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夜夜新郎(1-6卷82) - 6,2

[db:作者] 2025-07-05 19:09 5hhhhh 1340 ℃

  老林坐在桌子上方,西门海和汪淼坐在东边的板凳上,李荷花、柳青坐在西边相陪。西门海边喝茶边和老林应酬着边打量着李荷花。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少妇,衣着光鲜,脸色红润,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小巧的嘴巴,脸上荡漾着笑意,抿嘴一笑,桃腮上现出不深不浅的两个小酒窝,她聪明能干是全镇唯一的女村主任。天河村是个小村只有两个村干部,她是集主任、文书、计划生育专干数职于一身。

  西门海和李荷花的目光偶尔对视一下立即闪开,她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村里的情况,这里山高坡度大,缺少良田,又属于高寒地区,粮食产量低,过去是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承包责任制以后,自家种自己的地,老百姓动脑筋改换品种,合理施肥,粮食基本能自给自足。近年来男女壮劳力都出去打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是,这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上级要求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很大的距离。

  每天傍晚,庙里的和尚们悄悄地爬上山顶偷看山下的尼姑洗澡。于是,人们就叫尼姑洗澡的水潭「尼姑潭」有和尚庙的那座山「和尚尖」;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天河女主任二》

  2。第五十八回天河女主任(二)

  西门海听了情况汇报有些失望,他启发说:「天河村可有名胜古迹、风景名胜,比喻讲可以开发旅游景点的?」

  「哪里有什么名胜古迹?」

  老林抢着说,「都是一些穷山恶水,上不了台面的,什么和尚尖、尼姑潭这该不是风景名胜的景点吧?」

  「这还真不一定,好多景点不都是靠人为开放宣传炒作开发出来的,能说说他们的来历吗?」

  「要讲他们的来历?都是一些有伤风化的事情,不说也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西门海饶有兴趣地问,「怎么回事?林叔你就说说看,就当做是说故事,让大家开开心。」

  「小李,你就讲给镇上的领导听听,就强于在讲白话故事。」

  「那好吧,我就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听。」

  这是很久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朝代。据说,在天河转水湾里有一个尼姑庵,几个年轻貌美的小尼姑在里面修行,她们每天傍晚都要到河边的水潭中挑水。后来,她们看见潭水清澈见底,也是少女心性就在潭边戏起水来,你用石头溅她一脚的水,她又泼你一身水。后来,四处看了看,发现这孤山野凹的没有旁人,就脱去衣服在水潭中洗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挑水和洗澡的习惯。

  却说,距离尼姑庵不远的对面山上有一座和尚庙。一天,一个打柴的小和尚发现了这个秘密,就告诉了当家的师父,一下子传开了,庙里的和尚都知道了。每天傍晚,庙里的和尚们悄悄地爬上山顶偷看山下尼姑洗澡。于是,人们就叫尼姑洗澡的水潭「尼姑潭」有和尚庙的那座山「和尚尖」;并且还有个文人作了一幅对联讥讽此事:「僧门对尼门同山共修行;如来和观音无情也有情。」

  「有趣,这故事太有意思了!林叔你怎么还说上不了台面呢?这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比书本上说的要生动多了。林叔,你现在就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和尚尖和尼姑潭呗!」

  「我的乖乖,这都值得看呀?那我们这里可就太多了。」

  「那好啊!越多越好,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开发成风景区,旅游景点。到时候,你们就等着坐在家门口收钱吧!」

  「真的呀?」

  「当然是真的,我们立马就走,看看去。」

  西门海站起身来,老林一把拉住,「海子,你和你大一样都是急脾气,等吃了午饭我带你们一起去。」

  中午,西门海他们就在老林家吃饭,这里地处偏僻没有酒店,几年前曾经有人开了一个酒店,让村委会招待客人吃垮了,就再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开酒店了。林大婶烧了一桌子家常菜,虽然没有海味,却是名副其实的山珍,金针、木耳、黄花菜、蘑菇、竹笋、野山羊、还有野猪肉……又炖了一只老母鸡。林大婶看着大家吃的特别香很高兴,一再地谦让:「大家都是稀客,没有好的招待,我不会做菜,你们甭客气多吃一点。」

  西门海将一个鸡大腿夹到大婶碗里,「我们来给您们添麻烦了,您忙了一上午,也吃一点吧。」

  「哎呀,这怎么照,这怎么照,哪有客人没吃,自家吃的道理。」

  「老太婆啊!」

  老林喝了几杯酒,头上的秃顶有些红了。本来,西门海说下午有事中午不喝酒,老林不同意说是无酒不成宴席,还引用了两句诗,「客来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于是,只开了两瓶白酒。「你知道吗?西门镇长是我们的大侄子,他是西门大哥的儿子,你看人家的儿子多有出息,都当镇长了,你养的儿子只会打工出蛮力。」

  「人比人气死人,你当大队书记时,洪解放还是大队长,现在人家是镇上的书记,你还是村书记。再说儿子又不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不也是你的儿子吗?」

  林大婶当了这么多的书记夫人,见过一些世面,她也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地反唇相讥。

  老林只气得将酒杯往桌上一顿:「死老太婆,饭都堵不住嘴,你就不能让我一句吗?」

  「大婶,」

  西门海连忙劝架,「人不管干什么都是穿衣吃饭。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样『都是革命需要,只是分工不同。』小柳,我们酒已经喝好了,你去帮大婶盛饭。」

  「我来,我来!」

  李荷花忙按住就要起身的柳青,「来者都是客,我帮大婶就行了。」

  她虽然问心无愧还是觉得无颜活在世上,就撇下她深爱的小叔子和儿女从桥上投河自尽了,也就在同一天,病入膏肓的小叔子也气绝身亡。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天河女主任三》亅

  3。第五十九回天河女主任(三)

  大家吃完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老林、李荷花领着西门海、汪淼、柳青走出家门,已经是仲春季节,桃红柳绿,李白杏红,百花盛开。一根根翠竹亭亭玉立,地上参差不齐地长满了竹笋。一行人徒步来到河边的大路,逆流而上,河道弯弯,宽窄不一。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一道三、四十米长的木桥横跨两岸。「据说这里以前有一座石桥,叫作『保叔桥』,」

  老林在农村属于见多识广的人,而且还是个故事篓子,他向大家讲起了保叔桥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村中住着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养着了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他们尽管不富裕,但是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耕大忙的季节,丈夫突然得了重病,浑身无力,面黄肌瘦,腹部膨胀,最后不治身亡。女人悲痛欲绝,为了将儿女抚养成人顽强地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由于不堪重负,身体很快就垮了。这些被她还未结婚的小叔子知道了,他十分同情嫂子的遭遇,便主动帮嫂子干活,并且在经济上接济嫂子。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小叔子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非议,当年和他订过婚的女家也提出了退婚。尽管如此,小叔子仍然无怨无悔,继续帮助嫂子。几年过去了,叔嫂在共同的劳动中产生了爱情。那时女人必须遵从「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他们的交往被人们视为大逆不道。他们不顾人们蜚短流长,准备冲破重重阻力结合在一起。可是,天不从人愿,就在这时小叔子也得了和哥哥一样的重病,人们都说这是「报应」嫂子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四处求医问药,全力抢救。有人指点要「修桥补路,增加福寿」善良的嫂子见门前的河没有桥,乡亲们来往不便,为了治好小叔子的病,她夜以继日四处乞讨终于凑齐了修桥的材料,乡亲们也被她的真诚感动了,纷纷出工出力帮她完成心愿在这里修了一座石桥。因为这座桥是嫂子行善积德为保小叔子病体康复而修的,就取名「保叔桥」「后来呢?小叔子病好了吗?他和嫂子结婚了吗?」

  老林故意卖关子不说了,柳青迫不及待的问。

  「唉——惨啦!」

  李荷花接着讲故事:保叔桥修成后,大大方便了两岸的百姓,人们在称赞的同时,也非议他们。后来,有个县官从桥上路过,查问起修桥的经过,地保只得如实禀告,糊涂县令不但不赞扬嫂子的善举,还写了一首诗:「保叔为何不保夫,保得夫君万事无;河中滔滔东流水,难洗保叔这点污。」

  县令的诗无疑是对嫂子的全盘否定,压得嫂子抬不起头来,她虽然问心无愧还是觉得无颜活在世上,就撇下她深爱的小叔子和儿女从桥上投河自尽了,也就在同一天,病入膏肓的小叔子也气绝身亡。给后人只留下身后的评说和「保叔桥」了。

  众人听完故事心情非常沉重,封建礼教真是害死人啊!西门海想看来世上不只是他嫂子金枝对他这个小叔子好,古时候这对叔嫂的爱情更高尚、更凄美、更感人。「林叔,要么我们也像那个嫂子一样筹钱在这里修一座石桥,仍然取名『保叔桥』,在桥头立一块石碑,刻上《保叔桥的故事》让这个嫂子行善积德救治小叔子的事迹千古流芳,也让人们都痛恨那吃人的封建礼教。」

  「那感情好,其实在这里修桥也是我们天河村多少代人的梦想啊!你西门镇长要是帮我们实现了,我们就给你立长生牌位。」

  「哈哈哈,那西门镇长不成了神了!」

  汪淼忍不住笑了。

  众人说笑着上了桥,这是用几颗树穿在一起只有一尺多宽的桥,一节连着一节一共有十几节。汪淼和柳青胆小晕桥不敢过,李荷花牵着汪淼,西门海牵着柳青,慢慢地一步一步挨着过了桥。桥那头的路边有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槐树,树冠覆盖几百平方米,树荫下是人们纳凉休息的好去处,树叶碧绿,青翠欲滴。众人来到树下小憩了一会,汪淼惊奇地发现,树根处有一个黑咕隆咚的树洞。李荷花告诉大家,这棵树中间是空的,从根部树洞爬进去,能从树干上一个树洞爬出来。她们小的时候在里面捉迷藏,能同时爬进去四、五个孩子。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中的槐荫树就是这棵树,人们传说董永卖身葬父就是在这里路遇七仙女的。

  西门海听了很高兴:「太好了,以后我们就在此处立一块石碑,上面就刻:「董永此处遇七女』,供游客观赏。」

  七女怕董永因此受到天神的惩罚,无奈留下化身,真灵上了天庭,由于走的匆忙一条衣带被董永拽落下来,化成了山下的这条河,以前这条河叫「天仙河」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天河女主任四》亅

  4。第六十回天河女主任(四)

  大家议论纷纷,讨论了一番,都很赞成接着,往上走。老林指着一片全是鹅卵石的河滩,「这里叫中和畈原来是数百亩良田,我们这里有上、中、下三畈好田。中河畈是我们老林家的,有一年发大洪水将这一畈田全部冲光了,只留下这片河滩和这样一句俗语:「水打中河畈,林家老屋穷光蛋。』那座保叔桥也是这次洪水冲掉的。」

  「嘻嘻嘻,」

  柳青笑了,「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我长这么大都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故事。」

  几个人高兴地沿着河边这条路往上走,这是一条古驿道,当年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东曾经走过这条路,河中有一个水潭叫做「万人石」传说是曹操从赤壁兵败归来,为了统计还剩下多少人马,就传令要所有的人都往水潭中扔一个石头,最后统计的结果是还有一万人,这个水潭从此就叫「万人石」了。

  走完大路就是开始上山,山路坎坷,崎岖不平,这是一条羊肠小道只有上山砍柴、放牛、挖药材的人行走,山路难行。路旁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山上最多的是一簇簇一蓬蓬各种颜色的映山红。几个年轻的女人像快乐的小鸟互相追逐着,在山上循着香气不一会儿每个人都采来一大把兰草花。紫红色的兰花叫「籼米兰花」香气相对要弱一些,米白色的兰花叫「糯米兰花」香气很浓。柳青不停地将兰花凑近鼻子用力吸着它的香气,她还将几支糯米兰花送给了西门海。

  一行人上了仙人崖,崖上有个仙人石,像一个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她背对山峰,面对山下,似行非行,欲走还止,好像怀着无限的眷念,又好像是在观看山下秀丽的风光。

  他们在仙人石旁坐下休息,汪淼笑着问:「小李呀,这里一定又有故事吧?」

  关于仙女石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闹了东海后,由海到江,再由江到河一路游山玩水来到此地,准备上天,被在山上采药的小伙子识破了,他一路喊叫着追到这里,众神仙已经腾云驾雾走了,只剩下了何仙姑,他一把拉住她。何仙姑慌忙丢下自己的法相,真身子化作一道霞光上了天。时间久了,何仙姑的法相就变成了仙人石。

  还有一种说法是:董永和七仙女百日夫妻期满后,他们来到这里,董永十分不舍紧紧拉着七仙女的衣袖不放,七女怕董永因此受到天神的惩罚,无奈留下化身,真灵上了天庭,由于走的匆忙一条衣带被董永拽落下来,化成了山下的这条河,以前这条河叫「天仙河」人们嫌叫得拗口就叫「天河」七女的化身也变成了仙女石。

  大家顺着李荷花手指的方向看去,天河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千回百转从大丛山中流了出来,两岸青山如黛,河畔柳树依依,翠竹掩映,风景如画。众人登上和尚尖的山顶,极目远眺,山下的天河像一条细细的鸡肠子,再看尼姑潭也不过脸盆大的一汪碧水。西门海想,那和尚除非有千里眼或者有望远镜,不然的话怎么可能看得到尼姑在水潭中洗澡呢!传说就是传说,也许真有其事,也许是后人捕风捉影杜撰的。

  上山时,大家谈兴正浓虽然有些累还没有多少感觉,下山可苦了汪淼和柳青,两个人平日里出门就坐车,很少走路,更何况又穿着高跟鞋。西门海、老林、李荷花将她两连扶带架,生拉硬拽好不容易来到了山下,几个人都累得够呛,坐在地上就不想起来。老林一看这样还有十几里的路是无法再走了,连忙联系放排的老王,撑来一个竹排,众人上了竹排。老王在这条河放了大半辈子的排,摆渡过往行人,有时人们在山上采伐树木也请他扎成木排放到下游,这样省力得多。

  大家坐在排上,竹排顺水漂流而下,河水哗啦啦的流淌着,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里,五光十色,流金溢彩。他们被这绚丽的美景陶醉了,只见两岸群峰峙立,互争雄伟,有的像含苞待放的莲花,有的像怒吼的雄狮,有的像飞虎,有的像搏击长空的苍鹰。秀丽奇绝,各呈其姿,十分引人入胜。竹排像在诗情画意中穿行,河风轻轻地吹着,十分的惬意。刚才还像一滩烂泥的汪淼、柳青这时也有说有笑了,她们一起唱了起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阻……」

  老排工双手的竹篙灵活地在河中不停地点击着,竹排在遄急的河流中忽上忽下地漂流着。他也受了歌声地感染,亮开嗓门唱起古老的高腔:「会唱山歌歌对歌,会织绫罗梭对梭,会种田的样样有,会读书的识字多,识字多,会撑排的会掌舵。

  歌声高亢,悠扬,山谷回应。众人鼓起掌来,西门海忍不住问:「大叔,您唱的是什么歌呀?」

  「哈哈,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这是山歌,大家在一起干活时唱的,还有以前玩灯时小场唱的高腔戏,以神仙戏为主,又叫神腔,那才叫好听呢!有《八仙过海》、《天女散花》、《桑园配》等等。」

  「大叔,你就唱一段,让我们欣赏欣赏!」

  柳青觉得好奇,央求着说。

  老排工用手摸着下巴,做捋胡须的姿势,「一洞神仙汉钟离,五绺须平肚脐……」

  「老王,甭唱了,恰似老牛界板厅,越界越难听。」

  「林叔,你甭这么说,这种神腔的高腔戏是我们这里绝无仅有的,说不定还能申请文化保护遗产呢!」

  西门海哈哈哈大笑,「早知道,小李要我的小鸡,我放一炮就是了。」

  李荷花听西门海如此说,脸更红了。汪淼笑了,「你要在放炮,就输得更多了,这叫情场得意,赌场失意。」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天河女主任五》

小说相关章节:夜夜新郎(1-6卷82)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