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快乐人生更新至第412章 - 287,1

[db:作者] 2025-06-29 21:44 5hhhhh 1370 ℃

             第351章来到武汉

  余孝玲马上用手指握住留在自己嘴外的玉茎狂撸了起来,丁平的热精一下子就喷到了余孝玲喉咙深处,丁平的大玉茎在余孝玲发出「嗯!嗯!嗯!」声的暖嘴里抖动着射了几下!

  真是太舒服了!由于声音和动作太大,不小心吵醒了还在旁边熟睡的李雪梅,她一睁眼就看到余孝玲刚好吐出丁平的大玉茎,正在舔玉茎上残留着的精华,李雪梅出生气的样子说:「孝玲姐,没有你这样的一个人独享的,也不叫着我。」

  余孝玲笑着抬起头,手里还在爱抚着丁平的玉茎,说道:「不是我独享,是看你昨晚被咱们的小老公丁平干累了,想要你多睡会,好好休息休息。一会儿我还要去买点早餐,咱们的丁平就是你一个人的,不让你休息好,你怎么能伺候好咱们的丁平小老公呢?」

  说完,她就爬到丁平耳边说道:「丁平,我要起来了,等会你可要好好对待雪梅妹,不要老是那么用力,要注意点!还有,你的精华很美味、很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早点,等会也要给雪梅吃一点。」

  说完,余孝玲起床,出去买早点去了。

  李雪梅因为昨晚与丁平玩得太厉害,下身还有些疼痛,就和丁平亲热一会,也起来了。

  吃完早餐,他们三人休息了一会,丁平说道:「我先送你们俩个回去,我还要到武汉,有点事要处理。」

  余孝玲和李雪梅从来就不过问丁平的事,见他这么说,知道可能与他师傅有关,于是,就和丁平一块来到火车站,回北方市了。

  丁平把余孝玲、李雪梅两人送走后,立即坐上到武汉的火车,四个小时后,来到武汉。

  坐在火车上,丁平还在想着与师傅的对话:「花间派分内外两堂,内堂负责武术及其它人才上的培养,是花间派的核心,外堂负责花间派的经济来源和情报收集,同时为内堂到江湖走动的人员提供各种行动的便利。因此外堂虽不是花间派的核心,但是花间派的重要支撑。

  内堂人数不多,同江湖武林门派的组织构架一样,就是掌门到弟子,各弟子也可自己带弟子。花间派对吸收门人要求极严,人品要好,资质要好,同时其家庭背景必须是正当人家出身,不能与江湖各武林门派有瓜葛。内堂的人经过训练,放在江湖上,都是绝顶高手,人虽不多,实力是很强大的,这样才能使花间派成为江湖中的仲裁力量。

  外堂则不一样,各地分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人员数量、规模,除各地分堂主由内堂派驻或任命外,其他成员内堂不再过问,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其主要力量是商人,由他们为花间派提供强大的经济来源,外堂还有组织严密的情报网,拥有各种情报人员,为花间派收集各种情报。

  外堂这些成员成份虽杂,但都是正派人士,花间派为他们提供安全保护,他们自愿加入花间派效力。这些人,他们世代相传,祖祖辈辈都是花间派成员,经过千百年来发展,在各地都扎下了根,这部份人是花间派的坚实基础。

  花间派的内堂、外堂互相配合,互为支撑,但又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除掌门掌握着花间派全面情况外,内堂只知外堂各分堂堂主以上的人,外堂只知道派驻到他们那里联系的内堂弟子,再加上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管理方法,花间派才能保持一种超然的身法,独立于江湖之外。

  内堂总部在北方市,你现在就是内堂的负责人了,在这之前由你二师兄欧阳新林在那儿主持大局。外堂总部在武汉,由你大师兄徐良才主持大局,但他本人不在那儿,由王满堂在那儿负责。你从我这里离开后,可以先到武汉了解一下外堂的情况,与他们接上头,可能有些事情还需要你出来来作,同时也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你到武汉后,不管情况如何,如果同王满堂取得了联系,要按花间派的规定行事,不得泄漏内堂的任何秘密,也不得向他打听外堂的任何情况,除非是行动的需要。你的身份是掌门,其它任何情况都不可告诉他,记住了?」

  丁平说道:「记住了,当我和他见面时,除不能告诉他内堂的情况外,也不能问他外堂的情况。可是,武汉能有什么事需要我作的?」

  道人道:「到了你就知道有没有需要你作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丁平最开始得到师傅的传功时,只是以为自己的一个奇遇,没有想到花间派后面还会有如此大的实力,而自己现在正需要这种力量,特别是某些官方不方便出面或不能出面的事,花间派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还有,在北方市主持花间派大局的二师兄欧阳新林,是不是以前见过的、在国安部当副部长的欧阳新林?还是另一个与他名字相同的人?在没有见面之前,丁平也不敢肯定。

  师傅要自己到武汉去,暗示那儿有需要自己出面做的事,但他又不明说,能有什么样的事?

  突然,丁平脑中灵光一闪:师傅说花间派情况中心由外堂负责,并且是各分堂收集各自区域内的信息,再由外堂总部整理后,报到内堂,这个机构设置是不是很不合理?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谁掌握了各种情报、各种信息,谁就有可能比别人先行一步。师傅让自己到武汉来是不是让自己把情报中心给理顺一下?

  想到这里,丁平就有了底子:师傅总不会无缘无故地让自己到武汉来旅游吧?原来是给自己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

  来到武汉,丁平自己先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因为职业习惯,使他对自己的行动分外小心,这也是他多次化险为夷的原因。

  第二天,丁平以一个闲人逛街的心态,慢慢向他师傅交待给他的地址走去,沿途他利用种种方法,在确认无人跟踪后,来到中山路中段一个名叫济人堂的中药铺。

  「医生,请问你们这儿有灵芝吗?」

  进门后,丁平对正在柜台里忙的年轻人问道。

  「先生,请这里来。」

  那人见有顾客来问贵重药材灵芝,赶忙走出柜台请座:「你要什么样的灵芝?」

  「你们店里有哪些?」

  「我们店里收藏的灵芝可多了,在武汉数不出第二家来,你需要多少年的就有多少年的。」

  那人自豪地说道。

  「那就来一颗五百年的灵芝吧,还要是从高山顶采摘下来的。」

  丁平说。

  「什么?」

  那人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这个客人要这么贵重的灵芝,据他所知,他们济人堂里最好的也就是一百二十年的灵芝了,就是这样的在全国已不多见,五百年的恐怕只有神话里才有。

  「什么什么的,叫你拿五百年的灵芝。」

  丁平见这个年轻人的这种神态,故意生气地叫道:「叫你们负责人出来。」

  这个年轻人一开始把话说得太过了,见顾客生气,急忙去喊他们的经理。

  一会儿,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从后面出来,客气一番后,说道:「不知先生要五百年的灵芝有什么用?」

  「我朋友得了急病,需五百年的灵芝才能救治,找了很多地方,听说你这儿是武汉灵芝最齐全的中药丫,我才到你们这儿来看一下,也从贵店的医生那儿得知你这里确实是什么样的灵芝都有,因此想买一株五百年的灵芝。」

  那年轻人本来还在旁边站立着,一听丁平这样说,赶紧溜到后面去了。

  那经理一听这话,看到那个年轻人走后,略带兴奋的神色小声说道:「五百年的灵芝没有,千年灵芝我们却有一颗,只不知先生出不出得起价钱。」

  「先说说你的价吧。」

  「价钱是七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钱。」

  「这么便宜?我看千年灵芝最少也得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才买得到。」

  「走,到后堂去。」

  经理抓住丁平的手,把他往后堂带去,边走边喊那个年轻人到柜台去照应。

  「您终于来了,内堂也有多年没有派人到我这儿,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行动?」

  一坐下,他便急不可奈地说道。

  「不要客气,你是王叔吧?」

  丁平赶紧回礼,并出示了花间派掌门信符:「我是昨天到武汉的。」

  那人一见掌门信符,就要下拜。

  丁平赶紧起身,扶着他,说道:「王叔,不要这样。」

  王满堂恭敬地说道:「掌门折煞小人了,叫我王满堂好了,大师兄给我打了招呼,说内堂最近要派人到武汉,我们便天天盼着,但没有想到会是掌门您亲自来。」

  丁平说道:「你年龄比我大,工作经验还有社会经验都比我丰富,你不要叫我掌门,就叫我小丁得了。我来武汉也是给你们找麻烦。」

  王满堂说道:「掌门怎么能这样说?不管怎么说你是掌门,我派的礼节怎么能不遵守?能为本门出力,是我们的荣幸,怎么能说是麻烦?」

  丁平说道:「不要叫我掌门,现在时代不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省得外人听了我们象是黑社会似的。」

  王满堂有些迟疑,说道:「可是也不能坏了我派的规矩呀?」

  「这样吧,我们在讨论派内的事时,你们可以叫我掌门。」

  丁平见王满堂这样说,知道花间派的规矩也不能在自己的手上给破坏了,就折个中:「有外人在时,我们互相称为经理,怎么样?还有,我们在一起说话时,随意点,不用太客气。」

  王满堂说道:「那就听掌门吩咐,外人在场,我称呼您丁经理,请您见谅。」

  这也是丁平太过年轻的缘故,他没有想到现在的掌门竟然是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多年的社会经历也让他压下好奇心,没有多想这个问题。

             第352章出乎意外

  丁平说道:「我刚说过不要客气,你还这样?」

  「好,就听丁经理的。」

  「这样多好,否则我会不舒服的。」

  「不知掌门到此有何吩咐?」

  王满堂又问了一句。

  「我没有想到师傅会把掌门之位传给我。」

  丁平知道王满堂见自己当了掌门,心里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但花间派的规矩又让他不敢问,于是自己就解答他的疑问:「想来花间派有很多年纪比我大、功劳比我多、社会经验比我丰富、能力比我强的人,师傅他非要让我当掌门,怎么也推不掉,唉!」

  丁平叹息着摇摇头,王满堂听了却是心中一懔:这个新掌门的心思还真细密,从我的话语中能听出我心中的疑问,就这样回答了我的问题,看来他虽然年轻,能力却不可小视!

  王满堂接上道:「老掌门既然让你接任,说明你有那个能力。」

  丁平笑笑没有说话。

  王满堂又道:「掌门到武汉准备呆几天?」

  丁平到武汉是得到师傅的暗示,把外堂的情报中心这个部门理顺一下。现在,花间派的情报中心只是外堂的一个附属部门,没有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管理。丁平到武汉的目的就是想把情报中心独立出来,成为花间派内、外堂之外的第三个大部门。

  但他不知道现在掌管外堂的大师兄的意思,要是他有异议,丁平也不能立即进行自己的设想是,就是有师傅的支持也不行,因为师傅毕竟没有试说明他的态度。

  「我有些事要和大师兄商量,不知他这两天有没有时间?」

  丁平见王满堂问自己,就回答道。

  王满堂说道:「我跟大师兄联系一下,你是到重庆还是让他到武汉来?」

  丁平说道:「让他到武汉吧,说不定我与他见面后还要到北方市去。」

  「好,我立刻与他联系。」

  王满堂说着,就拿出手机,当着丁平的面打电话:「徐总,近段时间可好?……老家来人了,要见老头子,你能不能转达下?……对,就在我这儿。」

  挂上电话,王满堂对丁平说道:「大师兄现在已居幕后,主要精力放在外堂的管理上。刚才和我通话的是他的儿子,现任重庆天府集团总栽。」

  「我近段正在调查一个案子,还涉及到国际犯罪集团。」

  丁平没有问大师兄的情况,而是说起自己的事来:「由于这个集团在中国是守法经营,只是有些洗钱的嫌疑,国家也不好出面,就让我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调查。」

  说到这里,丁平停了下来,王满堂一点即透,说道:「在这方面,我们花间派可以弥补你的人手不足。」

  丁平说道:「师傅跟我说了你们这儿情报中心的情况后,我就有了一个想法。这也是我要见大师兄的目的。」

  王满堂迟疑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想把情报中心作为一个部门从外堂分开?」

  「王叔猜对了。」

  丁平说道:「现在的情报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精力。你们外堂的工作量已经很大,再者,搞经济工作也不能分心,我就想让专门的人来管理这个部门。」

  王满堂松了一口气,说道:「大师兄也早有这个想法,只是掌门没有表态,他就没有实施。原来掌门是想让你来完成这个工作啊。」

  丁平从师傅告诉他外堂的情况后,就让他来武汉,猜测出师傅有可能是让自己做这项工作。因为他已知道自己在为国家服务、还是超越公安、安全部等部六的特殊部门的情况,就觉得丁平更有整合情报中心的必要了。

  现在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并且大师兄也早有这样的想法,这方面的工作就没有什么难题了。那么,工作是不是可能做得更彻底一点?让花间派内、外堂,还有即将成立的情报中心成为一个较为紧密的三个部门?

  丁平一边想着如何将花间派进行彻底的改革,一边与王满堂说着话,把主要的事做完,丁平见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就告辞走了。

  中午,丁平没有答应王满堂,留在他这儿吃饭。虽然他知道现在还可能没有人注意自己,但他还是要小心些,不能给王满堂留下安全隐患。他就回到自己住的宾馆,等待大师兄的到来。

  下午二点不到,王满堂电话就来了,说他们已经赶到武汉了,这让丁平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大师兄他们会来得这么快。

  丁平让他们也到自己住的宾馆住宿,这样一来,他们的接触面只是在宾馆里,也就不会有很多人知道。

  半个小时后,王满堂带着两个人来到丁平的房门,丁平一看,只见进来的两人:一个是近五十岁的中年人,个头一米六、七左右,身体略微发胖,给人非常沉稳的感觉;一个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人,他个子头在一米七五左右,身体消瘦,两眼精光闪闪,给人精明干练的感觉。

  王满堂介绍道:「这位是大师兄徐良才,这位是天府集团的徐国平总栽。」

  丁平早已站起身,向徐良才伸出手:「丁平,见过大师兄、国平大哥。」

  丁平的叫法有些乱,但徐良才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着丁平说道:「前几年就听师傅说收了个很有天赋的小师弟,还是没有想到你会这么年轻。」

  丁平与大家一起坐下,拿出师傅给出的信物,让徐良才验证一下,由于是初次见面,这个程序是必须的。

  徐良才也不客气,拿过丁平递过去的掌门信物,仔细地验证一番,送回丁平手中,说道:「师门大事,不得不小心。」

  丁平说道:「这是应该的,否则我派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

  徐良才问了一下师傅的情况,就直奔主题:「你初接掌门,就到武汉来,是不是师傅交待的?」

  丁平知道王满堂不会多嘴,把自己上午对他说的事告诉大师兄。而大师兄只凭自己一上任第一站来到武汉,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花间派不是浪得虚名,这些弟子就象丁平师傅所说的那样,个个都是杰出人物。

  丁平便笑道:「什么事情也瞒不过大师兄。」

  「外堂的事,我很早就想理顺一下,只是师傅一直没有表明态度,我也就没有动,只是在暗中作些准备。现在你来了,我就可以行动了。」

  丁平说道:「不只是外堂,我想花间派整个系统是不是都要理顺一下?」

  徐良才一楞,有些惊异地看着丁平,好一会儿才说道:「那动作是不是太大了?」

  丁平说道:「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作些调整,这样才有生命力吗?况且大师兄已经在作这些工作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到北方市去,与二师兄见面后再一起讨论吧。」

  徐良才思考了一会,说道:「满堂也一起去。」

  王满堂一楞:「武汉这里随时有事,我怕走不开吧?」

  徐良才说道:「涉及到外堂的事,你不去怎么行?武汉这边如果有事,就让他们给你打电话吧。」

  王满堂见丁平这个新任掌门没有反对,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晚上,他们就登上去北方市的火车,第二天一九点多钟,他们一行四人到了北方市。下了火车后,徐良才带着他们直接来到北方大酒店。丁平看出徐良才在来之前已与北方市进行了联系。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三十多岁的男子,见徐良才等人进来后,走了上来。

  「徐叔,你们幸苦了。」

  他伸出双手与徐良才握在一起:「房间准备好了,首长一个小时后到。」

  徐良才笑着说:「谢谢!」

  说完,他招呼丁平等人向预定的房间走去。

  随便洗刷了一下,丁平就来徐良才的房间,徐国平与王满堂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就在一起说着闲话,多数在说天府人集团的经营问题。

  过了一个来小时,敲门声传来,徐良才起身去开门。

  「大哥!」

  「二弟!」

  两双手握在了一起,深厚的感情浓缩在这叫声中。

  来人走了进来,丁平看到进来的不正是前一段时间见到的欧阳新林?与徐良才年龄差不多,也是近五十的汉子,身后还跟着二十多岁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徐良才说道:「这位是你的二师兄,欧阳新林。」

  这时,欧阳新林也看到了丁平,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见徐良才这么一介绍,哈哈大笑起来:「真是有缘啊!」

  丁平却礼貌地喊了一声:「二师兄好!」

  「二师弟,你怎么了?」

  徐良才见欧阳新林一进来,就大哈哈大笑,并且还说了这句莫名的话来,禁不住问道。

  欧阳新林又看了一眼丁平,说道:「你问问他就知道了。」

  欧阳新林知道丁平是他们门派的掌门,但由于以前有所接触,还是以长辈的身与丁平见面,这次他却以花间派掌门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有进空错乱的感觉。

  当徐良才望向丁平时,他说道:「以前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与二师兄打个交道,因此这一见面就觉得两人很在缘分。」

  徐良才也没有觉得他们俩人以前认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接着介绍道:「这两位是欧阳海鹰、欧阳海燕,丁平是你们的三师叔,也是我派的新任掌门。你们的年龄相差不大,以后你们多亲近亲近。」

  年轻人相见,自然又是一番热闹,欧阳海鹰与欧阳海燕听他爸爸说过掌门要来,没有想到竟然是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年轻人,一时脑子也转不过弯来。

  欧阳新林却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说道:「现在我们去吃饭,解决肚子问题后再叙。」

              第353章改变

  吃完午饭,他们一行就来到欧阳新林的家中,丁平、徐良才、欧阳新林三人在欧阳新林的书房中商谈了两个多小时,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出来把徐国平、欧阳海鹰兄妹俩、吴满堂四人召集在一起,开个正式会议。

  坐好后,欧阳新林说道:「今天,我把你们带到家里,是有重要的事向你们说明,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机密。」

  徐良才接上道:「我们这儿的七个人是花间派的核心,今天的事希望不要让我们之外的人知道。先让二师弟新林来介绍我派近百年来的一些情况。」

  「花间派的历史,你们基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我重点就是介绍当前的情况。」

  欧阳新林说完这句话后,就开始讲述花间派目前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花间派掌门由他们的师傅上官晓林担任,收徐朝中的儿子徐良才和欧阳中强的儿子欧阳新林二人为徒,传授他俩武功。而徐朝中和欧阳中强因负不同的责任,担负不同的使命,而分布不同的地方。

  欧阳中强,在中国政府中任职,徐朝中一家,从三十年代末受命在重庆潜伏,一直到现在,守护国民党藏在此地的巨额黄金,师傅上官晓林一家则分为两系,师傅一人在大别山潜伏,守卫运输到此地、要他父亲看守的、国民党要员的重要文物珍宝,所以一直没有挪动地方,最后当了道人,以此来掩护他的身份。而他的夫人胡晓月则随着她娘家人跟着国民党一起去了台湾。

  徐朝中等人因为情况特殊,与保密局(军统)是单线联系,但自戴笠死后,就再也没有人来与他们联系过,相反,在解放后,上官晓林和徐朝中都与欧阳中强联系上了。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他们三位师兄弟经过协商,要从三个方向来发展花间派:欧阳中强负责建立官方人脉,徐朝中负责花间派外堂的情报系统、经济发展,上官晓林专心发展花间派的内堂。

  现在,徐良才的经济王国已建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使花间派外堂在全国发展到十二个分会。

  在此经济集团的支持下,他也借势建立了强大的情报系统,在社会各阶层都有花间派的情报人员。

  上官晓林在最后还收了丁平这个徒弟,并将其培养成绝世高手,成为花间派几百年来的第一人。

  台湾方面,欧阳新林已与师娘取得了联络,他们也在坚持着花间派的宗旨,愿意与大陆的花间派合二为一,接受统一领导。

  听了欧阳新林的讲术,丁平才知道师傅叫上官晓林,而师傅一家还分隔海峡两岸。当听到欧阳新林说自己是花间派几百年来第一人、其他人向丁平看来时,丁平红着脸说道:「师兄有些夸张,我哪有那么厉害?」

  「现在,花间派已到了关键时期,根据掌门师傅的提议,让丁平担任花间派的掌门,并对花间派进行改革。」

  欧阳新林没有理会丁平的谦虚,而是接着说道:「我们之前有个意见,就是把情报中心单独建立一个部门,从外堂剥离出来,也好让外堂集中精力搞经济。」

  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化也影响了花间派的发展,造成花间派的断层,幸而上官晓林及其二个师兄及时认识到这个问题,调整方向,每一系集中精力发展一点,才有了目前这个局面。

  徐良才说道:「经过我们协商,花间派由掌门丁平负总责,主要负责内堂的工作。情报系统由欧阳海鹰负责、欧阳海燕协助,外堂由徐国平负责,吴满堂协助。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丁平为徐国平发展经济保驾护航,欧阳海鹰为丁平提供情报支撑,而徐国平为花间派提供物质基础,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核心是丁平。」

  由于事前一点没有透露,欧阳海鹰、徐国平有些吃惊,他们俩没有想到会有这种安排,都张开嘴想说什么。

  「你俩都不要说什么,这是责任。」

  徐良才看他俩的神情,知道他们的意思,及时堵回他们要说的话,并加重了语气:「这也是历史的责任!」

  「另外,这次聚会的内容只限于我们在场的七人知道,我们解除了以前的内外堂之分,保密制度还是要遵守。」

  欧阳新林说道。

  「知道了。」

  徐国平他们应道。

  欧阳新林说的是花间派以前的规定,内堂和外堂的严格区分,外堂分会只对掌门负责,也只与掌门单线联系,其他成员互相保密。

  现在,他们也对其进行了改革,将内外堂分合并,再按功能能分为三块,即经济、情报和丁平等人,其上层不再严格分割。下面各机构严格保密,每个人只知自己负责的或自己工作的区域。

  徐国平、欧阳海鹰、欧阳海燕三人都沉浸在徐良才他们宣布决定的震撼中,同时也深入思考他们面临新的角色,面临的使命和即将担负的责任。

  最后,徐国平对丁平和欧阳新林说道:「这么一来,我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有了师叔,我的难题也能解决了。」

  王满堂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进入花间派的核心,心情有些惶恐,说道:「我上下联络、做自已的生意还行,让我担这么重的担子,能行吗?」

  徐良才笑道:「满堂,有什么推辞的?你以前做的不就是以后要做的工作吗?」

  欧阳新林对自己的儿女欧阳海鹰、欧阳海燕说道:「倒是你们俩个经验还差些,好在掌门也负有这方面的责任,你们俩以后多向丁平掌门师叔学习,多向他请教。」

  别人或许不了解丁平,欧阳新林那是太清楚他了,想到他是花间派掌门,欧阳新林兴奋不已,师傅就是厉害啊,竟然收了这么厉害的小师兄,花间派又要有一个辉煌时期了。

  见二十刚出头、身材挺拔、相当帅气的欧阳海鹰和长相甜美、身材修长而又不失丰满的欧阳海燕向自己看来,丁平笑道:「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让花间派在我们手里更加辉煌!」

  欧阳新林说道:「听说你在武汉开办运输公司的事有些困难,说说是个什么情况。」

  一听到欧阳新林最后句话,徐国平神情立刻起了变化,收起了说笑之心。

  「主要还是水上航运问题,经过一年的运作,重庆方面基本弄妥,但在武汉、上海两地遇到很大阻力,两地的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劝我们放弃。」

  「三月前,你告诉了我们这个情况,我让人查问了一下。」

  欧阳海鹰说道:「是中南运输在捣鬼,这个公司总部在武汉,目的是想控制长江流域的运输,他们一方面大肆收购已有的运输企业,另一方面阻止新人进入,你们遇到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

  徐国平问:「这个公司的情况摸清了吗?」

  欧阳海鹰说道:「基本情况有个眉目,中南运输背后是香港资深企业,在武汉水上航运公司改制时,以此公司一副经理刘志源的名义,买下了该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后来其他的股份也逐步被他们全部购买了。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控制长江中下游水上运输,你们从重庆横空出世,自然会遭到他们的抵制。」

  徐国平又问:「香港企业注资的背景查清楚了吗?」

  欧阳海鹰说道:「现在还没有着手,因为还没有得到你们发展水上运输的决心和目的。」

  徐良才向欧阳新林问道:「台湾方面联系的情况怎样?」

  「刚刚开始接触。」

  欧阳新林回答,他见徐良才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明白他的意思:「师娘到台湾后,一直没有结婚,带着师傅的一儿一女继续经营水上运输业务,并以此为基础而向外发展,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江海集团。」

  「如果能把师娘接回来,那师傅也发了了几十年的心愿了。」

  徐良才听到师傅家庭的信息,内心非常激动:「没想到师娘竟然也是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真是难得啊。」

  丁平一直不知道师傅的事,他也没有主动跟丁平说过,这时才知道师傅一家两地分居的情况,并且师娘还是在一九四九年随她哥哥撤到台湾,而师傅因为要照看秘密珍宝、文物而留了下来,从此两地分离,在这漫长的五十年中,他们没有再聚,师傅一直单身,现在听到欧阳新林说师娘在台湾也没再嫁,可见他们两人感情多么深厚。

  想到这里,丁平说道:「二师兄,现在与台湾的师娘进行联系是否合适?」

  「这个没有什么问题。」

小说相关章节:快乐人生更新至第412章快乐人生更新至第412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