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何春传奇史】最新 序章至第七章 - 2,6

[db:作者] 2025-06-16 10:54 5hhhhh 1440 ℃

               已看破了陈军战法的于谨命令宇文直率一万士兵与梁帝萧正德一起留守竞林,            自己则与大将田弘立刻领军五万出发,大军先向江陵方向以迷惑陈军,在半道上即            刻前往华容。准备伏击陈军。

               而在陈营陈文帝起初听闻北军有动作,十分不安,想叫人骑快马追回徐因风。            但后来听说北军是往江陵方向时,紧张的心情才有所放松。取消了召回突袭部队命            令。

               不久于谨在华容三面设伏大败陈突袭军,二万陈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徐因            风战死、副将任忠拼死冲杀,才率三千残部冲出重围。

               突袭部队的全军覆没,令陈军主力上下皆恐,谋士徐陵想以死谢罪,但被陈            文帝制止。陈文帝再度召开御前军事会议,会议上,有将领提出坚守,但是人反            人认为此刻湘州方面战局不明朗,一旦北周援军正在赶往江陵,届时陈军后果将            不堪设想。

               有人提出撤出乌林,全军返回建康,但也有不少反对的人,反对的人认为如            果一旦撤退,此次攻略将前功尽弃,而且主力一旦撤离,于谨如果在后面追击,            那么陈军必将全军覆没。

               最后有人提出主力渡过曲水,然后与周军背水一战,这样尚有可能取得胜利,            但反对的人认为这样过于冒险,而且于谨可不是泛泛之辈。众人争论不休,直到            散会,也没有达成统一的建议。

               第二天升帐陈文帝将经过一夜的思考候的决定告知大家,即渡过曲水,与周            军背水一战。命令下达后,各将领回营准备,一个时辰后大军准备完毕,就在大            军即将离营出发前一刻。这时何春策马向前,来到皇帝的御架附近高声说道:            “圣上万不可渡河背水一战。”

               陈文帝一听有人阻止自己渡河决定,于是拿住缰绳,回头一看,是陈可尚的            义子何春,由于何春的军职太低,所以昨晚的御前军事会议他不能参加,而自己            渡河背水一战决定恐怕是他的义父今早告诉他的。

               陈文帝笑道:“何校尉阻止寡人渡河,莫非自己有什么高见。”

               何春言道:“陛下渡河,欲背水一战,恐有三大败。”

               听闻此言,陈文帝脸上的笑容顿时散去,沉声追问道:“那三大败?”

               何春大胆说道:“今日的形式与汉初井陉之战时颇有相似,但是却有本质上            的区别。昔日,汉大将军韩信,以万人在绵蔓水东岸列背水阵。最终击败赵国。            靠的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            终以少胜多。

               当年韩信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术之所以能成功,            因为正是韩信代汉军征战从无败绩,士气高昂。所以韩信兵少师疲依然能够取胜。            而我军昨日华容惨败后,损兵折将,士气低糜。而北军真好相反。此为一败也。

               曲水西岸多为平原,而我军以水军为主,其次步兵,而骑兵只有五千馀人。            反观北军多为北方善骑之士。如果我军贸然渡河决战西岸,岂不是扬短避长呼。            此为二败也。

               竞林城塞虽非高大坚固之城池,但以六万士卒守之,仍然绰绰有余。我若            为于谨,待我军西渡,坚守城池,不与我军决战,那时我军必为攻坚之战,如            若久攻不下,师疲将乏,必备于谨所乘。此为三败也。

               由此三败,陛下若执意西渡,必备于谨所败,到时大军覆没,陛下一旦被            被北兵所虏,那南朝危矣,社稷亡矣。陛下必将成为南朝千古罪人,…………”

               “大胆逆子还不住口。”这时陈可尚打断越说越激动的何春,陈可尚泛起            怒容大声斥责道:“逆子,你以为读了几天的兵书和几片《史记》就可以在陛            下面前,目无君上的胡言乱语吗?在陈前的诸位大人都可以称得上久经沙场之            士,难道他们作战还用你这一竖子教嘛。”

               何春意识道刚才自己的话语确实有冒犯皇帝之处,吓得连忙下马向皇帝请            罪。

               陈文帝听完何春劝言,手捻胡须想了一想觉得确实有几分道理,于是赦免            何春无心的欺君之罪。然后转过头对陈可尚说道:“大将军,令公子的话可有            道理。”

               陈可尚立马言道:“犬子虽是胡言乱语,但却有几分道理。”

               接着陈文帝又问群臣,诸将皆说说何春之言有理。于是文帝低头看了一眼            何春说道:“何校尉,郑恕你无罪,起来吧?”

               何春站起身,上了战马后,文帝又问道:“既然何校尉不同意我军西渡,            那么爱卿有何良策呢?”

               何春不慌不忙言道:“我军还是应该拔营起寨,不过不是西渡,而是向东            后撤一里。这样我军便有三益”

               众人听后均疑惑不解,文帝连忙问何春其原由。何春言道:“我军营离曲            水只有半里之遥,北兵的弓骑兵常常在对岸袭扰我军,使我军也不能棉,饭不            能食。对我军将士的精力有很大影响。如今后撤一里,便可以避开敌弓弩的射            程。此为一益也。

               我军后撤一里,便可以留出半里之地,可以让于谨排兵布阵。”一说道这            里,众人顿时惊愕不已。因为战场上最为忌讳的是己方主动给敌人留下施展战            术的立足空间。何春看了看众人的表情,微微一笑顿了顿继续说道:“于谨看            到对岸有立足之地,便会率军渡河攻击我军,到时我军乘敌军渡河立足未稳时            攻击敌军,此为二益也”

               听到这里不少的将领都流露出不屑一顾神情,因为何春的这一计策说的简            单,但做起来并不是容易。何况对手又是老奸巨猾的于谨,这时谋士徐陵冷冷            说道:“何校尉此计虽妙,但于公未必会上当哟。”

               这时何春不顾众人冷嘲眼神继续说道:“据家父所言‘于谨是一位从不放            弃任何一次破击机会的主帅。’昨日,我军新败华容,士气低糜,我军后撤一            里,军士扎营而不休息,整军备战,军中再传出大军预东归之意,于谨乃善于            用者,他知道,一支一心想撤退的军队,其守备必然松懈,何况此处曲水两岸            方圆几里并无可伏兵之处。

               所谓‘再猛之虎,偶有小瞌’(再强老虎也有打盹时候)’,我南朝与于            谨交战从无胜绩,这足以骄其心,然而骄兵必败,于谨听闻我军预撤后,必不            起疑,必将率军追击我军,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绝不会想到我军            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任忠打断何春话冷哼道:“于谨在东岸派兵布阵后,正好发挥‘置之            死地而后生’的背水一战的战术,如何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何春听后冷笑道:“将军真乃宋襄公也。”众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任忠            听完后也无地自容,脸容一沉不再说话。因为自己提的疑问被何春一“解释”            就显得太过白痴了,何况自己还是一个常年领军将领。

               这时中书舍人蔡景历问道:“假设于谨不追击我军呢?”

               “那我军就坚守此处,坐观战事发展,视机而动。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益。”            何春回答很干脆明了

               大将军章昭达又问道“那北周援军一旦赶到,我军岂不是危矣。”章昭达            所提出来的疑问正是不少的将领所担心的。”

               这时何春言道:“大将军过虑了,思陈有两点可证明北周援军不会到来。            第一点:思陈幼年在北方时,常听闻女蒙族南下商人说起女蒙族士兵中流传这样一            句话‘宁碰黑獭,莫遇羔羊’。黑獭是西魏八大柱国,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            泰的字,指的就是宇文泰。羔羊与高洋同音,指的就是北齐开国之君——高洋。

               而齐主高洋可谓虎狼也,常窥关中。手下如斛律光、高长恭、段韶和慕容            云甫皆乃当世之名将。北方强悍的女蒙族更是时常进犯北周边界。由此等强敌窥            视关中,加之江南安泰,各地尚无祸乱。因此北周断然不敢贸然挥军南下。

               第二点:湘州之地对于我南陈来说,是进取荆襄之根本,而对北周来说有            如鸡肋,其重要性无法与江汉之地相比,在我军未克江陵,威逼襄阳时。北周            主力援军绝不会不顾北齐强敌而贸然挥军南下。与我军决战。

               有了以上末将所说的三益二点,因此思陈建议陛下先撤军一里安营扎寨。            然后故布疑阵。”                            何春一说完,众将用惊异目光看着何春,因为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未            满十四岁的会有如此高的战略见识。陈文帝更是用复杂的眼神重新打量了一番            何春。他心中不但有和大臣一样的惊愕与欣赏,但也有高度忌惮与戒备,因为            当今太子与之比起来真可谓羊羔遇到了虎狼。心中思索:此子必须好生培养,            将来必将成为我南陈擎天之柱,反之将会对我南陈祸害无穷。

               何春有这有如此高的战略见识。并不光是他天生聪明,他有着同龄男孩所            没有经历的苦难,他经历过人世的艰险,尝到过人心的险恶。所以他比一般孩            童更加成熟和稳重,更是那些生于宫墙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室孩童所不能            比的。

               何春幼年读过论语,在知识和礼教方面有一定基础,加之这一年来,陈可            尚教授其兵法,并且何春又即爱读史书,所以使何春在见识上更上了几层楼。                            陈文帝立刻下令,大军拔营起寨后撤一里,并令主力军各营军士砍树木扎            制木筏,而驻扎在鲁山的徐度收集船只准备大军东返。还令人在营中散布大军            即将撤回建康的消息,最后陈文帝要求在场的诸将严守何春此计,不得向部属            和任何人透露。几个时辰以后陈军后撤一里,重新安营扎寨,军士们开始砍树            扎制木筏。三天以后,陈军又开始收拾釜锅旌旗等军器准备第二天再向后撤退            一里。

               竞林城中于谨几日前听闻陈军主动后撤一里,并且陈军开始扎制木筏和收            集船只,而后陈军营中传来撤回建康的消息。于是心中开始思量陈军下一步真            正意图,这时探子回报,陈军又开始收拾釜锅旌旗等军器准备继续后撤。于是            于谨断定陈军正准备撤回建康。于是决定今夜偷袭陈军大营。

               而陈军方面,半夜陈文帝下令马不离鞍,人不卸甲,今夜各将士分批着甲            而眠。又令中央宿卫军加强在营中的守护和巡查,任何人不得离营,违令者斩,            以防军情泄漏。

               半夜时分,竞林城刚有动静,陈文帝便得到了探子汇报。于是是很快的陈            军全部进入作战状态。不久北军开始渡河,当大军渡过了一半时候,陈军营中            突然灯火通明,五千精锐骑兵从大营中杀出直奔尚在渡河立足未稳的北军。紧            接着陈军步兵和弓弩兵跟着骑兵杀向北军。

               北军没有想到自己偷袭陈军,竟然会被陈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陈军最先            出击的是猛将任忠,他率五千骑兵冲入刚刚渡河北军先头部队,虽然此时北军            在东岸兵力稍占优势,但尚无完全立足。敌不住陈军骑兵强大的冲击,几次突            击过后,北军东岸部队向西岸溃败。

               接着陈可尚率两万水军赶到,士卒们向河中放下木筏,接着乘木筏攻击河            面上正在东渡或溃败西渡北军。河上顿时乱做了一团。

               这时在西岸的于谨准备重整队形,然而在东岸,此时徐陵与章昭达各率的            八千弓弩手已经在任忠军的两翼展开,向正在河中或是向西岸北军射箭,不久            任忠骑兵和陈可尚率水军先头部队已经渡河向尚未重整队形的于谨西岸北军杀            去,接着文帝也率大队人马杀向北军。

               北军溃败。陈军军士气大振,如洪水般朝对岸涌去。由于这几日下过雨,            曲水上涨,河水相当深,北军的渡船又不多,因此北军溺死或自相踏死者无数。            与此同时陈军相继放下木筏渡河西进攻击一进濒临败退北军。

               西岸北军虽顽强抵抗,但败退之兵不断涌向本阵,造成本阵混乱,加之陈            军攻势凶猛,最终西岸北军还是难以抵挡陈军的攻势。于谨一看败退之势已成            定局,于是下达撤退命令,大军向竞林城塞撤退而去。

               没有多久时间梁帝萧正德与宇文直率兵从竞林城出来接应于谨,北军后援            部队马上迎住了陈军,然而依然未能阻止勇猛的陈军。混战中萧正德中箭落马,            幸好由爱将奋力拼死救出。然而此时的北军军心更是一落千丈。

               陈军主力直扑竞林,一鼓作气攻下竞林城塞,更追击了北军五里之地。于谨            与萧正德率二万残军逃向了江陵。

               汉唐历572年六月十日丑时,南方陈军与北周和西梁联合的北军,在曲水河            两岸进行了汉唐国史上有名曲水反袭战。最终陈军大获全胜。

               陈军击退了于谨后,大军进入竞林城塞,陈文帝下令犒赏三军。宴会中陈文帝            高兴的言道:“此次作战,我军攻克竞林城塞,大败不可一世的北周大将于谨。全            靠诸位将军。然而此次作战居首功者应属陈大将军的公子何春校尉。”这时陈文帝            环顾四周却未发现何春的身影。

               于是问道:“陈爱卿,令郎呢?”

               陈可尚言道:“犬子正在营帐中,由于他官职卑微,不能出席此次宴会。”

               “哪有这样事,来人传何校尉入帐。”陈文帝言道。

               不久何春进入,陈文帝大加赞赏了何春一番,并升迁何春为虎贲中朗将,封            明威将军,还赏赐了一把陈武帝陈霸先用过碧海升龙剑。

               刚刚赏赐完何春,湘州方面就传来陈军最新的六百里军报。

                 陈文帝接过战报一看原来是湘州方面传来的捷报,捷报说:陈军的吴明彻、            杨文通、萧摩诃三部与湘州的北军在在长江沌口交锋,由于陈军在吴明彻等诸将            努力下,大败湘州方面的北军。

               战表详细讲述了此次沌口水战过程,并提到的此次沌口水战的首功是萧摩诃            的远方侄子萧怀明。

               原来此次沌口水战胜利是萧怀明谋略,他建议首先陈水军战船沌口江面上逆            风布阵,使得北军水军误以为,有机会借风势纵火攻击陈水军,因此北军水军便            会用舰载薪。

               然后萧怀明又建议募集军中小船,并在每一条小船上都配有弓箭手,先令小            船先行出发承受北军水军的拍舰攻击,由于陈军小船快速灵活,很难被北军水军            的拍舰发拍(砲)击中,反而是当陈军小船一旦靠近北军大舰,陈军便用火箭攻击            北军大船,北军大船都装有用于火攻可燃之物,不久北军水师的不少的战船便开            始自焚起来。不久之后北军水师的阵形便全部混乱起来。

               这时陈军看准机会,派出陈军大舰开始进攻,不停发拍(砲)击之,北周、西            梁船舰尽为陈军击碎,沉没于沌口中游。吴明彻等乘势猛击,西军多半沉溺,大            败而逃。西梁大将王操、北周江陵总管王悦和大将权景宣只得率领残部向湘西方            向撤退,中卫大将军吴明彻随即向向湘西方向进军准备一举攻克湘西诸郡。

               陈文帝看到战报后大喜过望,立即令侍者将战表传阅给诸将观看,这时待诸            将看完之后,一齐向陈文帝道贺,文帝高兴之余立即下旨,嘉奖湘州的全部陈            军,并提升萧怀明为平虏中郎将,封为雄威将军。就着样何春与萧怀明二人的校            尉生涯还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

               两个未满十四岁的少年他们的军职在同一天由校尉晋升为中朗将。也许很多            人认为他们俩之所以能当上中朗将,完全靠着他们有贵族的背景,但不管怎么            说,他们以十三岁的年龄成了史上最年轻的中朗将。过去的史上晋升记录只有霍            去病可以比美,霍去病十八岁时为剽姚校尉校尉,只用一年时间便晋升为骠骑大            将军了。不过,霍去病十三岁时也不过是个校尉而已。

               而这时何春隐隐约约有种预感,萧怀民不能成为自己的战友的话,那么真的            很有可能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宿敌。

               此时陈文帝又问诸将下一步的策略如何进行,这时谋士徐陵建言道:“北军            新败,我军当立刻攻打江陵,收复荆州,这样以来长江上游则全部归南陈,南陈            西部则无忧矣。”

               陈文帝想了想并没有说话,这时谋士蔡景历建言道:“可令吴明彻、萧摩诃            等诸将趁胜收复湘州全境,并趁机攻打北周的巴州诸郡。再急令镇西将军徐度攻            取巴陵,以截断郢州北军的归路。同时立刻命大将程灵洗攻取后梁河松郡,以牵            制荆州的北军,而我军主力则攻打荆州重镇南郡,以断西梁一臂。

               陈文帝听完蔡景历谋略后,想了一想后,说道:“就按蔡大夫的策略下旨            吧。”

               不久陈国镇西将军徐度立刻率兵攻取巴陵,在郢州的北周军统将元定听闻湘            州的北军水师在沌口水战中大败,也立即向江陵退还。当元定军过了江,刚一到            达巴陵岸上时,突然见岸上已遍竖陈军旗号,这时周步军统将元定已被被陈军截            住。显然这之前,元定还不知道陈国大将军徐度已经袭取驻军巴陵了。两军狭路            相逢,徐度怎肯放过元定。

               由于北军多日征战赶路,师疲兵乏,怎能比得上陈军以逸待劳,两军一交            手,北军大败,元定见突围无望,最后只得以死来报效北周。元定死后。北周军            余众全为徐度所俘。西梁将军李广顺,还未知情由,冒冒失失的也趋至巴陵,同            样为徐度军所擒。

               与此同时,吴明彻等诸将乘势追击西窜的北军,连续攻取了公安,武陵,一            举拔得湘北全境,接着吴明彻又乘胜攻入北周控制的巴州,取下秭归均后又向永            安进发,周巴州刺史裴宽极力抵御,苦守数十日,终被吴明彻攻入, 北周西川总            管尉迟迥立即带兵进驻白帝城,才阻止了陈军凶猛的攻势。

               而郢州刺史程灵洗为呼应陈军主力,乘势胜攻取后梁的河松郡。陈军主力则            一鼓作气拿下荆州重镇南郡。两路陈军自东自南一齐进攻江陵,而退归江陵北周            柱国于谨,忙整顿败残人马,堵御陈军。两军相持数十日,仍无法攻克江陵,这            时有探子禀报说,北周的部分主力援军已经向荆州方向开始增援了。并且北周皇            帝为了鼓舞南方战线上北军士气也御驾亲征了。

               这时谋士徐陵、蔡景历上言:“北军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不但会大            损陈军士卒,恐怕我南朝刚刚收复大片失地也会得而复失。不若先与北周求和安            民为上,以后再作良图。”陈文帝从其言,令使者往北军驻守江陵去求和,并许            诺每年纳岁贡。于谨连忙把这一消息报知周惠帝。

               周惠帝见江南急未可下,乃从之,于是下旨于谨道:“北周愿意与南陈结为            兄弟之邦,今后两国共伐北齐。不过陈军先撤人马,朕然后班师。”于是北周与            南陈两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再度结盟,北周同意以现在的控制地为边界,承认            南陈南朝正统地位。南陈则释放被俘北军各级将领。并且每年向北周交纳丝绸三            千匹。 陈文帝面对对北周是向来是宁让千金而不让寸土。

               而此次大战之后,陈国收复湘州全境,并攻取了后梁荆州的两郡五城,北周            巴州的两郡六城,使得西梁的国土只剩江陵周围二千多里地。于是陈文帝下令新            置荆州和巴州两州,以陆子隆为荆州刺史,治所江津。杨文通为巴州刺史,治所            永安。吴明彻总督荆、湘、巴三州的军务。在陈文帝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和谈结            果后便收军退归建康。

               历时几个月之久的荆湘之战就这样结束,南陈并没有得到他们最想要的结            果,只是在取得一定的优势和土地下就与北周和谈退兵了。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何春想不通为什么在竞林之战后,自己好几次想向皇帝            建言,但都被陈可尚给立刻阻止。这时陈可尚似乎看透了何春心思,拍了了拍何            春的肩膀说道:“越锋利的宝剑,越容易折断,处在乱世更应该注意收住自己的            锋芒。不要随时随地都露自己的锋芒。这就是在乱世中生存的道理,思陈记住为            父的话吧。”

小说相关章节:【何春传奇史】最新 序章至第七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