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大唐之飞刀问情(161-240)(完) - 1,2

[db:作者] 2025-07-11 16:00 5hhhhh 3320 ℃

  「正是如此,善哉善哉!」

  李怜花冷笑一声,话题终于从谈佛论道成了威逼利诱。

  「如果我说『不』呢?」

  「那贫僧等四人就只好强留施主了!阿弥陀佛……」

  李怜花看着四大圣僧,淡淡冷笑道:「你们欲渡我,我又欲渡人,不知是该谁渡谁?看来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只好手底下见真招了!」

  「唉……」嘉祥大师长叹一声,面上疾苦之色更浓。

  四大圣僧齐声喧道:「阿弥陀佛!」

  前面的嘉祥大师和道信大师各向左右跨出一步,将两人的距离拉开。

  道信笑呵呵的道:「李施主只要破了我们四人结成地阵势,贫僧等四人即刻离去!」

  「若破不了呢?」

  李怜花挑了挑眉头问道。

  「呵呵。破不了地话我们四人就有福了。」

  道信笑道。

  李怜花没有说话。

  道信自顾着笑道:「嘉祥大师之三论宗、帝心尊者之华严宗、智慧大师之天台宗,还有贫僧地禅宗,朱施主可任选一宗拜入门下,成为关门弟子。我等一定将所学佛法倾囊相授!」

  道信刚说完,马上又补充了一句:「只要你拜入贫僧门下,日后就是禅宗五祖!」

  其他三人也齐声道:「入我门中,就是衣钵传人!」

  禅宗初祖就是大名鼎鼎的菩提达摩,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传到了如今地四祖道信手上。历史上在六祖惠能手上发扬光大。惠能的名字许多人不熟悉,不过著名的佛家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就是他师兄神秀所作。不过不识字的惠能才是真人不露相,露相就不得了,另一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是惠能的杰作。用这两段偈语表示境界地多了,不过真正识得他们的并不多。

  总的来说,禅宗的确是大大的有前途。光明无限。只可惜李怜花没有出家当和尚的打算。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就是继续猎艳天下,泡尽天下的MM,顺便玩玩争霸天下的游戏,待到天下平定以后就过几年安居乐业的日子。在这方面李怜花还是比较赞同儒家的「食色性也」、「人伦大事」与道家地「阴阳交融」李怜花不禁揶揄道:「你们不怕再教出一个面善心恶的大魔头吗?」

  当年石之轩拜在嘉祥大师与道信大师的门下学习佛法,后来又叛出门墙,以魔、道、佛三家理论创出不死印法。四大圣僧三次联手围追堵截,想要收回他的武功,但是三次都被石之轩负伤逃走,此事大伤了四僧颜面。

  以石之轩的悟性来说,当然也是深具慧根之人。

  「阿弥陀佛。施主心怀百姓、本性仁慈,与石之轩那种天性凉薄的魔头决然不同,并且,老衲等四人唯有一点佛法可以教教施主。施主的武功已在我等之上了。」

  嘉祥大师低头说道。

  李怜花讥笑道:「所以你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四个打我一个了?」

  脸皮不够厚又比较爱面子地帝心尊者脸一红,辩解道:「我等为的是天下苍生,个人荣辱早已不重要了。」

  「阿弥陀佛!尊者着相了!」

  嘉祥大师低声念道。眉头微微皱着。面上的疾苦之色更重。

  帝心尊者脸上闪过一抹愧色,赶忙一摇禅杖。伴随着锡环撞击的轻灵声低头念道:「罪过罪过……」

  李怜花淡淡一笑,手捻金光灿灿的华佗针,慢慢步入阵中,忽然又侧身对道信道:「道信大师!」

  道信与嘉祥同时转过身来,四人将他围在中间。道信笑嘻嘻地道:「施主请讲!」

  李怜花道:「我曾听闻大师倡导禅宗自悟自立,一切自力更生,不靠他人,是这样吗?」

  道信喜道:「施主也认同这种方式么?」

  李怜花打量着他一身肥肉和那腆着地大肚子,忍俊不禁的道:「看得出大师自己地生活过的很好!」

  道信摸了摸自己的大耳,嘿嘿笑道:「哪里哪里!施主有兴趣来我禅宗?」

  李怜花道:「大师勿要误会。我是觉得大师提倡的禅宗教义很好,以后若是我得天下一定会光大禅宗!」

  道信与其他三位圣僧皆是一愕,不太明白他这话的意思。毕竟据他们了解,李怜花对佛门是非常有意见的。

  现在李怜花不对受他言语点悟的嘉祥大师示好,反而与老好人一样的道信打得火热,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琢磨不透。

  道信双手合十,满意的笑道:「大善!不过要是施主愿意随贫僧回禅宗去的话,贫僧定会更加欣喜若狂的!」

  李怜花笑道:「三毒贪嗔痴,大师犯了贪戒了。」

  道信摇头道:「不贪不贪,如果能如愿以偿,就是犯戒贫僧也在所不惜!」

  「不过要想收我为徒,得先过了这关再说,不过我要提醒四位大师,刀剑无眼,我的华佗针下很少有活命之人,到时如有什么伤亡的话,请四位大师勿怪我事先没有通知,现在四位大师还想和我决斗吗?」

  说着说着,李怜花的语气是越来越冷,甚至冷酷得令人发颤,四大圣僧相顾骇然,不过他们还是稽首为礼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如若我等今日真的命丧在此,当怪不得施主,那是佛祖征召我等回西天极乐,也免除我等在这红尘俗世中受苦而已,阿弥陀佛!」

  「好,不愧是出家之人,心胸够豁达,令李某佩服,那我们就开始吧!」

  顿时,场中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连外围的「剑后」鹿灵犀都感觉到呼吸困难……

           第165章、大战四大圣僧

  看着已经进入四大圣僧摆下的佛阵的李怜花,嘉祥大师再次苦劝道:「施主真的要执迷不悟吗?」

  李怜花指了指自己地脑袋道:「它清醒的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到什么,还有会造成什么,并自信已经悟到许多人还没有悟到的东西,倒是你们要小心了。」

  四大圣僧齐齐向前踏出一步,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请破阵!」李怜花微微点头,并缓缓闭上眼睛。

  整个精神融入天地,气机也回归天地之间,达到天地既我,我即天地的天人合一之境。

  四大圣僧来之前显然是踩过盘子的。从师妃暄那里充分的了解了李怜花的武功深浅。得出的结果就是李怜花已经达到了宗师级别,甚至有可能要比宁道奇这三大宗师都还要高出一筹不止,离最后一步的破空仙去应该也不远了,但是他们千算万算也不会想到这家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领悟了最后一步——破碎虚空的变态家伙,这是他们的失算,也注定了他们最终的失败。

  综合了许多方面的信息,四大圣僧很自然的认为:李怜花并没有传言中那么无敌,他们四个人出手是绰绰有余的。

  「阿弥陀佛!」

  四大圣僧再喧一次佛号。

  帝心尊者手中的锡环禅杖与斜对面道信的一双肉掌掌同时而动,禅杖带着雄浑无匹的力道横扫腰际,达摩手直击背心,没有丝毫的花巧,甚至没带起半分劲气狂风,但实际已经到了大巧若拙的境界。招式化繁为简,反而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威力。

  智慧大师手中扣着一串檀木念珠,在帝心出手时反而向斜后方退出半步。嘉祥大师一双宽大的袖筒中忽然滑落出一只木鱼和一根木槌。就那样站定了,低垂双目喃喃念起佛经,手托着木鱼节奏分明地敲打起来。绵绵秋雨的阴霾天气下,反而如同身处大雄宝殿之中,阵阵梵音传来,带着一股洗礼心灵的圣洁力量,浩大绵长。

  道信一边出掌,一边笑呵呵的道:「施主小心了!」

  「多谢提醒!」

  李怜花瞬间进入圆转境。脸上带着一点淡淡的笑意,却令人看不出有任何喜悦的成分。

  战场对决,除了兵力与兵员素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士气高昂的一万人能在打败士气低落地十万敌军,可见士气的重要性。而武者决斗。除了各自武功高低外。也要凭一股锐气。人老了锐气就减了,所以功力高深的老一辈高手也可能输给锐气正盛的年轻高手。

  嘉祥大师站在那里念经敲木鱼看起来没多大用场。可是他发出的阵阵梵音就是最大程度削弱对方锐气地功法。如果一个人连抵抗之心都没有了,当然也就不用和别人争斗了。

  李怜花身体一沉,左手立掌轻拂,似缓实疾地拂向道信大师双掌之间,手中的华佗针,同时也是毫无花巧地击向锡环禅杖前进路线的一点空出。帝心尊者见状,心中微微一惊。这一针说快不快,说慢不慢,看不出多少威力来,也不像道信的达摩手那般大巧若拙,但仿佛前知一般的抵在他即将施展禅杖后番变化的一点,实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帝心尊者的「大圆满杖法」讲求的是「随处作主,立处皆真」自由圆满的境界,从无而来,归往无处。无论对方防守如何严密,他的大圆满杖仍可像溪水过密竹林般流过。用势大力沉的禅杖施展出这般绵密的招式本极为困难的,所以将之练到大成之后,更能发挥出摄人的威力。一旦施展开来,可谓是无孔不入,如同水银泻地一般绵绵不绝。

  可是不管多厉害的招式,也要施展完全才能发挥完全的威力。李怜花的华佗针足以将他刚施展了一半的招式打断,又或是半途变招。一变招,自然就失了先手的优势,被压制之后更不能发挥大圆满杖法的威力了。

  帝心尊者暗想定是嘉祥大师的缕缕梵音克制了李怜花华佗针上所散发出来的威力,所以看起来才如此的平凡。帝心尊者心中一定,猛地再加一把力,禅杖倏然走高三分。禅杖头上几串锡环忽然炸开,搅动着卷向华佗针的针尖。

  李怜花一手插进道信双掌之间,忽然翻腕弯折,贴上道信右腕,同时笑道:「借大师手腕一用!」

  道信心中一惊。本来李怜花单手插入的时候,掌心是朝着他左腕的,一般来说,贴亦是贴左腕。不过他左腕随时可以化实为虚,反过来抓李怜花的左臂。但是,李怜花手腕翻折明显超过理解常识。一般人十指交叉,可以向外翻腕一百八十度,这就是常识。但有些人可以继续反转回来,成了三百六十度,这就是特异了。

  正是超过常识,所以,道信一搭手就被他贴上。只感觉到右掌轻飘飘的不受力,被一股不算大的力道向前牵引,却将他拉的身形不稳,差点就是一踉跄。

  与此同时,华佗针在空中毫不受力的情况下出乎意料的向上弯曲,在帝心尊者反应过来之前卡进禅杖头部的耳环之中,而后倏然舒展开来,又是一股巨力引导,将之拉过来。

  这一切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道信一挣不脱,见到李怜花右手一拉,就将帝心尊者的禅杖带到身前,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原本强撤了五分力道稳定身形,现在眼看着自己的手掌就要撞上帝心赫赫威势的禅杖顶尖了,顾不得经脉胀痛,强行逆转真气,又再吐出三分。

  帝心也明白此时的情形,恼怒自己大意的同时,心中更恨李怜花心思歹毒。大圆满杖法与道信的达摩掌对撞,哪一方收力就可能被对方的真气侵入体内,而两方都增力的话,也是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嘉祥大师忽然改念偈语。手中木槌敲打木鱼的频率随之增快。在帝心尊者的禅杖快要撞到道信的掌心时,原本靠后的智慧大师突然双眼一睁,射出一抹如同实质的湛湛神光,口念一声「罪过」手中檀木念珠应声而出,滴溜溜的套向李怜花胸口。看似没有丝毫力道,实际却含有千钧之力。

  智慧大师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出手就可以看出不凡来。按照正常情况,这串念珠会在李怜花双手收拢、也就是两边相撞之前透过中间的缝隙打中李怜花的胸。

  李怜花散发出的精神力,早已捕捉到这一状况,立马双腿一蹬,以两只手为支撑翻身而起,避过念珠。嘉祥大师白眉一动,手上终究没有动作,继续念道:「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智慧大师的念珠落空,去势一缓,在气机牵引下自动飞回。

  「砰!」

  在李怜花的引导下,声小势微的达摩手对上气势如虹的大圆满杖法。一声金属收到猛撞的低沉相声传出,锡环禅杖的残留的嗡鸣声中,帝心尊者与道信各自闷哼一声,受两股巨力的撞击,踉跄后退。帝心尊者的真气顺着杖头攻入道信体内,而道信的达摩手掌力也沿着禅杖导入对方经脉之中。

  李怜花顺势松手,安然落回地上。道信和帝心都是全神戒备,将包围圈又缩小了一点,但没有选择出手。外围的「剑后」鹿灵犀眼中也闪过一抹异色。

  嘉祥大师的声音随着木鱼声变缓减弱,低声念着:「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敬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智慧大师抬眼看着朱浩道:「施主好本领!」

  李怜花道:「一点防身的微末伎俩,不值一哂。」

  帝心尊者老脸一红。四个围攻一个本来就不道义了,况且李怜花除了参与争霸天下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好的评价。要对付李怜花当然就显得底气不足了。现在还被人家随手而出的「防身」功夫给打得狼狈不堪,实在是大失颜面。

  道信毫不做作的呼了呼自己的手板心,一副无比肉痛的样子,配合着他那弥勒佛一般地肥头大耳,却是非常搞笑。道信半哭半笑的s2道:「呵呵,施主好本事!一手卸力借力的功夫实是入了化境!要是你入我释门的话,武功是学不到多少,但是佛门妙法经义甚多。包管你看个够!」

  临末了却不忘继续拉拢李怜花一把。

  李怜花道:「心中有佛,何处不能修禅?心中有道,自然随处是路!」

  道信一愣,随即搓着手哈哈笑道:「与施主说话,总能令贫僧感悟甚多!我们说你与我佛有缘,真真是一点未错!」

  李怜花顿时无语。这些貌似是很平常的和人扯皮打哈哈的话,说地都似是而非,反正李怜花自己也没有从中感悟出什么大道理出来。

  李怜花微笑道:「那我与老子有缘,与孔子有缘。与孟子有缘,与诸子百家大多有缘,是否需要一个个拜入本下潜心学习直到无物可学的时候?」

  道信胖胖的脸一苦道:「施主本领高强,要如何才能退出者争霸天下呢?」

  李怜花答道:「除非天下由我一统,否则我是不会退出的。」

  道信闻言颓丧道:「贫僧口拙,看来是说服不了施主了。」

  李怜花反过来道:「我听闻大师禅宗有自力更生、苦修禅法、不入朝廷、不为国师的优良传统,不过应该不会拒绝将禅宗发扬光大吧?」

  道信喜道:「能将菩提达摩祖师的禅宗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信徒超脱苦难自然是好的。」

  随即犹豫道:「李施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贫僧不甚明了。」

  李怜花神神秘秘的道:「我刚才不是说过吗。禅宗地教义很好,不久之后必将会发扬光大的。」

  道信还是有些摸不到头脑。他当然不傻,四大圣僧都是佛法高深之辈,能从艰涩难懂的佛经中领悟出自己的道来,并创立自己的学说,当然都是智慧高绝之辈。但是他们现在与李怜花为敌,李怜花为何一再强调要光大禅宗呢?

  四宗之中,嘉祥大师的三论宗在这个时候影响相对较为深远。史上是玄奘西去取经。回来创立唯识宗之后三论宗才渐渐没落的。名声不显的禅宗为何得以受到李怜花的青睐,这个问题令四大圣僧迷糊不已。

  李怜花清了清嗓子,道:「四位还要我破阵吗?」

  嘉祥仍旧在低头念经,已经念道:「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一句。帝心等三位圣僧对视一眼。智慧大师扣着念珠。道:「老衲等四人受人之托,今天就自不量力地请李施主再闯一次!」

  李怜花无奈的说道:「那好吧!先前我没有用出全力,就是不想看到各位大师就此丧生在我的华佗针下,让四位大师几十年的苦修,就此毁于一旦,但是这次我不会再让了,各位大师,如有得罪,在下只好先在这里向各位大师说声抱歉了。」

  帝心尊者眼中寒光一闪,喧一声佛号沉声,道:「一切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自然不会归怨施主。」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李怜花竖掌还礼,也道了一声:「大善!」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嘉祥大师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慈悲圣洁的力量,李怜花并不抗拒这种能够洗涤心灵的力量。问心无愧,就不会受到这声音的影响。李怜花的慈悲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干戚济世、以武止戈。只因这是乱世。

  帝心尊者低喝一声,锡环禅杖带起当啷脆响,化作漫天杖影,将中间的李怜花笼罩住。同样吃过一次亏地道信两手手指微微松着,一前一后抓向李怜花的手臂。看起来不像是武功,倒更像是老鹰捉小鸡游戏里扮老鹰一样。胖胖的身形一左一右的晃动之间,更像是快要扑出去的前兆。实际上这却是达摩手这门禅宗功法中高明的步法与掌法的混合。这一抓过去,杀伤力还是其次,最重要的却是足以令人放不开手脚。近身搏斗就是以快打快,以短击短,最适合地冷兵器是匕首和圈套,又或是空手。对真正的高手来说,放开五根指头显然比合在一处更具威力,也更灵活。

  道信一边出手一边笑嘻嘻的道:「施主不跟贫僧回去,贫僧只好自己动手将你捉回去了!」

  就在道信出手的同时,智慧大师也出手了。那串既可以整个掷出去套敌人兵器,也可以抠下念珠当暗器的檀木念珠滴溜溜地旋转飞出,目标是李怜花手中地华佗针。

  三管齐下,李怜花立刻进入大圆满境界,面对智慧大师掷来的念珠,反而向前跨出半步,并主动将华佗针递进圈套之中。口中也回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信大师没有听说过吗?」

  脚下连续滑动,屡屡在帝心尊者地大圆满杖法的影子下安然闪躲,同时宽广的袖袍挟着莫大威能卷向道信。

  道信不敢大意,右掌滑下,左手上提,两手一分,像是掀开布帘子一般,迎上飞来的白色宽袖。习武之人很少有修炼袖法的,最为出名的就是东溟夫人的水云袖法,杜伏威的袖里乾坤只能算是半个。他那个多是因里面暗藏机关的精钢护臂闻名。俗话说长袖善舞,东溟夫人的衣服袖子当然不一般,施展袖法的时候至少也能伸出四五尺,里面还有些丝带什么的。她出身魔门,对于天魔丝带的用法当然不会陌生,一手袖法也多半是从那上面悟出来的。

  李怜花是正正经经的男人,当然不可能穿袖子那么长的衣服出来,所以施展的袖法也不是东溟夫人用出来那般好看,因为袖子的长度问题,也不能将别人的兵器或者人给卷起来。相比之下,还是精巧实用多些,而且势大力沉,这一袖过去,能轻易的将磨盘石扇飞。

  道信光是看这一袖的威势便不敢小觑,两手一贴上袖口,感觉一股沛然巨力袭来,道信赶忙用处达摩手中的精妙武功,几番卸力借力,想要抓住袖口并顺势逮住李怜花的左臂。

  道信忽然预感到一点不对劲,想也不想就抽手而出。随之就听见「嗤!」的一声厉响,李怜花的手忽然从袖子中伸出来,翻腕就是一颗石子!

  要是道信刚才收手慢一点的话,这点距离之下护身的气劲起不了多大作用,被这小小石子打实了,一只手掌就算是废了。

  道信如同挥手赶苍蝇一般上窜下跳,左右两掌先后扇出,两股气劲闪电般击中石子,终于将之打成粉末。这动作虽然滑稽难看,实际却也是调整真气与调动身法的不二法门,精妙的很。

  小石子被击碎,也暂时解除了道信的危机,但是接下来更危险的还在后面!

          第166章、大战四大圣僧II

  道信幸运的拦下了李怜花的弹指神功。只这一耽搁的功夫,李怜花的华佗针已经插进了智慧大师掷出的檀木念珠之中。智慧大师心中暗喜:这念珠与串念珠的线都是特制的,他亦在这一手套东西的功夫上下了一番功夫,不管大小兵器,一旦被套上只要稍微施展法门就能让对方的兵器不受控制。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套走、离手飞出也属正常。心念急转之下,智慧大师遥控念珠,发动了「黏」字诀。

  当李怜花一袖掠过道信大师之后,左手食指与中指一并,照着右侧的漫天杖影激出一道针芒,隐隐然有磅礴之势。

  「嘟!」

  像是海潮拍打礁石的声音,漫天杖影顿时消融于无形。帝心尊者后退一步稳住身形,脸上满是惊骇的神情。

  李怜花并没有理会他的惊骇之情,华佗针又是一股磅礴的针芒沿着华佗针激出,针芒中的霸道真元透过针尖刺向穿着念珠的丝线。道信已经缓过神来,脸上虽然还是笑呵呵的,但是早已警惕了许多。智慧大师不愧智慧之名,一看到道信的表情,顿时明白过来自己的打算似乎难以实现了。

  脚下一蹬,一道雄浑气劲幻化作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掌,朝李怜花压去。正是他的压箱底的绝技心佛掌。外形上一看就让人联想到了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的时候的那个手掌,去势似缓实疾。四周的空气像是被掌影抽空了一般,疯狂的涌向李怜花。套住华佗针的念珠忽然急速旋转起来。

  华佗针发出的磅礴针芒劲气乡击出,「噗」地一声轻响。智慧大师地心佛掌声势一滞。那道无形有质的针芒劲气顿时将念珠的丝线划断,被扫到的五颗佛珠亦被打的粉碎。

  智慧大师脸色一白。左手从袈裟中伸出来飞快的一捞。隔空将断了线的念珠给吸回来。这一分心,心佛掌的威力大减,被李怜花轻松避过。而后道信与帝心两手一杖分别到来,又与李怜花战作一团。

  嘉祥大师仍然旧不疾不徐的敲打木鱼,念着未念完的偈语:「……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三位圣僧与李怜花地争斗虽然危险重重,但并无多少烟火气,短兵相接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潮湿的空气中传出阵阵梵音,散发着教人向善的力量。间或发出的气劲交鸣的低沉声响,更是为渐渐低沉的天色增添几分色彩。

  「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沭大雨……」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偈语再长,也会有终点。场上过了几十招,李怜花凭着无迹可寻的身法与缥缈无定的华佗针法稳稳的压制着三位圣僧。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衣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念完最后一个字后,嘉祥大师低垂双眉,喧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木鱼声仍旧未停,但节奏渐渐变缓,声调悠远。

  嘉祥快要出手了。被动挨打的三位圣僧心中暗喜,心佛掌、达摩手、大圆满杖法都无法困住李怜花,反被他牵着鼻子走,一时间他们三个德行高深的圣僧也有些心中窝火。嘉祥是四大圣僧中武功最高的,一身枯禅玄功高深莫测。一指头禅连祝玉妍都忌惮不已。

  更重要的是刚才貌似因为李怜花的一句话顿悟到了什么道理,其他三人都能感觉到嘉祥不光是佛法更加高深了。精神修为也跟着提升了。宗师级高手和绝顶高手相比。功利相差并不悬殊,重要的是精神境界不一样了。所以精神修为地提高也就意味着功力的提升。

  有嘉祥出手,拿下李怜花显然是把握大增。

  李怜花正好激出一道指风将智慧打退,嘉祥就开口道:「施主小心,老衲要出手了!」

  李怜花应声答道:「正要领教大师枯禅玄功!」

  嘉祥大师道了一声「罪过,罪过」黑瘦地脸上,丝毫不掩饰一抹愧疚之色。嘉祥将两手抬起来,木鱼与木槌顺势滑入袖筒之中,双手合十微微躬身,施过一礼,而后干枯地皮包骨一样的右手平伸出来。高瘦的身体站的笔直,没有丝毫驼背的样子,看起来反而比朱浩还要高出两、三寸。

  嘉祥嘶哑着声音对背对着他的李怜花提示道:「一指禅,施主小心!」

  智慧大师在嘉祥出口提示之后,反而后退一步空出场地,快速从断线的念珠上取下三颗檀木珠扣在手中,屏息凝神,看准李怜花胸前,「嘿」的一声低喝,将之闪电般的弹出!

  帝心尊者大吼一声。脚下踏出奇异的步伐,高大地身躯陀螺一般旋转起来,挥舞锡环禅杖成为一道旋风卷向李怜花。道信左掌立、右掌倒,捏出几个繁复奇特的手印,精纯的佛门内力由是聚集起来,化成一道类似实体的尖锥。道信低吼一声,将双掌中辛苦凝聚出的尖锐锋利的气劲推向李怜花。

  三位圣僧各出绝招,为的就是将李怜花逼往嘉祥大师的方向。方便功力最为深厚的嘉祥出手。

  李怜花的感应之中,嘉祥直直矗立地身体忽然前后左右的摇晃,身形顿时模糊无比,又提起右手再在胸前比划,掌形逐渐变化。拇指外弯。其他手指靠贴伸直,和握拳的时候将大拇指靠在食指关节上一般模样。

  帝心尊者的杖法雄浑大气。道信的达摩手,灵逸轻柔,智慧的心佛掌,绵密难绝,而嘉祥现在使出的一指头禅的每个动作都慢条斯理,能让人看清楚每一个变化。但这个「慢」与太极拳地「慢」相似,他缓慢的举止只是因为速度快到极致的一种感官错觉,完全无迹可寻,又是清晰可辨,但实际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快到了极点。

  就在嘉祥出手的一瞬间,李怜花立刻沉浸到一种玄之又玄的空明之境中。面对智慧弹来地品字形念珠、左侧道信推出地尖锥气劲,以及右侧龙卷风一样袭来的帝心尊者,李怜花反而垂下双手,一切地动作如同嘉祥大师施展一指头禅那么「慢」慢慢的脚尖点地,而后如同白鹤冲天一样腾飞而起。李怜花的动作很慢,但三位圣僧都发现自己的动作更慢。就连智慧大师所弹出的三粒佛珠也像是后面有人拖着一般,慢悠悠的往前飞。连划破空气的嘶声也变得有气无力。在飞到李怜花原来的位置之前,敌人已经跃到了半空之中。

  现在的状况很诡异。

  四大圣僧在李怜花进入空明之境的时候就发现情况的诡异了。先天高手可以靠灵觉锁定敌人,因为他们交手时候眼睛很可能看到的不是真实的状况。眼睛看到还好,但是灵觉却感应不到,这就很怪异了。就像明明看到眼前有个熟人从身边走过去,上去拍他肩膀打招呼却发觉一摸什么都没有。

  四大圣僧的攻击全部落空,都往中间使力却落到了空出,且不说气机忽然断绝的滞涩感,现在却是嘉祥的一指禅对上了智慧的三颗念珠,道信的达摩手尖锥气劲对上了帝心尊者的旋风式大圆满杖法。纵然各自及时收力,却也免不得一阵狼狈。

  本来就已经很黑暗的天色因为李怜花落在地上的投影而更加黑暗。

  蓦地升高近十丈之后,李怜花的身影,在四大圣僧眼中已经变小了很多。守在外围的「剑后」鹿灵犀眼中忽然神采大现,一动不动的盯着还在半空中的李怜花。

  半空中无处借力的李怜花大违常理停滞下来。四大圣僧见状,多多少少都有些心跳加快。刚刚脱离气机封锁还可以说是什么特别手段,但是现在凭空停留在空中的本领却是闻所未闻。四大圣僧不由面面相觑。单是李怜花现在施展的这一手就足以轻松脱出他们四人的包围,现在李怜花虽然没有多于的动作,但是神情一片肃穆,空气中亦有一丝紧张的压迫。

小说相关章节:大唐之飞刀问情(161-240)(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