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黑暗领域之王中王传奇 - 47,1

[db:作者] 2025-06-23 08:46 5hhhhh 3220 ℃

  正文卷二第四章第二节交易

  董子宁制服笔挺的站在大堂门前,一脸阳光的微笑,中央空调吹送的和风滋润着面庞,舒爽宜人。

  迎接客人的到来,帮他们提起行李箱包,送到总服务台或者在他们登记入住之后,把行李送到房间就是董子宁当班时的工作了。

  和风吹送,优美的钢琴声在身边起起落落,还有或温柔漂亮或青春靓丽或高贵典雅的女士小姐时时从面前经过,这样的感觉实在不错,这就是五星级酒店门童的幸福生活!

  董子宁今天并没有意识到那个彻底改变他今后生活的人正在飞速的向他而来。

  一辆深蓝色的奥迪豪华车四平八稳地滑行到董子宁面前,平稳停下。

  那奥迪豪华车前脸巨大的倒置梯形格栅仿佛一个标志性的脸谱,隐隐透出一股霸气,正是奥迪A8L6。0。价值200万元的豪华车,对于门童侍应生董子宁而言,几乎只能是在幻想中意淫的对象,不管是多媒体界面控制,还是指纹识别起动系统;又或者是W12发动机、quattro全时四驱、MMI操作系统、电控气压悬架、ASF全铝合金车架,这些全不是他现时能够拥有的,虽然他的薪水不算少了,但要看跟谁比,是不?

  各种各样的豪华车识别当然是董子宁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在这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人们只敬罗衣不敬人的时代,豪华车是身份的象征,是摆在路上的超级名片,门童侍应生当然要一眼就识别出‘名片’的‘含金量’,否则怠慢了客人,他的饭碗可就‘岁岁平安’了!

  奥迪A8L?

  董子宁其实偷偷的试驾过一回,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在一家汽车博览中心工作,赶上奥迪A8L的汽车销售公司请记者试驾的机会,知道他小子喜欢汽车,顺便把他也捎带着过了一把豪华轿车极速驾驶的瘾头,直观的体会了一把A8LW12发动机的450匹马力是什么感觉,静止加速到百公里时速只需5。2秒,二百公里时速是17。4秒,几乎能与超级跑车看齐,完美平顺的驾驶感觉虽然不够火爆刺激,却是成功人士青睐的地方。

  看来是一位大有来头的人物!董子宁心想。

  微笑着迎了上去,董子宁抢先打开了车门,恭恭敬敬站在车门后。

  车上下来一位年青人,儒雅俊逸,霸气内敛,黑亮幽邃的一双眼睛扫过董子宁,董子宁顿时感觉浑身犹如电火扫过一般,里里外外好似被看了个通透!

  “嗯,不错啊,有潜力。”低低的声音,听在董子宁耳里,只是一句无意义的嘟囔吧,但在下一刻,浑身不由自主的一震,身体好象有了些不同,但不同到底在哪儿却无以言诠。

  在看时,那青年已在几步之外,与他一起下车跟在他后面那位相貌堂堂,偏生满脸风霜之色的‘大叔’,细细地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居然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沉声道:“小子,你的运气真不错,居然让我们大爷看中了!呵呵——”

  什么跟什么嘛?莫名其妙!

  董子宁想着,紧赶几步,心里还有些奇怪,但随后马上抛在脑后,还要工作呢,哪能多想?

  ***

  刚刚返回地球的王铮‘连气也没喘一口’,就被红?的报告给‘勾’到中国来,柳婷儿虽然抱怨,可她自己何尝不是有大把事情要处理,碧琉璃也要返回‘冥月邪宗’——王铮要她好好控制住宗门三系的力量呢,又得一番小别了。

  王铮破出死关之后,便拿回了暂时寄存在‘鲲鹏’古凤那里的‘东扶桑巫宗’的传宗法器。

  东扶桑巫宗由远古‘东王公’部落演变而成,是传承久远的远古巫门宗派之一,坐死关前王铮因为还没有把东扶桑巫宗的巫门道统传下,不得已只好将巫门道统以精神烙印的形式铭刻于传宗法器内交给古凤保存,现下即已度过死关之劫,当然要拿回传宗法器,这毕竟是自己背负的责任,轻易不能假手于人的。

  东扶桑,位于东海之东,‘东王公’一脉之隐世秘境,其地多林木,叶皆如桑,故名扶桑,与倭国日本并无关系。

  东扶桑巫宗宗主称为‘东王公’或者‘青帝’,虽然最擅长的便是五行乙木孕育生机的巫法,人丁却远不如西昆仑巫宗繁盛,传宗几近断绝,王铮既然承接了东扶桑巫宗道统,自然念念在心的便是寻找一个可以传以东扶桑道统的传人,但先天具有巫道原力的人何其稀少,可遇而不可求啊!

  今天与红?到酒店与‘月舞’的人见面,一下车就见到那个门童侍应生,不禁惊讶于他身上蕴藏的巫道原力之得天独厚,忍不住运使唐密法门,心咒真言,瞬间振动其人周身气脉,激发潜能,启发神通智慧,眨眼之间便已经开启了他晋修巫道的门径,至于如何将此原胎灵种育化升华,那还需期以异日的修持了。

  如此破天荒的行为,连红?都不免对那幸运小子的好运气有些‘妒忌’了!

  ***

  王铮那双隐含霸气,却又透出赤子天真纯朴之色的黑亮眼睛,深邃无比。

  即以自视甚高的月舞。狂风亦不得不承认,眼前之人绝对是超出群伦的英杰枭雄,任何敢于与其为敌者的下场绝不会好到哪里去,也许——投附于他,是一个不坏的提议?!

  没有弯弯绕绕,该谈的——红?都已经掰开揉碎的跟他们谈过了,月舞。狂风只是不服气红?以众欺寡罢了!

  红?拿出了一个金属制的箱子。

  打开。

  在箱子里面正是十二件出土的玉制礼器,每一件玉器表面都闪烁着一层金黄的光芒,那是王铮给加上去的符咒禁制,因为王铮在检视这些玉器的时候,发现玉器内部散发出一种奇异的灵力波动,会对一些生命形式造成暂时性的伤害,比如夜魔星人这一类的智慧生命,会在接近这些玉器之后一段时间内丧失自卫力量,变得十分虚弱,这也就是‘月舞’不得不委托国际文物走私集团潜入中国盗掘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这灵力波动只针对夜魔星人,大概只有‘月舞’诸人知道原因吧!

  王铮虽然猜到了一点,但此中原因既与己无碍,适当装些糊涂,大家面上也好看,因而并不打算捅穿,除非对方主动说出来。

  “红?先生已经和我们谈过了,需要我们为贵方效力,但不知先生打算让我们做什么?”月舞。狂风虽然表示出屈服的姿态,桀骜的性子仍然在十里之外都能感觉到。

  “这是交易,我们之间的交易,不是吗?”

  “交易?不错,这是我们之间的交易!”

  “请收好你们要的东西,不过——”王铮停顿了一下,道:“在你们得到你们要的东西之后,还请把这些古代玉器奉还。”

  盯着王铮的眼睛,那里面是不可动摇的坚定。

  月舞。狂风答应道:

  “好!我们会交还给你们的!”

  “夜魔行星系很美吧?我——希望你们回去你们的故乡,秘密的组织地下抵抗,并且尽量联系已有的地下抵抗组织以及圣冥族治下的地下活动团体,比如类似我们地球的黑帮、秘密教门这样的组织,比如星际海盗!当然你们的行动将得到我们的一些支持!在此之前,你们需要上一个完整的渗透和策反,情报和保密的训练课程!你们看呢?”

  “你为什么这么容易的就把它们交给我们?”月舞。狂风指着那些玉器问道。

  “这些玉器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而对你们夜魔星人来说,可能却很重要。既然这样,那么就应该让它们发挥出它们的功用,你们说对吗?”

  还能说不对吗?

  红?只所以非要王铮和‘月舞’的人见面,实则是知道没有什么人能在王铮无形中流露出的霸气压迫下保持平静如水的心态的,他对于‘月舞’可不是那么放心,借王铮的威凌霸气压制‘月舞’的桀骜性情自属必要!毕竟‘月舞’要去的地方,以王者集团加上玛雅祭司的势力在目前阶段还是鞭长莫及的,这控御之道可就困难得多了,王铮可以不理,他这个实际做事的可不能不考虑啊!

  ***

  “你就那么相信他们吗?”

  “无所谓相信或者是不相信!夜魔族虽然被圣冥一族统治了几千年了,但抵抗力量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活动,‘月舞’家族本就是夜魔族抵抗力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就算我们不与他们谈这笔‘交易’,他们也会想法子继续抗击圣冥族的统治,我们只是卖个顺水人情罢了!没有必要因为我们用不着的东西和他们翻脸成仇。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你知道吗?这些玉器的前身或者说原胚本是夜魔族皇家研究院特制的一种能量晶体,能够储存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特殊的复合能量,又或者是一些夜魔皇族或者皇家中央研究院的最高机密。只是它们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又如何被中国上古殷商时代的中央王朝分割雕琢成敬天礼地的国家礼器和‘六瑞’礼器,恐怕是个永远的谜了!我猜是夜魔星人的皇族或者皇家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在携之出逃的过程中,不知如何落在了星际海盗的手里,然后在星际战乱中辗转易手,最终被某个‘星际旅行者’带到地球上来,而这个‘旅行者’可能因为某个不得已的原因滞留在地球上,他有可能把这能量晶体当作了晋进之礼献给中央王朝以求得安身之所,当然他必然在某个时候找到一个机会离开了地球并且对这一段经历有一些记载留传下来,否则就解释不通‘月舞’家族在几千年之后,还不惜派遣精锐跨越遥远的星河,径直到地球上来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的这样一种行为!”

  “如果说——世界上有某些用剑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妨尝试用政治、金钱和荣誉等等非武力手段来解决!比如我们现在的力量与圣冥一族相比,非常弱小,如果我们硬要和圣冥一族正面对抗,那是鸡蛋碰石头,注定粉身碎骨的结局!那么是不是我们完全没有战而胜之的希望呢?”

  “呃——红?,你还记得现代混沌理论中那‘只’著名的‘蝴蝶’吗?”

  “在南美丛林中扇扇翅膀,引发了几个星期之后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北美大陆上一场龙卷风暴的那只‘蝴蝶’?当然,当然!哈哈!哪怕一点很小的初始扰动,都有可能被放大后,演变成一场巨大的危机,或者说某个系统如果处于不稳定状态,就可能因为一个极小的事件触发而引起整个系统的坍塌!这是现代混沌理论的基本观点。”

  “不错!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或者说在某一个时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这就是说,竞争对手看似强大坚固的系统设计,有可能存在被细小的扰动而引发坍塌的可能。一个庞大的帝国体系,有可能在看似‘突发’和‘偶然’的事件崩溃,仿佛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的事例在所多有,譬如中国历史上商纣王朝、秦始帝国的迅速灭亡都是在其‘最强盛’的时候突然间失去控制,帝国迅速崩溃,人们为此大惑不解,争论不休。其实正如一个人,在他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时候,新陈代谢和谐有序,一切有害物质及时有效的清除排泄,他是健康强壮的;但是当他的身体机能逐渐失衡,外表上看去依然强壮,却是外强中干,不复往昔之健康,这种失衡状态若不扭转遏止,有效控制,则长期累积下,肿瘤、癌症暗暗滋生,遇到合适机会,极有可能一夜之间‘猝死’矣!

  帝国体系与此类似,在其体系当中若多方位的失衡状态无法有效遏止和控制,是有可能一夜猝死的。就如同患病的人类,可能在医疗手段的干预矫正下,尽可能的恢复到比较平衡的健康状态,从而生存很长的时期;也可能因为医疗手段的干预矫正缓不济急,甚至根本来不及加以干预矫正就猝然死亡!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为了有效的对抗圣冥族,可以找出圣冥族的帝国体系中业已存在的不平衡状态,只需使用很小的启动资源,就可以形成冲击圣冥族的巨大力量。‘月舞’,就是圣冥族帝国体系中的一个‘病灶’,我们只是因势利导,促成这原本就存在的‘病灶’加速扩散和转移而已!

  这还是运势的阶段,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造势!

  我们可以在暗中‘帮’圣冥族堆积起一个强大但不平衡的系统,然后在适当的节点加上一点点触发的力量,哈哈,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释放出帝国体系本身蕴藏的破坏能量,形成对帝国体系本身结构支撑节点的毁灭性冲击。堡垒从来最易从内部攻破,不是吗?“

  ……

  就在王铮和红?闲聊的当儿,董子宁正和一个朋友在读书沙龙听讲座。

  董子宁是个历史爱好者,尤其喜欢关注战争方面的历史。他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往往用来研究东西方的战争史,而这个读书沙龙是一帮爱好者的活动场地,而且经常会请来一些学者开讲座,在这个北方省会城市,亦属于少见的学术味浓重而又有一定名气的私人沙龙,参加这个沙龙都需要交纳一笔费用,毕竟茶水饮料、水电设施都是需要用钱的。

  董子宁在这个沙龙里认识了不少喜欢历史,尤其是战争史的朋友,其中还有不少是陆军指挥学院的文职干部和军官。

  “今天的讲座题目是——杀人艺术的‘主导传统’和‘成功秘密’—读《剑桥战争史》有感,主讲人:李零。请大家欢迎!”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今晚的讲座正式开锣上场了。

  “古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但近五百年来,天下所行者却不过是‘以力服人’的‘霸道’。我记得,好像是上一世纪初,有位欧洲哲人说过,我们还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其最后一幕是荆轲刺秦王)。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恐怖的和平’下(真正的恐怖是来自大国),已经好久没有世界大战了,对历史来说,这是太大的意外。”

  “……我们不应忘记,这五百年来,世界一直都是笼罩在西方军事传统的影响之下,战争仍威胁着整个人类。”

  ……

  “没人把《孙子兵法》当回事!”

  “很多年前,有位我很尊敬的著名学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好,就是好,它不但能救中国,还能救全世界。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他老人家举例说,比如西方人,他们就不懂什么叫”兵不厌诈“,海湾战争就是靠《孙子兵法》才打了胜仗。这样的说法,咱们这边有,台湾那边也有(我在台湾的书店里见过这类书),而且还有人说了,这可是人家美国报纸讲的。

  所谓‘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大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其实是‘绝无此事’。因为在美国军队中,实际情况是:

  第一,没有打仗带书的做法,上级也不会下这样的命令,更不会人手一册地分发。

  第二,许多当兵的根本就不爱看书,连美国的书都不爱看,怎么会去看中国古人写的书。

  第三,《孙子兵法》再好,上了战场才去读,也已经晚了。美国国防部官员就说‘《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是许多国家高级军官爱读的一部经典之作,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还开设了《孙子兵法》课程,上过高等院校的美国军官大多应当读过,但普通士兵是不会读的’。

  这就像过去大家说的,拿破仑读《孙子兵法》,悔不当初(此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自李浴日之口,类似故事还有威廉二世读《孙子》),我很怀疑,它是咱们中国人捕风捉影、自欺欺人的把戏。

  但不管怎么说,我就是不信。我相信的倒是,人家读《孙子兵法》,顶多就是看着玩。在汉学译本中,《孙子》地位高,仅次于《老子》、《易经》,当然很重要,但人家有人家的传统,轮到动粗,他们玩的完全是另一套。比如这本《剑桥战争史》吧,它就是讲西方靠什么打仗。整个一卷书,从头到尾讲下来,不但不谈《孙子兵法》(只在第9页夸了一句,说他早就预言了后来由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提出的主张),就连中国都没有几句话。我记得,许倬云先生说过,他出国之前以为,世界之大,只有中国;出国之后才知道,世界之大,没有中国。

  这种‘没有中国’的感觉,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想像,但在现在出版的各种‘剑桥史’中(除去专讲中国史的书),却比比皆是。这对我们是很好的教育!“

  “插图本的历史书,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好几本。读这类书,大家都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我想提醒读者朋友们,这些‘剑桥史’,它们的共同点是很能反映西方观点,特别是英语世界的看法。它们是很有势力的看法,但也是很有偏见的看法。虽然,我并不同意,而且是坚决不同意,西方学术就是国际学术,特别是拿西方汉学当国际学术。我认为,研究中国,只能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学者的研究,加西方汉学的研究,加‘亚汉学’的沟通介绍,勉强可叫‘国际学术’。但我的很多西方同行,他们还是天经地义地认为,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普遍原则,那就是西方的原则。而且,在这个所谓‘普遍原则’下,对这个‘原则’的必要补充,西方学者还有纯属个人,千姿百态,只有白马黑马没有马的自由意见,真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比如有一本《剑桥插图考古史》(郭小林、王晓泰译),这本书就很‘欧洲中心主义’(其译本前言第5页说,”本书在根据‘西方的经验’说明这门学科的时候,有过分的西方中心论之嫌。我们并不想对此加以辩解,因为考古学并不是由非西方人创立的“)。虽然,因为考古发现的遍地开花,它对世界各地都得说上几句。

  但它是说话人的历史,不是被说内容的历史(是考古学的历史而不是考古发现的历史)。从记录主体活动的角度看,它理所当然地要把这部历史看作西方的历史,或者主要是西方的历史。他们对世界上的国家,向分三六九等,着墨多少,尺度宽严,都有固定想法。比如讲苏联,绝少不了恶评;讲亚洲,日本肯定在中国之上。它就是这种“普遍原则”的体现。只有明白这一点,你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引为自豪的考古发现,到西方人的笔下却几乎等于零。在这本书里,关于中国考古,它惟一提到的是,中国还有个西安,西安还有个秦俑坑(第302—303页),即西方旅游者的必到之处(另外,在年表中,它还提到一九二一年发现北京猿人,一九五三年发现半坡遗址)。“

  “和《剑桥考古学史》相比,《剑桥战争史》对”普遍原则“讲得更突出,线条也更为明快。本来这些历史,它们统统都是世界史(然而它们都只标”剑桥“,不标”世界“),世界史总得讲世界吧,但作者觉得:要讲战争,那我们是胜利者,这个历史当然是我们的历史。他们讲起话来坦诚相见,什么酸文假醋都没有,干脆就是拿西方战争史当世界战争史,一点都不脸红。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对了解西方战争史有用,而且也有助于理解,现在之所谓的”国际学术“到底是什么意思!”

  “现在讲中国的军事传统,我们当然可以关起门来讲,说我们有《孙子兵法》,老子天下第一。但我的看法有点不同。我相信,真正的西方文化,他们内心的想法,其实是根本就没把中国当回事。就是讲客气话,肯定也是点缀。而且,我完全同意,他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也确实很有理由。因为他们在各方面都比我们先进,也比我们眼界宽广,更了解天下大势。要讲世界,他们比我们有发言权。”

  “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最难。学习西方文化,首先,我们得了解其心理特点(但不是个人心理,而是文化心理),军事是个入手处。这本书的作者说,”

  西方的历史,无论是本国的还是海外的,都是以强硬的、野心勃勃的大国们为争夺控制权而展开的竞争,在竞争中,残忍者、革新者和果断者取代了自满者、模仿者和优柔寡断者“(第590页),他们的特点是居高临下、恃强凌弱、吃硬不吃软(他们不相信眼泪和感化,日本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高“与”强“,即”彼可取而代之“的一整套制度和观念(我们确实没有),他们当然会问:我们的东西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而且你有什么理由加以拒绝?这就像在没有新鲜空气和干净水源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拒绝呼吸和饮水。他们的道理确实是‘硬道理’。”

  “在近百年的文化争论中,我们不是自大就是气短,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懂他们的‘硬道理’有多‘硬’;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还老想和人家较劲;刚学一两招,就想把对方整个放倒,不知道人家这五百年的功夫是怎么来的!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放弃华夏传统中的精巧玩意儿,学学洋鬼子枪击我们的本领(鲁迅)。”

  “……。此书作者共七人,两位是英国人(包括在英国受教育然后到美国教书的主编),五位是美国人(其中一位还当过空军,有上校军衔)。我无法估计它在西方世界的学术水准。但从书后的推介人来看,好像都是大教授。”

  ……

  “其实,在过去一百年里,我们的地位是什么,早就有先定之数:列强世界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们既没有机会先抢,也没有力后抢,只能自己抢自己,苦苦挣扎于世界之林。现在的中国和百年以前相比,地位当然是提高了(无论怎么评价,这也是拜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之赐)。但水涨船高,在世界的整体格局中,在西方的心理框架下,我们在两次”公理战胜“后,地位还是差不多。两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是”八国联军“的窝里斗(先抢者和后抢者斗),德国(属后抢类国家)是处于”四战之地“,最惨,两次都是战败国;英、法扼其左,俄国阻其右,都想引祸水于对方,但彼此都倒了霉,两次大战也是损失惨重;奥匈帝国(也是后抢类国家),是德国的帮凶,一次大战后,迅即土崩瓦解;意大利和日本(也是后抢类国家),二次大战跟德国跑,也没它什么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真正捞到好处的,只有美国。第一次大战,打出一个”法“(法西斯主义),打出一个”共“(共产主义),引起二次大战反”法“,冷战时期反”共“,但反来反去,在美、英、法眼里,德、意、日还是他们的人,俄国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我们徒有”战胜国“的虚名,既不是最贫弱的国家,也不是”八国联军“圈里人,一直扒在车帮上,无论怎么变,地位都不能同日本相比。因为日本是他们圈里人,而中国不是(就连汉学研究的地位都是由此而定,过去我不太明白,现在看得很清楚)。二次大战期间,所有强国都是以邻为壑,珍珠港事件之前,它们对中国都是见死不救。孔祥熙游说德国,宋美龄游说美国,都是洒泪而还,为什么?除去移祸苏联,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日本在亚洲最有领导资格。”

  “现在轮到反‘恐’(没有反完的‘共’都纳之于‘恐’了),对西方来说,是打完大敌打小敌,又转回去了。所以,我们的世界反而更像19OO年,即八国联军到北京教训我们的样子。作者说,在近两个世纪里,世界上归顺西方,首先举的是日本;顽抗西方,首先举的是中国(序言,第4页)。有个西方学者曾跟我讲,现在这个世界,屈指可数的流氓国家,你们中国是难逃其外;本世纪还保留吃人习俗,你们中国是独一无二(他们已写出‘中国吃人史’)。在他们跟中,我们中国人还是义和团。”

  “为什么不谈中国?”

  “《剑桥战争史》是一部详于今而略于古,专讲西方之不暇,遑论其他地区的世界战争史。它在中国出版,作者兼编者,美国的帕克教授为它写了一篇中文版序言。这个序言很有意思。他说:

  由我策划和编辑的《剑桥战争史》,现将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读者见面,这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但是,我担心有些读者在看了书中的内容基本限于涉及西方的战争之后会感到失望。坦率地说,他们一定会认为,战争的中国模式在重要性和令人感兴趣方面并不亚于西方。

  然后,他提到汉森(VictorDavisHanson)的书(WesternWarofWar,1989)和鲁威仪(MarkEdwardLewis)的书(SanctionedViolence。inEarlyChina,Alba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90)。前书是介绍“西方战争方式”,后书是介绍“东亚战争方式”(其实是讲“中国战争方式”,汉学家常把中国、日本、朝鲜搁一块儿,放在“东亚”下面讲,光是中国都不够一盘菜)。这是他们做比较研究的基础。

  作者向中国致敬,主要是说希腊和中国进行过类似的“军事革命”。比如:希腊有重装步兵,中国也有;希腊有色诺芬,中国有孙子(他说,与《孙子兵法》“齐名”的,还有《墨子》城守各篇,西方重技术,故看重这些篇,但在中国,没人这么说);希腊有民选将军,中国也有精通军事技术的专门指挥家;中国有秦始皇的“中央帝国”,马其顿有亚历山大的希腊化(第2——3页)。此外,书中还特别提到,中国和西方一样,都很重视操练(第4页图注和第595页)。

  这是以他熟悉的东西讲他不熟悉的东西,就和古谣谚所谓:骆驼就是“马肿背”

  一样,只是最表面的比较。

  最后他说,然而,为什么这部书只谈西方,不讲中国,也不讲世界其他地方呢?他有三条理由:

  前两条理由,我看是搪塞。比如第一条,“对各个历史时期所有社会——无论阿兹台克人和莫卧儿人,还是中国和欧洲——都予以同样关注的‘战争史’,其广泛多异的内容是一单卷本的书无法包容的”(第3页),这是说“一卷装不下”;第二条,“在让西方的勇士和军界名流们分享关注和荣誉的同时,仅仅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军事和海军传统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好话,那将是不可原谅的歪曲”,这是说“几句说不清”(第3页,我看不出书中的“勇士”和“名流”

  有什么值得夸耀,特别是近五百年)。这些不是主要理由。他关键的理由,我看还是第三条,即归根结底,还是“谁也打不过西方”。

  他把话说得很清楚:

  不管是进步还是灾难,战争的西方模式已经主导了整个世界。在十九、二十世纪,包括中国在内,以悠久文化称著(“著称”之误?)的几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抵抗西方的武装,而像日本那样的少数国家,通过谨慎的模仿和适应,取得了通常的成功。到二十世纪最后十年,无论是向好的还是坏的方面发展,自公元前五世纪以来已经融入西方社会的战争艺术,使所有的竞争者都相形见绌。这种主导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加上其成功的秘密,看来是值得认真地考察和分析的(第3- 4页)。

  ……

  蓝永蔚先生说,《剑桥战争史》大讲希腊、罗马步兵,不提中国春秋战国的步兵,对它最好的回应就是写出中国自己的战争史,我很钦佩。但我觉得,西方学者不讲中国就不讲好了。他们的战争史,即作为“主导传统”和“成功秘密”

  的西方战争方式,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

  在经历了李零先生的一通宏论轰炸之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发挥,众多爱好者随后在小组辩论上展开激烈交锋,甚至还有通过网络视频参与进来的网友也加入了他们的辩论,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小说相关章节:黑暗领域之王中王传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