着故事的推进,观音(妙善)的大姐(妙因)二姐(妙缘)也将会参与到故事中,并会对故事起到转折点的作用,或善或恶归属何派现在未知。

     故事里定为四派,如来佛为首的佛家集团,玉皇大帝为首的道家集团,妖后(隐藏人物)为最厉害的妖族集团,还有起辅助作用的人类世界。

     唐僧师徒只是次要角色,起着推进剧情的作用,故事主题是佛家道家妖族的斗争为主题,善未必是真善,恶未必是真恶,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因果循环,什么事情都有报应,什么事情都有相对论。

              观音菩萨外形: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

     杨柳观音形象:手持净瓶、杨枝的立像。常戴女式风帽与披肩长巾。多为行走时。。。

     持莲观音形象:坐莲叶上,手持莲花,常为清丽的观音菩萨面孔。多为腾云驾雾时。。。

     千手千眼观音形象:周身华光四溢,清香扑鼻,表情变化莫测,千之手中开千眼,不过通常只幻化八只手不开天眼。

 

                序言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且不说他驾前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还是那新进的美貌才人武氏(武则天)。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去西天求取真经。一路在观音菩萨的引导下收得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四个徒弟,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

     话说西方有三圣:阿弥陀佛(如来)、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佛教在如来的领导下为了更好的发扬传播弘扬佛法,导演了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从而把佛教传入中土,而玄奘事实上是佛教与道教明里暗理斗争的牺牲品。

     且说道教在玉皇和王母娘娘(玉皇大帝之母加妻子)、三清的领导下对于蒸蒸日上逼入自己地盘的佛教提防不亦,佛道两教为了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展开了大斗争,那是面和心不和。

     而妖族在佛道两教的夹缝中却慢慢的崛起并不断壮大,而其领导者是一位神秘的妖后,只因但闻其名不见其身,她法力无边来无影去无踪,把散乱的备受压迫的妖族凝聚成了一颗沙,试机在道教与佛教的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取而代之、、、

     注一:道教始于老子,是周朝时候的故事,在这个时候佛教的乔达摩。悉达多连影儿都没呢,所以身为老子化身的太上老君以及以他为首的三清,肯定是比后来居上的释迦牟尼在辈分上要高上一分。(在我的故事里佛教道教没有高低之说)

     注二:三清、道祖老子一气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祖老子自己)可以简单的理解就是三清天尊是老子祖师的三魂。

     (在我的故事里三清代表太上老君,是一个人不是三个人)

     注三: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两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酝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与探究。

     注四: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 内修""外养" 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 无生" ,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 苦海" 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却说他师徒五人,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来。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真个也光阴迅速,又值九秋,但见了些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老蝉吟渐懒,愁蟋思无穷。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

     正走处,不觉天晚。

     三藏道:“徒弟们,天色已晚,却往那里安歇?”

     孙悟空道:“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那里安歇,为何?”

     八戒道:“猴哥,你只知道你走路轻便,那里管别人受累?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还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二则养养精神,才是个道理。”

     孙悟空道:“八戒,你这般说话,似有报怨之心。还像在高老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自在,不可能了。既是拜入佛门,必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你这般罗嗦何日才可到达那西天向佛祖求得那真经?”

     八戒道:“猴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你可知道?”

     孙悟空偷笑道:“八戒,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了,那知多重?莫不是你嫌累?”

     八戒道:“猴哥啊,你看看数儿么: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

     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人天天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要不猴哥我俩轮换着挑如何?”

     孙悟空道:“不要和我说这些。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要是怠慢了些儿,老孙先要一顿粗棍!嘿嘿!”

     八戒道:“猴哥,不要打我,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晓得你的性格高傲,你是定不肯挑的;但师父骑的马,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师傅一个,叫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啊。”

     行者道:“你说他是马哩!他可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王三太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鹰愁陡涧,久等师父,又幸得菩萨亲临,却将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比他。”

     沙僧闻言道:“哥哥,真个是龙么?”

     孙悟空道:“是龙。”

     八戒道:“猴哥,我闻得古人云,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怎么他今日这等慢慢而走?莫不是病龙一条?”

     孙悟空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给你看。”

     孙悟空,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那马看见拿棒,恐怕打来,慌得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往前跑去了。唐僧手软勒不住,让它劣性,奔上山崖,才渐渐慢速步走。唐僧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

     唐僧正按辔徐观,又见悟空兄弟几个赶来。

     悟净道:“师父不曾跌下马来么?没事吧?”

     唐僧骂道:“悟空这泼猴,他把马儿惊了,原来我还骑得住哩!”

     孙悟空陪笑道:“师父莫骂我,都是八戒说马太慢,故此叫他快些。”

     猪八戒因赶马,走急了些儿,喘气嘘嘘,口里唧唧哝哝的闹道:“罢了!罢了!我肚别腰松,担子沉重,挑不上来,又弄我奔奔波波的赶马!你这个天杀的弼马温啊!”

     唐僧道:“徒弟们,你们看那边,有一座庄院,我们刚好去借宿。”

     孙悟空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只道:“好!好!好!我们借宿去吧。”

     唐僧连忙下马,见一座门楼,乃是垂莲象鼻,画栋雕梁。沙僧歇了担子,八戒牵了马匹道:“这个人家,是个富实之家,大有钱也!”

     孙悟空就要进去,三藏道:“不可,你我出家人,避些嫌疑,切莫擅入。等他有人出来,以礼求宿,方可。知道吗?”

     八戒拴了马,斜倚墙根之下,三藏坐在石鼓上,孙悟空、沙僧坐在台基边。

     久无人出,孙悟空性急,跳起身入门里看处:原来有向南的三间大厅,帘栊高控。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上写着: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正中间,设一张退光黑漆的香几,几上放一个古铜兽炉。上有六张交椅,两山头挂着四季吊屏。

     孙悟空正然偷看,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个风韵犹存的妇人来,娇声问道:“是甚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

     慌得个大圣喏喏连声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一行四众,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萨贵府,告借一宵。”

     那妇人笑语相迎道:“长老,那三位在那里?请来。”孙悟空高声叫道:“师父,请进来耶。”唐僧才与八戒、沙僧牵马挑担而入,只见那妇人出厅迎接。

     八戒饧眼偷看,你道他怎生打扮: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高底花鞋。时样鬘髻皂纱漫,相衬着二色盘龙发;宫样牙梳朱翠晃,斜簪着两股赤金钗。云鬓半苍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脂粉不施犹自美,风流还似少年才。

     美妇人见了他三众,更加欣喜,以礼邀入厅房,一一相见礼毕,请各叙坐看茶。

     唐僧启手道:“老菩萨,高姓?贵地是甚地名?”

     美妇人道:“此间乃西牛贺洲之地。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

     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唐僧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美妇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甚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

     唐僧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美妇人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岁。大女儿名真真,今年二十岁;次女名爱爱,今年十八岁;三小女名怜怜,今年十六岁,俱不曾许配人家。虽是小妇人丑陋,却幸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猪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诉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出个声啊。”

     唐僧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你还去什么西天取什么经啊!”

     美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

     唐僧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

     美妇人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好处说与你听。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秋有新蒭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酡。

     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羞件件多;衬锦铺绫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陀。”

     唐僧道:“女菩萨,你在家人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处。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美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

     唐僧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

     孙悟空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

     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

     唐僧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

     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

     八戒心中焦燥,埋怨唐僧道:“师父忒不会干事,把话说绝了。你好道只含糊答应,哄他些斋饭吃了,今晚落得一宵快活,明日肯与不肯,在乎你我了。似这般关门不出,我们这清灰冷灶,一夜怎过!”

     悟净道:“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

     八戒道:“兄弟,不要栽人。从长计较。”

     孙悟空道:“计较甚的?你要肯,便就教师父与那妇人做个亲家,你就做个倒踏门的女婿。他家这等有财有宝,一定倒陪妆奁,整治个会亲的筵席,我们也落些受用。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

     八戒道:“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

     沙僧道:“二哥原来是有嫂子的?”

     行者道:“你还不知他哩,他本是乌斯藏高老儿庄高太公的女婿。因被老孙降了,他也曾受菩萨戒行,没及奈何,被我捉他来做个和尚,所以弃了前妻,投师父往西拜佛。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却才听见这个勾当,断然又有此心。呆子,你与这家子做了女婿罢,只是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

     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这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那呆子虎急急的,解了缰绳,拉出马去。

     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美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

     猪八戒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

     美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

     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七上八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

     美妇人道:“我也不嫌,只是家下无个家长,招一个倒也罢了,但恐小女儿有些儿嫌丑。”

     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

     妇人道:“你怎的说?”

     八戒道:“我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美妇人道:“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你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

     八戒道:“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与不干,都在于我。”

     妇人道:“也罢,也罢,等我与小女说。”看他闪进去,扑的掩上后门。八戒也不放马,将马拉向前来。

     少时间,见呆子拉将马来拴下,众人议论着。听得呀的一声,腰门开了,有两对红灯,一副提壶,香云霭霭,环珮叮叮,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走将出来,叫真真、爱爱、怜怜,拜见那取经的人物。那女子排立厅中,朝上礼拜。果然也生得标致,但见他:一个个蛾眉横翠,粉面生春。

     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说甚么楚娃美貌,西子娇容?真个是九天仙女从天降,月里嫦娥出广寒!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这沙僧转背回身。

     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那三个女子,转入屏风,将一对纱灯留下。

     美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

     悟净道:“我们已商议了,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

     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

     孙悟空笑道:“又有甚么计较?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

     八戒道:“弄不成!弄不成!那里好干这个勾当!”

     孙悟空道:“呆子,不要装傻,又是甚么弄不成?快快的答应,带携我们吃些喜酒,也是好处,早早让师傅休息。”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