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五直 紙花竹馬皆殺 壹拾壹

[db:作者] 2025-08-17 12:00 5hhhhh 6810 ℃

五条清说完后,抬了抬下颌用一种很高傲的眼神看向木头,脸微往唐装妇人转,那正眼不带瞧人的意图表达得很明显。

木头心领神会。

“直哉的爷爷,你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你带人闯入五条家,我可要喊家长了。”木头一脸严肃。

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用威胁小孩子的口吻对年纪相近的貌美妇人说话。

“呵呵呵……”那笑声仍然像夹着砂砾,但在难得动怒的木头的眼神下明显气势弱了,“仁家主莫怒,我们自然是得到女主人的许可才进来的。”

“母亲?”五条清很诧异。

“呵呵呵呵……”核桃呵到一半感觉到什么,发现五条清摘了墨镜,抱着禅院直哉的五条悟眼神凶狠,再也呵不下去了。

“是啊。韶华易逝,美人迟暮,再强悍的女子也渴望自己驻颜有术、容光绝世、令人不敢逼视,只因不敢让心爱的男子看到自己衰老的模样。”

“更何况是日日对着年轻的丈夫呢?”

木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有这等苦恼。

禅院直哉则暼了眼五条悟,暗忖自己死得也不算晚。

“小屁孩闭嘴。”五条清终于忍不下去,“我警告你不要挑拨我们夫妻感情啊!”

“是啊,女人都想把自己最美好的样子留在男人心里,北方有佳人,所以李夫人到死不肯见汉武帝一面。”

*据说汉武帝死了个心爱的妃子,使得他茶饭不思,有“异士”称可以请那妃子从阴间前来相见,便设一白帐,帐后架起灯烛,请武帝王在其中,不多时那妃子的身影便浮现在白帐幕上,音容笑貌一如往日,汉武帝大悦,重赏了那名术士,这就是请仙降仙的起源,后来演变为灯影戏,表演者大多擅长“口技”,能够“一口唱出千古事,两手控得百万兵”,可也常有江湖术士以此道愚弄百姓骗取民财的。

“有毛用?再深情有毛用?该杀还是要杀,李夫人死后,全家被汉武帝杀了。”

“你还不明白你母亲吗?你觉得她如果撒手人寰,能什么后手都不留,巴巴地指着一点往日的情分央求我照顾你吗?你觉得她是这种柔弱女子?”

“她要是李夫人就好了!我当初要是知道她这么厉害,我绝不会把她娶进门。”

“女人好会装的!”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好不好?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难道还相信自己的父母其实是相爱的这种鬼话?”

“不是吧……”五条清大跌眼镜。

“不要跟你母亲说是我说的啊……”

五条清面带讨饶地看着恍若丢魂的嫡子,“装一装啦……好不好?大哥?乖儿子?宝贝?”

木头仍然是那副呆呆傻傻的模样,五条清眼里闪过一丝歉疚,不肯再看。

然后他目光转到禅院直哉身上,慵懒一笑,“我还说你呢。”

“你是蠢直。”

禅院直哉如果不是不能发出人声,此时肯定要回怼。

“你是愚直。”五条清看向木头,忧心忡忡。

“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五条清说到这眼神一转,从鼻子里吐出悠悠一口气:

“这欺负自家人的账该怎么算呢?”

目光直指面若娇花的美妇。

“您老这话说得……”美妇桀桀冷笑,发出的却是沙哑的老者声音,“我只是管教嫁到您家不成器的孙子,还惹您老不快了。”

“我啊,护犊子,还要面子,你这么打我脸……“五条清说着威胁的话,脸上淡定一片,啧了一下嘴,“是不是瞧准了我不敢以大欺小啊?”

没有声响。

这个完全把自己藏匿起来的家伙,连一窥他的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拿个东西怎么这么慢。”五条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此时其他人才注意到,鵺此时举着个托盘从门口进来了,那盘上放着一碟鸡血、一张黄纸、一把剪刀。

“我想试这招很久了!”五条清搓手。

木头显有犹豫,“父亲,难道您是要用拴马桩?”

“不错,为父正是要用鲁班术当中最恶毒、最不可原谅、最惨无人道的一招!”

木头犹豫更甚,到底没说出口。

“兄长,您是在担心鲁班术的反噬吗?”鵺替他说了出来。

木头没有否认。

“哎呀,所以说你啦,有话藏在心底不直接说出来,吞吞吐吐叫人不快!”

听到这熟悉的斥责,木头终于不再犹豫:

“父亲,难道您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我死爹死妈死老婆死儿子心理也残疾,除了没有老公可以死之外,我哪一项不符合鲁班术的使用者要求?”五条清两手一摊,大大咧咧。

“但是……”

“哎呀有话直说!”

“现在这一代五条家的子孙怎么办?”木头忧心忡忡,“他们可还活着啊。”

“你们在说什么?”禅院直哉听得很不对劲,忍不住开口道。

“直哉,他们是在说鲁班术。鲁班是中国有名的木匠,他留下的《鲁班书》传说分阴阳二册,阳册说的是土木风水,阴册说的是道术符咒,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阳册。据说鲁班因为习得这玄门之术,失去了父母妻子,所以他给学自己术法的人留了一个诅咒,学此书者,必要在鳏、寡、孤、独、残里任选一样,因此《鲁班书》也叫《缺一门》。”

*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般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般所造,其不稽古如此。据《朝野佥载》云:“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六国时,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鲁班是肃州敦煌人,不知道生长在什么年代,他的手艺巧妙,或为巧夺天工。鲁班曾在凉州为一座寺院建造佛塔,闲暇的时候,他又给自己造了一只木鸢。木鸢上装置了活动的机关,起飞之前,只要用木楔在机关上敲打三下,木鸢就载着人飞上天空,而且能够飞翔很远。

鲁班就常利用休工的时间,坐上木鸢回家去看望他的妻子,不久他的妻子就怀了孕。鲁班的父母发觉儿媳怀孕,满腹怀疑,非要把事情问个清楚,儿媳只好满面羞容地告知了真相。鲁班的父亲将信将疑,便在暗中观察,伺机等待。终于等到鲁班再一次回家,他便偷得木鸢,试坐上去,用楔子连敲几下,木鸢竟真的飞了起来,直向东南方飞去,飞翔几千里之后,一直飞到吴会(今江苏省吴县)才降落下来。

吴会的人看到天上突然落下一只奇怪的木鸢和一个老汉,不知是何方妖怪,就把他捉住杀了。

鲁班在家中等了几天也不见父亲回来,便又做了一只木鸢,骑上它去寻找父亲,最后在吴会找到了父亲的尸首,就用木鸢把父亲的尸首带了回去。

鲁班怨恨吴会的人杀了自己的父亲,便在肃州城南制作了一个木头仙人,右手指着东南方向。于是吴会的地方连续大旱三年,人们想尽办法求雨却问题求不下来,最后只好去求见巫师。巫师通过占卜,告诉大家是因为他们杀了鲁班的父亲而得罪了鲁班。吴会的人只得备了厚礼到肃州去向鲁班赔礼道歉,希望得到他的原谅。

看在吴会人的情意和礼物的份上,鲁班这才斩断木仙人指向那只手。结果是,吴会当天就下了一场三年来从没有下过的大雨。

*东汉•王充《论衡•儒增篇》:世传言曰:“鲁班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其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

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鲁班曾给他的母亲造了一辆由两匹木马驾着的木头车子,赶车的也是木头人。一切都准备齐全之后,赶车的木头人扬起鞭子,催动两匹木马,车子便载着鲁班的母亲飞快行驶起来,一直向前奔跑,一会便不见了踪影。可结果却是,这辆马车,连同鲁班的母亲,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刈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鲁班又拿出他的发明:一只木鹊,它可以连飞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却说:“你做的鹊还不如人家工匠做的车轴上的销子。那一块三寸的木头,却可以担当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有利于人,可称作精巧;不利于人,就叫作拙劣了。”

*唐•余知古《渚宫旧事》:(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悟君,你能听懂我的话啦?”禅院直哉欣喜,但是马上从五条悟的表情明白诅咒还在。

木头沉重地看着自己父亲,“父亲,您就算为了儿孙考虑……”

“你这个榆木脑袋啊!”五条清抬手一指木头,恨铁不成钢,然后袖子一挥,“你和他说!”

“‘习此书者,必将无后而终。’”鵺看向长兄,“大哥,你是不是担心这句话?”

木头没有否认。

“大哥,你还记得上个月下来的那个无头无掌失去前臂的小童吗?”

“记得,那孩子下辈子应该能投个好胎。”木头甚为叹息。

“你说那孩子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今生才遭受这种惩罚。”

“鵺,你想说什么?”

“我说根本没有什么因果报应。”

“他就是倒霉。”鵺看着自己大哥,“因为倒霉所以被打了生桩。”

禅院直哉虽然好奇,但是耻于发出犬吠,只能听着不解其意。五条悟和禅院直哉相处至今,已生出几分心有灵犀,主动解释:

“打生桩就是ひとばしら。”

禅院直哉恍然。

“鵺……”木头的声音不稳,想要阻止对方,但是这个一向听话的弟弟今天像变了个人。

“占了悟身体的诅咒师逍遥千年,他前世是做了多大的功德?”

“因果因果,他们都说你种的因该由你自己承担,但实际上你的果由我承担,我的果落到他头上,他的果又不知道轮到谁。”

“哪有什么因果循环?哪有什么报应不爽?哪有什么天理昭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打生桩,也叫活死葬、种生基,传说为《鲁班书》中传承时间最长、传播面积最广的术法。不止建筑施工,战乱、洪水、铸造也有人祭的传统,战国时期魏国的河伯娶亲见西汉褚少孙《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治邺》,自殷商起便有将活的战俘、小孩、婴儿打到地基里献祭给神明以祈求神明宽恕自己破坏一方风水的传统,

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

天下霸唱《我的邻居是妖怪》中天津南市传说:憋姑寺有大小先后之分,大寺是在小寺拆除之后,原址搬到蓟县重造而成,现在蓟县还保留着这个地名,其实最早是在现在的闸口街(明朝末年命名,2010年拆迁,地名消亡)。清朝中期,城南是荒郊,到处是盐碱地和芦苇荡子,有家人许愿要盖座寺,寺庙盖好的那天,家里突然发现小姑子失踪了,怎么找也找不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以为是让人贩子拐带走了,家人报了官,很着急可是没办法。过了几天忽然阴云四合,一道惊雷闪电击下,把庙后刚盖好的佛塔塔基劈裂了,里面露出一具女尸,正是此前失踪的小姑,验尸结果是没有内外伤,推断为困在塔里活活憋死的。可小姑为什么会跑到塔里去,是自己进去的还是受人胁迫,砌塔砖的时候又为何无人发现,案情疑点很多,一直没破,到后来人们都管这座寺庙叫憋姑寺,久而久之,真正的庙名就没人记得了。

粤语中塞豆窿指小孩,就来自把一些小孩塞到发河决堤的排水口(豆窿)内,防止洪水。这门邪术流传到其他国家后叫法有所不同,缅甸叫苗赛,印尼称为tumbal proyek,日本叫人柱力。

根据古人的逻辑,打生桩的目的有二:1.凝聚,房子由土砖混凝而成,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稳固的秩序,把房子从没有形状、散乱的泥沙和砖头变成一个有形状的房子,自然有了秩序,这个秩序凝聚的过程需要用生命去祭奠。

2.应事,古代建筑施工时常会出现意外,迟迟无法推进,主动献祭一个人让这个必出的事应了,因为成人被打生桩后容易闹腾不休,所以偏好用孩子打生桩。

小说相关章节:五直 紙花竹馬皆殺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