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医亨(医亨风流)更新至325章 - 32,5

[db:作者] 2025-06-25 14:41 5hhhhh 9070 ℃

  看到张玉瑶唱罢,李南也不由上前取过麦克风,默然了一会,选择了一首古词唱腔,是柳永的鹤冲天,这是一首少年轻狂却又沧海桑田的人世转变之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入神的李南低唱高伤,泉水冰塞,胡歌狼凄,尽是极尽柔婉,仿佛要把自己的记忆也镶嵌在歌境之中。

  一边唱着,一边回想着自己的童年,大学,红颜知已,恰如歌中所言,曾经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在半路改变了方向,无数次的离开和相聚之后,年少轻狂变成蝴蝶般飞走,最终绝望地停留在永远无法过境的沧海。最后却带着一世的霸气半身的落寞辞离沧桑,而自己?漫无目的的岁月也在这开谢的寂寞中度过。

  碎雪飘白的记忆中,点点落寞,丝丝牵挂,还有几个人没有忘却,还有几个人值得忘却?

  四女脑中都回想过这一幕,都不禁默然。

  一词唱罢,李南已是无奈哽咽,柳永的一生渐渐地流过他的记忆之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柳永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柳永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他为下层* 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尽管柳永终了之时衣贫无着,身无分文,甚至连死时的丧礼都是妓女出钱进行的,但仍让李南感到十分敬佩,这位浪子的一生无疑让他感动甚至膜拜。

  自李南唱后,张玉瑶,藏海韵,何心语和刘容再也不无心思上前献唱了。

  在忧伤的气氛之中,刘容微微轻叹一声启齿道:“阿南,大过年的,你唱这歌太伤气氛了。”

  听着语气中的些许斥责,李南微微耸肩不由苦笑道:“容姐,其实我也是不想的,只是一时伤怀,忍不住唱了这一首。”

  “唉,算了,既然事已至此,我也不好苛责,那么,我们一起吃个年饭吧!”

  经过无数风雨的刘容心神很快收敛了起来,微笑着提议道。

  张玉瑶笑着应了一声道:“好,我们相聚在一起就是缘份,一起吃个团圆饭一起生活圆圆满满!”

  “对,年饭有八宝,人生有八喜,那我们就吃出个人生八喜来。”

  何心语也笑着附和道。

  而藏海韵则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面对四个红颜知己式的美人儿,李南当然乐不可支地笑着将她们带到了一楼客厅。

  张玉瑶是下得厨房的极品女人,虽然年饭听起来是很繁琐的,但在她的眼中,只要用个五分钟就可以做出来,毕竟年饭的食材是来自祭祀用品。

  五人全力齐心,在厨房里稍微花点心思摆弄了五分钟左右,就炮制出丰盛的年夜饭了。

  酒,鱼,菜,肉,汤,饭,卵,圆,越东八宝是应有尽有。

  李南在开始前,还将很累的史仙诗从卧室中提了出来,既然是团圆饭,自然少不了老婆。

  往年,李南在他爷爷死后,过节都是一个人过的,可说是寂寞冷清,一点都不像过年。父亲有自己的家庭,有儿女,有岳父母,母亲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儿女,也有岳父母,对于李南,可说是极不欢迎的。

  有一次,李南想要和他们过年时,竟然给生生撵了出来,让一向流血不流泪的李南当场滴下了伤心的眼泪。

  至此之后,一个人开始寂寞孤独起来了。

  从来没有人能走进李南的心房,他不交朋友,不与同学过密来往,有的只是点头之交。

  本来,这样的李南注定一生是悲剧,孤独终老的,但是,冥冥中,老天爷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史仙诗突然出现了。

  一个是孤独寂寞,一个是芳心无依,有如菟丝花缠上了女萝草。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易可量。

  今年的春节是如此地热闹美丽。

  而李南却是触景生情,把快乐当成了苦涩,嘴上脸上虽然笑着跟五女你来我往地说着喜庆之语,红酒也一杯一杯地往肚里送去,但忧伤也伴随着时间慢慢地注入骨髓。

  此时的李南是矛盾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犯贱的。

  正如拿破仑当上皇帝宴请群臣时的心情,越是热闹,心里越是孤独。

  也许是感受李南的心情不好,五女总是有意无意地说着开心的东西,甚至故意地专门针对他开起了玩笑。

  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李南此时的心境,一个人孤独惯了,就习惯不了热闹与喧嚣了。

  团圆饭后,李南表面如常地笑着与五女放起了烟花。

  看着夜空上璀璨夺目的烟花,五女脸上都绽放出了动人的笑容,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看了,也会心动不已,甚至连六根清净的佛也要生出绮丝。

  但是,此情此景,却让李南想到了大唐双龙传里面的李秀宁。

  碧光映照芙蓉美,相逢恨晚此生悲。烟花散尽肠终断,不敢相思也成灰。

  心中又是一股莫名的寂寞。

  也许,错过了这最为欢庆的日子,李南的心里才会充满阳光。

  这一笙歌繁华之夜,终是要远去,所有纷扰和熙攘蒙胧。

  破晓而出的晨曦划出了一片新天地。

  过完了年夜,李南的心情好了很多,连吃饭都多吃了几碗。

  一大清早,李南就接到了很多祝福短信,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的,也有乡亲邻里的,更有院里院外相关熟人的。

  看到这么多关心自己的短信,李南感觉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不再是孤独中的一员了。

  还没等短信回复完,李海媚便带着谢思语过来拜年了。

  收了厚厚的红包之后,李南的脸上更是欣喜不已,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好像是一尊弥勒佛似的,好不喜人。

  紧接着,温若雪来了。金秋水来了。夏蔓来了。陈柳来了。胡筣和她母亲也来了。就连一向难见一面的常玉洁也来了。

  这大年初一,心情好得不得了的李南在家中哪也没去,当然,他也不可能躺在床上和红颜知己们嘿咻嘿咻,而是组成麻将团打起了传统的麻将,甚至还打起牌来,十三张和斗地主自然是少不了的。

  就这样玩了一天一夜,李南仍是神采奕奕,就连众女也是精神大好,浑然不在乎睡眠不足会让美貌失色的后果,哪怕是输得哭鼻子的谢思语也是这般兴致勃勃,还大叫着,有本事将我小可爱底裤给赢去了之类的狂语。

  年初二,众女就没那么悠哉了,她们至少家中有老,有上级,甚至有好姐妹,那都是要去拜年了。

  李南也不例外,开着车和史仙诗回了她老家一趟,顺便拜见一下她父母,尽管他恨屋及乌,对父母之类的极不感冒,但毕竟要了人家女儿,本分还是要做回去的。

  史仙诗是个心思灵透的人,也明白他对于父母两个字是很忌讳的,就像鲁迅先生描绘的阿Q一样,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

  光“也讳,”

  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基于这个想法,史仙诗只是让李南和她父母相处了一会儿,就打发他去买礼物了。

  毕竟,农村不比城市,他们更看重的是实际的东西,同时,他们也好攀比,如果女儿找了一个有钱有貌有才的男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处处跟人家显摆起来。正是因为这样,心里希望让父母有面子的史仙诗才会让李南大量地采购礼物,然后送给邻里亲戚。

  史仙诗的父母都是那种老实又势利的农民,四十七八岁的他们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太婆,这不是基因的问题,而是劳累过度的结果。

  虽然李南对于父母有些怨恨,但对岳父母却实在是好得不得了,不仅买了一大堆营养品,还强塞了一万五千块给他们,这在农村,足以快活地度过一两年了。

  两人在史仙诗老家住了一夜,次日临走的时候,李南看史仙诗这么舍不得父母,便提议道:“老婆,要不,将爸妈接到城里住,反正我们四五楼还空着呢?”

  哪知史仙诗根本连考虑都没有地就拒绝道:“不用了,我爸妈都是乡下人,连字都不识几个,去了城市,不仅会丢了你我的脸,而且,他们在城里无依无伴,过得一定是很不开心的。”

  李南心想也是,便点了点头道:“好吧,如果你想他们了,那就接他们过城里住吧,我没关系的。”

  “还是不用了,爸妈是那种生在故乡死在故乡的传统老人,既然我接去了,他们心里也会怨恨我的。”

  史仙诗亲昵地靠在李南的后背上幽幽叹道。

  见她这么说了,李南就打住了此心思,心思复杂地看了一眼农村的闭塞与落后,便驱车回城了,说到底,他与史仙诗的父母是两类人,若是没有史仙诗这根桥梁,那一定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从岳父岳母的言行举止中,李南也看了出来,史仙诗的父母对她并不好,甚至是有点遗弃的味道,估计史仙诗是女的不能传宗接待的问题,另外,两个老人是极势利的人,对女儿冷淡,对李南却是极为热情,给了那么多礼物和财物,走得时候,他们甚至连回礼都没有,这让极为讲究礼尚往来的李南感觉十分不舒服,所以,有了以上看法和上代父母的遗弃背景,李南心里已经决定,以后是再也不会到这里来了。

  回东海越东区的一路上,坐在李南旁边的史仙诗一直都在沉默着,甚至是有些哽咽。

  李南虽然不知道她的感受,但仍是一边开着车,一边柔声开解道:“仙诗,有什么不愉快的,就说出来吧,反正你我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史仙诗仍旧是默然,眼睛却痴痴地看着窗外,仿佛想把它刻进记忆世界一般。

  “哎呀,我的姑奶奶,你再不说话,我怕是要闷死了。”

  李南被史仙诗的情绪所感染着,心里甚是压抑地说道,就连手中的方向盘都有些不稳当了。

  “老公,你怎么好奇心这么强呢?难道我非说不可吗?”

  史仙诗转过头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我不是好奇心强,而是怕你心里藏着心事,以后会突然爆发,到时后果的严重,你也明白的。”

  “算了,既然你想知道,我就说一说吧,你耐心地听就是。”

  史仙诗幽幽叹了一声,微闭着眼,开始从她小时候懂事说起,先是苦累凄惨的童年生活,她那时每天天没亮就必须起床给菜园浇水,做饭洗衣,上午还要去山上打柴,下午要帮忙种地放养牛蓄,晚上还是要做针线家活,哪怕是十岁上了学也不例外,如果是哪天没这样做,不是她病了那么就是她死了,到了十四岁时,幸好读书比任何人还要认真,这才连跳了两级读上了初中,可上初中后,爸妈竟然嫌弃她是个女的,又是败家的,就不让她去上学,命令她呆在家里做农活,然后长大后嫁个有钱人家,不想这样平凡下去的史仙诗强忍着眼泪以自杀进行了反抗,虽然父母亲被迫同意了,但却不给她一分钱上学,逼不得已,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次生活,为了上学为了用度,她起早摸黑地开始种起了菜拿到集市上卖,然后一有空就去镇子里捡起了垃圾,就这样,苦苦挨到了高中,期间还跳了一级,上了高中之后,学校对于精英学子的各种扶贫策多了起来,她就靠着年年丰厚的奖学金和为有钱学生做家教得来的钱省吃俭用完成了三年高中。等上了大学后,天价的学费让有些不适应城里生活的史仙诗甚是无奈,为了生计,她通过同学会的师姐找到了一份家教,然后又傍上了李何东这个富家子弟,这才辛辛苦苦读完了大学,但生活依旧是不幸,大学生分配制度取消了,让她未毕业先失业了,于是,她开始自己找起了工作,经过多次面试后,才找到一个看似前途光明的工作,最后,毕业之后的那晚,她邂逅了李南,故事就延续到了现在。

  史仙诗断断续续又有些罗嗦地说完了自己简短的历史后,声音已经哽咽了起来,她恨父母的无情,却又舍弃不了那段养育之情,没有父母的养育,自然没有如今的她,尽管生活一直过得不好,但她对父母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不打丝毫折扣的。

  其实,在农村,像她这样的女子是很多的,只是史仙诗比别的女子坚强些,也更有运气些。

  像如今史仙诗的一些农村同学,到了现在还在苦苦托人寻找一份好工作呢?哪里像她,现在工作稳定,家庭幸福,而且前途是可以预见的,至少在同学之间,她是金领,每个月的四千元让她完全可以过上小资的生活,何况,身边还有别人没有的一群好姐妹在支持着,生活工作情感都步入了稳定。

  默默听完了史仙诗的叙述后,李南也没说些安慰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拍了拍美人圆润的肩膀,就继续开车了。

  路边的风景不停地向后退去,也宣告着往事的过去,是不可再回味了。

  回到家的第二天,在张玉瑶的提醒下,李南和谢思语携带着礼物去一一给院里院外的领导们拜年,这是卫生系统的惯例,任谁也免不了这个俗。

  这里应酬一下,那里凑和一下,时间就很快过去了。

小说相关章节:医亨(医亨风流)更新至325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