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红楼春梦(1~64)郭则 - 11,4

[db:作者] 2025-08-13 08:22 5hhhhh 8820 ℃

  贾薛两家虽是亲上做亲,人熟礼不熟,也有许多节目。那兰香本是天女临凡,丰姿绝世。此时换了盛妆艳服,更显得挑腮露润,杏脸春融。凡是看过新娘的,无不同声赞美。贾蕙称心满意,更不待言。只宝钗自从涓吉定期,以至大礼告成,忙忙碌碌不得一天安逸。这几天忙碌过了又须督视家人、媳妇们检收礼物、点理家具、结算帐目。宝钗因此次贺客众多,众家人、媳妇昼夜伺候,分外劳顿,一律从优给赏。其中特别出力的,又于例赏之外,加赏银两。李贵、焙茗等因两次送考,照料周至,俱在加赏之列。

  李贵等都领赏叩谢,只焙茗自往议事厅上见宝钗。跑下回道:「奴才不敢领奶奶的赏。」宝钗道:「你是二爷旧人,这一向出力比他们都多,岂有不领赏的道理?若是嫌少,公众的事,只可委屈点。将来再补你吧。」焙茗道:「上头赏下来的不拘多少,都是恩典,奴才怎敢计较。这回有了例赏,又加赏了奴才几个人,更是分外的恩典,岂有不知感激的。但是奴才有个下情,要求奶奶,奶奶恕了奴才的罪,奴才才敢回呢。」宝钗诧异道:「你有什么为难的?只管说吧。」焙茗回道:「不瞒奶奶说,东府里丫头七儿和奴才很好,二爷都知道的,求奶奶跟珍大奶奶说说,把七儿赏给奴才。情愿粉身碎骨,报答爷奶奶的恩典。」宝钗沉吟了一回,说道:「论起这事可太荒唐,姑念你服侍二爷多年,又侍候哥儿上学进场,多受辛苦,我替你和珍大奶奶说去,成不成看你们的缘分吧。」焙茗连忙磕头谢了,又请了一个安,慢慢退出。宝钗记在心里,却因忙着结算喜事账目,又要带着兰香到世交亲眷各处谢步,紧跟着秋节将临,又有各项琐事,总没得工夫寻尤氏夫说。

  秋节过了,探春回来,住了几天,邀着湘云、宝钗看看芦雪亭的芦花,稻香村的红叶,还请了薛姨妈、李婶娘及岫烟、宝琴、纹绮姐妹,在园中聚了一天。

  那天正是重阳,宝钗预备下许多螃蟹,就那凸碧山庄持蟹饮菊,做个登高胜会。

  待王夫人、薛姨妈等走后,众姐妹重被余兴,也联了一首七言古风。随后又是巧姐归宁,权哥儿文定,忙中日月,把焙茗的事几乎混忘了。

  那焙茗得了宝钗的面允,一天一天地悬望,总没有消息。起先还沉得住气,等得日子太久了,就不免种种疑虑。想来想去,只有找秋纹、碧痕从旁探问。秋纹道:「本来你就不对,这种事怎好求奶奶呢?奶奶不当面驳回你,还是留你的面子。」碧痕道:「哪里不是行好,咱们替他问一声也不费什么,可是奶奶很忙,得空的时候才好问呢。」后来碧痕遇便问过一次,知宝钗尚未说到,也不便再催。

  直到冬月里,正赶上尤氏在清虚现打醮还愿,原是为小孙子出花许的,一向忙忙碌碌,此时方得举办,也传了一班新戏。

  头两天尤氏亲自过来,面请邢、王二夫人,说明并无外客。邢夫人见贾赦仍旧做官,意兴比先好了,王夫人本好热闹,自从服丹后百病不发,也高兴出去玩玩,所以都答应去的。尤氏又至稻香村邀了李纨婆媳,然后来寻宝钗,宝钗正在怡红院,看丫头们检理大毛衣服,秋纹回道:「东府里大奶奶来了。」宝钗连忙见礼让坐,尤氏道:「宝妹妹,这一向知道你很忙,怕搅你的事,没得来看你。

  「宝钗道:「我有什么忙的,倒是这回喜事叫大嫂子累了好几天,也没见得你谢谢。「尤氏笑道:「咱们姐妹,这话还说得着吗?我亲找你,为的是大后儿在清虚观还愿,传的是新来的戏班,那地方也还清静,想请太太们和自己姐妹,大家去乐一天。大太太、二太太都赏脸,说是准去。姨太太那边也请了,这才来请你。

  你也累乏了,去散散罢。「宝钗道:「我向来怕热闹的,大家都去,也没人看家,算我谢谢吧。「尤氏道:「那天并没请外客,都是家里人,怕什么呢?「又费尽功夫,好说歹说,宝钗方才答应。

  忽想起焙茗之事,说道:「我还有点小事,要求大嫂子呢。」尤氏道:「你有什么事求我?」宝钗道:「有什么大事呢?就是服侍宝二爷的焙茗,这么大还没成家,他单看上你们七儿,大嫂子肯给么?」尤氏道:「七儿也不小了,几次要打发出去择配,因她家没有靠近的人,耽搁到如今。这两年姨娘们在任上文花、银蝶儿两个人也忙不开,倒靠她做些零碎事。既是焙茗那小子要,就给了他罢。

  「宝钗道:「咱们可就一言为定。「尤氏笑道:「笑话了,难道我还要你的定礼不成?「当下说定了,尤氏又再三叮嘱,大后儿早去。

  等尤氏去后,宝钗便打发碧痕告知焙茗,焙茗又上来磕头,千恩万谢的,说了许多话。后来尤氏因七儿服侍自己多年,又赏了一份小小妆奁,焙茗接了去,在府后赁房居住,这也是他们想不到的,如今不在话下。

  却说打醮那天,李纨、宝钗、湘云都先至王夫人处,看着王夫人坐上大桥,然后分坐朱轮翠盖车,丫头们另坐小车跟随,一路往清虚观。此时张道士成仙去了,他的门徒也姓张,带领道众出迎。一进山门,王夫人便命住轿,贾蓉、贾蔷上前请安。引至戏楼,薛姨妈、薛宝琴、邢岫烟已先在那里,尤氏忙招呼让坐,随后邢夫人也来了,只探春后到,不免各有周旋。尤氏邀姐妹们东楼入坐,笑道:「这儿不用拘着,大家舒服点。」当下开戏已久,胡氏呈上戏单,道:「这前三出大保国、迥龙阁、得意缘是神前拈的,他们唱的弋阳腔,京里才来不久,姑妈、婶子们还没听见呢么?」探春道:「我在北府听过,究竟有些欠雅。」湘云道:「旧戏也听腻了,换换新鲜也好。」宝钗道:「大嫂子今儿累了吧?别招呼我们啦。」

  大家就坐听戏,各有议论。唱到打樱桃,尤氏笑道:「宝妹妹你看这书童像你们焙茗不像?」宝钗看着戏笑道:「真有几分象呢,可是那贴旦比七儿漂亮多了。」尤氏道:「那是有名的甄碧云,谁比得上。」又道:「别看七儿长相,她妈梦见一匹万字锦才生得她,也许将来还有造化呢。」湘云道:「像这出戏就近于伤风败俗,年轻的人瞧惯了移动性情,为害不浅。」探春道:「戏曲中也有讲风情的,绝没有这般妖冶。依我说,戏曲虽是玩意,可容易叫人听进去,应该挑那忠孝节义的故事,可以感动人的编成曲本,给他们演唱,像这些诲盗诲淫的,都该严禁才是。」宝钗道:「别人不过白说说,你要这么办还办不到吗?」探春道:「这里头也有难处,眼前那位张中堂也是状元出身,就单爱听这些粉戏。若严禁了未免要得罪人呢!」湘云道:「就是外号叫锦带飘的那位中堂吗?」探春道:「那位只爱在紫檀大案上点票子,哪懂得听戏呢?」接着演翠屏山,扮潘巧云的叫做钱小凤,模样不及甄碧云,更演得淋漓尽致。探春也看不下去说道:「这可真该禁了。

  「正说着文花端进一个漆盘,回道:「这是哥儿的寄名符,那上头压的金玉玩意是道士们孝敬的,奶奶收不收呢?「尤氏道:「怎好叫他们破费。「探春道:「从前二哥哥也收过,若不收,显得看不起他们,倒不合适。「尤氏便吩咐收下。

  探春道:「珍大哥哥近来常有信么?姑娘们在任上都好罢?」尤氏笑道:「说起来怪可笑的,范阳那里从来就忌讳姨娘们,见你大哥哥正的没去,倒是两个姨娘去了,都当做希罕。原来从前安国公就怕夫人,有一个挂名的姨娘,可不许往那屋里去。安国公憋急了,从窗子里扒进去,被打更的当贼捉住,闹得人人皆知,你说可笑不可笑呢?」

  湘云道:「阔人都是这样,咱们三姑爷将来就是第二个安国公,你们瞧着吧。

  「尤氏笑道:「还有笑话呢,你珍大哥前任施节度,怕得厉害,地根儿就不许纳妾。有一回衙门里唱戏,施节度和女戏子多说了两句话,登时被夫人叫了进去,戏也停了,灯也媳了,一班客弄得张惶失措。那里官场中忌讳姨子号的就是为此。

  「宝钗笑道:「她们是管得太紧,你也太松劲了。大哥哥调到范阳,也有好几年,那地方就在家门口,为什么不到任上住住去呢?「尤氏道:「人家看外衙门享福。

  我看简直是受罪。那回蓉儿再三劝我去住了半个月,把我憋闷坏了,哪里有咱们吃吃玩玩说说笑笑的舒服呢!「一时又唱到状元谱,湘云笑道:「古来也有女扮男妆中状元的,可惜三妹妹满肚子的才学,不去考去。「探春笑道:「我哪里成呢,二嫂子调教出来的都会中状元,若自己去考,不是十拿九稳吗?「宝钗道:「别攻我了。「尤氏正要往正面楼走去,听见这话,回过头说道:「你们别说啦,我那回和我们四姑娘抬杠,我只说一句,你是状元第一个才子,惹她说了一大套的话。说状元难道没有糊涂的,又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世俗之见,今儿咱们说说不要紧,若四姑娘在这里,又要冷笑呢!「探春瞅了她一眼,尤氏也不大理会,走到正楼,又陪邢夫人、王夫人等说些闲话。薛姨妈先要走,尤氏再三留她坐了席,方和大家同散。

  宝钗在车中想起那年打醮,宝玉因张道士提亲回家呕气,闹到砸玉,还如同眼前之事,不免牵起伤感。刚回到怡红院,秋纹迎上来回道:「刚才伺候新房的小丫头瑞儿来说,小蕙二奶奶有点不舒服,奶奶歇一会儿瞧瞧去罢。」宝钗换了家常衣服,五儿送上茶来喝了两口,便带着莺儿往新房去看兰香。

  只见兰香歪在一张紫色绣垫扬妃榻上,星眸半闭,眉黛微皱,大有怯弱不胜之态。瞧见宝钗进来。忙支撑站起,叫声奶奶。宝钗道:「我听说你不大舒服,快躺下将养着吧。到底觉得身子怎么样?」兰香含颦说道:「也没有什么,只是吃东西下去就要吐,一站起头就晕忽忽的,也有好两天了。」宝钗又悄地叫陪房的媳妇来问,才知道月信有两个月没来,从先在家的时候每月都是准的,便向兰香道:「这可不要乱吃药,明儿把王太医请了来,叫他看看脉,就有准了。」兰香脸上微红,低声答应。

  次日宝钗上去回王夫人,王夫人也是疑喜参半。传话叫兰香不要出来拘礼,又和宝钗说了许多胎教古法,一面命人飞马去请王太医。直至下午,人回太医来了。贾蕙正在书房里替贾权改文章,连忙将笔放下,出去陪著,送茶让坐。

  此王太医头发花白,年纪红在七十上下,见了贾蕙再三道歉,说道:「今儿太医院值班,所以来得迟了。」问起贾蕙台甫,知最新科鼎甲,不免足恭道:「原来就是少二爷殿撰公,晚生在门下伺候多年,还没有瞻仰过。」又问:「老大人近来康健?一向短过来请安。」贾蕙道:「今儿请老世翁屈驾。只因房下月事愆期,这两天时常呕吐头晕,不知是喜是病?要请高明判断。」王太医道:「门下理当效劳。」又说些寒暄闲话,小厮们回道:「上房预备齐了,请哥儿陪太医上去。」贾蕙便引着王太医一路谈笑,同往新房院中走进。

  不知如何诊断,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五回:使重洋父授定风珠伤末路妾泣投泥玉

  话说王太医随同贾蕙走进新房,王夫人、宝钗、邢岫烟都在兰香炕前说话,王太医忙即上前见礼。他一向久在门下,并且年齿已高,内眷们自无须回避。只兰香躲在红罗帐内,帐前设了紫檀螺钿儿杌,掌珠将小扣枕放在几上,引兰香玉腕,从帐中伸出。

  王太医斜侧着身子坐在杌子上,屏息静心,仔细诊脉。诊了好一会工夫,先诊右脉,又换左脉,诊毕,含笑站起,向王夫人道:「老太太大喜,晚生看少太太的脉六脉皆洪,一定是喜兆,不用多吃药,晚生下去开个安胎补中的方子,吃一两贴也就好了。」王夫人笑道:「一定是喜啊!别看错了,叫我这小孙子揪你的胡须。」王太医陪笑道:「不敢!不敢!决定不会错的。」说着便随贾蕙出来,仍至外书房就坐,蘸笔沉思,开出一个方剂,贾蕙接过,看是:少太太方:症现胃纳减少,动即呕吐,行动头晕。据述月事两月未至,按脉左右六脉洪大,确系喜徵。理直安胎补中为主,此方乃候酌裁。

  北沙参一钱、五西洋参一钱、酒当归一钱、五川芎一钱、五免丝子洒泡一钱,白术八分、杭白芍一钱、川贝去心为末一钱、生黄芪八分、妙积壳五分、厚黄花一钱、甘草五分。

  末后还写着各包各号,清水煎服。贾蕙看了道:「她这两天还有些口渴恶饮,用什么代茶相宜?」王太医道:「只用西洋参尾,略煎代茶好了。」一面起立道:「晚生告假。」贾蕙送出去,然后拿药方回了王夫人。王夫人看过,交给宝钗,打发小厮们去抓药。

  那晚上兰香服下,果然见轻,服了两贴,渐渐平复,王夫人、宝钗皆甚欢喜。

  过几天,贾蕙得到翰林院的知会,因他馆课屡次考列第一,由掌院保送武英殿,派充纂修。武英殿也算内廷差使,专管纂辑官书,总裁中也有吴尚书,江阁学。

  此时正在编辑历朝会要,贾蕙从那天起,也须间日进内,赶编功课,有时将功课带回修订。一日,刚从英武殿回来,林之孝拿着贾兰家信呈上,回道:「这是小兰大爷从海淀专人飞马送回来的。」贾蕙不知是何要事,忙即展开一看,那信上写道:本日请简册封越裳,吾弟蒙简正使,促楫为副,启节甚促,亟望筹备。并禀祖庭,密之。

  兄手草贾蕙兰接了此信,顿觉彷徨无措,连忙持至内书房,呈与贾政阅看。

  贾政阅毕,瞅着贾蕙道:「这也是难得碰到的机会,上头有意造就人才,所以叫你们出去历练,你别当做苦差。要知道少年新进,先得从吃苦作起。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岂是容易的事吗?」贾惠要说什么也不敢说,只答应几声是,随后又进去回王夫人。王夫人、宝钗正在新房里坐着,一听这话都吓呆了。王夫人道:「这么大的孩子,家门口还没有离过,如何走这么远路?旨意一下来,又不能推辞,这可怎么好呢?」宝钗道:「从前听琴妹妹说过,海船上碰着飓风,就没了命了。凡是册封天使,都要带寿材出去,万一船坏了,只可躺在棺材里,听它飘去。我们孩子怎么往那里送呢?这不是坑人么?」大家正在焦思无策,到底兰香是天女转世,聪慧过人。说道:「这是大喜的事,太太、奶奶何必那么发愁?历来派过多少回天使,轻易也没出过事。如今国运正在中兴,依我看此行必定平安顺利,太太、奶奶只管放心吧!」王夫人、宝钗听她所说,确有至理,倒也宽解了几分。次日,贾蕙赶到海淀,见着贾兰,方知此中原委。

  原来越裳国王薨逝,新君嗣位,照例由礼部提请册封,那正副使向来俱由翰林科道及部曹中选派,皇上要选新科人才出去历练,当时下了旨意,派贾蕙充册封正使,那副使汪船便是新科榜眼,俱赏给一品麒麟章服。这旨意下来,贾蕙、汪船忙即入朝谢恩,皇上召见训勉一番,随向礼部领取封册一品。好在贾蕙本是礼部人员,部中都是熟识的,自有照应。一面又要向各师门亲友辞行,又有许多亲友替他设饯。

  忙中易过,渐近行期,宝钗因贾蕙从未离过膝下,海程风险,始终放心不下。

  那天晚上,倚枕筹思,翻来复去睡不安贴,陡然转了一念,元神出窍直到太虚幻境来寻宝玉。进了赤霞宫,不暇去见贾母,便径向留春院而来。晴雯迎面遇见,不免诧异道:「宝二奶奶有什么要紧事?慌慌张张地赶了来,也不先给我们一个信儿?」宝钗道:「二爷和林奶奶在屋里么?」晴雯道:「林奶奶在家,就请里屋坐吧。」宝钗进屋,见黛玉一个人在那里填琴谱,忙叫道:「妹妹,你想到我这会儿赶了来么?」黛玉道:「这真是想不到的,姐姐有什么事么?」宝钗就在琴桌旁坐下,咳了一声道:「在世上一天,就有一天的烦恼,蕙儿好好的当个翰林,偏又派他出去册封越裳,这么远的路,又隔着海,怎么能放心呢?听人说有个天妃也姓林,只要得她的保佑,海船上就不怕了。你可认得她?有什么路子才托得到?

  「黛玉道:「我不但没见过天妃,也没听说过,咱们问问他吧,他的道道儿多着呢。「宝钗道:「他在哪里?「黛玉道:「此刻多半在老太太上头,我打发人就找他去。「说罢,便叫紫鹃去请二爷,紫鹃答应了出去,等一会儿便听见宝玉和紫鹃一路说话进来,向宝钗道:「我就知道姐姐要来了。「黛玉笑道:「你既知道,我们就不用说了,到底姐姐是为什么来的?「宝玉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匣,放在桌上,道:「就为的这件东西。

  黛玉抢过去,要打开先看,宝玉连忙拦道:「你忙什么?且让宝姐姐把她的来意说了,看我猜的对不对?」宝钗道:「就是为蕙儿去册封越裳,海路上不大放心,他们都说有个天妃,专保佑海船行旅,你可以托托她吗?」宝玉笑道:「放着家堂佛倒去远烧香,你只求求我就得了。」黛玉笑道:「你有什么本领?吹这么大气,别吹破了。」宝玉道:「你先看看我的宝宝。」说着,便把锦匣打开,内有金托子,托着一颗杏子大的明珠,光耀夺目。钗、黛二人知是珍品,却不知何用。宝玉随手送与宝钗道:「这叫宝风珠,姐姐带回去,交与蕙儿,叫他紧紧随身带着,管保风平浪静,一无惊恐,比天妃还靠得住。

  等他事竣回朝,可记着把珠子送回来,别忘了。「宝钗答应了,忙即接过锦匣,揣在身上。黛玉道:「姐姐你此刻可以放心了,刚才我见你神魂不定,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如今有了定心丸,且消停一会,咱们说说话儿。「宝钗道:「妹妹你不知道,我担心了多少天了,眼看着行期一天一天地近了,上头还只管催,简直是要我的命,索性这条命不要了。到了这里倒舒服,又没有那个福气。「黛玉道:「这点大的孩子,穿了一品服色,你瞧着还不乐么?「宝钗道:「那也是一时的虚荣,当得什么?

  「正说着话,麝月、金钏儿、芳官、藕官、四儿都来给宝钗请安,一个个花枝招展,围成个肉屏风似的。宝钗看着她们笑道:「若是那五个也来了,这屋里还站不下呢。「麝月道:「那天晚上秋纹到了湘馆,我没空和她说话,她别又背地里骂我罢?「宝钗道:「她倒没骂你,只纳闷,分明瞧见你们,怎么一进屋子便都不见了。「芳官道:「我听说春燕、五儿都拨到怡红院,她们几时才能来?我怪想她们的。「宝钗道:「你要想她们,回了二爷,把她们接来就得了,那有什么难处。「麝月等退下,宝玉向黛玉道:「妹妹填什么谱儿?「黛玉道:「我想另谱个猗兰操还没有填完,改天再给你看。你们近来有什么好玩的?「宝钗道:「上月三妹妹回来,玩了两天,还在凸碧山庄登高联句,也没有什么好句子。「宝玉便要那诗看,宝钗道:「原稿在云儿那里呢,一首长古风,谁能记得,只记了几句,什么『遥无一雁澹无影,近水万芦寒有声』。还有『园林如梦洒人在,天地一笑斜阳明』。这几句还算好的。「黛玉道:「这句天地一笑斜阳明,倒觉得新奇可喜,只怕又是蘅芜君的。「宝钗笑道:「你猜错了!是琴妹妹做的。「黛玉道:「不是大薛,也是小薛,你们都在得意的时候,怎么有这种伤感?「宝钗道:「咱们从前起社做诗,多么热闹,如今只剩那几个人,又轻易不到一块儿,怎能没有伤感呢?「又谈了一会儿,宝钗便要回去。宝玉道:「人家出这么大力,你一拿到手就要赶回去,也不怕人寒心。「宝钗道:「那是我一个人的事么?你做老子的还不该出点力?「黛玉道:「姐姐还没见老太太呢,怎好就回去。「宝钗道:「只顾说话,倒忘了给老太太请安,咱们就上去罢。「黛玉道:「咱们说了这半天的话,老太太早已歇着了,还等着你么?「宝钗没法,只得住下。次日起来梳洗完了,同宝、黛上去见贾母。贾母问些家事,闻知贾蕙奉使册封,尚不甚在意,倒是听说蕙哥媳妇有了身子,不觉笑逐颜开。道:「你也要做奶奶了,我的元孙都还没见着,那兰哥儿的小子如今有多大了?又添了没有?「宝钗道:「大的今年十五岁,也定了亲,在学里学着做文章呢。大前年又添了一个小子,算是四岁了。「贾母道:「定的是那一家?「宝钗道:「就是杨学士的姑娘,因为和兰儿同年,又是至好,当面说定的。「贾母笑道:「我说你和珠儿媳妇都是有造化的,到底不错。「宝钗道:「这都是靠着老太太的福庇,谁有老太太福气大呢!「「「

  一时凤姐从廊外进来,一见宝钗,笑道:「昨儿晚上,紫鹃那丫头鬼鬼祟祟地,把宝兄弟捉了回去,就猜定是你来了,这卦又叫我算着了。」宝钗道:「夜里就要上来的,打听老太太歇着,没敢惊动。要知道凤姐姐还没睡,我就闹你去了。」凤姐道:「那可担不起,你就去了,我也把你关在门外头,省得人家怨我。

  「说着又瞅宝玉道:「你说对不对?「黛玉因宝钗再三关切,向贾母说早些放她回去。便说道:「宝姐姐因为蕙哥儿这两天动身,她就要家去呢。「贾母道:「刚来了怎么就走?陪我玩一天,晚上再回去吧。「宝钗只得答应,贾母高兴,叫凤姐吩咐大厨房预备些吃食,又把迎春、香菱、尤氏姐妹都请来,在园中延青阁聚了一天。

  那里眼界最宽,连园子外的山色溪光都看到了。宝钗初次到此,和香菱靠着一字短墙,看看远景,笑道:「这是天然的一幅仙山楼阁,我若在这里住长了,搬到这阁里来住比蘅香院强多了。」香菱道:「姑娘若来。我就搬来陪你。」凤姐道:「人家有人陪,要你硬贴上算那棵葱呢?」黛玉道:「姐姐若住在这里,一天上下几次,就够你累的了。」鸳鸯道:「饭摆齐了,老太太等着呢。」这才一同入席,贾母也喜欢那里豁亮。

  吃了饭,即在阁内歇了一觉,又看了一回纸牌。说道:「这里看牌真好,没那些树枝儿晃眼。」凤姐笑道:「老太太喜欢这里,我陪你老人家搬来住,他们都是白说说。」贾母笑道:「搬到这里来我倒愿意,只是累她们娇滴滴的身子一天跑几趟山路,现带上你这猴儿,北风一起来,把猴毛都吹掉了呢。」说得众人都笑了。晚上大家陪贾母回至上房,又闲谈了一会,宝钗便向贾母告辞。黛玉打发麝月送她回去,宝钗道:「我走熟了的,还用送么?」宝玉道:「她要去看秋纹、碧痕,说说她们的体已话,让她走一趟吧。」

  次日,宝钗在怡红院醒来,摸着怀里果有一个锦匣,将那定风珠取出,与莺儿同看,迎着日光,更显得宝光璀灿。等一会儿,至王夫人处请安,趁便将此事回明,并将那珠子也给王夫人看了,王夫人不由得念了一声佛道:「我这颗心悬了好些日子,此刻才落在腔子里了。」李纨也在王夫人处,说道:「这么大的珠子,我还没有见过呢?若在世上,真是无价之宝。」又道:「前几天兰儿说起,乌斯藏番僧进贡的有一种右旅白螺,专能镇压风浪,他正托人去寻问,如果尚在内府,可以奏请给天使带去。如今有了这珠子,比那白螺又强了。」等贾蕙请训下来,宝钗便将此珠交给他,并说明来历。切嘱其紧紧随身,不可失落。

  贾蕙想起父亲如此爱护,却不曾一日尽孝,不禁泪流满面。第二天便是启行吉期,贾蕙拜别宗祠,并家中尊长,王夫人、宝钗看他远涉重洋,自是难分难舍,含泪叮嘱了好些话。贾政只勉励他努力报国,勿以家事为念。贾蓉、贾蓝诸人都送至皇华驿,看着贾蕙和江副使带同文武随员等由此登程,水陆长行而去。那随带武共中另有两个人,一个是焦大的次子焦义,在贾珍标下,也保了守备,宝钗因他忠勇可靠,特命贾蕙带在身边,以防不虞,那一个更是想不到的,便是那醉金刚倪二,此时也得了五品军功,他自己求长兴向探春回道:「沐恩一向没得报效贾府,万分抱疚,如今听说贾状元要出远差,情愿保他前去,尽力报效,好将功折罪。」探春见他出于至诚,便向宝钗说了,也将倪二带去。这本来都是闲文,却不料贾蕙此行倒真个得到他们之力,后文再表。

  却说贾蕙起身之后,宝钗不免时常悬念,又因兰香初次怀妊,也要留心调护。

  那天往新房去看兰香儿,见她胎气充足,身子平安,当此新婚远别,尚无世俗儿女之态,心中暗自欣慰。回至园中,见天上阴云密布,渐有雪花飘舞,霎时间怡红院山上石上已落了一层浅白。拥炉独坐,意绪无聊,便打发婆子们分头去请李纨、湘云,来此做暖寒之饮。一面叫五儿传话给柳嫂子,预备十二个碟子,一个火锅,另开一坛竹叶青陈酒。又看着碧痕、春燕将那两盆砂梅,一盆大腊梅,都浇了水,挪在向阳之处。此时深冬天气,日短夜长,将近上灯,李纨、湘云先后来了。

  李纨披的是玫瑰紫哆呢斗篷,湘云穿的是墨金海虎绒氅衣,都戴着观音兜。

  宝钗迎出去,和她们在抱厦上看了一回雪景,那雪片堆在海棠树上,正似朵朵瑶花。回廊边两棵老芭蕉尚有两三叶残绿,也一半被雪掩了。湘云看着那芭蕉,说道:「人家说雪里芭蕉是不会有的,这不是真正雪蕉么?咱们北方的芭蕉尚且惧冬,在南方更不稀罕了。」李纨道:「我前两年在九江,衙门里就有好些老芭蕉,冬天还是碧绿的,只可惜南方不大见雪。」宝钗道:「古人的话不尽可信,即如蒲柳早衰,是寻常成语。可是杨柳的叶子倒落得最后,你看西边那棵柳树,这时候还带着绿叶呢!」湘云道:「这园子得了雪,显着幽静得多,若在那小琼华涵万阁上凭栏赏雪,那才真是琼楼玉宇哪。」宝钗道:「我前几天为蕙儿的事,别提有多么心烦了,到那里见着颦儿,正在一勾一抹地填琴谱呢,心里想彼此一样的人,只为世上的事拨不开,就有许多烦恼,倒是他们一脚走开的舒服了。」李纨道:「在世上就没个清静,越是得意越多烦恼。那几年遇着下雪,大家起社做诗,多么有趣。如今看着小子们功名成了,在别人总估量着咱们怎么乐呢,哪知道咱们的苦处。要想寻头几年那点乐趣,也没有了。」湘云道:「我每次到了太虚幻境就不想回来,偏又把他寻着了。若赖在那里,未免惹人讪笑。又想人生在世该吃多少粥饭都有定数的,索性吃完了再走。我若真不回来,你们更要冷清了。」一时秋纹回道:「酒菜摆齐。」宝钗便让李纨、湘云进屋,随意就坐。虽没有几个人在席上,把盏谈笑,也觉一室春融。湘云想起探春来,笑道:「三丫头常说要大家聚聚,这一向又没空回来。我就不信,她在家里看家抱孩子,难道会比这里舒服么?」宝钗道:「她也有她的苦处,我比方她就像一个外衙门的老夫子,件件事都得拿主意,又没个帮忙代管的,怎么走得开呢?」李纨道:「你们也别笑她,近来京城里盗风除净,差不多夜不闭户,不是她哪办得到。」宝钗道:「大家有空多聚聚,没空少聚聚,这也没什么关系,倒是明年三月里,太太的七旬整寿,总要想法子热闹热闹。依老爷的意思,一点也不要举动。

  太违俗了,人家也要议论呢。「湘云道:「前年你老爷七旬大庆,也不设席,也不收礼,外头议论不说是谦德,例说是矫情。人生七十古来稀,怎么不该举动?

小说相关章节:红楼春梦(1~64)郭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