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神奇女侠之「我的奋斗」】 - 2

[db:作者] 2025-07-04 09:54 5hhhhh 9720 ℃

引用:原帖由 嘎豆 于 2014-6-19 09:20 发表 非常喜欢神奇女侠的题材,支持一下,希望继续翻译其他文。不过楼主如果喜欢这种特殊题材,那么能看上眼的就少了。其实也觉得奇怪,如今翻译越来越少,当然也跟大家生活所迫有关,而且小说毕竟是小众的东西,无论是 ... 哇,我这篇文章居然能引出如此深刻的评论,感动。

 首先我很赞同你说的,洗脑不是永久的,就像车子开久了会磨损,房子住久了会破漏,任何工程或造物都有个使用寿命。和你理解的有些区别,洗脑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程序清楚的工程。第一步是提供一个刺激,促使对象对现状产生怀疑或不满,从而出现改变的动机;第二步是否定旧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提出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第三步是强化和激励新的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每一步都有很多技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生活中人们的思考过程的复制,并加以人为地引导。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会反覆地循环,积少成多,从各种方面逐渐地改变和塑造一个人。而「洗脑」的过程,则是系统地,一次性地完成这个再塑造的过程,并避免对象接触其它刺激,被引入新的自发改造过程。

 所以,洗脑确实就是一个促使对象「主动」接受新思维的过程。但是这个「主动接受」的条件,却是「被动」获得的。所以,广义上来说,任何含有被动接受成分的思想和行为转变,都可以说是洗脑。拿你举的学生的例子,为什么看不到所有中学生都被洗成高分?抛开智力因素不谈,主要就在于老师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洗脑」。首先,是否有足够的刺激?如果把学习模式作为洗脑的客体,那首先就要刺激学生,对现有的学习模式产生怀疑,所以你可以看到批评教育、棍棒教育、狼性教育种种方法层出不穷。但是毕竟资源有限,老师往往做不到因材施教,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统一的刺激模式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一样有效。那些没有收到足够刺激的学生,思维不可能进入修正过程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改变自然无从谈起。

 第二我想解释一下「自我否定」。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是你提到的,亚伯拉罕诸教和反思天主教的近代人权观所探讨的「有无原罪」,而是任何的不满、焦虑、忧思、愤懑都可以成为自我否定的引子。造成这种种情绪的,就是上问题描述的「刺激」。

 最后我想聊聊你对「自由主义」的误解。自由主义诞生之初,指的是思想和行动上的独立解放,而人类的行动当然是建立在思考之上的,所以朴素的「原始自由主义」,实际上是独立思考的同义词。所以到此为止,你说自由主义不是洗脑,都是对的。但是近代启蒙运动以降,朴素的自由主义成为了理论家、政治家、改革家的思想武器,用来对抗保守的宗教和政治力量。这时的自由主义,是一批社会精英团结平民的最佳工具,他们需要挥舞着自由主义的大旗,「帮助」民众「学会」进行「独立思考」。自由主义从最初对思维模式的描述,变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它包括了小政府的政治理论、市场调节的经济理论等。自由主义成为了一种建立社会秩序的工具,代表了一种政治权力分配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模式。自由主义的自我宣传,和任何其他世界观的自我宣传一样,都表现出了洗脑的过程特征。这个词不再指「独立思考」的状态,也就走向了独立思考的反面。你所描述的几个例子,是人依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行动,这和自由主义没有关系,这几个例子是朴素的「原始自由主义」所描述的状态。为了区分真正的自由主义和朴素的「原始自由主义」,我觉得将后者重新命名为如「思想解放」之类更加贴切。

 顺便补充两条颇为讽刺的事实:其一,18、19世纪的自由主义者鼓吹大市场小政府,主张自由放任,完全竞争,优胜劣汰,大肆宣扬「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后者则是民族主义乃至纳粹主义的滥觞。

 其二,二战和冷战早期,美国政府亟需向民众灌输战斗意志和获胜的信心。所以可以看到70年代之前漫画里的神奇女侠,常常在战胜敌人以后,骄傲地说一些「美国意志不可战胜」,「自由世界光芒万丈」之类的话。

 翻译这篇文章本是图大家一撸,能启发思考则是意外之喜。不过毕竟只是一篇H文,不要深究内涵为好,我建议到此为止,再细谈估计咱们都要被删ID了。

小说相关章节:【神奇女侠之「我的奋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