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碧蓝同人】西班牙的逸仙(第五十一章至第五十五章),4

[db:作者] 2025-07-20 01:24 5hhhhh 4340 ℃

第五十四章

自打逸仙向着“皈依”君主主义,尽管她与共和还有些明争暗斗,政治立场却是越来越接近。

一日,逸仙与共和聊起清朝。聊着聊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这不就是一首诗吗?很奇怪吗?”

共和对汉学不甚精通。唐诗、宋诗,五言、七言,还有新出的现代诗。

逸仙看共和,一副“你啊,还需要学习一个“的表情。

“你是不知道,因为这句诗,一个家族全家抄斩,财产清空。“

共和只是听说过,啥叫族诛。在欧洲,这样按着家族关系大杀特杀的事很少见。

看这个好姬友果然是不懂,逸仙只好扶额叹气。单纯,有时候是一种罪过。

“我得告诉一种罗致罪名的活动,叫文字狱。

这么说吧,一般说来,如果说甲要整乙,比如说想要霸占乙方的田产,但是没有什么别的手段;又或者说,乙方当官或经商,得罪了甲方。

这个时候,甲会在乙写的所有文字里找字眼。比如我刚才说的‘清风不识字’,在曲解中解读为‘清朝/满洲人的风俗不通文字教化’。

正好,当时的皇帝想要找个借口,收拾一下读书人…对,他们就和你们国家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有事没事就要找政府的脸子,显示一下文人治国的威风。

这个写诗的人家正好因为财产多,有人惦记他的财产想弄到手,几次没成。于是利用当时的形势,此人专门研究写诗人的文章,寻章摘句。

正好,他找到这句,赶快告官,说此人写的诗侮辱清王朝,侮辱满洲族,含沙射影说满人入关是野蛮征服文明。

皇帝于是杀了写诗人全家,财产充公,一部分留给举报人。这样,虽然不是全到手,举报人还是无偿得到了被举报人的一部分财产。“

共和到底是没听过这种路数。在欧洲,自文艺复兴,任何政府形式钳制思想的行为都会被当作野蛮与暴政。

近些年纳粹“火光照亮新时代”的烧书行为艺术,在西欧文化圈争议非常大。

没想到,早在古代的中国,这种事还能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政府煞了异端思想的威风,举报人能够获利以积极举报告发,异端“苗头”斩草除根…

“老百姓呢?他们怎么没有闹?你们那里不会闹的吗?”

如果在欧美,哪个政府随随便便宣布牵制思想的自由,要么会被当成纳粹余党,要么会被当成布尔什维克。除非像此时的德俄两国一党极权,则此类思想禁锢几乎实现不了。

西班牙的北部邻国法国就是例子。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禁止过多少次民间结党。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后禁止全国集会游行。结果呢?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

在欧美国家,谁敢用行政力量禁锢思想,老百姓大概率被带节奏闹事。

“嘿嘿,共和,你这就有所不知了。

要是像你们那样,只有政府单打独斗,那肯定会被言论说成是‘周厉王在世’。周厉王你听说过吧?禁止民众议论朝政,结果跟你们欧洲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七月王朝国王)一样被赶出国都。

这个事,真说起来,不是皇帝专门找的事。找事的与写诗人一家有利益纠葛,和其他人一样是老百姓。这样,事情的性质就多了一道。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普通人有矛盾,一个找另一个的文字毛病,借题发挥,那么这就更单纯的是普通人的利益纠葛。皇帝最多是借题发挥,顺道干点什么。

读书人作为被‘顺带’打击的对象,也许会转弯抹角用隐喻提皇帝的事。大部分老百姓则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着自己也能代入进去,你告我,我告你。

治理老百姓,最好的境界就是百姓一盘散沙。光靠国王与皇帝千提万点,不可能无死角监管全国每个人。这样,就让他们身边的人自发地监视他们。

每个人身边都有人。这些人里面因为利益与感情问题,难免有那么一些与当事人不对付的。正好,给他们一条路,让他们自发地监视当事人有无谋反作乱的嫌疑。

当事人不一定造反,这无关紧要。只要有人这么一直盯着就成。他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包括盗窃设套这么地搞到利益,也可以用文字狱捞到想要的利益。“

共和瞠目结舌。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主流思潮之一是各阶级团结的民族主义。

德国的康德等更是提出“国家是超越一切的最高精神存在”。

没想到,逸仙心底里根本对这些不屑一顾。她只知道,什么最实用就用什么,不实用等于没用。文字狱名声不好听,不好听,管制社会有效就行。

她现在,正在深化对君主制,特别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与支持。

商鞅变法,初有人非议,后有人盛赞,他则不分如何,全部下狱发配,理由就是一条:

法律,是要你不说废话去执行的,不是让你敢去议论的,不论夸还是骂,都不行。

小说相关章节:西班牙的逸仙西班牙的逸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