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边缘战线 空中骑士

[db:作者] 2025-07-17 18:39 5hhhhh 2590 ℃

边缘战线 空中骑士

昏黄的霞光从簇拥的联排公寓间漏下,映亮了行人的背影。

 磨得光滑的大小不等的矩形石砖,被整整齐齐地砌在不宽的街道上。石砖上清晰可见的凹陷和缝隙中,仍然残留着几天前一场小雨留下的积水。两旁砖石结构的房屋沿微小的斜坡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从它们窗户上栏杆上阳台上伸出的各类悬挂物遮天蔽日。街道上零星闪过几个路人,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样。

穿出狭长的巷道,面前的水泥铺就的路面上稍稍有些人烟。环顾四周,煤气街灯全是新造的,却还未到点亮的时候;两辆黑色的小型汽车停靠在路边,看上去都一个型号。最后,视线落到了拐角尽头,一家悬挂着黑白红三色旗的店铺身上。

一九一八年《贡比涅森林合约》签订后,身为战败国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吞下了苦果。曾经不可一世的高卢雄鸡现在面对着同盟国的南北夹击,外加伤筋动骨的人口损失,只能无可奈何地投降妥协。

按照和约规定,法国将赔偿一百亿金法郎的巨额赔款,利息一厘,三十年内付清;割让从加来到香槟的大片领土,且在首批十亿金法郎赔款支付前德奥军队将维持现有占领区的军事管制;划巴黎周边地区为法国单方面非军事区;法国必须拆除边境所有防御工事和要塞,只能保留不得拥有重武器的二十万人规模陆军和一只近海巡逻舰队;割让法国在非洲和亚洲的大片殖民地;遵循民族自决原则,处理法国剩余海外殖民地。

尽管条约如此苛刻——一旦生效就将把法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法国政府历经六届走马灯似的内阁变动和一年多的谈判,在德国近乎重新开战的威胁下不得不签了字。显然法国民众不会接受这一丧权辱国到极点的条约,但任凭这些老弱妇孺——法兰西已经不剩几个壮年男子了——怎么闹也不会改变条约生效的既定事实。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战后的经济危机、动荡不安和此起彼伏的骚乱中哄然垮塌,社会简直就是几十年前普法战争后的濒临崩溃的样子。

德国军队中那些同意就地复员的士兵,大多选择留在了北法兰西。严格的军事管制封锁了德国新增领土的疆界,这样的情形直到六年之后才有改变。解除了军管之后,那些留下的德国人理所当然地在这些地方谋生。像路边这家挂着德国国旗的咖啡馆,就是这种人开设的。

那人缓缓踱步,在咖啡馆门口迟疑了一会儿。一扇双开木门上用小黑板上写着“今日休息”的字样。抬头望望上边,哥特体写就的白色“IRIS KAFFEE”字样镶在黑色油漆招牌上,沉重的风格显得与这个活泼明丽的法国小镇格格不入。

略显陈旧的玻璃落地窗被尽可能地擦干净,透过玻璃向内望去,四面墙壁除了窗户之外全被漆成碳黑色,随意的挂着几幅拙劣乡村题材油画和放置了诸多小摆件的架子。视线再向右看去,被淡黄色灯光照耀着的角落里安放着一张曲尺状深色木质吧台。吧台后背对窗户伫立着一位咖啡师模样的男子,斜戴着便帽,两只手在瓶罐上翻飞。看样子他是在做打烊后的整理工作。

就是这里了。

门外的家伙把深蓝色大衣的长袖挽起,露出戴在腕上的手表。迟疑地看看时间,一口闷气从鼻腔缓缓喷出。伸出手臂,摇晃挂着的银铃,轻脆的回响悠悠地倾泻而出。

“不好意思,本店已经打烊了,恕不接待。”门内那人这样说道。

“不必接待了,只是想来看看你,”外面的人转动把手,拉开大门。一束霞光倾斜着落下,在木质地板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埃辛多夫(Eichendorff)先生。”

“你......”咖啡师的声音逐渐颤抖起来,“你怎么会......”

不速之客合上大门,无声无息地来到靠窗的桌边,拉开一张椅子。

“五年了,我终于找到了你,想不到,”脸上泛起苦涩的微笑,“想不到你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广袤无垠的平原迎来了又一个宁静的清晨,和煦的微风带着刚刚绽放的野花的飘香汇入厚重的湿气,吹拂过这片肥沃富饶的土地。浓密的灌木树丛中,成群结伴的鸟儿释放着澎湃的活力,毫不吝啬地卖弄着自己的歌喉,婉转而悠扬。

绿草如茵的田野夹杂着稀疏的树林和五彩斑斓的鲜花,被唤醒的生命在经历一个寒冬之后终于得到了舒展腿脚的机会,争先恐后地争夺着阳光下的地盘。在田野遥远的尽头处,一条深不可测的、绵延一两千米的壕沟同高压电铁丝网栅栏一起将这些春天的生命力隔绝在建筑林立的机场之外。地面上的景物越来越小,逐渐变成一个个色斑,消失在云层之下。

第一次从天空中观望广阔的地面,一直作为劳苦奔波的机械师的埃辛多夫既紧张又兴奋。他把头从这架三翼飞机的后座的外侧收回来,高兴地朝太阳大叫,为他不经意间完成的梦想欢呼。

“你可算是满足了,机械师!”坐在男人前面的飞行员把皮毡帽取下,露出盘好的米黄色发髻,却仍然注视着前方,把她那压过引擎轰鸣声的嗓音通过急速流过的空气传到机械师耳朵里。

机械师脸上依然泛着笑容,藏在风镜后到一对棕色眼瞳流露出激动的神色,仿佛依然陶醉在刚才的景色中。从巴伐利亚拖拉机制造厂出来之前,他已经对碧蓝的天空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许久了。他不止一次梦见自己翱翔在阿尔卑斯山脉上空,自由地舒展开双臂,划破皎洁雪顶反射出的阳光。他也像面前的飞行员那样,豪迈地扯开嗓子,对着前面的人大声呼喊。

“看看这架飞机的性能吧,女士!”他扶着后座的机枪架,“福克DR.IIIB型,空优强化,机动能力独步天下罕有其匹!这绝对是帝国最好的战斗机!

兰斯机场,坐落于法国北部,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德军占领。现在经历四年的苦心经营,这里成为了整个德意志帝国航空部队最大的境外驻地。整整三个航空联队的飞行员与地勤,全部在此处驻扎。同样的,配套的后勤人员也是多的惊人。战时每天都有三四百架次起降,忙碌成了这里的主题。

生锈铁皮构筑的机库内充斥着淡淡的汽油味,尽可能摆放整齐的器械因为连日的高强度作战也显得杂乱无章。拖着疲惫的身躯,年轻的埃辛多夫提着工具箱走进了机库,然后迈向停泊在机库中央的战机。

“新型战机吗......真是个难伺候的家伙呢。”费力地推来支架,机械师按规章开始了常规检查与维护。每个关键部位都要检查,而战事紧急,又不得不压缩时间。机械师本来想匆匆弄完了事,想到新战机的首次试飞有上级领导特别关心,他只好不断重复机械的动作。

哈欠不断,高强度作战对飞行员和地勤都是严峻的考验。埃辛多夫本以为从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调出来会得到一丝放松,没想到却只有每天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困倦感逐渐爬上了脑袋,上下眼皮不断打架,他只好硬撑着做完了发动机保养,然后带着一身油污爬上驾驶座休息。虽然说机场规章明令禁止这种行为,但比冰冷地面好得不知道哪里去的皮革座椅对累到极点的他还是有莫大吸引力的。

“诶......这个战机是双座的......那就到后座去算了。”他迷迷糊糊地爬上机身,刚为新鲜的双座战机发出一声感叹,便一头栽在尚未安装机枪的后座上,蜷缩成一团。

小说相关章节:边缘战线 EDGE BATTLELINE边缘战线 EDGE BATTLELINE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