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酒後言(于操)

[db:作者] 2025-07-17 08:46 5hhhhh 5820 ℃

于禁不知道張遼這個人怕不怕死,只知道這人老是作死。

這個張遼,當年下邳遭擒後還去罵曹操全家十八代,至消遙津以八百人扛上孫權十萬大軍。

乃至今日,借醉乘夜摸入自己臥室。

皆不知所謂,也不知死活。

水淹七軍,龐德被殺。

于禁見敗象已成,將計就計,帶三萬士卒詐降關羽,先誘惑關羽去刧吳糧倉,再派細作暗通呂蒙反殺之。殺關羽後,亦不取東吳一官半職。

在世人眼中他就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懦夫,受盡欺凌的降虜,看上去如此的無辜。

殺關羽父子,背盟毀約等一切惡名都推了在孫權和呂蒙頭上。

不論沙場鏖戰,還是連環反間,此人跟曹操就是合作得天衣無縫。

相比之下,周瑜打黃蓋這場詐降真如兒戲一般。

曹操的計謀再妙絕也要一個甘心背上千古罵名的人去成就它,而上天也賜了一個于禁去助他。

關羽死後一直害怕劉備復仇的孫權,不敢輕看作為降虜的于禁,一直軟禁他至曹操離世才敢放回。

于禁剛回魏土,路過合淝,進城休息跟久別的同袍敍舊的當晚,就發生這樣的鳥事。

張遼身上有酒氣,手持戰斧,立在于禁的臥鋪前。

于禁在被子底下的手也抓住一把匕首。

曹操已死,魏軍中還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當初詐降,不得而知。

于禁只知,跟關羽為友的張遼,雖不至於像自己一樣嚴厲冷酷,但面對叛徒也一樣殺無赦。

因果報應吧,雖說執行軍法,當初所手刃的人,其眷屬誰不恨自己入骨?

結果,如今曹丕也派出這個在公在私也有理由手刃自己的人來到自己面前。

「在下邳時,我和呂布都為你所擒,你沒殺我,還把我引薦給先主,此大恩張文遠永不忘。」

張遼同關羽如出一轍的口吻,于禁知自己的末日要來了。

「註守潁川時,我和樂進都跟你意氣相爭,差點誤了大事,感謝你有器量,原諒了我們。」

持戰斧的張遼走近了一步,于禁在被中握匕首的手更緊了。

「在天柱山時,我急功冒進害大軍斷糧。感謝你把自己部隊的軍糧分給我們,又冒死保護糧道,不然我早已兵敗身死。哪來還能威震逍遙津的張文遠?」

張遼把自己腰間的短刀拋在于禁面前。

「我無法下手,但皇命不可違,請你自行了斷吧。」

于禁苦笑,他終明白為何樊城之戰前,曹操在許都送他時流下男兒淚。

曹操是喜好詩文的讀書人,他的心思比于禁細膩敏銳得多。

世上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愈勝得多,敗時更慘。還好于禁性格毅重,高位和長勝不至讓他成為驕兵,但沒有兵敗經驗,萬一遇上如此情況,立刻自盡一點也不出奇。

曹操是非常現實的人,生於亂世,仁義名節在他眼中連個屁也不是,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人心隔肚皮,他真的可預料于禁是真降還是詐降嗎?

但他寧可賭這一次,他寧見于禁叛投,甚至倒伐成為斷送自己霸業的人,也不欲見到送回來的是于禁的訃聞。

面對于禁投降的消息,朝野上下皆要求魏王按軍法處死于禁全家。

這軍法,往日一直由于禁去執行。

一直果斷的魏王卻只說一句「于禁何以不如龐德耶?」于禁的爵位封地官䘵無一削減,待其家眷依舊。

儼如一直待其歸魏一般。

一代雄主雖沒有宣之於口,在跟從魏王多年的人心中,此事為証,魏王和于禁之間的關係早已不言而喻。

而當局者迷,耿直的于禁一直都只以為主上要求自己去成就那詐降殺關羽之計。

就是這種對任務的偏執,令他不論受多少折磨也心無二致的完成殺關羽的任務,在砍下關羽首級時,他早預自己死在荊州。

他卻沒計算到,曹操只見關羽首級卻不見他本人歸回時,因為憂心生死未卜的他而一病不起。

曹操在臨死時反而鬆了一口氣。

「那孤就先在黃泉等文則了,反正那人人都會去。」

曹操至死也不知道,吃了一次反間計,孫權已料到曹操和于禁關係甚深。

病重的曹操情急下派了使者來吳地要人,令孫權更確定,可以利用于禁去了結曹操。

孫權關起于禁,又命人放出各種傳言,時而說于禁已死,時而說其健在,時而又說其心念故主,時而又說其在吳侯處封爵。令曹操時喜時哀時怒,病情反覆,過了一個月就隨關羽而去。

如報應似的,曹操死後不久,孫權也失去了呂蒙。

任其如何向上天哀告祈禱,作法罪己,遍尋名醫偏方,為呂蒙反覆的病情晝夜不眠,食不知味,也阻止不了人之大限的到來。

呂蒙死後,哀傷不已的孫權後悔如此氣死曹操。到他切身感受失去愛將的哀傷時,他終於明白那坐鎮中原的無冕天子,如他一樣終歸是有血有肉的人。

爾後,孫權一直善待于禁,算是為那無冕天子致點敬意。

然而,白髮蒼蒼的于禁在曹操死後就一直纏綿病榻,已放棄一切的他,對孫權的示好不聞不問。

後來劉備的復仇之師順江東出,于禁已病重,要是于禁死在吳地,對吳魏同盟沒有好處。

「曹操已死,曹丕心胸狹窄,未必容得下你,你仍要歸魏嗎?」

「死在故土和故人之手,對于禁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于禁看著面前的短刀,把自己在被中藏著的匕首拿出來。

「文遠,我說過多少次,酒色誤事。你在殺人前喝酒,若我剛才反抗,死在此的不是我,是你。」

張遼笑了,關羽跟他們各為其主,于禁斬之為忠。曹丕這黃毛小子以為他跟關羽有點交情,就會起殺于禁之心,太小看他張遼了。

這小子只有婦人後宮爭鬥的心眼,一點也習不到其父的才略。

大魏的將來,已跟魏武皇帝一同入土了吧。

「你說得對,在潁川時因為醉酒跟你衝突,如今還是被你這樣教訓。」

張遼丟下了戰斧。

「我今晚根本不是來殺人,只是來敍舊。」

張遼去添酒,給于禁敬一杯:「敬大魏常勝將軍斬關羽的大功,文遠代先主敬你。」

于禁也淺喝一口,何來的常勝,在樊城之戰他早已用畢生名聲去換殺關羽的機會。

張遼卻似讀懂他心意,說道:「世人看不穿,但先主、元讓、子孝、公明還有我都明白,樊城一戰是你畢生贏得最漂亮的戰事。」

「若人人惜名如命,無人委身作內應,關羽殺入了許都,我們早已不在此飲酒聊天了。」

「只可惜先主早一步而去,來不及為你洗淨名聲,但在我張文遠心中,你是永遠的常勝將軍,哈哈。」

于禁知道張遼醉了,不忍說破,他早知歸來後曹丕必殺他,只是魏國是他唯一歸所,不回,天大地大又要去何處?

「于文則啊,你給我老實說,你有愛過先主嗎?」醉了,張遼開始問沒分寸的問題。

于禁酒量淺,已有醉意的他順口而出:「怎可能沒有?只是自覺一介武夫,只配為先主征戰沙場,不敢作他想。」

張遼開始滔滔不絕:「愚痴啊!先主要是看不起你,何以你權位比我們所有人都高?還假節鉞!你知不知我們多嫉妒你啊?一個關羽已經對你妒恨成狂,連帶對我們所有人都恨了透,次次我跟他通書信都成罵戰!」

「還有那個盲夏侯,他在先主面前温順得像隻羊,但次次聽到你升官,都恨不得揍你一頓。還有那票什麼垃圾文官,為了拍馬屁,跟著盲夏侯鬧,四處亂說些不該說的,害沒人敢把閨女許你!」

「你這常勝將軍真了得,不只打扙勝,用計勝,連先主的心都勝了去!我服了你啦!」

于禁苦笑,難怪沒多少朋友,位高權重也娶不了妻,原來自己如此招人妒。

主上啊,你對于禁的愛間接令于禁孤獨大半生啊。

可惜,于禁明白得太遲了。

還是現在才是知道的好時機?

他們的關係始於君臣,就該止於君臣,逾越此步,誰知會發生什麼事?

張繡造反,曹操因貪女色失去典韋和曹昂。

喪子亡將,乃至後來丁夫人堅決離去,全因貪色誤事。

當時于禁在張繡亂軍中殺出重圍,尋回當時被殺得丟鎧棄甲的曹操。回營後,曹操就伏在他肩上崩潰大哭。

從此,曹操不再為女色所誤,寵姬一個來了又換一個,全部雨露均霑,點到即止,不投真情。

寵姬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但猛將賢臣卻不可。

對於一個霸主來說,沉溺男色比女色更危險。

人心常變,君主永遠不知道在他身下承歡之人是真心,還是另有企圖。

是夫人妾侍也罷,若此人是猛將賢臣,一不小心就生變於肘腋下,毁自己半生基業。

到這位霸主終可放下猜疑時,要麼是這位愛將已戰死沙場,要麼是他本人已經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了。

于禁再孤獨,也不及一直戀慕著他的先主。

人的愛永遠不完全。

其中的猜疑嫉恨,反而令這份愛更加有血有肉。

于禁想也沒想過,一直單純的執行任務的他,贏了那一代梟雄的心,贏得如此徹底。

曹操這人,表面是殘酷好殺的猛虎,一旦把心給了人,卻温柔得像貓。

他多次求丁夫人回去,丁夫人在眾人前侮辱他,他不怒不恨,在她所準備的休書上簽字時,還命丁家上下好好照顧夫人,任她再嫁。

古來只有男子休妻,婦人休夫算是天下奇聞。

待早已離去的丁夫人,多年後的遺詔中乃透露著對她的內疚悔恨。

魏王寫遺詔時于禁生死未知,不敢把于禁寫上去,恐怕孫權從中找到蛛絲馬跡而去做什麼動作。

于禁不時去想像,曹操對他又有何遺言呢?

于禁聽著張遼發酒瘋說了先主大半生的是是非非,直至天明。

天亮後,張遼已把殺于禁的事丟到九宵雲外,他為于禁準備了馬車,目送他去許都面聖。

于禁走後,張遼在地上奠酒。

「永別了,文則。」

(終)

小说相关章节:三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