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乱&夺】【卷一】第四章 社会新鲜人,2

[db:作者] 2025-06-28 21:31 5hhhhh 1930 ℃

  一进门,古凌虹就娇声笑道:「蒋老师,冯老师,两位忙着呢?这是……小俞,是我一个朋友家孩子,今年刚毕业,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小孩子挺聪明,就是没啥经验。哪位老师帮忙带带徒弟?」

  两位主编对望了一眼后,严肃的副主编开口了:「行,看古主任面子,就我来当这个师傅吧。」

  我师傅大名冯千帆,以前是《江城日报》的主编,干这行三十多年了,退休后到这里发挥余热。如果他自己不说,根本看不出他年龄居然比主编蒋之孝年长近十岁,真是驻颜有术。冯师傅把我领到了会议室,坐下面对面对我进行指导。

  做杂志和报纸不一样,时效性并不是它的价值所在,杂志应该做的是专业、全面、深入的报导。首先要积极地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最方便就是报纸或记者采访得来的资料,如果发现报纸上有好素材,就自己亲自去采访,还可以联系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借用资料。但要记住千万不要找报纸上已成专栏的东西,如果硬要写,就一定要有全新的角度和更出色文笔才行。收集好了材料,就弄一个提纲出来……一下午过去,如醍醐灌顶,令我受益良多啊。

  周一刚到,就接到了师傅布置的任务,一张《江城晨报》,让我找出三个以上能够写成专门报道的新闻。对于晨报,我一般扫几个眼标题就直奔体育版。今天是第一次认真阅读,看了两个版面,发觉部分新闻还是挺有意思,不过能不能成为杂志的素材就不一定了。看完一遍之后,有不下十条新闻让我觉得有可取之处,但是否选取成了问题。

  思考了一阵,我的分辨力却进一步降低,时而觉得有些新闻根本就无聊透顶,时而又觉得它们其实很有可挖掘性。开饭了,报纸看了已两遍,素材还一个没列出来,冯师傅过来看我,发现我还是一张白纸,不禁笑了。

  我赶紧求饶:「冯老师,我已经找到一点线索了,就是取舍不定,下班前我一定交给你。」

  「报纸的内容看完了吗?」

  「看完了。」我急忙应道。

  「嗯,那行,现在先安心吃饭,中午一点半前把东西拿到我办公室来。」

  看他表情还以为会宽限我,居然这么严厉!看我一脸愁眉苦脸,他笑了:「怎么,你还想明天交不成?小伙子,你不是做不到,你是没压力。人就是有了压力才会进步的。」

  冯师傅戴上眼镜,快速浏览了一下我的作业,面无表情地说道:「没认真听我说的话啊,我让你挑选出三个,而不是罗列出十个啊!就在这里,给你……五分钟,就在这里,选出三个,你觉得可以写出专门报道。」

  头皮发麻,老冯的要求比学校老师还要严格。拿起纸,画圈、打叉,又重新画圈,胡乱整出来三个——「又是一年高考时」、「警察扑灭拦路抢劫团伙」、「江城涌现大量清洁公司」。

  老冯只是用眼一扫,便问道:「这不三分钟就选好了吗?现在分别说说,这三条新闻,你认为可以怎么写?」真是喘气的机会都不给啊。

  毕竟事先有所考虑,我清了清嗓子便开口了:「今年正好是全国恢复高考二十年,可以采访一些当年参加过高考的人,他们现在应该都是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物了,收集他们对当年参加高考的回忆以及与参加高考对现在生活的影响。这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全国、尤其是江城社会方方面面变化来探讨。然后,再采访一些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的看法,对了,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经验丰富的中学老师,他们对中国近二十年来的教育发展更有发言权……」我一边说一边注意老冯的表情。

  老冯点点头,示意我继续。我讪讪道:「这一个我暂时就只想到这么多。」

  老冯点了一根烟,有些轻视地问道:「小俞你是学中文的吧?基本功不过关啊!」我不禁有些生气,虽自知不是顶尖的,但至少在同学当中属于优秀的。他看出了我的意图,淡笑道:「别不服啊,问一个小学语文的问题,你这篇文章的主题,或者说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啊,好像我说了这么多,的确没有一个核心,只是罗列了一堆现象。略作思考,补充道:「我想以教育为核心,指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改革开放的成就与中国教育的发展关系密切。二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巨大进步,但仍有不足,要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提供重要保证。」天哪!我第一次发觉,辅导员老刘平时念叨的令人瞌睡的话,其实是非常有内涵啊。

  老冯的嘴角终于放松了,点头道:「行,还有补充吗?没有就说下一个。」

  总算是让人松了一口气,振奋一下精神接着说:「第二个就主要从公安部门入手了,找到主办此案的领导获得资料,抓住重点过程,突出英雄人物,可以写得精彩一点,像侦破小说。然后再采访几个受害者,说明匪徒的危害大,可以突出这次行动的重大社会作用……」

  老冯突然笑了,说道:「想法是好,可惜这个肯定不行。」我一下呆住了。老冯抽了一口烟又继续道:「这种新闻报道,会涉及到执法系统很多关键性问题,这些多数是机密的。所以其实能写出来的内容都已经在报纸上了。我们基本不可能进一步获得资料,这类新闻的专门报道是专属于公安机关自己的刊物的。你想写得像小说一样热闹,更是天方夜谭,那是外国警匪片里的记者干的事。这个就这样,接着说说下一个。」

  原来这里边竟有这许多关系,写一篇东西出来真是不容易。讪笑一下,我又继续讲了一下自己对「江城涌现大量清洁公司」的看法。可惜这个也没否决了,理由是这种现象刚出现,说不清是偶然还是必然,而且其具体效果目前也有待考察,所以主题方向极难定位。如果硬是要写,就要等到政府的相关部门对它有所定性才行,不然容易犯错误。我国的媒体是一定不能犯这种错误的。

  看我一脸愁云,老冯笑道:「别担心,这不还有一个可以写的吗?现在,你来说说,关于参加过二十年前高考的人,你想到需要采访哪些方面人没有?」

  「嗯,首先应该是政府官员吧?其次找一个经商的,对,找一个国企的,一个私企的。再找一个文化部门的……暂时我就想到他们了。」

  「多嘴问一句啊,你父母上过大学吗?」

  「我爸爸没上过,我妈妈上过。」

  「哦,你妈妈是干什么的?」

  「中学老师。」

  「那不错啊,你完全可以去采访一下你妈妈。」

  「冯老师,这个还真不行的,我妈妈是保送上的大学。因为当知青的时候,劳动表现积极,就被推荐上大学的,那时候我都出生了。」

  「呵呵,了不起啊。你妈这个大学生当的比我还早呢,你妈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老冯的语调轻松了许多。

  「和我一样,是省师大毕业的。」

  「你家不错嘛,都是名校毕业的。」

  我好奇道:「冯老师是哪个学校的?」

  「我是上海沪旦大学毕业的,也算小有名气吧,我也是当年的高考人啊,你完全可以采访我。」沪旦自然是全国有数的高等学府,这也难怪老冯脸上满露得色。

  老冯看我一脸崇拜之情,眉头都弯起来了,继续笑道:「这样给你一个提示,政府工作人员、商人、文化人、教育工作者之外,再加上一个技术工作者,例如工程师之类的。就这五种,你每一个给我想出五个问题来,另外再列出五个针对今年高考学生的问题,下午三点半前交给我。」

  已经两点半了,我回到编辑部慌乱地开始工作,不时向诸前辈请教,总算凑齐了三十个问题。冯师傅仔细看了一下单子,帮我做了一些修改。突地一拍手,笑道:「不错,我去跟张总说,他点头,八月那期的「时代」我们就做这个了。」啊!我居然亲自解决了一个专栏选题,心脏顿时增速了五倍,手心的圆珠笔差点让我捏碎了。半个小时之后,冯师傅告诉我选题通过了,采访的人选由他先甄选一下,确定之后,会带上我一起去采访。

  第一次采访在周三,带我的并不是师傅,而是洋哥,对方是一名私营企业的销售经理,我也首次见识到了洋哥在采访本上的速写功夫,流利而整齐,而我只能用笔将对方的话记个大概。哎!真功夫都是练出来的,来日方长。

  不知不觉又到周末,快下班时,古凌虹突然出现,宣布今晚张总请客,大家一起出去在「仙人居」吃饭,然后到「梦如生」唱歌,既是单位活动,也算是我迟到的欢迎会,引来人民群众如雷的掌声。

  吃饭时三军齐备、人头攒动,可唱歌时却走了七七八八,最后只剩下了十二个来到「梦如生」。「梦如生」是江城几个顶尖卡拉OK之一,我也是第一次来。张总居然开了间包房,我们大学时唱歌都是到的轮唱式的大厅,十分喧闹。今晚我也总算见识到了包房的模样,墙上是投影,有一台小电视可以选歌,里面放着长排的大沙发,张总要开车不能喝酒,大家也都乖乖要的可乐。

  张总率先登场,居然是高难度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声音宏亮、字正腔圆,果然是实力派。接着张总和古凌虹合唱了一首《思念》,张总一改之前的宏亮高亢,变得淳厚温柔,古主任嗓音细腻,两人配合得非常不错,引得阵阵欢呼。在大伙的强推下,我也被迫献声,本想唱BEYOND的《海阔天空》,又怕粤语歌在前辈面前显得太突兀,只有干嚎了一首《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可惜反响平平,只有洁子一人听过这首歌,代沟很严重啊……

  大家疯玩到十二点多,回到家我洗完澡就躺下睡了,也第一次晚上回家后没有打电话给杨玉菁。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