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穿越甄嬛传(1-2卷10) - 28,1

[db:作者] 2025-07-03 18:54 5hhhhh 9630 ℃

 第136章火药震上京

  小嘟子紧张地站在刘杨身后,虽然刘杨说得淡定,可是小嘟子是知道的,刘杨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安排那么多的事情。

  如今那廉亲王号称已经集结了五十万的兵马在紫禁城外,只要一声令下,破城指日可待。

  唯一让他感到奇怪的就是,按理来说,廉亲王是应该逃跑,可是他的亲卫兵为什么不进来对刘杨进行围剿,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他们进行包围,那刘杨两人就算插翅也难飞了。

  过了一个时辰,小嘟子的担心果然来了。

  在他们喝酒的密室外面,开始传来了士兵的跑步声,火声照耀了天空,密室在顷刻间就被士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唉,将军,这次我们走不了了。」

  小嘟子看到瞬间被围得密不透风的密室,绝望了。

  「不,你先看一下再说。」刘杨并没有像小嘟子一般紧张。

  这时候,外面喊话了,「上将军在里面吗?」

  小嘟子一听,眼泪就下来了,是小在子。

  「哎,你哭什么啊?快应他啊。」刘杨责怪道。

  小嘟子沙哑着声音应道,「在。」

  「大声点。」

  「在!在啊!我们在这里!」

  「叭」

  密室被小在子一脚踹开。

  「将军!」

  「嗯,我交待你办的事情可办好了了?」

  「是的,你命在下围剿廉亲王府,果然发现了刺客盘踞在各个府第之间,不过都被我们的神箭手给射了下来。如今整个廉亲王爷都在我的控制之中了。」

  「很好,记你一功。」

  「上将军真是神机妙算,果然一举拿下了廉亲王府。属下请教,上将军是如何得知廉亲王要造反的?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贸然攻击廉亲王府,将是死罪啊。」

  「可是上将军,小嘟子担心的是城外的五十万叛军该当如何?」

  小在子只是奉命拿着刘杨上将军令牌到皇帝雍正那里禀报,并带人围剿廉亲王府,可是他确实不知道这样围剿有什么证据。

  而小嘟子知道小在子围剿来得刚好,但他担心的是廉亲王真正的倚仗,那城外的五十万大军。

  「哈哈,你们放心。现在我们先把廉亲王抓捕出来再说吧。你们闪开。」

  刘杨一边招呼着小嘟子和小在子闪开,他从自己身上掏出了一颗手榴弹,没错,自己按照来本来世界的样子制作的手榴弹,朝那廉亲王消失的通道一丢。

  轰!

  火光四射,一声巨响,通道立刻被炸出了一个大缺口。

  「冲啊!」

  小在子剑一拨,那些士兵立刻潮水一样涌入通道,不一会的功夫,就把狼狈的廉亲王拉了出来,死狗一样丢在刘杨的面前。

  刘杨立刻命令众人将廉亲王给绑了,等待朝堂之上,让皇上亲自发落。

  「怎么样,谦亲王,你不是说我若不降你,要怎样吗?」

  「刘杨,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苍天不助我啊,功败垂成,苍天无眼,百姓遭殃啊。」

  「狂妄,正是你这样的不安分的番王,才把百姓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罢了,纵使你巧舌如簧,也难逃一死。来人,带走。」

  刘杨命人将廉亲王捆了,又交待小嘟子将他看好,不给他自杀的机会,也不给别人接近他的机会。

  只等早朝了,刘杨带着小在子,走入了夜幕中。

  ………………………………………………………………………………………………………………………………………………

  第二天早朝,一众大臣都是议论着昨晚上京城的那声巨响。

  所有的上京城的大臣几乎都派出了家丁前去查探,发现是廉亲王府里传来的,而且整个廉亲王府都被御林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像铁桶一样。

  那样的声响,那样的气势。

  几乎所有的人都猜出了,只有那个人,那个叫做火药的东西才能造成这样的声响。

  以前只是听说他用火药破城,皆以为只是传说,越传越悬罢了。

  可是昨晚,整个上京城,不论是百姓还是高官,不论是边郊还是皇宫,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一次,总算是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火药的威能。

  当刘杨押着廉亲王上朝的时候,再没有人敢抬头与他对视。

  记得刘杨第一次上朝的时候,百官无不嘲讽,当他要出征的时候,更加是嘲讽个不停,就算是他胜仗归来,依旧受到各种排挤。

  刘杨一步步地从乾清门走过来,有的官员甚至害怕到手在发抖。

  他知道,这一次震慑终于达到了效果,皇权统一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刘杨缓缓地走到了前排。

  「臣,上将军刘杨,奉旨剿灭反贼,成功复诣。」

  刘杨这才上前拨开了廉亲王口中的毛巾。

  「呸,刘杨,本王誓要杀你,你竟敢污蔑本王。」

  「你还敢叫?不拿出你昨晚的勇气来了?不是要废皇权吗?不是要换皇帝吗?」刘杨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对廉亲王拳打脚踢。

  刘杨在尽情地蹂躏着廉亲王,没有人敢出来说话。

  刘杨现在代表的就是雍正,他等于是雍正的手,他打哪里,其实就是雍正最想打的地方,现在再没有人敢怀疑这一点。

  甚至百官都心知肚明,刘杨现在想要杀了廉亲王简直易如反掌,之所以在这里继续逢场作戏,一是继续震慑百官,二就是引诱一些还看不清现实的糊涂前来挨打。

  这种时候,毫无疑问,谁敢出头替廉亲王说话,一定会遭到刘杨毫无道理的狠狠打击,像打廉亲王一样。

  一通发泄以后,刘杨才停下来。

  「廉亲王,你看到没有?谁敢替你说话?怎么,你们不想替这个反臣说句话吗?」

  廉亲王此时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

  刘杨典型的先斩后奏,这种时候,他在朝堂施暴,已经大大超过了礼法,但他就是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现在的朝堂,全都开始要看雍正的脸色了,只能夹紧尾巴才有官做,否则连命都要保不住了。

  「今天本将军就让你们好好看看,刚才你们没有开口劝本将军,省下了一条为皇上尽心做事的命。」刘杨擦了擦手,大声令道,「此僚目无君王,来人,带反臣的同党。」

            第137章诸葛流云进京

  刘杨血腥手段,直把廉亲王打得鼻青脸肿。

  这才示意御卫军带上他的同党,霸气十足,摆足了一副我想打谁就打谁,不需要跟你们解释,打完再解释。

  朝臣们对刘杨都有了新的认识,这简直就是一个魔神,以前的隆科多让人害怕,现在的刘杨,简单会让这些朝臣作恶梦,料想这些朝臣下了朝回到家中,胆小的该呕吐了。

  待到看清了刘杨所说的廉亲王的同学,一众大臣更是大气也不敢喘。

  押上来的竟然是伐南将军费扬古。

  伐南将军费扬古手握重兵三十万,怎么会出现在上京城,又怎么会变成了廉亲王的同党。

  一众大臣充满了疑惑,却不敢声张。

  「伐南将军费扬古,就是你廉亲王的同党,廉亲王,你抬起头给我看清看楚。」

  刘杨抓起晕死过去的廉亲王,一巴掌刮去,廉亲王这才醒转了过来,一睁开眼睛,伐南将军费扬古就在他的眼前,低着头,什么也不说。

  「不,弗扬古,你怎么会在这里?」

  廉亲王不敢置信,这是他倚仗的王牌,他以为从来没有人知道,可此刻权倾一方的诸侯伐南将军费扬古,正被五花大绑在朝堂上。

  「不,费扬古不可能会被抓的,你不是费扬古。」

  此时廉亲王依旧不相信眼前的人真的是他的合谋,可是刘杨一盆冷水从头把他淋到了脚。

  「你说。」刘杨踢了一脚跪在地上的费扬古将军。

  那费扬古才不情愿地抬起头,「王爷,你醒醒吧,我们失败了。」

  「不,你骗不了我的,刘杨,我的五十万大军就在上京城外五十里,你们谁也不要动,朝纲马上就要易主了,哈哈。」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刘杨一巴掌又刮在了哈哈大笑的廉亲王脸上。

  「实不相瞒,本将军这次回京,一来是赶时间,二来,不带兵马也是故意为之,这才瞒过和迷惑了你们这些有心造反的人。」刘杨缓缓地从一个个大臣面前走过,边走边诉说着这次回京的安排。

  「但你们不要以为本将军真的傻到不带人马。本来吧,我确实查不出什么证据,证明哪位王爷有不臣之心。所以,我只能引蛇出洞。

  于是,就有了关内城的闹剧。

  刘喜以为本将军孤身一人回京,为了火药的配方,想要抓捕本将军。

  但不料本将军早就计算到了这招,不但顺利避过刘喜的犯难,而且派人继续跟踪了刘喜。「

  那伐南将军费扬古继续地低着头,成者王败者寇,他没有什么权利说话,只能听刘杨慢慢地说。

  「怪只怪你们太贪,如果你们不派刘喜半路拦截我的马车,或许我还不知道你们的驻军之所。

  既然我已经跟踪到了你们的大军驻扎地,再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你们竟然敢在上京城外五十里扎营,当然是想造反,本将军,略施小计,便知道你们的全盘计划……

  因此本将军命人迅速调集本部人马二十万,在火药的帮助下,只一天,便把伐南将军费扬古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完全击溃。「

  就在昨晚,我部二十万大家发起了突袭。来了一出黄雀在后,怎样样?伐南将军费扬古,你服气吗?「

  伐南将军费扬古低头垂首,「在下服气。」

  「你好大的狗胆,竟然敢联合一名王爷造反,」刘杨跟上又是一脚,「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

  「小的罪该万死。死一百次不足以还清皇上的隆恩。」

  刘杨望着高高在上的雍正,雍正一直没有说话,用行动支持自己,如今,终于将反臣擒获,他还是一副交给自己处理的样子,是时候说话了。

  所以刘杨辑了一下,然后说道,「启禀皇上,此僚胆大包天,竟然敢窜合廉亲王,以下犯上,做谋反之事,当诛九族。」

  「爱卿,可有实凭?」

  「有。来人,传诸葛流云参军。」

  诸葛流云,一直是刘杨的左臂右膀,不过,朝庭里认识他的人不多。

  「臣诸葛流云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雍正挥手,问道,「爱卿此次进京,可是为了伐南将军费扬古而来?」

  「正是,臣依上将军之计,在吐蕃整军,配合上将军围剿有谋反之心的王爷。

  待到上将军回京之后的第三天,便悄然分批将我部十五万精壮骑兵,从吐蕃秘密调回京都。

  一路上,微臣也派细作与上将军接触。

  直到关内遇见刘喜。

  于是本部立即加派探子跟踪,果然查到了伐南将军的私密驻地。「

  雍正一脸的欣赏,刘杨这事情做得漂亮。

  「朕明白了,这是上将军故意为之,先示弱以敌,使其掉以轻心,露出马脚,此时,安排诸葛流云跟踪安排,敌在明我在暗,便为之功必克,战必胜。」

  诸葛流云也没想到雍正竟然有此悟性,没说两句他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头伏得更低了。

  「当日微臣发现了伐南将军的大营,约有二十多万人马,估计是将伐南部主力都已经调回,而此时京都并无诣意要伐南将军如此为之,更无战事需要支援,如此一推算必是伐南将军起了反心。

  经过调查,上将军将目标锁定了廉亲王。

  于是,本部派出精英埋伏于廉亲王府之上,等待廉亲王府的亲卫上到屋顶,想要假意邀请上将军赴宴,实则暗施毒手之时,本部精英便配合小在子公公的御林军精英,先发制人,将其制服。「

  「嗯,真不愧是常胜将军,料敌如神,先发制人。朕倒便有兴趣,你是如何以少胜多,收服了伐南将军的二十多万人马的?」

  「禀皇上,收伏伐南将军,臣只花了半个晚上时间。」

  「哦?只花了半个晚上?」

  「对,就是昨晚,从发起进攻到活捉伐南将军,总共只花了三个时辰。」

  「快,与朕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另外,除了推算以外?你们可有更确切的证据证明廉亲王与伐南将军勾结?」

            第138章谋反案收网

  至此,雍正与众大臣已经明白,廉亲王与费扬古宣扬自己有五十万雄兵据在上京城外,其实就是二十多万的兵马罢了,但就算是二十多万人马,依旧不可能在三个时辰之内剿灭,而且活捉了主帅费扬古。

  就在此时,那诸葛流云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地,又放出一个重镑炸弹,「不但三个时辰将战事解决,而且我部仅伤了千余人。」

  「千余人?」

  征西军已经带来了足够多的震撼,这一次无疑又是一个震天雷。

  千余人?

  雍正不愿意怀疑诸葛流云,也没有理由去怀疑。

  真的是阿摩诃神显灵了。

  雍正似乎不用别人解释,此时他是十足的相信了刘杨真是天降神将,直到此时,他才真正的害怕了刘杨的力量。太强大了,幸好这个天降神兵是要来帮助自己的。

  「如此精彩的战斗,可能朕无缘观看啊,爱卿快给朕说说。」

  「是,皇上。」诸葛流云拱手说道,「我们的探子回报说,伐南将军的部下,驻扎在上京城外五十里的马郦山庄里,微臣便已料到了他们为了保险起见,不敢驻扎在平原,或者高山,便在那偏僻的地方占了个山庄,一来练兵,二来有个驻所,有了高墙的阻隔,也不晚被外人发现。」

  「那山庄之中驻守,也算是易守难攻。本没什么错,是不是爱卿又用了火药?」

  「对,皇上,这次用的是产生浓浓烟雾的火药,而不是巨大暴炸的火药。」

  刘杨微笑着说道。

  当时,诸葛流云禀告了他伐南将军的情况以后,刘杨心如明镜,立刻告诉诸葛流云关于烟雾火药的制作,只消把火药粉浸泡在蔗糖里面一天,再行晒至半干,便成了浓浓烟雾的弹药。

  于是诸葛流云日夜赶制,终于秘密制作好了一千余颗烟雾弹。

  雍正疑惑,「只能产生烟雾,如何杀敌?」

  「昨夜,小在子来通报上将军的命令以后,本部人马立刻集结,人封口,马衔梅,一路悄无声息地向马骊山庄推进。」

  「等下,伐南王征战多年,你们如何能做到悄无声息地包围?须知他们肯定会有许多明暗哨。」

  「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派出千人,以十人为一队,用最快的速度,靠近到马郦山庄边缘,这一批先锋埋伏好之后,就等于彻底的隔绝了山庄里面和外面的联系。」

  「妙计。」雍正满意的点了点头,首先隔绝内外的联系,封琐消息,这确实是一招妙棋,而且伐南王根本不知道此刻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时,因此防备懈怠,只等廉亲王约定的时间,发起进攻。

  「等到第二批包围,主要任务便是清剿沿途的哨岗,等待大军的全面包围。」

  「十五万精兵对抗二十五万精兵,这又当如何?」

  「皇上,其实当我们的第一批千人小队成功隔绝了马郦山庄里外的联系的时候,此役已经没有悬念了。

  我们的十五万精兵靠近的时候,并没有着急进攻,而是架起了皮鼓,将枪头对准了各个出口,将山庄围得好似铁桶一般。

  然后,就是那一千烟雾火药立大功的时候了。「

  诸葛流云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解释着昨晚的进攻,雍正听得如痴如醉,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玩艺术,如此完美。

  「我先命前军互守,莫要放出一个敌兵。

  然后将五百烟雾火药分别投入了马郦山庄之中。

  突然而来的火药,令山庄里一片慌乱,谁也看不见谁。

  伐南军突然被袭击,顿时乱了手脚。

  我军在外围紧紧包围,击鼓呐喊,声势浩大,伐南军又看不见我军,一时还以为是天军下凡了。「

  诸葛流云说到激3情处,慷慨激昂地继续说道。

  「伐南军慌乱不已,我再派出了二万精壮,强攻南门。

  此时的伐南军早已经乱作一团,马郦山庄里一片浓雾,没有人能指挥秩序,唯有突围,可是此时各门以及各山庄周边,早已经被我部包围得水泄不通,马郦山庄易守难攻,所以这时候,里面的士兵想要攻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来一个不是被长茅兵捅死,就是被后面的强弓手射死。

  另一方面,因为防守不能指挥,很快我部便强行攻下了南门,二万精兵一涌而入,分散杀戮。

  一时间,伐南军顿时阵脚大乱。

  为了自保,伐南军只能挥刀四处乱砍。

  此时我部入城的二万精兵,早已经撤离了马郦山庄。

  山庄外的鼓声震天,伐南军突围不得,为了自保,只好每个人都拨剑,到处乱杀,试图将进攻的我部人马驱逐出庄。

  等到我部第二次冲入伐南军的阵容的时候,第二批烟雾火药继续全部投入了山庄内部。

  就这样,我部人马不时地从南门往山庄里面冲杀,引起了伐南军整片整片的自我厮杀。

  「啪啪啪,」雍正不由得鼓起了掌来,每到诸葛流云说到精彩处的时候,他便神采奕奕,「妙哉妙哉。如此便将军以一千对十万的决策了吗?」

  「是的,伐南将军作茧自缚,终于没有人能从马郦山庄里面逃出来的。」

  「好一场借矛击盾的策略,真真好计谋。」雍正赞不绝口,这样的战争真的古无来者的。

  就在这时候,雍正又问道,「既然当时马郦山庄内人员混乱,那么伐南王又是如何被你们擒拿的?难道在乱军乱砍中,他竟然还能保护自己不成?」

  「他保护不了自己,他已经没有了信心继续指挥。」诸葛流云顿了顿,看着脸已经耷拉到了地板上的费扬古说道,「其实在一早,廉亲王便与费通古预谋好,在廉亲王府与马郦山庄之间暗暗凿通了一个窄道,当时廉亲王一看情况不对,早已从他的营房闪入了秘道,想要会合廉亲王,却孰料,廉亲王也正从那头出来。」

  「好一出瓮中捉鳖的漂亮战斗,行云流水,丝丝入扣。」雍正拍手叫好,朝堂大臣莫不敢言。

            第139章权势拨地起

  伐南将军被俘虏,廉亲王被俘虏,伐南军二十五万死伤数万,其余皆已经归顺征西军,被扩充了征西军中。

  当时朝庭里,不但是雍正,就是全朝的文武百官,都深切地领略到了上将军的虎威。

  人家根本就不把所谓的几十万大军放在眼里,烽火之间,摧枯拉朽,二十几万大军尽皆降伏,主帅落网。

  雍正满脸欣赏,望着刘杨,点头称道,「上将军真乃旷世之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句是这样的『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朕觉得上将军之才犹在周瑜之上。」

  全朝百官听到雍正如此说来,无不附议,一齐喊道,「上将军之才犹在周公谨之上。」

  「哈哈……」看着满朝皆臣伏,刘杨知道此次上京之行算是圆满了,「大清吉星高照,全托皇上洪福,并非是本将军多有能耐,运气而已,运气而已。」

  刘杨自然要谦虚一番。

  「众爱卿,你们说,这次上将军平定廉亲王叛乱,朕该如何封赏?」

  雍正有意要加重刘杨的权柄,而加重他的权柄自然就是给他升官。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雍正早已经看透,刘杨决不会对他雍正有二心,在刘杨的面前,雍正甚至觉得,如果刘杨愿意,他弹指间同样能够把自己这个皇帝替换下来,而如今,他如此的处处维护皇权,无非是感恩雍正的坦诚相待,再一个就是奉着使命而来。

  他现在已经彻底相信刘杨就是天外之神,无所不能。

  既然是肯定忠于自己,那么,再多的封赏雍正也不会吝啬,所以他不等刘杨开口,自己主动向百官咨询了。

  直到此时,一众朝臣才稍微放开了紧繃着的心弦,纷纷交头接耳,商议刘杨的封赏。

  刘杨抱拳,「皇上,众大臣,本将军平定叛乱,乃是份内之事,并不要求封赏。臣只希望,今日朝堂之中的众位大臣们,能好生看着廉亲王之乱的下场,以后万莫对我大清怀有二心,否则,即使本将军远在千里,必诛之。」

  一众大臣被刘杨一吓,纷纷跪了下来。

  「臣等必当永远忠于大清,效命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雍正看到刘杨的警告果然有效,一众大臣抢着表态,十分开心,他站起来接受了朝臣们的祝福以后,这才请起了大臣们,「诸位臣工,朕已然相信诸位的忠诚,刘杨将军此次平定叛乱有功,还是帮朕想想刘杨将军该当何赏吧,哈哈……」

  「臣以为可以升大将军为大元帅,与年羹尧的兵马元帅平起平座。」

  当下站出来建议的朝臣李卫,显然不是年羹尧党派之中的人物,竟然敢直接建议设立两个兵马大元帅,这是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事情,或许李卫只是另有所指,抛砖引玉。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军中设两个大元帅,有些不符合实际,但刘杨本身的上将军官职,已经是元帅之下,万万人之上了,再往上,也就到了元帅之职,因此他这样建议也未为过。

  果然马上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了,「臣以为万万不可,此举必将死我朝之军伍分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即使元帅之间也会有高低级别,假若到时有诀择不下之军情,总得有人发号施令吧?」

  「哦?那依爱卿之见,该升刘杨将军一个何官职为好?」

  「依臣下之见,不如增设副帅一职,由刘杨将军担任,为我军兵马副元帅。」

  「副帅?」雍正迟疑不决,这副帅当然已经很高了,而且刘杨属于半年多连跳,这才多长的时间,他就从一名后宫太监直接爬到了快要和年羹尧平起平坐了,加上这一次再一封赏,只怕就要不相上下了。

  这太逆天了。

  但另一方面,功有奖错必罚,这也正是反映了雍正的赏罚分明,刘杨的事件是件十足和高上励志的事情,正合适年轻人去效仿攀附,让更多的有志之士愿意为朝庭贡献力量。

  可是这副帅一职确实有违雍正的意愿,雍正虽身在深宫中,但他对各方面的力量从没有停止过调查,这次平了廉亲王之乱后,上京城暂时进入了安稳状态之中,而在外的军权最大的就是刘杨和年羹尧部了,所以,雍正的本意其实是希望直接提拔刘杨到一个至少和年羹尧平等的爵位,这样可以对年羹尧产生制约,分庭抗礼。

  反正不升已经升了,不谈也已经到了这地步了,不管天下如何议论,母后如何责罚,现在都是朕的天下,一切都要按着朕的意愿去走才好。

  雍正也不是一位懦弱的皇帝,当下,他便决定,趁着刘杨打开的良好局面,放开手脚,按自己的意愿走,再也不愿受到的以前类似于隆科多那样的重臣羁绊。

  「若是你们没有过好的建议,那本朕倒是觉得,刘杨将军本次平叛中,居功至伟,当以封王拜侯,方能合天下忠心之士大感快慰,众卿家当以为如何?」

  「封王拜相?」朝臣们除了惊讶,还能如何,每个人都羡慕刘杨,怎么好事都摊他头上了,所有的朝臣都感到刘杨的鹊起太过突兀,有时感觉,他上一次在紫禁城比武,赢得了神武太监,好像还是昨日的事情一般,而今年,竟然要给他拜相封侯了。

  人生几何,风云变幻莫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终于转到了刘杨家,天要变了,如今的天子再不是以前那些手里有重权的大臣可以愚弄的。

  皇是什么,皇是至尊,皇就是山里的老虎,如今这只老虎,已经安好了利爪,有了刘杨的鼎力支持,朝臣们感觉自己不过就是山林里的一只猴子罢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雍正说要给刘杨封侯拜相,当下纷纷支持,哪里还敢有半句异议,只是这刘杨,曾经称为神武将军,现在的官称又当如何安排呢?

 

  第140章初冬的雪花

  要封赏一个官,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封的,特别是雍正的皇权并不是特别牢固的时候,这件事情更加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封什么都可以,但必须要一众大臣心服口服,不致落下隐患。

  但雍正想,如果为了刘杨去冒一点风险,倒是划得来,别人不知道刘杨是来帮助他的,可是雍正自己知道,于是他大手一挥,悍然说道,「朕思来,上将军一心为国,不但一月拿下吐番,更是四个时辰平定廉亲王之乱,堪称古王今来第一人,他日必定威名远播,为我大清大大的震慑外敌,功当封王!」

  雍正的提议,立刻引起了渲然大波。

  「一个上朝三次的人,出道才半年,竟然要封王?」

  早知道刘杨与雍正的关系不一般,却没想到这么不一般。

  连刘杨都感到震惊,要给自己封王?这没听错吧?虽然也说得过去,但也太快了点吧,不过他稍一转念,便明白过来,雍正认定了自己的到来是为了帮助于他,因此才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有的大臣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有人愿意看到刘杨崛起得如此迅速。

  但很明显,如今的朝堂是雍正的天下,是刘杨的天下,这对臣子往这里一站,谁敢反对?

  有人敢,一个快死的人,廉亲王。

  他哈哈大笑,像极了一个疯子,「封王?他凭什么封王?一场小小的胜仗,平定了一场叛乱便能封王吗?可笑啊可笑,这便是我大清的皇帝啊,祖宗啊,你开眼吧,看看我大清皇帝是如何滥用职权吧。」

  廉亲王是快死的人,谁都知道,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不怕说任何要砍头,甚至灭族的话。

  雍正怒了。

  「八弟,这是朕最后一次叫你八弟了。」雍正一脸怒气,朝庭上就像立刻降了一层霜冻,像极了这冬季的上京城,冷到了极点,「朕为天下黎民百姓日夜操劳,如今天下大平,四海归一,五内皆欢,你却无风起浪,来人,把谦亲王和伐南将军费通古给朕押下去,明日午时,午阳门外斩首示众。李卫,朕命你为监斩官。」

  「臣遵旨。」

  一句不合便要杀头,虽然是一个迟早要杀头的王爷,可是雍正这番动作也太过雷历风行,以前的雍正一向温和,从不会轻易发怒,然而此刻,一怒,连王爷都不放在眼里。

  大臣们震惊了,这才是雍正,以前的雍正只不过是伪装罢了,以前的雍正,外有重臣年羹尧和各将军,内有隆科多,他的软弱只是一只蒙骗朝臣的表皮,而现如今,这一切阻碍都几乎挪平了,年羹尧有刘杨牵制,隆科多已经伏法,亲王的叛乱也已经平了,朝野内外,一派歌舞声平,齐呼万岁,他的权柄达到了最颠峰的时候,他已经不需要伪装,立刻,雍正就迫不急待地撕去了他的那层伪装软弱的表皮,这才是真正的雍正。

  大臣们暗暗地发抖,这是一位有野心的君王,配上了一位比猛虎还要凶猛,比豺狼还要狠辣的将军,而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左右朝野动向,在大清举足轻重的一些重臣们,瞬间明白了真相,雍正与刘杨这对君臣组合,已经初步确立了他们的统治地位,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到来了,这些大臣们都只是这个时代的一枚螺丝,一块铁片,不足轻重,从此再不敢夹杂着私心上朝,妄想左右朝政,妄想玩权弄术,妄想拉党结派。

  「来人啊,给朕下旨,廉亲王叛乱谋反,危害朝庭,着李卫将廉亲王一脉抄家灭族,对我大清不忠的人,引此为戒,去吧!」

  雍正肆无忌惮地要将廉亲王抄家灭族,不讲一分情面,这是权柄在握的自信。

  刘杨虎虎生威的立在朝堂之上,他没有说话,没有劝阻,也没有表情,可就是他在这一站,雍正的所有旨意便没有大臣敢阻拦,也没有大臣敢劝阻,什么手下留情、什么同出一脉相连等等一概不敢提,这对君臣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烧把火立威,谁出来劝阻,就是往这把火里投入薪柴,成为雍正刘杨这场立威的政治手段的牺牲品。

小说相关章节:穿越甄嬛传(1-2卷10)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