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伍,1

[db:作者] 2025-08-12 20:06 5hhhhh 9580 ℃

“不一定哦……”五条清阴恻恻的一句打断了两人的缠绵悱恻。

“什么不一定?”

“屈阳也可能是道家派来的……”五条清眼神飘忽不定。

“他不是佛祖弟弟吗?”

“是啊!”五条清重重答道,“但我只说了他妈是佛祖他妈,没说他爸的事哦……”

然后他转过头对脸色不虞的长子说,“我就要说‘他妈’,佛祖‘他妈’!”

木头措手不及,明显很诧异,然后是无奈,最后是包容。

“他爸是谁啊?”五条悟觉得被这个老顽童带着,连自己都变得不正经了。

“现在公认的说法是道祖的青龙。”

“有什么依据吗?”

“这就要从屈阳的出身说起了,《西游记》都看过吧?”

“那个谁没看过?我今年还和悟君一起追剧呢。”禅院直哉扭头看五条悟,对方含笑点头。

*日本富士电视台2006年1月9日推出的11[[rb:集电视剧 > 西游记]]平均收视率超过20%,最高收视率则高达百分之29.2%,成为2006年度日本最受欢迎的电视剧。

“喏,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佛祖被一只孔雀吞过的事,佛祖本来想杀了她,但是诸佛劝他‘你是佛祖,怎么能杀生呢?何况你在此妖肚子里待过,她就是你的生身母亲啊。’佛祖无奈,只能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认孔雀为母,连带孔雀的弟弟也封了护法。”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如来道:“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那孔雀和青龙怎么能生出凤凰啊?”禅院直哉歪头,“杂交?”

“外祖母是凤凰啊!”五条清两手握爪,“你这是出言无忌啊,当心啊,小六媳妇,你这张嘴……”五条清紧握拳头,看上去忍得很辛苦。

“凶什么嘛……”禅院直哉把脸藏在五条悟怀里。

五条清无奈道,“总之啊,白认一个妈就算了,又多了一个弟弟,关键是这弟弟还不知道是谁家的。”

“噗……”禅院直哉露出一个坏笑,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把脸重新藏进五条悟的衣服。

“祸从口出。”五条清警惕地盯着他,确认他没有吐露什么刻薄话的打算,方继续说:“佛母不肯说,即使是佛祖,也不能强迫自己母亲啊,只能自己查。那孔宣之母是受到龙汉初劫的煞气才怀孕,佛祖就怀疑是不是龙息。”

*《道藏》记载,混沌开辟,乾坤始奠。天地岁月由创造至毁灭,成住坏空,生住异灭。须经历龙汉、赤明、开皇、上皇、延康,世间五大量劫,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为一量劫!

“孔宣是谁啊?”

“孔雀大明王菩萨咯,拜托你这个都不知道?”五条清吃惊万分。

“哼。”

五条悟觉得孔宣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但想不起是在哪里听过了。

“佛祖一次拘来五百条逆龙,搞得灵山是露雾缭绕,车祸频出。”

“为什么露雾缭绕啊?”禅院直哉保持着趴在五条悟胸前的动作扭头问,两人就像贴贴熊一样,不过是比较小号的熊趴在大号熊怀里。

“被佛祖捶得喷露吐雾咯。”五条清一脸鄙夷,“这都不知道!”

禅院直哉鼓起嘴,把脸埋了回去,不理他。

五条清想起什么有趣的事,笑道:“听说佛祖问完一个,屈阳就跟在后面问趴趴龙:‘你认识我爸爸吗?’”

众人齐齐想那场景,确实有点好笑。

禅院直哉在好笑之余有点心酸。

“道家集体去道祖那抗议,说佛祖把他们出行工具都收了。”

“道家都骑龙吗?”五条悟听得啧啧称奇。

“怎么不骑?”五条清一耸肩一摊手,“现在做道士的,没个龙都不好意思出门,只要不骑青龙,什么龙都行!”

“为什么不能骑青龙?”禅院直哉忍不住搭话。

“青龙为贵喽,这就跟龙袍只有华夏的皇帝能穿一个道理啦~”

*《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rb:其 > 天文训 ]]篇记载:“太陰、少岁、星、日、辰五神皆合,其日有云气风雨,国君当之。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陰。”

太陰、斗杓三星、岁星、日、辰五神会合的时候,就会出现云气、风雨,国君应注意这类异常天象。天神中最尊贵者,莫过于青龙,或称之为天一,或称之为太陰。

“当然也有骑鹿骑虎的,还有倒坐骑驴的呢。”

*[[rb:语出 > 抱朴子•杂应]],云:

若能乘蹻(qiāo)者,可以周游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龙蹻,二曰虎蹻,三曰鹿卢蹻。

*乘蹻:道教方术名词。蹻通“履”。乘蹻者指能够举足高飞疾行的有道术者。

*龙蹻经(lóng qiāo jīng ):道教谈飞行术的经典。

*鹿卢蹻: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张果老,道教神仙“八仙”之一。倒骑白驴。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道祖对手下的诉求置之不理,还斥责他们迷了道心,谁知道佛祖查了所有道家在籍的龙都没找到,最后只剩下一条龙没查,那就是道祖的青龙喽。

佛祖把道祖一约,道祖本来还以为他是来赔礼道歉的,结果没想到人家是来查案的,当下两大佬可就嘴炮了半天,袖子都撸起来了还没人来拉架,这样很难收场啊,两老大回头一看,手下们都躲得远远的!谁敢介入他们啊?”

五条清说得活泼有趣,几个小辈都听得入神。

“所以这次三方混战,你要说他们两个亲自下场battle也不是没可能啊。”

“那是青龙吗?”禅院直哉好奇地把脸转过来。

“这个……”五条清一摊手,“要是能弄清楚也不会打起来了。”

“而且不管是谁错,那一方都不可能承认的,大人物都很要面子的!”

“所以是佛祖弄错咯?”五条悟揣度其意,有此问询。

“我可没说哦。”五条清搪塞。

“那屈阳的父亲是谁啊?”禅院直哉好奇。

“孔宣。”

“欸?”几人齐齐惊呼。

这下还没轮到禅院直哉质疑,木头先忍不住了:

“可父亲您刚才不是说……”

“是了是了,这件事其实从一开始就调查错方向了,大错特错!孔宣他当了太久佛母,我们都忘记他是只雄孔雀了!”

“孔宣!”五条悟恍然大悟,“[[rb:难道是 > 封神演义]]里特能打的那个孔宣?”

“就是他啊!”五条清一跺脚一捶手,“准提佛母都打不过他,就是靠着他那句经典的口头禅 ‘你与西方有缘’,把他诓进佛门了。”

“怎么又出来一个佛母?”禅院直哉吐槽。

“哎呀你就当这个佛母不想当了,诓进一个新人来顶他的缺。”五条清信口就来。

“哦~~难怪孔宣要吞佛祖?”禅院直哉恍然大悟。

包括五条清在内的众人对禅院直哉的对答如流纷纷绝倒。

禅院直哉不明所以,五条悟给他科普了一大通。

*准提佛母,又称准提菩萨、七俱胝(zhī)佛母,禅宗称其“天人丈夫观音”。

《准提心要》,密教著述,其序:“经云:佛国无诸女人,解之者曰,女人作佛者,皆变成佛相,不复有女人旧相也。而准提王,独以佛母名者何哉?一日瞻拜之下,忽有思曰,母者养育之义也;慈爱之称也。盖父师之督责,不能施于有生之初,母氏之劬劳,偏能适其赤子之性,诸佛之戒律甚严,父师教诲之道也,准提之接引甚宽,母氏慈祥之德也。何者?诸佛欲众生之出世也,必严其防而正告之曰,人生好色者,不能成佛,尔之妻子,不必有也;人生残忍者,不能成佛,尔于有情之肉,不必食也;人生迷乱其性者,不能成佛,尔于清酒美醴,不必染指而沾唇也;其教可谓严矣!于是众生,能者从之,不能者去之。准提王虑其从之者少,去之者多也。因立一法,以诱之曰∶尔能从我教,我听尔有妻子也,但勿邪淫足矣;尔能从我教,吾听尔食肉以果腹也,但一月中,斋戒数日足矣;尔能从我教,吾听尔取旨酒,而少尝之也,但令温克不沉湎焉亦足矣;若尔不信,我将尔所欲求,如官爵,如眷属,如宝珠仙药之难致者,第从我教而诵吾咒,皆可大慰其怀,来我教不以饮酒食肉有妻子之故,而拒绝于尔也。亦见我教之宽而可从乎?于是众生之从佛者,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即众生之不从佛者,亦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何也?人情畏父师之严,乐母氏之宽,故世尊之法,人畏其难,准提之法,人乐其宽,此佛母之名所由来也欤!”

经中常说佛国无女人,何以准提王独以佛母为名,其乃古佛父师戒律森严,为教诲之道,而准提佛母接引甚宽,乃慈祥之德也。古佛深欲众生出世,是故严加教诲而告之于世人:“好色者不能成佛,你不必有妻子。人生残忍者不能成佛,你不必食有情众生之肉。人生迷乱其性者不能成佛,你不必染指唇沾清酒美醴。”于是众生能遵从者则学佛,不能遵从者则不学佛。但准提佛母忧虑学佛者少,所以立一法:“你要从我教诲,我听任你有妻子,但不要邪淫即可。你要从我教诲,我听任你食肉果腹,但一个月内要守几天素斋即可。你要从我教诲,我听任你取美酒少尝之,但令温身而不沉湎即可。”又说:“你若不信,可将你所欲求如官爵如眷属如宝珠仙药之难求得者,只要听从我教法,而诵我的咒语,都能获得。我所传教不以你有饮酒食肉妻子而拒绝你。”人情畏父师之严,乐母氏之宽,此亦准提佛母名称之由来。不过话虽如此,修行此法者,有过必知悔改,不可自陷于罪戾,虽有圣善之母亦不能救拔。

“俱胝”是是个比亿、京、兆、赫还要广大的计数单位,意即有七俱胝那么多不可数劫数的佛,皆因修此准提法而成就。

*淮提法:“准”为不空,羂(juàn)索为“胝” (zhī),“准提”,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相之一,为少女相)、金刚藏菩萨,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藏密许多派别认为不空羂索观音是准提观音的化身,或者功德相等。

不空羂索神咒:‘羂索’原意是指古代印度在战争或狩猎时捕捉人马的绳索。以‘不空羂索’为名,是象征观世音菩萨以慈悲的羂索救度化导众生,其心愿不会落空的意思。

敦煌莫高窟384[[rb:窟中唐壁画 > 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中的不空羂索观音一面六臂,头戴化佛冠,右上手持戟,右中手臂屈置作印,右下手执羂索,左上手托壶,左中臂屈胸前手持莲花,左下手提净瓶。

禅院直哉听得脑袋嗡嗡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淮提观音就是怕人家不信佛,所以像慈母一样对待信徒,才被称‘佛母’对吗?”

“对!”五条悟面露欣慰。

“真是……”禅院直哉啧啧,“什么不学,学妇人之仁。

人敬我一尺,我进人一丈。如果是我,对方说不信佛,就用酒灌醉他;如果他醒来还不信,就用戟揍他,揍得他老老实实信佛;如果这都不行,就用羂索套住他的脖子,问他‘我一心度化你,你给不给我这个面子?’这样看还有谁敢不信?”

众人被他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惊得说不出话来。

五条悟哭笑不得,“你这样确实很有说服力。”

“对吧。”禅院直哉洋洋得意。

“就是‘师子骢’好可怜啊。”

“什么师子骢?”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则天顺圣皇后》记载:

正月,戊寅,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平章事吉贬安固尉。 太后以顼有干略,故委以腹心。顼与武宗争赵州之功于太后前。顼魁岸辩口,宗短小伛偻, 顼视懿宗,声气凌厉。太后由是不悦,曰:“顼在朕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他日, 顼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后怒曰:“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驰,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 顼惶惧流汗,拜伏求生,乃止。诸武怨其附太子,共发其弟冒官事,由是坐贬。

正月,戊寅(二十八日),内史武三思被罢免为特进、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降职为安固县尉。

太后因吉顼有才干谋略,所以以他为亲信。吉顼与武懿宗在太后面前争在赵州和突厥作战的功劳。吉顼体格魁梧能言善辩,武懿宗矮小驼背,吉顼怒视武懿宗,声色俱厉。太后因此不高兴,说:“吉顼在朕面前,还敢轻视我们姓武的,以后难道还可以依靠吗?”后来,吉顼面奏事情,正引证古今,太后发怒说:“你所说的,朕听够了,不要多说了!太宗有马名叫师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朕当时作为宫女在太宗身边侍奉,对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太宗夸奖朕的志气。今天你难道值得玷污朕的匕首吗!”吉顼害怕得浑身流汗,跪伏地上请求免死,太后这才没有杀他。姓武的亲贵们怨恨他依附太子,共同揭发他弟弟假冒官吏的事,因此被降职。

等五条悟说完这一通历史典故,禅院直哉感慨道:

“这个武则天倒还有点志气。”

五条悟笑道:“武则天确实很了不起,可惜她不是李世民的茶,李世民在位期间她默默不得志,直到李治继位。”

禅院直哉嘟嘴道:“那悟君呢?”

五条悟听出禅院直哉话中含义,揽住他道:“匕首你不是有了吗?”

“哼。”禅院直哉抽出袖中咒具,拔出后用手指抚拭锋刃。

“小心别伤着。”

“我又不是笨蛋。”

等到众人回归正题,好不容易想起刚才是在讨论什么,禅院直哉想到一个问题:

“既然是雄孔雀,为啥不是佛父啊?”

“那观音原来还是‘勇猛丈夫观自在’呢。”

*《华严经》中记载观音:“勇猛丈夫观自在。”

“信徒要佛是什么样,佛就是什么样,你看观音吭过一声吗?”

禅院直哉恍有所悟。

五条悟问他怎么了,禅院直哉便将进来前遇到菅原道真的事情说了。

一听到事关菅原道真,五条清立马紧张兮兮地问道:“什么?你遇到道真公了?他和你说什么了?”

禅院直哉便说了道真公的考校。

“释迦弥勒是他奴?”五条悟喃喃。

禅院直哉看五条悟一副参悟模样,心下欢喜,这次可轮到我了。

禅院直哉不待五条悟思索出来便给出答案:

“是我。”

“嗯?”五条悟似有所悟,而后恍然,“确实。”

“是我。”五条悟重复。

“你们两个在打什么哑谜啊?道真公到底什么意思?信不信我揍人了?!”五条清听得懵懵懂懂,开始撩袖子。

木头当了真,赶忙劝阻,“父亲父亲!道真公说的是一则公案。

这个公案是说佛祖和弥勒都不过是‘我’的仆人。”

“所以问你‘我’是谁啊?”五条清抓狂地问,禅院直哉突然找到了同伴。

“这个‘我’可以是任何人。”木头瀑布汗,但还是恭声解释:“就是让人不要把‘禅学’当成神明去崇拜,要先识得自性,不可迷信崇拜神佛,父亲您不也参悟到了吗?”

“那倒是哦。”五条清找到台阶下,一挥拂尘,自在逍遥。

木头见劝服了,内心安定下来,“其实道真公这句话也可以用儒家的‘六经注我’来解释,读书要以‘我’为主,以自己为主,自己读别人的书,不是为了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而是为了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呐,说的是嘛,现在的年轻人连六经是什么都不知道。”

*六经:《诗经》、《尚书》《仪礼》、《易经》、《乐经》、《春秋》,[[rb:比五经多了 > 乐经]]。此处泛指一切儒家经典。

*注:专注。

*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

儒家学者以注解六经悟圣人之道为使命,但陆九渊主“心即理”说,尝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是我们找寻本心、发明本心的途径罢了,理已具足心中,不必外求。

其学术思想,为明王守仁所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被diss的禅院直哉重重地哼了一声。

木头讲得很起劲,即使他想告诉的人根本没在听。

“《孔子家语》记载,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贡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颜回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说:‘智者应该怎样做,仁者应该怎样做呢?’

子路回答说:‘智者能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要能够使别人爱戴自己。’

子贡回答说:‘智者能了解别人,仁者能关爱别人。’

颜渊回答说:‘智者有自知之明,仁者能自尊自爱。’”

孔子对三个徒弟的评价分别是“人才、人才中品质优良的人、智慧明达的高尚君子。”

木头说到这顿了顿,充满孺慕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大人给我们兄弟十人取名时不也是抱着这样美好的期望吗?”

五条清却没有如他所望露出那种赞许,而是充满苦恼地说:“我给你取名时,确实是希望你能成为仁义君子,但你也不要太……“五条清想要挠手,忍住了,保持抓挠的姿势,尴尬地说:“没想过你会这么超出为父期待啊……”

五条仁闻言脸色骤变。

“而且除了礼的名字是我酒醉时胡闹取的,义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你妈认的,名字也是他们自己改的,我可没认他们。”五条清挥了挥拂尘,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番话说得五条仁脸色煞白,昏昏欲倒,扔强撑着体面,向父亲请求坐下。

五条清没好气地让他坐,看起来这么温良恭俭让长子不合他意。

禅院直哉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冷心冷肺的人。

饶是他对五条仁观感一般,身为嫡子的骄傲都让他看不下去了。

加上正妻的身份,禅院直哉虽也很厌恶那个连正妻的体面都保不住的女人,正妻无能,拖累嫡子,但造就这一切的不该是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吗?现在还说出这种话?

禅院直哉有生以来头一次对男人的恶感甚过女人。

“哎呀坐就坐,你哪来那么多规矩?”五条清发牢骚,五条仁连站都站不稳,还强撑着要站起恭听聆讯。

五条清看不得他那样,把他强压着坐下了,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五条仁的脸更白了。

在禅院直哉爆发前的是一道冷笑声。

众人循声看去,是鵺,是他爆发出这种笑声,笑得特别开心,肉块都跳起了舞,就像一团不停蠕动的红色章鱼触须,又像一块燃烧的血珊瑚。

“你又怎么了?”五条清不耐问道,他问话时眸色特别冷,和之前判若两人。

禅院直哉看着眼前的男人,突然觉得他好陌生。

不止是他,其他两人也有这种感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鵺越笑越疯狂,“我是五条信,信誉的信,你取的好名字!”

五条清的眼神没有一点感情。

“我此生最得意的事就是背信弃义趁乱暗害你最爱的儿子,趁他活着时挖了他的一只眼睛留作纪念,最后悔的事也是只挖了他一只眼睛!”

鵺笑得愈加疯狂,但是五条清只是淡淡地看着他。

鵺的刺激并没有收获任何他想要的反应,他的笑声停下,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五条清,看上去像要冲上去咬上一口。

在鵺做出更疯狂的举动前,五条仁从椅子上跌落下来,坐在地上,捂着自己的脸。

鵺立马冲了过去,惊慌地问:“兄长你怎么了?”

但是五条仁只是把脸埋得更深,身体抖得更厉害了。

鵺慌张地在旁边不知如何是好。

五条清冷冷一句:“多大人了,还哭?”

鵺睁着饱含杀意的眼睛冲了上来,被毫不留情地弹开,碎了一地,有些砸在懵逼的高专三人身上,有些碎得更厉害,滚得到处到是。

从弹到的力道可以推出对方很生气。

五条仁哽咽着只知道道歉:“对不起父亲。”

禅院直哉很瞧不起,评价道:“真是个脓包。”

禅院直哉这么刻薄倒让五条清忍不住辩解一句:“他是刚知道真相有点……”说不下去,摇头叹息。

“啊?”禅院直哉吃惊地瞪大眼,而后像听到什么新奇事一样,对着七零八落的鵺咧嘴一笑:

“你还真是个好弟弟呢。”

那些碎肉正费力地想要聚拢到一起,那颗被弹飞出去后仍在死死盯着五条清、想要离他更近一点的眼睛被成功转移了目标。

五条悟、家入硝子默默去捡,肉块们一开始还躲,但是看了看哭得不能自已仍想来帮忙的兄长,选择接受了两人的援助。

禅院直哉则默默看着这一切,没有去帮忙,而是问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仿佛变了个人的五条清。

“那个礼的眼睛不是都在吗?”

五条清眼神懒懒,对禅院直哉的提问有种出乎意料,“有一只是义眼啦。”

然后扫向地上还在努力聚合的鵺,“如果真让这小子得逞,他肯定连五条家的门都进不来。”

好容易才进来的禅院直哉有点不悦,但他的关注点完全被可能很强大的术式吸引了。

“那他的术式和眼睛有关啦?”禅院直哉饶有兴趣。

“是啊。”五条清也很有趣味地盯着禅院直哉。

“很厉害吗?”禅院直哉更感兴趣了。

“厉害啊。”随着五条清这句朝气的话落下,他又变成了初见时的模样。

“如果礼的两只眼睛都在,这次佛道咒比试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呢。”五条清的声音不无可惜。

“这么厉害?”禅院直哉惊疑,“你不会夸大了吧?”

“父亲没有夸大。”五条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已恢复谦谦裙子的形象。

“礼的眼睛可以将活人转移至虚数空间内,在外界看来就是人活活消失。

密宗认为,眼睛可以分为七种境界,第一种是人类普通的眼睛,指视力正常的凡人;第二种就称作‘本目’,本能的双眼,那是一种有着野生动物般敏锐的眼睛,由于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比人类的视力范围要大许多,这种范围不是指视力的纵深长度,而是能捕捉到一些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其次是‘天目’,能看到两界众生过去未来多生多世的情形;第四种称作‘法目’,如菩萨和阿罗汉的眼睛,可以明见数百劫前后之事;第五是‘圣眼’,可以明见数百万劫前后之事;最高境界为“佛眼”,无边无际,可以明见澈始澈终的永恒。最后一种就是魔眼,可以打开虚数空间从不能以面目示人,永远都要遮挡着脸部,因为这种眼睛是足可以匹敌于‘佛眼’的第七种眼睛‘魔眼’。”

禅院直哉不耐道,“什么呀?怎么越说越多了?之前不还说五眼吗?现在又冒出个七眼?”

五条仁没有理会禅院直哉的作怪,继续说道:“确实如父亲所说,如果礼的两只眼都在,他就能施展出完全的术式——行境幻化,到时,即便五条家落败无处可去,也可以用礼的眼睛创造出一个新的五条家。”

“那不就是假的吗?”禅院直哉不满道。

“不。”五条仁坚定地说,“礼创造的事物和人都是客观真实存在于虚数空间的,这么说吧,礼吃过一盆香喷喷的牦牛肉,他想重温这道美食,他就用这个术式在自己创造的虚数空间再吃了一次,还带我品尝了。”

“虚数空间?不就是领域展开吗?说那么高级。”禅院直哉轻嗤一声。

“不,虚数空间就像是小叮当给大雄造的房间。”五条悟突然搭话。

“悟君?你怎么扯到小叮当了?”

“你记不记得有一集机器猫,大雄离家出走,搬到其他地方,走廊上有3、5、7号室一排房间,小叮当给他在3和5号室间开了一道虚构房门。把门贴到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四叠半的房间,还有可以烧水泡面的水池、灶台。“

*1叠=1.62㎡,4.5叠=7.29㎡

“取下门,原本门的地方就是一面墙壁,别人进不来。大雄在房间里面听摇滚音乐,开得非常大声,3、5号室的住户出来后,互相指责是对方家里的音乐太大声,大雄还觉得是吵架的邻居太吵闹。

那个就是虚数空间。你想啊,那么薄的一堵墙,最多两米,除非大雄自己打开门走出来,否则两家的住户绝不可能相信墙里有一间房,只会怀疑到对方身上。确实,在三维空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叮当给大雄创造的房间很可能是更高维度的空间。”

禅院直哉还是不太懂。

“我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追的漫画就是二维的,我画在纸上的人的也是二维的,如果我对他不满意,我就可以用橡皮擦掉他,我画出来的人是反抗不了的,因为这是一种降维的打击,纸片人什么都做不了,不论我把他涂抹、撕碎、烧毁,或者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箱。所以当听到五祖说的‘消失’,我就想到很可怕的事,我们是三维的,如果第四维的人看我不满意,想将我抹去,那就好像我在你面前被人用‘橡皮’一点点擦掉,而你和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情发生。”

五条悟看着禅院直哉眼神就不忍说下去了,“我只是打个比方。”

“比方也不行!”禅院直哉眼圈泛红,目露不舍、难过,还有一种控诉。

五条悟把人揽入怀里,温声细语道:

“那就好比我们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突然除了我们以外的行人全都被人‘擦’掉”了,除了眼睁睁地看着绝望、惊恐的人们向我们伸出手、不明状况就逐渐消失,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这还差不多!”禅院直哉面露欣喜,那种低落、迷惘、悲伤一扫而空。

“拜托,很恐怖欸。”

“我才不怕呢,被擦掉的不是悟君就行了。”禅院直哉完全不管自己说的话有多自私,把脸贴到五条悟冰冷的胸膛上,“只要我和悟君没有被擦掉,世界灭亡又如何?”

五条悟脸上露出笑容,但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自私,轻叹一声,把人抱得更紧了。

五条悟解释过后,禅院直哉有点懂了,问:

“那不就是自己造一个世界出来吗?”

“你这个想法和某种观点不谋而合,虚数空间就是虫洞。我们生活的宇宙,行星、卫星和恒星仅占了宇宙总质量的不到5%,剩下的是绝对黑暗领域。基于对虫洞的假设,时空扭曲造成的虫洞末端就是通往这部分黑暗领域的节点,历史上有很多流传下来的误入异次元的传说,这些迷途者被称为时空穿行者,比较著名的有日本的浦岛太郎,中国也有类似的记载,[[rb:最早出现在东晋虞喜所作的 > 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方对棋。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质的樵民,砍树来到了信安山的一个石室中,看见两名童子正在下棋,王质就留下来观棋,一局未终,王质发现他砍柴用的斧子的木柄已完全朽烂。王质赶快下山,回到乡里后发现家乡已完全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因为虞喜遇仙的事,信安山改名为烂柯山,柯就是斧头的柄,烂柯由此指代围棋,日本有些高段棋手还喜欢在扇面上题字‘烂柯’,平安时期的天才棋士藤原佐为扇不离手,他用的就是天皇亲笔题字‘烂柯’的扇子。

虞喜此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却厌恶仕途,从小钻研天文历算,是中国最早发现“岁差”的天文学家,‘岁差’一词就是他提出的。

小说相关章节:五直 紙花竹馬皆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