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群芳谱(未删节全本) - 79,2

[db:作者] 2025-07-04 21:25 5hhhhh 2800 ℃

  那弟子领命而去,径直出了大堂奔向北坡的后山,来到虎家牧场中,对史艾可等人大叫道:「师父有令,让可儿姑娘开闸放水。」

  史艾可和柯若红激动的满面猩红,忙不迭的挥手叫众多汉子们推开篱笆闸口,这里有三道深渠,一直通向虎家牧场后的汪汪天池,三道沟渠和天池相连,仅仅在入口处,用篱笆和栅栏堆积了蓄水的闸口,而这三道沟渠的另一端,却是遥遥的通向北坡的山崖边。史艾可等人传言下去,汉子们用铁锹和扁担顶开篱笆栅栏,天池湖水顺着低势猛地沸腾向山后流淌,这三道沟渠开凿的足够深,也足够的宽,引得天池水迅疾流向后山,天池的水位顿时低下去一截。

  史艾可和柯若红笑嘻嘻的拍着小手儿,看着自己这一日来的杰作,湖水本蓄积在此,不兴波澜,可是经过这一番引导后,却是瞬间泛起惊涛骇浪,仿佛瀑布一般的流向身后,湖水湍急,激起一阵腾腾的奔涌之气,浪头打起来,甚至站在沟渠边也能感觉到脸颊上有湿湿的凉意。……

  费清放下茶盅,呵呵笑道:「志儿,你是怎么想得到引用天池水,水淹三军这个计策的?」

  杨宗志回话道:「前些日子,我和可儿她们去虎家牧场归还惊马,曾经亲眼见到浩瀚天池遥无边,当时可儿她们便问了,这长白山上如此寒冬,天池水又怎么能够不结冰,我这才想起来过去似乎听人说起过一次,说是有的大山中地底酷热,经年都有火红的熔岩喷出,连绵不断,不管天气有多寒冷,可这些熔岩也难以冻住,直到后来……真真瞧见天池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世上果真是由地热之说,天池方圆十里内草木丛生,冰水化冻,逐渐汇聚成流,形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湖水,接着前天夜里,柳师兄又陪着我去北坡下勘察地貌,我才发觉原来虎家牧场就在北坡下的山腰处,嗯,……其时我站在山崖边被冷风一吹,自己险些一脚踏进悬崖中,摔得尸骨不存,那一刻我却是突发奇想,暗想人若是落下去,那自然跌的粉身碎骨,可是化冻的湖水滚滚而下,又将会是怎么样一幅奇景?」

  费清听得哈哈大笑,费幼梅和董秋云却是在一旁娇声嗔怨不止,费幼梅肃着小脸蛋,蹙眉忧心道:「怎么大哥你前天夜里还去后山了么,你……你怎的不叫上我,而且还站在山崖边向下看,你……你若是失足摔下去了,可叫幼梅儿怎么办?」

  杨宗志听得嘿嘿一笑,闭口不再答话了,他可不敢说自己绝不会失足堕下山崖,只不过当时柳顺意嫉恨之下,险些将自己推下山崖倒是真的。……

  华英和江平负手站在北坡下的山道旁,仰头向上凝望,稍过一会,天色逐渐透亮,仿佛头顶出了日光,薄薄的日光慢慢穿透大雾照射下来,目力便能看的更远一些,前方不时的有探马回来报告说,那四匹健马顺着山道疾驰而下,快如闪电,一会子是刚过山崖边,一会子……便到了山腰处,再过一会,探马大声说道:「启禀两位大人,快马将至,已经不过十余里了。」十余里地说起来很远,可是长白山盛产骏马,这里的骏马不但身材高大,而且极为耐寒,放足狂奔起来的话,的确是快如闪电,十余里地,对骏马来说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便能赶到,华英和江平的心中都有些紧张之意,互相转头对视了一眼,见对方的脸庞都板得异常生冷,不知是因为心中太过急切,还是因为被风雪所冻住。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急急的呐喊声道:「大人……大人……」

  华英和江平一道转过身来,看见许冲带领一干人马快速冲进山坳中,这山坳本就不大,此刻聚集了将近万人,将这山坳堵得水泄不通,别说是列阵相迎,就算是个落脚地都找寻不到,华英皱眉道:「许统领,你……你怎么也赶来啦?」

  许冲从健马上翻身下地,气喘吁吁的嘿嘿抱拳笑道:「卑职前来助大人一臂之力。」

  他自然不敢说自己快马赶到北坡,实则是来抢功的,他心下暗暗不忿自己独守南坡,而功劳却被华英和江平轻松夺走,因此只留下一千人马在南营下,自己却带了大队过来。

  华英心头咯噔一声,急忙问道:「那南坡的情形现在怎么样了,你怎敢……擅离职守?」

  许冲笑道:「南坡的乱匪已经被卑职派人击退啦,他们临走之前互相喊话说,在南坡只是拖住我大军的主力,真正的突围之所,依然是在北坡这面,哈哈,华大人,你果然神机妙算呀。」

  华英听得不喜反忧,心中一时不知为何,升起一阵不祥之感,他沉思片刻,再问道:「你可听清楚了,那些乱匪临走之前,真的喊了这些话出来?」

  许冲肃穆道:「卑职亲耳所闻,字字记在心中,怎么会不清楚?大人,原来这些乱匪们使得是一手声东击西的计策啊,他们派人攻打南坡,只为了调开我们的大军,让大军都去增援南面,然而,他们却是要趁着北坡防守松懈逃走,还好华大人你早就识破了他们的诡计,驻扎重兵在北坡下,哈哈,卑职也好赶过来见识见识大人的大计得逞。」

  华英脑中轰的一响,反反复复的念叨:「南坡……北坡,虚虚实实……到底何谓之虚,何谓之实?」

  只不过他还来不及细思,身后便传来一阵山呼般的雀跃,华英等人回头一看,见到果然有四匹健马急冲而来,马背上仿佛趴伏各有一人,双手合抱住马头,看不到面相。华英面色一惊,见到自己手下的军士们忍不住已经开始冲将上去,便连许冲等人的脸上也不由泛起狂热的喜色,华英却是看着这满满一山坳的军士们,满脸惶恐惧意。

  他眼珠子骨碌碌的转动一番,忽然一抄手抢过了许冲手中的马缰,吁的一声跳上骏马,扬手向马臀上猛拍几记,马儿受惊弹开四蹄,越过众人的头顶狂奔出谷而去,一路上撞死撞倒军士们无数,许冲和江平在身后看得目瞪口呆,许冲高声叫道:「华大人……华大人,你要去哪里?」

  声音远远的顺着北风飘出去,却不及迅雷般的马步奔腾,只不过一转眼,那一人一马便消失在山坳旁,不可再见。

  许冲和江平一起转回头来,面面相觑一番,身边顿时传来热烈无比的欢呼声,想来那四匹健马已经被人团团的围聚住,许冲心想:「他走的正好,我还怕这功劳有人跟我抢呢。」

  当下里更是卖力的抽出腰后宝刀,大喊道:「活捉杨宗志……活捉杨宗志,赏银五百两。」

  八千军士一片沸腾,站得远些的,拼命的向里面拥挤,站得近些的,便也立足不稳,踉踉跄跄的尽数趴在了地上,那四匹健马被人拦下来,有人劈过兵刃便朝马背上一顿猛砍,将那背身砍得稀巴烂,马儿受伤更是扬起前足飞踹,第一波人被马蹄踹飞出来,第二波人又迎面赶上,伸手抱住马头,跳上去一看,那……那马背上哪里有什么人影和血肉之躯,分明是四件破破烂烂的衣衫,裹了木柴捆在了马背上。

  正在这时,头顶处轰隆隆的一阵巨响,仿佛平地起了炸雷,但是寒冬腊月里怎么会有惊雷之声,众军渐渐安宁下来,一起抬起头向山崖上望去,左顾右盼一阵,忽然有人伸手向上一指,大叫道:「那……那是什么?」

  众军的目光一齐汇聚过去,见到三条白色缎带般的长长事物从天而降,呼啸着冲头而来,军士们呐喊着四下躲避,可是这山坳中挤满了人群,现下想要一一退避出去,哪里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一时间八千大军乱作一团,呼天抢地,那三道白色缎带仿佛银河落九天,轰隆一声尽数冲进山坳之中。

  被正面冲到的,如同腾云驾雾一样倒飞出去,就算是离得稍远一些的军士们,也被这股大水冲的脚步不稳,纷纷摔倒在地,这湖水顺着山崖盘旋而下,带着山崖边的雪水一起,军士们在大水中想要好端端的站立起来,已是极难,只不过一会,雪水混着冰渣子涌进衣服袖口,冻得他们哆哆嗦嗦的,浑身更是没了半点力道。……

  华英骑马狂奔而去,将将奔出十里地远,便听到身后的山谷中轰隆一声巨响,接着便又哭爹喊娘的尖叫声不绝于耳,耳中兀自灌注呼呼风声,华英甚至没有回头瞥上一眼,而是咬紧牙关飞快疾驰而去,心下却是悲哀一片,此次……自己算是一败涂地了,那杨宗志……他果然好狠的手段,好厉害的计谋啊,自己在他面前算计来算计去,却被他轻易的一眼识破,到底从何时起,他勘破自己的打算的呢?

  渐渐的越骑越远,背后那些哭喊声慢慢变小,直至几不可闻,华英的浑身上下却是湿透了,冷汗涔涔而下,联想起跟着自己一道而来的许冲和江平等人,他心头冷笑不已,「哼哼……那许冲如此愚蠢,甚至就连他都察觉到,那大反贼的所谓声东击西之计,那这计策还能是真的么?漫说杨宗志过去英名满天下,就算他一时被自己所蒙蔽,没有领悟到这北坡下的安排,但是看了那蠢才一般的许冲带人擅离职守,他还能想不出来?」

  华英暗自将所有失利的责任都推卸到许冲等人的头上,可是心底里却仍是不太好受,方才自己明明已经醒悟到事情不对劲,可是仓促之下,根本没有半点法子阻止大家,只能骑马先跑,若是自己也留下来,将心底的疑窦说给众人听,第一害怕那些人已经胸口发热,听不见去,第二,时机不可久待,走的再稍稍迟了片刻,自己也会和那些人一样,都落入杨宗志的算计当中,作了人家的囚虏,哪里还能留得命在?

  这番自己领了大队人马过来,却是只身逃回去,就算能赶到洛都,又有……又有何面目去见图满,华英本来一心打算擒拿住杨宗志,带回洛都交给皇上处置,也好取图满之位而代之,可现下自己功败垂成,回去之后,图满就算被自己说得动心,不追究自己失职之罪,可万一皇上听信边疆塘报,派人追查自己的责任,自己又怎么逃得过去?

  骏马得得飞驰,华英的心底里却是一团乱麻,他在龙武卫将官中崭露头角后,一路顺风顺水,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败,这一趟可谓是败得心服口服,想想自己方才之前,还以为大计得手,和江平等在山坳中捉拿杨宗志,若不是许冲冒冒然闯过来,华英几乎毫无半点觉察,他素来心高气傲,这一回惨败后,仿佛是霜打的茄子,蔫蔫的提不起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抢着回去报信,只要许冲这些人都被杨宗志派人杀掉了,那自己偷跑之事,失策之举便没有任何人能够发现,他只要事先想好说辞,瞒骗过图满那一节应当是不算太难的。

  如此浑浑噩噩的赶马疾驰,一路进关,快要赶到北郡东北面的太行山脚下,华英迷茫的抬头一看,天色已经逐渐转西,不知不觉的竟然到了傍晚时分,他这一天几乎没有吃过任何东西,肚子里饿的咕咕直叫,头晕眼花的辨别不出前面的方位,迎面一看,只能见到一片繁盛茂密的森严,覆盖在白雪之下,华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低头看下去,马儿狂奔大半天,倒是累得口吐白沫,再要向前跑,只怕体力难支,跑不太远了。

  他沉沉的泄了一口气,心底悲伤欲哭,人一旦不顺利起来,可谓是诸事不顺,自己心思迷乱之下,竟然错过了宿头,眼下再走便在茫茫的太行山打转,不知到哪里才能找到栖息之所,而且自己怀中空空如也,随身携带的银两盘缠都还在大营中,忘了取出来,又怎么走的下去?

  他又累又饿,身子摇摇欲坠,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座下的马儿嘶的一声惊呼,接着整个人和马儿一道,轰然栽进一个深深的大坑中,再也爬不起来。……

  这场大水一直浇了两个多时辰,杨宗志和费清才命人重新堵住闸口,众人结伴沿着北坡下来查看,这才发现整个北坡的山坳下成了一片汪洋,湖水在天池内,受地热影响,终年难以结冰,可是湖水灌注到山坳中,却是被冷风吹,冰雪所摄,到此刻早已经解冻凝住,从山崖边向下一看,只能看见一块亮堂堂的巨大镜子反射日光,而那镜子的中心,冻住了不知多少人马,散散乱乱的左边堆一处,右边堆一处。

  杨宗志叹了口气,和众人一道下山,来到山坳的冰块上,史艾可和柯若红倒是觉得有趣的紧,她们从小生活在南方,哪里曾见过这般庞大的一块镜湖,而且这些镜湖还是自己的得意杰作,这两个小丫头赶着众人一起下来,便首先蹿出去,在镜湖上滑起冰来,脚底不理镜面,小身子稍一腾挪,便好像一只竹箭一般射了远去,再施展一些轻功,更加显得姿彩欲仙,看得一众汉子们大声叫好。

  低头一看,镜湖中淹了数不尽的军士们,一个个张目结舌的看着头顶,便连脸孔上的震惊,惶遽,恐怖等各种表情,依然还栩栩如生,杨宗志叹了口气,回头对柳顺意等人道:「凿开吧。」

  一群汉子们便手持铁锹冲上去,在镜面上开凿开挖,有人取了热水灌注在冰块上,还有人覆热沙在四周,慢慢的,这面镜湖逐渐开始融化消解,一个一个军士被人从里面打捞出来,送到湖岸边用毯子裹住,头顶现出几缕迤逦的日光,四周再生活烧水,再过半个时辰,有些军士们便开始缓缓苏醒,一个个趴在地面上剧烈的喘气,手足酸软无法动弹。

  柳顺意和佟乐等人将他们留在地面上的兵器收走,再给他们喂些热汤,这些军士们才渐渐回神,抬头一看,见救下自己等人的,居然是长白山的悍匪们,军士们个个面无血色,羞愧的无以自当,杨宗志在人群中踱几步,忽然看见一个红氅官服齐身的威武汉子,摇摇晃晃的坐起来,他快步走过去,对那汉子上下打量片刻,见那人潦倒的紧,官服倒还依稀能看出来,可是官帽早已丢到不知什么地方,额下一溜长长的胡须贴在嘴角边,看着极为可笑。

  杨宗志拜礼道:「请问阁下可是江平,江大人?」

  江平吁了一口凉气,酸软无力的道:「你……你是?」

  杨宗志笑道:「小子就是你们要捉拿的反贼杨宗志。」

  江平紫黑色的面庞微微一惊,挣扎着想要站立起来,可是浑身酥软无力,徒然感叹奈何,他垂头道:「正是本官,你……你要杀要刮悉听尊便,若要本官对你弯腰屈膝,那是想也别想!」

  杨宗志哈哈笑道:「我现下不过一个碌碌无为的世俗人罢了,又怎敢让江大人见礼,我找江大人,只是想问一问,前几天可有一个洛都来的年轻人,他此刻人在哪里?」

  「跑啦!」

  江平的身边传来一个怒冲冲的嗓音,杨宗志转头一看,便又笑着道:「哦,是你,咱们在太行山中见过一次,你说他跑了,这是怎么回事?」

  许冲咬着牙关爬起来,愠怒道:「还能是怎么回事,当然是见到事情不对,招呼也不打,自己一个人逃之夭夭了,走的时候,还撞死了我的几员属下,娘的,华英……你日后不要再叫我许冲碰到,不然我一定生生活剥了你!」

  杨宗志点了点头,暗想:「原来他叫华英。」

  江平叹气道:「许冲你还发这么大火气作甚,有什么用,咱们现在自己也是阶下之囚,还怎么找华英算账?」

  许冲听得一呆,颓然叹了口气,几个时辰之前,他们兀自还雄心勃勃想要捉拿杨宗志,可是几个时辰后,却又一一作了人家的俘虏,现下他们手足酸软,如同砧板上的一块肉,人家想怎么切,便能怎么切。

  杨宗志哈哈笑道:「江大人何必气短,历代英雄也难免一败,再说了,江大人你本是文职出身,带兵打仗本就不是你的擅长,在这上面败了又有何妨。」

  江平心头一愣,抬起头来呆呆的看着杨宗志,杨宗志顿了一顿,接着又道:「可是江大人若是将民心败了,那才是真的一败涂地,过去我曾经听我养父和卢圭伯伯谈论过江大人的事情,他们两位老人家私下以为江大人乃是个可造的栋梁之才,奈何性子太过刚硬不会转圜,需受诸多磨练才能成大器。」

  江平哦的一声,杨居正和卢圭正是他心头的两盏明灯,他自诩为官以来,文学卢圭,武推杨居正,此刻骤然听到杨宗志口中说起这二人对自己的评价之语,他一时不由心潮澎湃,接着问道:「你说民心败了,又是什么意思?」

  杨宗志嗯的一声,再道:「我听说先皇贬嫡江大人时,江大人曾自请外派关外,我当时听了之后,心里面是极为佩服的,只因为这里地处偏僻,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甚为困难,江大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高风亮节让人心感。可惜的是……江大人来到关外后,又太过急功近利,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给洛都皇城看,因此不惜压榨小民,甚至……不择手段的盘剥苦民的口粮,这作法便有些让人齿冷了,须知子民富了,国家才能安定富强,为官者不思为民造福,却是与民夺利,闹得怨声载道,这江山又如何能坐的稳当?」

  江平嘿的一声,羞得面红耳赤,紫黑色的面孔起了阵阵抽搐,史艾可和柯若红玩得累了,便一道凑过来听杨宗志说话,见到那知事大人狼狈不堪的坐在雪地里,浑身上下冷气直冒,偏偏一张面孔青一道,紫一道,恍惚是抹了戏子伶官的胭脂在脸上,史艾可两人噗嗤一笑,各自伸出一只小手儿羞着这位大官员。

  江平见两个面色粉红的娇媚少女也来羞自己,不觉更是恼羞成怒,咬牙大声道:「我是急功近利了一点,可是你……可是相比起你来说,我又有何羞愧可言,你不过是个反贼罢了,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教训我?」

  杨宗志摇头道:「是非曲直总有定论,我自幼受到养父言传身教,让我忠君爱国,这一生从未有过一刻或忘,而且……我们杨家断然没有产生过反意,这些都是欲加之罪。」

  江平微微一愣,见到杨宗志摇头苦笑不已,他心中竟然暗自起了认同:「看来这事情真的是有误会了……」

  转念又想起自己出发前收到的十万加急,他呸一声,又怒骂道:「还说你问心无愧,我来问你,伯仁因我而死这句话你总该听过的吧。」

  杨宗志点头道:「什么意思?」

  江平怒道:「你不杀伯仁,放过了鲜于无忌和三殿下回归东南宁安府,可是他们兴兵造反,难道不是因你而起?」

  杨宗志叹了口气,点头道:「是。」

  江平又喘气着冷笑道:「还有,我方才收到洛都传来的十万加急,信里面说,皇上派了陈通将军和呼铁将军去宁安府平乱,那粗汉子呼铁因不满你们一家被定为反贼,挂了帅印辞官不作了,只剩下陈通一人带兵前往,陈通到了宁安府,因为人生地不熟,被鲜于无忌打的连连大败,最后在千岛湖上被鲜于无忌水淹三军,就连那陈通自己也葬身鱼腹,尸骨不存,接下来鲜于无忌和三殿下气势大涨,重又招募新军,受降了一部分陈通的手下,现在号称大军十万直扑洛都,洛都岌岌可危……这一切,难道也不是因你而起么?」……

            正文第483章山贼之一

  第二天早晨,天气放出一丝晴朗,连绵数日大雪后,雪势稍停,山巅上云开雾散,杨宗志和朱晃拉了马车,载着唐小婕和小婵姑娘,史艾可和柯若红骑着枣红小马,一道向费清等人拜别辞行了。

  费幼梅翘着小嘴跟在杨宗志的身后,亦步亦趋的拉着杨宗志银白长氅下的麾角,满腹依依不舍的相思眷念。对于杨宗志这么匆忙的告别,她本有一肚子的不乐意,奈何昨晚杨宗志抱着她左哄右劝,不断说他们二人名分已定,只是欠缺一个迎娶的仪式罢了,待得回转北郡后,重新找地方安顿下来,再行依礼下聘,才算圆满。

  费幼梅便嘟着小嘴娇嗔道:「那你……为何不能带我一起走,你可说过总是不会撇下我的呢。」

  杨宗志陪着笑,继续哄劝说:「这怎么可以,你是费叔叔和姨娘心头的宝贝疙瘩,就这么跟着我走了,名不正言不顺,老人家心里难免会有些怨怼之气,况且我这一走,若是顺利的话,不过一两月内便能安顿下来,到时候载着聘礼过来迎娶你这小娇娘,岂不是圆了老人家的心愿。」

  费幼梅听他说要大模大样的来迎娶自己,方才幽幽的透出几分欢喜,但是转念想想一两个月无法相见,时日缠绵不吝于经年之久,便是那刻骨的相思意味,不知就要将自己折磨成什么样子。她不由又堕下无数伤心凄切的泪珠儿,滚入杨宗志的怀中,叹着气又道:「那可儿,若儿她们为何就能大咧咧的跟着你,难道她们有什么不同不成,也不……也不见你将她们赶回家中去等着,候着,苦苦的望眼欲穿,偏偏欺负人家心软不成?」

  杨宗志被她一顿委屈埋怨说之的蘧然噎住,他心下只是觉得今日听了江平道出的消息,这中原大地……只怕是要乱了,原本以为皇上派呼铁和陈通去讨伐逆贼,这二人若是联手的话,就算不能大胜凯旋而归,最不济也能镇守住咽喉要道,让鲜于无忌和三皇子动弹不得,却没料到呼铁个性刚猛,居然为了爹爹和自己挂帅印而归隐,再则那陈通失了帮手后,却又一反常态的长驱直入,被鲜于无忌派兵截住后路,一头扎进千岛湖中再也没能游出来。

  他随念想想,心中也暗自有几分明白,说不得还是因为皇上许诺,谁能率先取得鲜于无忌和三皇子的首级,便为他请功嘉奖,擢升他为新的护国大将军,官拜极品,陈通这么着急上火的驱兵,终究还是害怕这份功劳落入到别人手心里,所以不管不顾的违了兵法大忌。

  但是如此一来,三皇子和鲜于无忌借势反扑,中原大地便再也难有宁日,当朝曾有四位领兵大将,说的是:北呼铁,南陈通,东鲜于,杨宗志居中,现下呼铁归隐,陈通丧命,鲜于无忌反了,而自己又逃亡北郡,这朝中一时竟再无一员良将可出战,三皇子等人瞄准这个空子,大肆挥兵攻打洛都,朝廷又能派谁去应敌?

  大势如此,杨宗志也是无可奈何,只恍惚觉得自己这趟回归北郡,实在难以轻易的安顿下来,又不忍心幼梅儿跟着自己奔波受苦,所以才会这般苦劝她留下来,等候自己的消息。……

  一行人依依不舍的来到长白山的山腰下,费清和董秋云走上前,对杨宗志道:「志儿,你此去速速传回消息,中原天地突变,咱们这里经过昨夜和那江平言和之后,反倒成了一片难得的净土,若是你在北郡实在呆不下去的话,索性不如将身边人都接到长白府来居住,一来大家住在一起相互间有个照应,二来嘛,你和幼梅儿始终是要完婚的,在北郡完婚的话,我们这长白山一千多人浩浩荡荡的赶过去贺礼,多有不便,在长白山完婚的话,你便什么都不用操心,交给我们操办即可。」

  杨宗志点头笑道:「是。」

  费幼梅在一旁听得小脸通红,想想大哥这趟来,自己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大哥的未婚娇妻,再过一段日子,自己和大哥便再也不用分别开,长相厮守在一起,也好像爹娘这般开枝散叶,那是多么的美满自足。

  史艾可和柯若红笑嘻嘻的骑着小马赶过来,史艾可露齿娇笑道:「我也要嫁给哥哥的,秋娘你可不能不管我呀。」

  董秋云呵呵宠溺的笑道:「好好,你们到时候都一道赶过来,秋娘给你们一起主持婚礼。」

  史艾可促狭的摇头道:「我不嘛,我要带着哥哥去江南见爷爷,爷爷素来最推崇哥哥了,若是能见到他,可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哩!」

  柯若红在一旁微微一愣,脱口娇昵道:「那若儿带师哥去哪里啊,对了,我爹爹说他带着哥哥回到幽州城去了,我就带着师哥去幽州城找人。」

  杨宗志在一旁听得翻了翻白眼,若是照这么说下去,那自己岂不是还要去西蜀,走滇南,远赴吐蕃,这一辈子哪里还能有一夕安宁日子可享,当下他赶紧接过话来,肃然道:「好了,费叔叔,姨娘,志儿就此告别了,一会我们还要去虎家牧场接两个人,再若迟了,恐怕天气又要变坏。」

  费幼梅正沉浸在自己的美妙遐想中,闻言忽然转过神来,急道:「等等……」

  她轻轻迈着小莲步走到杨宗志的面前,抬起小手儿给他温柔的整顿衣领,腻声哽咽道:「大哥啊,幼梅儿过去说过,这一辈子都信得过你,你让幼梅儿在这里等你,幼梅儿便什么都听你的,但是……但是你也再不能作过去那个大骗子了,好不好?」

  杨宗志缠绵的叹了口气,见费幼梅柔情无限的秀眸罩定自己,天空一轮透亮的明日射下来,照在她洁白无暇的小脸蛋上,恍惚泛起了耀眼的圣洁光辉,费幼梅咬住红唇抽泣道:「你还记得上一次在武当山头,你骗我说你根本没有受伤,让幼梅儿独自去攀住树枝,结果你和那位姑娘却失手掉进了万丈深渊,你知道幼梅儿当时怎么想么,我……我恨死你了,你为什么还要狠心欺骗幼梅儿,虽然你是出自一片好意害怕连累人家,但是你不知道么,人家跟你团聚,就算是捏着手死在一起,总也好过自己孤零零的苟且偷生,所以这一次幼梅儿还是信你,但是你……但是你再也不要让幼梅儿失望,成不成?」

  杨宗志只觉得一时间喉头哽咽,竟然发不出话,只能咬紧牙关重重的点了点头,费幼梅这才破涕为笑,嫣然妩媚道:「那……那我便放心了。」

  众人辞别后,杨宗志带着史艾可和柯若红去找忽日列,来到虎家牧场后,见忽日列和乌卓玛早已收拾好了随身的包裹,虎家老爷感念杨宗志送回惊马,又解救长白山的围困,送了他们两匹骏马,带着下人们送出牧场门外,柯若红坐在枣红小马上,转头一看,那虎杰夫也痴愣愣的站在人群后瞪着自己,想想自己居然对一个陌生人,把心底里一直压抑的话都说了出来,柯若红不好意思的露齿一笑,扭腰回头向他挥了挥手,虎杰夫方自扬起手来,便见到柯若红笑吟吟的转身拍马,跟着杨宗志等人去的远了。

  天气骤然变好,凛冽的北风也消失不见,和风日里下,一干人骑马下了长白山,走的也并不太赶,大家走一路,说说笑笑,史艾可也乖巧的骑马凑过来,给忽日列赔了女儿家的福礼,忽日列当然不会和这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家斤斤计较,只是哈哈一笑便放过不提。

  再走一两个时辰,迎面已经可以看到高高的城墙关口,由此入门后,便算进了关,来到北郡的地界,大家坐下来歇息,在城门下找了个茶馆吃饭,忽日列和乌卓玛是吐蕃人,素来爱吃腥肉,而唐小婕和柯若红却是半点肉都不沾,唐小婕是吃素,而柯若红却是叫嚷着要减肥,史艾可便在一旁亲昵的捏着柯若红圆圆的小脸蛋,娇笑着打趣道:「大屁股丫头,你不吃肉,那不是要饿的又瘦又小了么,我还指望你能长成婷姨那样子哩,你可不能叫我失望哟……」

  柯若红脸烧红霞,飞快的伸手将史艾可作怪的小手儿打下来,噗嗤一声腻笑道:「我饿小了怕什么,反正也没有什么哥哥来对我赌咒发誓,但是可儿你便不一样了,你看看师哥他多心疼你啊,你饿了一整天,赌气在床上不吃饭,师哥他便亲自端来饭菜给你食用,甚至……甚至……唔!」

  柯若红本想说甚至还是亲口渡给你,只是这话还未发出声来,便被意会过来的史艾可一把堵了回去,史艾可羞得面红耳赤,臊得不敢抬头见人,偏偏心底里又恁的甜蜜欢喜,倒是再也不敢来招惹柯若红这精灵古怪的小丫头,当下众人一起用饭,席间一时谈笑风生,杨宗志转头一看,见到那小婵姑娘畏畏缩缩的躲在唐小婕的身后,她的梳妆打扮还像前几日一样,秀发盘在脑后,鹅蛋般的小脸上敷了一块娟巾,将秀眸缠住,瑶鼻高挺,脸蛋上却是漠然淡然之色。

小说相关章节:群芳谱(未删节全本)群芳谱(未删节全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