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09年 03月 刊 下部(共52篇) - 6,2

[db:作者] 2025-06-19 22:41 5hhhhh 3910 ℃

  却见那孔明笑道:「女娃娃们莫要害怕,我们俱是古人。如今国危兵弱,奸臣当道,方使外国窥见其中,小觑我泱泱华夏。汝等虽是女儿身,却肩负报国重任,此乃天数,不可违也。今我传你们兵法战策,奇门遁甲;二将军、三将军同子龙将军传你们武艺。等到若干年后紫微星君到来,你们务必协助他驱逐鞑虏,光复失地。切记,切记。『于是犬女们在梦中学艺。』云云。」

  其实这不过是唐忠一家之言,哪里有人真的相信?原来因求亲的不是官宦子弟,就是系出豪门,唐忠心中极是不愿,然而又不敢得罪,苦于无奈,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徒是应景而已,此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唐门三女倒是真的武艺精熟,且通晓韬略,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意。这哪里是三国名将教授?授业恩师就是她们亲爹。

  贾环来到关上,先参拜「笑弥勒」倪大。这倪大与倪二相貌几谓丝毫不差,若不是他整个脑袋无有一根须发,油光铮亮,囫囵球儿相似,旁人将很难分辨。倪大接到兄弟的书信,叫手下人读了一遍,自然是欢喜。他瞧贾环虽不英武,倒也受看,更有他身量颇高,亦能弥补不足。

  因笑道:「小兄弟年齿如何?读过几年书?」贾环答道:「小可已经痴长了十七年,从五岁时就读私塾。《四书》倒是读全了,《五经》只读过《书经》、《礼记》及《春秋》,却不怎么精熟。

  闲暇时也曾读过《史记》,《汉书》等史籍的。」原来贾政教育子弟,极偏重儒家典籍,却不喜《诗经》、《周易》。这倪大斗大字不识一筐,懵懵懂懂,仿佛听天书一般,继而又解嘲般大笑道:「这军营里读书郎少之又少。娘的,今儿你来了,倒像是状元公驾到了!」因见贾环谈吐文雅,行为有礼,亦是欣喜非常,即带他见总兵唐忠。

  正在此时,就听见关下号炮声响,枪声大作。倪大把眼一瞪,怪叫道:「哇呀不好!那红毛子抢关来了!」说罢也顾不得贾环,急忙顶盔贯甲,拾掇得一身乌黑;提着一柄大斧大踏步走出帐门。

  即将出去,忽而又转回身对贾环说道:「甄兄弟,不如同去,也瞧瞧阵势,好歹是要看的。」

  此时贾环听见关下喊杀声震天,早已吓得腿都软了,僵在那里。听见倪大唤他,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语音甚是惊恐。那倪大却没听清,误以为贾环亦要同去,大笑道:「是个爽快汉子!」因回头向手下兵丁令道:「速速给甄兄弟准备兵刃马匹!」他却忘了问贾环是否会武。众兵得令,寻了一副合身甲胄,七手八脚替贾环披挂起来。贾环瞧着自己的相儿,哭笑不得。

  须臾之间,那喊杀声如翻江倒海一般。贾环被士卒扶上一匹骅骝马,又有人问道:「先生使什么兵刃?」众兵见他瘦长身材,不像个武官,是以这般问。贾环勉强答道:「甚么兵刃分量最轻?」马下士卒有说长剑的;有说马刀的;还有说是烧火棍;抑或是芦柴棒的,七嘴八舌。

  贾环终于选了一条衙门用来刑讯犯人的水火棍。那棍四四方方,一人来长,是采用极有韧性的木材所制。贾环抱着棍,战战兢兢来到关口。

  彼时关下一大队红毛鬼子骑兵正呼喝呐喊,要进行下一轮攻势,另一队火枪兵不住放枪,关上中国士兵射箭还击。贾环下了马,抱着水火棍来到关上,双腿尚且抖个不住。只见倪大正与一员大将在商议甚么,那员大将背对贾环,正是山海关守将总兵唐忠。唐忠身后却站着三个窈窈窕窕的曼妙身影,虽是穿着皮质衣甲,亦能显现风流。

  这三员女将就是婉玉、娴玉及嫣玉三姝,也是背对贾环。贾环此时仿佛不知惊慌了,只要上前细看三女容貌。却见倪大同几名副将转回身就要出关迎敌。倪大看见贾环果然来了,心下佩服,暗道:「我只当他是个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哪想到他真敢来,是个好男儿!」他又忘了这正是因为他的令,众兵才将贾环簇拥着,他不得不来。

  倪大走到贾环身旁,挽住贾环双手,笑道:「好兄弟!随我出关迎敌,你替为兄观敌压阵,我去杀他个娘的!」因拉着贾环一齐下关。

  贾环哪有挣脱的力气,即使有也不敢的,只得走下关去。

  山海关上号炮三声,几十面战鼓一齐擂将起来,声势震天。倪大下关,将几名副将连同贾环在军中立定,自率一部马步兵将向前突击。倪大喊道:「众家兄弟!不就此杀光贼人,更待何时?」

  说罢一挥大斧,众将士齐呐声喊,奋勇厮杀。

  贾环哪里见过这阵势?他自幼锦衣玉食,从没出过长安都城,更没见过着奇装异服,大鼻子、蓝眼珠、红胡子的罗刹士兵,不由地瞠目结舌,身体微晃,险险从马上倒栽下来。罗刹骑兵与中国将士本应打个势均力敌,然而罗刹兵有火枪手掩护,那火枪要比弓箭厉害得多。

  不多时,倪大所率兵马损伤大半,倪大似乎也受了伤,加上敌人骁勇,大斧竟是愈加沉重。贾环身边的几员副将岂能见死不救,众人一齐大吼,率领余下的兵卒向前掩杀。那贾环本不敢上前,吓得他双腿夹紧战马。

  可他胯下战马久经沙场,知道主人夹紧双腿乃是前进的命令,竟自顾突击飞驰,哪管主人命令。贾环左手紧紧攥住马缰绳,右手倒拖水火棍,将身子伏在马项上,闭着眼,咬着牙,心里却只叫苦。

  周围喊杀声震耳欲聋,贾环以为自己早已死了多时,先前还是汗出如浆,此时却是汗不敢出了。孰料过了多时,他竟然毫发未伤,运气简直好极。而此时他身边止剩下七八个马军了,步军不是战死,就是被罗刹骑兵逼住不能向前。贾环偷偷睁眼一看,只见距离他一百步左右有一员罗刹军官,年纪较大,穿着打扮与旁人不同,就已猜到那是敌人将领了。

  彼时倪大已中了五枪,刀伤不计其数,血染战袍,连那匹坐下黑马,都几乎是红的了。他早已杀红了眼,手中大斧上下翻滚,不顾死活了。

  猛然间他一眼瞧见贾环已经连同几个马军突进罗刹阵营,前面就是罗刹指挥官叫做菲利莫诺夫的,在罗刹军中担任上将职位。倪大用尽力气大喊一声:「甄兄弟!擒贼先擒王!杀死那个红胡子老鬼!」喊罢大叫一声,吐血力竭而死,尸身从马上栽了下来。

  而总兵唐忠在关上远远看见倪大战死,自然悲痛万分,此时已被热血冲昏了头,只要出关拼命。

  原来唐忠年轻时曾讨伐匪寇,后来遇见当时身为匪首的倪大,他战败倪大并将其生擒活捉,却没有杀害。倪大感激他活命之恩,随即投降官军,跟着唐忠鞍前马后转战各地已有二十余年了。二人平时以兄弟相称,友情极为深厚。

  此时身后婉玉三姐妹连忙拉住唐忠,婉玉劝道:「爹爹莫要冲动,敌人实力在我之上,鲁莽出战恐怕难以取胜!」娴玉也劝道:「姐姐言之有理,罗刹人火枪十分厉害,我军不能以吾之短攻敌之长!」嫣玉最小,只是拉住父亲,想说些甚么却张不开口。唐忠这才清醒。他一拍前额,失声哭道:「倪老弟呀,为兄定然为你报仇!」随即复再站起,走向关口。

  贾环赫然听见倪大在身后呼喊,回头去看,已经找不到了,自知不祥。突地胸中一股热气好似要破口而出,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英雄气概,竟奋不顾身向前冲杀。他自学过些拳脚棍棒,虽不精熟,然而此时舍命战斗,倒也打翻几名罗刹骑兵。此时风云大作,老天忽然下起雨来,那罗刹火枪遇到雨水,就打不响了。

  每每到这个时候,罗刹人往往先自退兵,等到雨停再战,然而今日罗刹兵占了上风,杀了对方一员上将,而那菲利莫诺夫看见贾环不要命般杀将过来,上将冷哼一声,暗暗嘲笑这中国小将军自不量力,挥手示意火枪手将火枪收起,众军闪在两旁,却拔出马刀,自行催马上前会战贾环。

  关上唐娴玉悄悄对姐妹商量道:「爹爹是三军主帅,不能轻易出战。我们虽是女孩儿家,却也不比男子汉差。现下罗刹兵不再放枪,不如叫弓箭手射箭掩护我们,女儿们率军突然冲杀一阵,必能成功。」婉玉、嫣玉齐声赞同。

  三姐妹来到父亲面前,婉玉说道:「爹爹在关上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我们姐妹三个率领一千兵马出关冲杀一阵,也是要救回关下的兵将,抢回倪叔叔的尸身。」唐忠微微皱眉,这三个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怎么舍得?然而女儿说的有理,为将者又岂能不顾军事,只怜惜女儿,于是肃然说道:「谨慎小心!」三姐妹领命出关。

  关下菲利莫诺夫上将已经纵马来到贾环马前,他用罗刹话大声嘲笑道:「小娃娃回家吃奶去罢!」那大红胡子也随之乱颤。贾环虽然听不懂,但见他神色便猜出一二。

  这时他已是不要命的了,虽有些自然的害怕,但是仍旧凛凛骑在马上,左手横握水火棍,右手却慢慢伸入怀中。正是:上阵竟拿水火棍,临敌幸骑骅骝马。

  大胆小将哪一个?

  长安环儿不姓贾。

  要知贾环与那菲利莫诺夫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回

         唐总兵力竭擒二女贾参将官升娶三妻

  俗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又有《燕山亭》一首,单表那富贵去,贫苦来,世事无常: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乃是大宋那无道的画画皇帝赵佶所作,权且拿来。

  话说那罗刹上将菲利莫诺夫纵马向前,觑准贾环脖项就是一刀,贾环武艺本来不济,幸亏罗刹人只凭刚勇,对于中国武术自然难望项背。

  贾环连忙缩颈藏头,那刀锋从头上挥过,把贾环惊出一身冷汗。紧接着那菲利莫诺夫回马又是一刀,贾环慌忙用水火棍格挡,那水火棍是木质,「咔嚓」一声断为两截。贾环更是大为惊恐,那起初一点儿英雄气全都化为乌有,连忙拨马就跑。菲利莫诺夫大笑一声,纵马急追。

  贾环伏鞍而走,却从怀里掏出一只铜盘,正是当日宝钗所赠。

  贾环绰盘在手,心中暗祝道:「宝姐姐,我对不住你,但愿这铜盘能救我一命,击中罗刹鬼子。」想罢,回转身看得真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铜盘撒手抛出。这铜盘颇具分量,又是囫囵圆的,恰似飞碟一般向菲利莫诺夫打来。

  菲利莫诺夫此时追得太急,业已停不住马,只瞧见前头飞来一物,发出黄澄澄的光,急要躲时,已是来不及了,被铜盘击中前额,登时鬼叫了一声,血流满面,人已倒撞下马,不再动弹。贾环心中大喜,飞转身奔菲利莫诺夫而来。

  菲利莫诺夫仍躺在地上,已昏厥过去,后方罗刹兵急忙上前营救,可是距离太远,待到他们抢回菲利莫诺夫,早已是一具无头尸首了。原来贾环跳下马,拔出黛玉赠送的七宝匕首,只稍用力一割,那大胡子人头已然落地。贾环长出一口气,拾起铜盘与菲利莫诺夫首级,翻身上马跑回本阵。

  唐门三姐妹在后面看得清楚,大喜过望,指挥众军乘势追击;罗刹士兵见主帅已死,士气大跌,早已无心恋战,抱头鼠窜。至此中国军队大胜一场,冒着大雨将罗刹兵赶出八十余里,斩首两万余,俘虏三万余,夺得火枪、战马等战利品不计其数,又一鼓作气攻下辽北小营口镇,与罗刹兵占领的沈家大寨隔河对峙。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话说罗刹方面,那主帅菲利莫诺夫竟然被一个中国瘦干少年杀死,军中各自激愤。罗刹军中有两个十八岁的女子,一个叫做安娜,另一个叫做玛丽娅。前者金发蓝眼,后者红发碧眼;高鼻子,厚嘴唇,肌肤雪白;两女单看颜色,都还妖娆艳丽,然而身体却是高大健壮,丰满修长。

  罗刹军中并不排斥女子,如果女子本领高强,亦能带兵打仗。这两个女子都是菲利莫诺夫的甥女,力气堪比男人,又擅长西洋剑术。她们自然咬牙切齿,暗自决定行刺唐忠、贾环等,欲替舅舅报仇。不提。

  贾环与唐忠、唐门三姐妹在小营口镇正式相见。贾环口称总兵大人,纳头便拜,唐忠连忙双手相搀,众人各自见礼,叙了姓氏年庚。唐忠因问道:「甄贤契却是从哪里来?仿佛与我副官倪总兵相识。」

  因提到倪大,众人俱各伤感。贾环目不转睛盯着唐门三姐妹身上,口中却微笑答道:「小人是长安都中人,自幼在那里长大。只因家中突发变故,无所依靠了,自己能为又浅,便四处找寻差事。那日巧遇倪总兵之弟,因他介绍,来谋个刀笔师爷的,权且挣些军饷度日。」

  唐门三姐妹见贾环瞧她们的眼光中似有无礼之意,便不甚高兴。

  唐忠感叹道:「是真巧。甄贤契即通文理,武艺又如何?」贾环尴尬笑道:「小人不会武艺,只学过些个花拳绣腿,不足以论。」唐忠笑道:「贤契休要谦虚,不妨就在堂上练上一回。」贾环无奈,信手在兵器架上抽出一条最细的竹节钢鞭,正要耍时,只听见一个娇滴滴的声音道:「甄大哥文韬武略,初来乍到就立奇功,小妹倒要讨教甄大哥高艺。」

  这声音仿佛莺声燕语,听得贾环骨头都要酥了,回头一看,却是唐家小妹嫣玉。唐忠笑道:「我这三个女儿,不爱红装,却爱戎装,甄贤契和小女比划一下也好,让她们知道山外有山,免得今后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原来唐门三姐妹心中恼恨贾环无礼,又不好说甚么。正踌躇间,见父亲说出这话来,便要乘机教训贾环。

  只见嫣玉抽出佩剑,如一泓秋水一般,捏个剑诀,站在堂前。贾环提着竹节鞭,几乎没有立式。嫣玉不知贾环不善武艺,见他随随便便,更加提防小心,不敢轻易出手;这厢贾环只瞧着嫣玉粉雕玉琢的小脸儿,只是站着。嫣玉见他盯着自己,不禁又是害羞,又是气愤,双手一推,宝剑平刺贾环前心,这一剑虽然平常,却是能攻能守的妙招。

  贾环兀自呆站在那里,想着各种龌龊念头,竟不知道躲避。嫣玉剑尖距离贾环止有五寸,见他不躲不闪,大为惊讶,恐怕他武艺高强,不知用什么巧招应对自己;又担心他武艺不精,被自己刺中。

  处在这两难境地,嫣玉急忙将剑锋一转,身子斜移,采取个守势站住。贾环这才清醒,自是后怕心慌,额头微微见汗,不由地后退两步。

  嫣玉见他依旧不攻,到底是年轻女孩儿,只当贾环瞧她不起,恼羞成怒之下反手一剑平削贾环头顶,贾环忙用竹节钢鞭外磕。虽然他武艺远不及嫣玉,然而力气却不输于她。嫣玉试探几次,见他招式平常,大为放心,一剑刺向贾环头上的束发方巾,意图将那方巾挑断,抑或是割断他一束头发,也好教训教训他。

  贾环此时接连几次防御,招法早已乱了,只累得气喘如牛,见嫣玉剑刺自己头顶,慌乱中竟将钢鞭也刺向嫣玉。他却不知道这竟然是个极为巧妙的招数:两人中若不有人收手,势必两败俱伤。嫣玉见他突然使出个同归于尽的招数,惊骇至极,连忙把剑回收。不想那竹节钢鞭的护手处有四个铁环,其中之一正好套住剑身,两人力气相左,四只手只一扭,那宝剑竟断为两截。

  武器一断,即说明该武器主人已然输了,贾环竟浑浑噩噩胜出,自己尚且不知。嫣玉满面羞惭,红着脸已然咬着下唇低声哭了出来,身后两位姐姐则气愤满胸,双双站起。那唐忠是个行家里手,业已看出贾环武艺稀松平常,再斗下去必定吃亏,于是制止女儿出手。

  贾环抓耳挠腮,手足无措,他是最见不得女孩儿家哭的。唐忠笑道:「贤契已然胜了。嫣玉呀,这是何苦?不可再哭,失了礼数。婉玉、娴玉两个,陪你妹妹下去休息。」贾环低垂着头,怏怏不乐回到座位。唐忠已经看出贾环对自己女儿有思慕之意,只是对他容貌、武艺都不中意,自然不敢轻易招他为婿。

  因笑道:「女孩儿家小性儿,贤契休要烦恼,晚间为你摆酒庆功,兼有犒赏三军。」言罢即令众人各自散去。

  贾环呆坐在营房之中,后悔莫及。自他见到唐门三姐妹,便起了色心,然而却没有歹意,这与他当年见到黛玉、宝钗及湘云等心情一致。

  晚间军中大摆筵席,自然是山呼海啸,酒池肉林。嫣玉黄黄个小脸儿,一眼都不瞧贾环;娴玉则是怒目相向;婉玉却只是静坐饮酒。贾环心中愧疚,便觉得那美酒佳肴如同嚼蜡一般,索然无味,坐了一会儿便推说身体不适,回帐去了,不提。

  唐忠打了胜仗却死了结义弟兄,有喜有悲,不觉喝得酩酊大醉,被手下兵卒抬回帐中,不多时,业已鼾声如雷。他哪里知道自己床下竟然埋伏着两个刺客,正是那罗刹女安娜同玛丽娅。她两个见唐忠睡沉,悄声爬出,每人手中擎着一把西洋剑,一条短火枪。两女目光相对,微微点头,先出大帐,用蛮力将两个守卫军士掐死,继而蹑手蹑脚回到帐中,双剑急速刺进唐忠胸膛!

  唐忠大叫一声,奋力坐起,那酒早已醒了。幸亏那西洋剑极其细长,又没刺中心脏,因此唐忠得以不死。他大吼一声,双手奋力抓向两女头顶;两女惊恐之下一齐开枪,子弹击中唐忠前胸,可她们的头发也被唐忠抓住;唐忠双目精光暴射,双手用力一合,两女头颅相撞,闷哼一声昏厥过去。

  此时唐忠伤口血如泉涌,再没有一丝力气,只得软瘫在床上。

  唐门三姐妹、贾环等听见响动急忙来到帐内。三姐妹眼见父亲是不好了,不禁放声大哭,众人亦自哭泣。唐忠嘱咐女儿道:「你们姐妹们自幼不喜女红,只喜欢舞枪弄棒。为父教授你们武艺,却又后悔,不如寻常人家女儿活得顺意。在长安都中时,多少人提亲,都被我回绝了,我只想着给你姐儿三个找寻最好的婆家。

  哪成想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今我不行了,你们母亲又早年亡故,再没有亲戚长辈……」

  唐忠此时业已口鼻流血,气若游丝,他一把拉住贾环,老泪纵横道:「甄贤契,我看出你对我女儿们有心。我死之后恐怕她们弱质女流,孤苦无依,从今天起,你就是她们夫婿,他们就是你妻子。姐妹三个,不分尊贵,只分年齿。你可愿意?」

  贾环见唐忠眼光中甚是期盼,再瞧那三姐妹泪人儿一般,心中自然喜欢,却又知道她姐妹们九成九并不愿意,只得说道:「小人哪里有此福分?令嫒们俱是天香国色,又德才兼备……」唐忠摇头阻止道:「我见你是个好孩子,虽然武艺一般。我已经做主,父母之命,她们三个谁敢不听?我天明时已然修书一封,递进都中,表奏你为行军参将,如今我死了,你可权领总兵之职。」

  说罢,双手抚摸三个女儿头顶,伤心叹道:「为将者,马革裹尸才是最好的结束,我得了个好归宿,你们应当高兴。嫁给甄贤契,你们心中也许不愿,然而为父眼光素来不差。你们小时,有人说你们将来连诰命夫人都不屑做的,必定大富大贵。」忽而又高声叹道:「皇恩浩荡!臣唐忠恨不能驱除蛮夷,报效国家,万死之罪也!」竟气绝身亡,死不瞑目!

  众人再次放声痛哭。过了半晌,贾环劝阻道:「大家不可再哭!总兵大人西去,我们应当早早准备后事才对。」果然有人停住哭泣,把唐忠尸身抬出清洗装殓。唐门三姐妹自然不舍,抱住棺木哭个不住。

  彼时有几员副将对贾环说道:「大人,唐大人临终前命您代理总兵职务,请您权领总兵印绶,将此事表奏朝廷知晓。」贾环点头称是,众人又问:「这两名罗刹女刺客如何处置?」贾环捧起一盏烛台,蹲下身子,借着灯光看那两名罗刹女子,只见她们虽然身子长大,然而面容美貌,肌肤白嫩,胸脯丰腴,与中国美女又是大大不同,心中便含不忍。

  因说道:「这两名罗刹女鬼犯下滔天大罪,不能轻易杀剐,暂时收监,听候发落。」时下有兵卒将两名女子五花大绑,拖到囚牢,此时她们仍旧昏迷不醒。

  众人各忙其事,整整一夜。次日三军挂孝,为唐忠出殡。因贾环被唐忠招为女婿,按规矩与唐门三姐妹一同在前。贾环抱着丧棒,招魂幡在棺木前,唐门三姐妹在后。虽已有婚约,然而亲事尚未操办,唐门三姐妹心中又极不情愿,因此四人一路无话。小营口镇百姓听说唐忠出殡,纷纷夹道洒泪相送。

  不一日,长安都中圣旨来到,贾环等跪迎接。只听天使太监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山海关总兵唐忠,自奉君来,克尽职守,抵外安内,实有浩瀚大功。今封唐忠为鲁国公,女婿甄环袭其爵位;唐忠三女均封为孝义节烈夫人。因三女曾有战功,长女婉玉封为金凤郡主、次女娴玉封为玉凤郡主、幼女嫣玉封为彩凤郡主。

  唐忠生前,曾表奏甄环为行军参将,因甄环有击杀敌军主帅之功,今封甄环为秉中将军、凤梧郡马、山海关总兵兼辽东太守。令甄环等务必将罗刹、高丽、倭等外寇歼灭!钦此。」众人领旨谢恩。

  贾环摆宴款待天使。酒至半酣,天使笑道:「甄将军年纪轻轻就立此大功,今后前途无量!」贾环也笑道:「蒙圣上恩宠,惶恐至极。」天使已有些醉了,对贾环附耳说道:「哪里是皇上恩宠?现下皇上已年过花甲,无力打理朝政了。如今却是贾贵妃秉政,那些奏折、表章等俱是贾贵妃批阅,连这圣旨也是贾贵妃下的。」

  贾环听完就是一愣,不觉想到元春姐姐,因小声问道:「贾贵妃系出谁家?可是荣国府?」那天使点头默认。

  贾环大为吃惊,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姐姐,既伤心,又难过。良久才说道:「那荣国府的政老岂不是父凭女贵了?」天使又笑道:「这却不然。贾贵妃主持朝政,官员们都不知道,何况政老。止有我们这些近侍的太监才知道。」贾环又问道:「那为何止有贾贵妃,皇上后宫粉黛三千,其他妃嫔为何不参政?」

  天使叹道:「那贾贵妃聪慧非常,学识精纯,男子中尚且罕有,何况是女子啊。」贾环自此惆怅起来,许久无言。

  待到送走天使,贾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多时,守帐军士报道:「三位郡主有请。」因贾环等尚未成亲,因此不能称唐门三姐妹为「夫人」。贾环收拾了一番,起身来到三姐妹帐外。原来三姐妹自幼便住在一间屋子里,如今大了,仍然同宿一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待续)

小说相关章节:09年 03月 刊 下部(共52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