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市长和他的情人们1-80章 - 3,2

[db:作者] 2025-07-05 20:30 5hhhhh 2270 ℃

            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

  杨东林听着这首歌,心里有一种骚动,就像歌中的歌词「你太美尽管再无言,我都想用石堆隔绝世界,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杨东林心中的王妃,就是他就要和她幽会的王兰兰,王兰兰人不仅长得美丽,而且性格温柔,杨东林非常喜欢她,在杨东林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和王兰兰在一起幽会,每次他能感到王兰兰给他的体贴和安慰。

  杨东林想到王兰兰,心里就产生一种爱意,他跟着音箱里的歌声唱起来:「爱太美尽管再危险,愿赔上了一切超支千年的泪,痛太美,尽管再卑微,也想唱粉身碎骨的滋味。你太美,尽管再无言,我都想用石堆隔绝世界,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

  唱着歌,车很快行驶到了杨东林在江边的别墅。

  今天杨东林到这里时,王兰兰已经到了,王兰兰正在浴室里洗衣澡,看到沙发上王兰兰脱下来的衣服,杨东林就知道是王兰兰。

  杨东林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神雕侠侣》,金庸这篇小说杨东林看过,书中的主要故事是围绕着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展开的,杨过与小龙女是师徒之恋,在封建社会,徒弟爱上师傅,这就是大逆不道,是不符合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传统的。而杨过在反抗世俗的过程中,不管中间有多少磨难与反复,他都不曾改变自己的心意,最终用他的苦难和执着换来人们的理解与祝福,和他的姑姑小龙女走到了一起。

  王兰兰从浴室里洗澡出来,看到杨东林正在看《神雕侠侣》,电视里正放着杨过和小龙女正在一起恩爱的镜头。王兰兰对对杨东林说:「杨哥,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让人羡慕和感动,杨过对她太忠诚了,生死不离!」

  杨东林对王兰兰说:「我就是杨过,你就是小龙女!」

  王兰兰撒娇地说:「你不是杨过,我比你小,小龙女比杨过大!」

  「爱情讲什么大小啊?你没听说,只要两个人相爱,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兰兰,快过来,让杨哥亲亲你……」杨东林对站在一边看电视的王兰兰说,这时杨东林才注意到刚洗浴过的王兰是那样美得让人心跳。

  洗浴的王兰兰,一头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的披在肩上,王兰兰的上身没穿衣服,只戴着一个水红色的乳罩,乳罩掩饰不住她那丰满上凸的乳峰,有半个乳球露到了外面,展示着诱人的性感。王兰兰下面只穿了一条水红色的有点透明的蕾丝三角裤,隐隐约约可看到王兰兰小腹上的黑色花丛,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杨东林顿时感到一阵冲动,下部那个器官一下子就坚硬起来,他走过来抱着王兰兰就开始疯狂地亲吻,吻得王兰兰有点透不过气来。

  杨东林亲过王兰兰的香唇后,又去亲王兰兰的乳头,就像小孩亲母亲的乳头,是那样爱不释口。

  一阵亲吻过后,杨东林的手隔着王兰兰透明的蕾丝裤亲抚着她下面像红唇一样的下部,摸着,杨东林感到里面有一种湿润的东西渗出,手上粘糊糊的。

  这时王兰兰在杨东林的抚摸下,已经忍不住嘴里发出一声声「啊……啊……」快乐的呻吟。

  听着王兰兰销魂夺魄的叫声,杨东林仿佛听到了冲锋的号声,他很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赤裸裸地和王兰交融在一起……

  杨东林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就像骑着一匹天马在天空驰骋……那种纵横驰骋的感觉,就像神仙一样……

  26。第052章、度假村休闲杨东林这段时间除了忙滨江工业园区这面的工作,还要忙市里他分管的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再精力充沛的人也会感到疲劳,有时杨东林开着会就睡着了,他太累了。市委领导看他劳累的样子,这年市级干部到滨江度假村疗养的人员安排了他。

  杨东林本不想去,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很多工作还需要他去完成。但市委已经安排了,杨东林也不好再说什么,这是市委领导对自己的关心,自己如何好推辞呢?

  杨东林想,既然市委已经安排了,自己不妨去休息一下,身体养好了,再回来努力干工作。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滨江度假村实际上是滨江干部疗养院,每年分期分批地市级领导干部和一些退了休的省市级老干部到这里来疗养。

  杨东林是一个人来滨江度假村的,蒋萍没有跟他一起来,一是蒋萍的级别不够,二是蒋萍上起班,不好请假。

  滨江度假村依山傍山,风景秀丽,滨江像一条绿色的玉带沿度假村蜿蜒而下,江岸上翠竹成林,竹林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中就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如诗如梦。岸上竹林掩映中的农家茅舍宁静安谧,使人联想起「竹林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

  杨东林早晨喜欢到江边来散步,清晨的滨江空气清新,淡淡的晨雾飘浮在江面上,两岸的竹林在晨雾中时隐时现,河边的水草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微风中摇动。踩着江岸上柔软的沙土散步别有一番风味,有时会惊起竹林中的一只只白鹭飞出,在江面上翱翔,让人留连驻足。清晨的滨江就像一位在晨雾中梳妆的少女,给人一种朦胧的美。

  傍晚的滨江又是另一种迷人的景致,夕阳的余辉洒在江面上,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收网的渔船归来,在河湾栖息,只只渔船上升腾起渔民做晚饭的炊烟,这时你会有一种生活收获的感觉在心中升腾。当夕阳落山后,江面上又归于沉寂,夜色中滨江就像梦中的美女,令人遐想!

  滨江度假村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舒心而惬意。然而这里秀丽的风光和安闲的生活并没有使杨东林安下心来休闲,吃了夜饭后,杨东林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电视总觉得缺点什么。杨东林开始想妻子蒋萍,想情人王兰兰,想美女记者石晓容,她们现在都在做什么?要不是在度假村里,他想和王兰兰幽会,和石晓容去咖啡厅喝咖啡。

  这次疗养的时间是半个月,但没两天杨东林就觉得他休养好了,他想回去工作,他想滨江工业园区的建设,杨东林想:滨江工业园区的建设日新月异,说不定这几天滨江小区的安置房又升高了两层,河岸码头的保坎又加高延长了。

  杨东林在疗养院的生活非常单调,每天早晨起床散步,散步回来吃早餐,上午去度假村俱乐部和在这里疗养的干部下象棋。下午午休后,看书看报纸喝茶,晚上看电视。

  杨东林住了一个星期就感到有点寂寞枯燥了。

  27。第053章、想情人了一个人寂寞孤独的时候,最需要亲人或亲近的人的安抚,这个星期里蒋萍每天都要和杨东林通一次电话,蒋萍来的电话多是问杨东林:在那里生活习惯吗?环境好吗?伙食还好吗?

  这里生活就是休闲、休闲,还是休闲。住几天还觉得多新鲜的,住久了还真有点不习惯了。每天就是无所事事。要说这里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了,疗养院依山傍水,周围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犹如世外桃源,是休闲疗养的绝好地方。来疗养的干部居住的都是单间,房间里浴室、空调、电视、电脑设备齐全,房屋的窗口对着风景如画的滨江,站在窗前上可以尽情地观赏。

  伙食更没得说的,一日三餐都是营养师根据人的营养需求,荤素搭配,味道鲜美。

  杨东林对蒋萍说他的一切都好,要她不要担心,但蒋萍仍然每天要打一个电话来嘘寒问暖。这就是妻子,她无时不关心丈夫的冷暖。

  在这个星期里,王兰兰和石晓容也来过两次电话。王兰兰的电话多是说:「杨哥,我想你之类的话。」

  石晓容在电话里问杨东林这些天到哪里去了?杨东林对石晓容说,他疗养去了。

  石晓容说:「你们当官的就是不同,身体金贵得很,每年都要疗养休息。不像我们老百姓,累死累活都没有人管。我这几天跑新闻腿都跑大了……」

  杨东林问石晓容:「什么重要新闻跑得我们石记者的腿都跑大了?」

  石晓容说:「什么重要新闻啊?一个火锅店用地沟油给顾客吃,造成十几个人拉稀呕吐。市民反应极大,近年来市里出现瘟死猪肉做香肠,变质面粉做面包等事件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次地沟油事件更是引起市民的极大愤怒。为了向市民报道事实的真像,我一会儿跑拘留所采访火锅店老板,一会儿跑医院采访那些因地沟油住院的病人。」

  杨东林关心地问石晓容:「没有人死亡吧?」

  石晓容说:「没有死人就不重要吗,你们这些当官的难道就要等人死了才管吗?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啊,你们该管一管了?」

  杨东林说:「不是我推托责任,管卫生这块工作的是陈阳副市长在管,我分管的是经济和招商工作,当然作为市里的干部,我也有责任。」

  石晓容说:「现在市场上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老百姓担忧的问题,什么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真是假货遍地,无假不有。现在报刊上报道的河南南阳毒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等等。中国人的胃肠每天都在被各种假货食物甚至有毒食品侵蚀着。」

  石晓容说到假货食品就义愤填膺,没完没了。杨东林想这是因为她报道的假货食品太多了,她从心里感到愤怒。

  这天石晓容跟杨东林在电话里说了很久,她似乎要把心中对假货食品的愤懑倾泄出来,心中才痛快似的。

  石晓容还在电话里问杨东林什么时候疗养回来,言语中透出一种她对杨东林的想念,杨东林也感觉到了这点。听了石晓容这样问他,杨东林也有点想石晓容,在不断接受石晓容的采访中,杨东林也日渐喜欢上了这个性格爽朗,爱憎分明的女记者。

  杨东林对石晓容说,半个月的疗养休息,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他对石晓容说,一个星期后再见,回来后他请石晓容去咖啡厅喝咖啡。

  石晓容在电话里哈哈笑着说:「杨市长,我等着你回来喝你的咖啡!」

  杨东林和石晓容通过电话后,他真的不想再在这里疗养休息了,他惦念着滨江工业园区的建设,一个星期没有到那里去看了,不知现在建设得如何了?

                第三卷

  1。第054章、突如其来的地震杨东林疗养休息没有到半个月,一场突然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断了他的疗养……

  这天晚上一点过,一阵剧烈的摇晃把杨东林从床上惊醒……

  杨东林的第一感觉是:地震了!

  杨东林马上翻身起床来到屋外,杨东林看到房子在剧烈地摇晃,铝合金窗子被震动发出「铛铛」的响声。这时屋里的人都惊醒后跑到屋外。

  大家都感觉到,地震的震中离这里不会太远,因为刚才的震动很大,房屋都在摇晃。

  杨东林给蒋萍打电话,想问问她们那里的情况,震中究竟在什么地方,电话打不通,杨东林着急了,接连拔着蒋萍的电话,都打不通,杨东林急得心里跳过不停。几分钟后,蒋萍的电话终于打通了,杨东林赶忙问她,她那里的情况:「刚才你们那里感受到了地震吗?」

  蒋萍说:「震动得很厉害,不知哪个地方发生地震了?你那里的情况怎样?我给你打电话也打不通,真急死人了!」

  杨东林说:「我也是给你打了很久才打通的!」

  杨东林和蒋萍刚通完电话,市委书记的电话就打来了:「东林吗?平江县发生七点五级地震,那里的通讯和交通全中断了,情况很严重。刚才市委开了紧急碰头会,决定你为平江抗震指挥长,你马上准备一下,十几分钟后,司机小王来接你,你马上去平江县……」

  平江县是滨江市下辖的一个县,距滨江市有一百多里。

  杨东林心里想:「难怪刚才震动这样厉害!」

  十多分钟后,市委的小车司机小王来了,他开来的是一辆山地吉普,与平时的轿车不一样,杨东林想也只有这样的车才能应付地震后的路段。

  杨东林乘坐的吉普向平江县飞快地驶去,杨东林心里知道,早一分钟到达平江,早一点了解那里的情况。杨东林现在对那里的情况一点也不知道,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多大,人员伤亡怎样?杨东林急切想知道。

  杨东林着急地喊小王开快点。小王说:「杨市长,这个速度不能再快了,再快会出问题的!」

  杨东林知道,夜里开车不能开得过快,前面的能见度全靠车灯的照明,而且越接近平江县,那面的路况越不好。

  车子进入平江境内的公路,一路上随处可见倒塌在公路上的石头和山上倒下来的树子,小王小心翼翼地开着车,突然,车子停了下来,前面有车辆堵着。小王鸣哨,前面的车仍然不动。

  杨东林下车来看,才看到前面已经堵了很多辆车,杨东林前面的司机什么情况,司机告诉他,前面的一段公路地震后垮塌了,车子过不去。

  杨东林听司机说后,脑壳一下子就大了,怎么办?

  杨东林立即给滨江市养路段打电话,要他们马上派人来抢修。

  杨东林在公路上站了一会儿,对小王说:「车子不能通行了,你把车开回去,把这里的情况给王书记说一下,我马上徒步进去!」

  小王说:「杨市长,你这样一个人进去很危险,我跟你一起去!」

  杨东林对小王说:「我一个人进去就是了,我必须马上赶去那里开展工作,你回去把这里的情况给王书记说一下,要他们尽快派人进来抢修公路,还有派通讯兵进来,这里的通讯需要疏通……」

  杨东林看到路边倒下的一根根电线杆,心里想,线路一定断了,通讯中断,里面就无法与外面取得联系。

  小王开车回去后,杨东林一个人向平江县城走去,一路上都是倒塌的土方和山头上滚下来的石头。

  2。第055章、地震惨状通往平江县城的道路严重损毁,很多路段出现大裂缝,最宽处达50厘米。地震引发多处山体滑坡,滚落到公路上的巨石四处散落。道路两边的民房、加油站、寺庙等垮塌严重,许多桥梁成为危桥。路边能看到的房屋已经倒塌了,杨东林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杨东林步行了约半个钟头,终于走到了平江县城,进入杨东林眼帘的平江也不是过去他看到的高楼林立,街道路面整齐的平江,到处是东倒西歪的房屋,遍地是房屋倒塌下来的瓦砾废墟,景象惨不忍睹。

  街道和垮塌的房屋里不时传出呼叫声和哭声,杨东林向街边一个惊魂未定的老伯问道:「老伯,家里人都跑出来了吗?」

  老伯听杨东林这样问他,「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家四口,就我和我孙子跑出来了,我的老伴、儿子和媳妇被埋在了里面。」

  杨东林问:「有人在抢救吗?」

  大伯说:「抢救也没有用了,这样高的房子垮下来压在里面!」

  杨东林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抢救!」

  杨东林问:「你们县里的领导呢?他们现在在哪里?」

  大伯回答说:「李书记和曾县长他们在前面指挥救人。」

  杨东林听说后,大步向大伯指的方向走去。

  这时天还未亮,杨东林看到平江县的李全书记和曾希林县长在一处垮塌的房屋前指挥救人,房屋里不断有伤员抬出来。

  平江县委书记李全和和县长曾希林看到杨东林来了,叫了一声:「杨市长……」声音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

  看到上级领导来了,再也忍不住悲痛的泪水涌了出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房子垮塌了,晚上大家都在熟睡中,跑出来的人不是很多啊!」

  杨东林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救人,我们现在要组织一切人力物力救人!」

  李全说:「现在的房子多是钢筋水泥的房子,要救埋在下面的人需要机车,能调动的机车都调动了,远不够啊……」

  杨东林说:「我马上给市里打电话,要他们调机车过来,我们这里没有受伤的干部,全部都要投入抗震救灾。」

  杨东林马上给市委书记打电话,电话打不通,地震后这里的一切通讯设施都中断了。

  杨东林问李全:「组织人抢修中断的通讯设施没有?」

  李全说:「已经派人去检修了,但地震破坏得太严重,一时可能抢修不好……」

  杨东林说:「要他们全力尽快抢修,没有通讯,我们这里的情况就传不出去。还有,你马上派人去市里,把这里的情况向市里作一个汇报,要他们马上调机车,医护人员,救援人员过来,一切要快!」

  李全安排人去市里通报情况去了。

  写到这章,我又想起2008年发生我们四川汶川的八级地震,地震过去这么久了,但我仍然无法忘记那个山崩地裂、地动山摇的日子,那种地震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伤痛至今难以消除。家园被毁,失去亲人,美丽的家园转瞬间变成了断壁残恒、瓦砾废墟。

  那些伤痛的日子,我每天都在看电视,看到那些在地震中为救学生献出生命的教师,看到解放军冒着余震的危险抢救埋在废墟下的难民……那时的心情可以用「感动」两个字来概括。地震带来的伤痛和感动永远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3。第056章、快去救学生杨东林问李全:「学校那边的情况如何?有人过去看过吗?」

  听到杨东林问学校的情况,李全一下有点慌了,李全一下子意识到,学校是人口最聚结的地方,而像平江中学,三千多个学生,一千多人住校。

  平江中学在县城的西郊,李全他们全力救县城里面的人,却把那里给忘了。

  李全着急地对杨东林说:「那……那里的情……情况现在还不……清楚……」

  杨东林听说后,一下子就急了:「咱们马上去平江中学,县里领导干部不能集中到一个救灾点,要分散到各个地方指挥救灾……」

  杨东林和李全赶往平江中学……

  到了平江中学,眼前的惨境使李全腿一下子就软了,差点没站住,两栋五层高的教学楼和一栋六层高的学生宿舍全部垮塌了,周围还弥漫着房屋垮塌后的灰层和烟雾的气味。

  跑出来的学生正在徒手搬垮塌下来的砖块,用手刨开层土,抢救压在下面的老师和同学。

  平江中学一个跑出来的副校长哭着对杨东林说:「一千多住校学生,跑出来七百多人,现在还有三百多人压在下面。这位副校长说,他们校长也压在下面。

  杨东林对李全说:「马上去调些人过来,这里的情况很危急,如果再发生大的余震,会有更多的人死亡!」

  李全答应着去安排了。杨东林马上参与到救灾人群当中,他和学生们一起搬压在上面的水泥板和砖块,用手奋力地刨土……

  杨东林他们搬水泥板和砖块的废墟下面埋着被埋几百个学生,他们在熟睡中,还没有完全清醒就被压在了下面。

  搬了一会儿,听到下面传来了微弱的呼救声。

  「快,下面的人还活着!大家赶紧搬……」杨东林有点激动地对大家说。

  从横七竖八架着的水泥板中大家看到了里面的学生,这是一间寝室的学生,他们从搬开的空隙中爬了出来,一共出来了五个。

  杨东林问最后一个爬出来的学生:「同学,里面喊有人吗?」

  这位学生哭着说:「还有三个同学,他们睡上铺,已经被上面压下来的水泥板砸死了……」

  杨东林心情沉重地说:「大家在下面有可能埋学生的地方继续找,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把他救出来……」

  很快又发现了一处地方埋得有学生,在施救中遇到了困难,压在上面的水泥板块很大,十几个人去搬都搬不动,只有等待起重机来吊。

  杨东林对李全说:「老李,这里需要马上调机车过来,要快……」

  李全对他的秘书说:「快去,调机车到这里来!」

  这天晚上杨东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埋在废墟下的学生。

  如果您对该小说感兴趣,为方便阅读,请收藏,以便阅读时好找

  4。第057章、地震搜救天慢慢亮了,完全看得清周围的人和物了,平江中学所有的房屋都在地震中垮塌得东倒西歪,到处都是瓦砾废墟。

  经过一晚抢救埋在废墟下的人,一个个都感到精疲力竭,但大家仍坚持着搜救埋在下面的人。

  杨东林对李全说:「天亮了,我们去县城看看。」

  杨东林要全面了解一下平江地震后的情况。

  一路上,杨东林看到很多解放军官兵在抢救埋在废墟下的灾民。杨东林稍许抒了一口气:支援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已经到了。

  杨东林到了县城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要求大家全力抢救埋在下面的人。

  上午,电线经过抢修,电话能打通了,杨东林打通了市委王书记的电话,向王书记汇报了地震的情况。

  王书记说:「他现在正在通往平江的路上,他带来了二十多辆机车,很快就到!」

  王书记要杨东林全力救人,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王书记问杨东林需要什么,他一定全力支援。

  杨东林对王书记说,这里需要大量的医护卫人员,受伤的人很多,还有就是救灾物资,特别是帐蓬,现在房屋倒塌了,很多人都在露天住宿。

  王书记在电话里说:「这些我们已经想到了,已经组织了几十辆车子运送救灾物资,这些东西最迟上午就能运到。」

  和王书记通电话不久,王书记到了平江震区,和他一起来的二十多辆机车立即投入了抢救困在地下的人,有了这二十多辆机车,抢救的速度大大推进了,一个个困在地下的灾民得救了,受伤严重的被送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杨东林和王书记一起到各个地方指挥抢救灾民。

  在一个抢救地点,杨东林看到了来采访报道石晓容,石晓容正给一个伤员喂水。

  杨东林问石晓容几时来的,石晓容说天亮就到了。

  石晓容见杨东林一身一脸都是灰尘,说:「杨市长,你昨晚就到了吧?!」

  杨东林说:「你是来报道抗震求灾的吧?你给我写篇报道!」

  石晓容说:「好啊,我正说要采访你!」

  杨东林说:「我不是要你报道我,我是要你写一篇报道,就说灾区需要大量的棉被帐蓬,希望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积极捐助!」

  石晓容说:「这个行,我马上就写!」

  石晓容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提式电脑,就在键盘上敲打起来。石晓容一边和杨东林交谈着,一边在键盘上敲着,很快一篇灾区急需帐蓬棉被的报道就写好了。

  石晓容写好后,要杨东林看了一下,杨东林很快在电脑看了一下,说:行!

  杨东林问石晓容:「吃饭没有?」

  石晓容说:「我正想问你呢,你这个抗震前线总指挥,给个吃饭的地方吧,现在到处都在搜救困在地下的灾民。街上没有一家卖吃的。」

  杨东林说:「给我走吧,我的肚子也饿了,我也要去找吃的!」

  5。第058章、黄金72小时石晓容跟着杨东林去了设在县府操场上一个帐蓬里,这是杨东林在平江抗震救灾的临时指挥所。

  杨东林喊值勤人员去打了瓶开水,在桌上拿出两盒方面便,打开里面的调味袋,把调料放进面里,冲上开水。对石晓容说:「在这样的特殊地点和特殊情况下,只有用方便面招待你了!」

  石晓容说:「困难时期,有方便面吃就好!」

  屋里板凳也没有一张,杨东林和石晓容只能蹲在地上吃方便面。

  吃过方便面后,杨东林对石晓容说:「你休息一会儿,我要去各个救灾地点看看,争取把一切能够救出来的灾民解救出来!」

  石晓容说:「我跟你一起去吧!」

  杨东林说:「你不要跟着我,你去忙你的采访报道吧!」

  石晓容见杨东林不愿她跟着,说:「你是怕我跟着影响你工作吧?我不会干扰你的!」

  杨东林说:「我到处跑,很累,你吃不消的!」

  石晓容说:「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我在大学读书时练过铁人三项,我的体力不成问题!」

  听石晓容这样说,杨东林只得让她跟着。

  杨东林的步子又大又快,石晓容跟在后面有些吃力,为了跟上杨东林,有时简直是小跑。石晓容说:「杨市长,你走这样快,你是存心想甩掉我啊?」

  杨东林说:「我们要赶在黄金72小时之间救出埋在下面的伤员,石记者,你知道黄金72小时吗?」

  石晓容说:「我知道,黄金72小时,国际救援界认为,地震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救难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指出,72小时后,救出来的要么是尸体,要么就是奇迹。」

  杨东林听后赞许地说:「说得完全对,地震后的72小时对地震后埋在下面的人来说太宝贵了,我们早一点发现他们,他们就早一分获得生存的机会!」

  杨东林在前面快步走着,石晓容在后面紧跟着,杨东林心里想的是,现在是地震后救人的黄金72小时,一定要争取救出更多的人。

  杨东林和石晓容在一座垮塌的房屋前停住了,这里的抢救似乎遇到了难题,杨东林过去问救援的人:「出现了什么情况?」

  「里面有一个孕妇,腿被垮下来的水泥板压住了,用机车吊又怕垮下来压到她。」一个施救的解放军说。

  杨东林上去看了一下情况,孕妇的腿被水泥板压着,头上又有两块水泥板拱架着,要是垮下来孕妇就没命了。孕妇在里面已经困了很久,快支持不住了,大家都很着急。

  怎么办?杨东林想了想对施救的人说:「可不可以,先用东西把头上的两块水泥板撑住,然后去吊压在孕妇腿上的水泥板?」

  大家想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可以。很快有人找来两根大木头把孕妇头上的两块水泥板顶住,起重机在杨东林的指挥下慢慢吊起压在孕妇腿上的水泥板,而后一位解放军战士钻进去抱着孕妇的上身,外面的人拖住这位解放军的脚往外拖,把解放军和孕妇一起从里面拖了出来。

  孕妇的腿已经压断,血肉模糊,很快救护车送去抢救。

  后面阅读会越来越精彩,你想尽快找到该小说,就点击收藏

  6。第059章、夜宿帐蓬这个白天,杨东林和石晓容不断地跑着到各个地方帮着救人。

  直到天黑,杨东林才回到他的帐蓬指挥所里,听各路抗震救灾的县里领导的汇报,听完汇报,又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忙完这一切,大家都走了,帐蓬里只剩下杨东林和石晓容。

  杨东林问石晓容:「你怎么不走?」

  石晓容说:「你要我去哪里?」

  杨东林说:「去你的住所啊!」

  石晓容说:「我哪里有住所啊,县城的旅馆和招待所都被震垮了,你要我哪里去找住所啊?而且外面这样乱……今晚我就跟你一起住在帐蓬里……」

  杨东林摇了摇头说:「这不行,孤男寡女的住在一起,我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石晓容说:「我不管别人怎样说,我没有住处,今晚我就住在这里了!」

  杨东林见赶不走石晓容,不再说什么。

  杨东林又泡了两袋方便面,一人一碗,权当夜饭。

  吃完方便面,杨东林和石晓容坐在临时铺的地铺上。

  杨东林心情沉重地对石晓容说:「地震太残酷了,夺取了这么多人的生命……我一想起白天那位压断腿的孕妇,我就感到心痛!」

  石晓容说:「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是家园损毁,亲人离去,我是第一次看到地震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昨日还美丽的城市一时间变成了瓦砾废墟,一个个昨天还鲜活的生命,一夜间却离我们而去……」

小说相关章节:市长和他的情人们1-80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