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于禁将军诊断书,2

[db:作者] 2025-07-03 18:51 5hhhhh 2810 ℃

一·不兼容属性从何而来

   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不断交融和平衡。

   人生每一个阶段自发性的内在矛盾(自我同一性,恐惧、焦虑、孤独、不信任……等等),和被外部世界(他人,团体,社会氛围,道德……等等等等)认同并接纳的渴望,这二者形成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相互矫正。理想情况下,人们会在二者角力当中,生成一种适应环境又不放弃自我坚持的独特人格。(详情见于《人格发展·埃里克森与莱文森·发展理论》2005上海社会科学院)

   于禁的青少年时期是怎么设定的,这个我猜不出来。但从登场时的性格来看,我觉得吧……干将军从青少年时期心理问题就没解决好。成年后更是成长停滞,解决问题的能力没增加,倒是问题本身增加得非常迅速。

   

   比如说差到不行的兼容性。

   同样是不断追求完美的内在精神,性格高洁而宽柔的荀彧就具有极高的兼容度。他认为人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的个性表达,当然也有不追求完美的权力。这种思想使他选拔人才的方略具有高度灵活性。

   拿郭嘉举个栗子。郭嘉就是不高兴当十大杰出青年,就愿意留着缺点不改,那也是郭嘉的自由。荀彧并不特别介意,照样可以举荐他并且两人关系还不错。因为荀彧知道在郭嘉的价值体系中,寻欢作乐跟荀彧追求高洁自守是具有同等意义的。(三国无双里荀彧还是大众脸,这是根据光荣《三国志》推测的)。

   但换了于禁可能就不明白,怎么会有人不想追求一个内在和精神方面更完美的自我?什么叫“精神追求没有高下对错之分”,这种话在干将军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放任散漫既然不是因为愚昧或能力达不到,就是被欲望、懒惰、贪婪……等等什么东西所蒙蔽了。反正非得找个原因出来不可。

   无论这个原因找不找得到,总之让他理解并包容郭嘉这样欢脱的思维回路是不可能了。由于所属不同他管不了郭嘉,就只能强忍并尽量无视。万一忍不住时会怎样,那就难说了。从无双IF剧情里的对白,“气氛会变僵硬”,“对人对己的严苛,使旁人感到畏惧”,可见同僚们应该有领教过……

   多说一句,如果郭嘉归于禁将军直接领导,那就惨了。一定会被狠狠地“劳动改造”“接受精神再教育”,直到郭嘉哭着跑去跟曹老板求救为止。

   

   像于禁这种严重的不兼容,常体现在自我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身上。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这种偏狭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体现。当人们对自我同一性产生混乱时,便会依附于周遭小环境,包括领导、群体、朋友、配偶……林林总总,通过排除异己来获取同一性的满足和归属感。这种情形发展到极致,便会形成纳粹主义,民族阵线等一系列典型的例子。(埃里克森,1968)

   如果情况理想的话,人们将通过时间和生活经历,逐渐达成自我同一性。一个具有完整稳固自我同一性的人,有能力接受并容纳“异己”,并从中发展出真正亲密的关系(包括友情和爱情)。如荀彧,郭嘉,乃至曹老板那样。

   而于禁的情况则像是在混乱中过早形成了自我同一性。其典型特征是,接受外界给予的价值观、目标、生活方式,形成尊重权威,不包容,比较死板不灵活的处世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西亚James Marcia)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同一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有倒退、重构等现象。埃里克森也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总有渗透、延伸和残留。如果用这套理论来概括一下于禁的角色设定,就是:“虽然自我同一性过早形成,它仍可能不稳定,并且带有往期的明显印记。”

   说个跟主题没关系的闲话,这种渗透和残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见,比如说疏离反应。成年后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自我同一性受到威胁时,人们会进行一些破坏关系的行为。这就是青少年时期某些心理的残留和延伸。(《人格发展·埃里克森与莱文森·发展理论》2005上海社会科学院)这种疏离反应控制在一般社交范畴内,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并不代表内心存在问题。

   

小说相关章节:真三國無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