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艳说大唐(大唐风流记)(未删1-219章) - 22,3

[db:作者] 2025-07-05 20:31 5hhhhh 7310 ℃

  但愿净念禅院里的高手别太多,杨子耐心的在寺外等候,一直到夜深人静再无声息时,才悄然摸进寺院之中。这间寺院掩藏在林木之中,从外面看时似乎就几座殿宇,进入其中才知道净念禅院的规模如此宏大,数百余间各类建筑,俨然就是一座小城,只不过里面住的都是和尚。

  杨子不忿被师妃暄弃之敝履,明明在酒楼自己表现出来的治世才能超越了李世民,但师妃暄仍是要选择李小子当未来的皇帝,这种被轻视的感觉非常不好受,杨子就是再不愿当这个劳什子皇帝,也决意要搅个天翻地覆,李世民又怎样,还不是个弑君弑父的小人,他能当唐太宗,老子就不能?哪怕皇帝没啥当头,老子也要抢来坐几天,然后随便送了给谁,也不给李小子。

  杨子不同于原著中的寇仲徐子陵,他是知道和氏璧就藏在净念禅院的,也值得净念禅院里有个全部由铜铸造的殿宇,不管是看原著还是看林峰主演的那部连续剧,都说了和氏璧藏在一座铜殿里面,杨子有了目标,自然是事半功倍,很快就发现一座在灯火下黄芒闪闪,比其他殿宇小巧得多的建筑物。

  这样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这要花费多少钱,光看这规模也能猜到了。

  在隐蔽处窥探许久,视线终于停留在两座佛塔间的钟楼。他想到之前敲过了钟,应该楼上不会再有人在,而且钟楼地势颇高,有利于窥见全寺情形地势,到时候就算是偷不到和氏璧,跑路也轻松得多。

  阵阵梵唱诵经之声,悠悠扬扬的似从遥不可知的远处传来,传遍寺院。李斯轻身功夫已臻化境,瞬间摸上了高楼,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见在阳光照射下的辉煌情景。

  钟楼位于铜殿与另一座主殿之间,但相隔的距离却大有差异,前者远而后者近。形成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令杨子的心绪亦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诵经声就在铜殿之后相隔只有十丈许的大殿传出,寺内其他地方则不见半个人影,有种高深莫测,教人不敢轻举妄动的情景。

  最诡异的是除了铜殿前的白石广场四周和佛龛内点亮了灯火外,连诵经的殿堂都是黑沉一片,使人意会到假若走上白石广场,便会成为最明显的目标。

  不过今晚明月当空,照得琉璃瓦顶异彩涟涟,寺内外通道旁的大树都把影子投到路上去,更添禅院秘不可测的气象。杨子当然知道,师妃暄既然会把关乎天下命运的和氏璧托付给这些和尚,自是有信心他们有护宝之力,净念禅院可不比金庸大师笔下的少林寺,少林寺除了高手之外,还有一大堆专门念经拜佛的普通人,净念禅院却像是高手制造厂,几百个和尚,全都是高手。如果被发现的话,估计就算不被他们砍掉这颗帅脑袋,至少也得被他们关在庙里当泥菩萨。

  等待了许久,杨子一直在等待机会,但很快,就听叮叮叮的三声清脆铃声从做晚课的大殿传来,念经声倏然停止。

  整座禅院万籁俱寂,只有虫鸣唧唧之音,逐渐填满山头与寺院的空间。一个接一个的和尚,鱼贯从铜殿后的大殿双掌合什的走出来。只见有若长蛇阵的和尚,不但没有散队,还在一名有着令人懔慑的体型,与其他身穿灰袍的和尚有别的蓝袍和尚领头下,笔直朝白石广场这边走过来。除蓝袍和尚手持重逾百斤的禅杖外,其他人都手挂佛珠,眼观鼻,鼻观心的,宝相庄严,但又不虞因视野收至窄无可窄而跌倒。

  神棍,神棍。看这些和尚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杨子就没多少好感。净念禅院的院主是个叫了空的老和尚,还有四大金刚,叫不嗔、不贪、不惧、不痴。看到除了领头的那个蓝袍和尚之外,还有三个也是身着蓝袍,估摸着这四位就是所谓的净念禅院四大金刚了。这些和尚人数虽众多,却不闻半点声息,连呼吸声都欠缺,这种场面,很是诡异。

  这些和尚背对着钟楼这边,面对铜殿肃立,忽然「咿呀」一声,在杨子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两扇高达一丈的重铜门无风自动般张开来,露出里面黑沉沉的空间。不由庆幸刚才没有闯进去作贼,原来真有人在铜殿内。除非铜门的内部是木材或空心的,否则谁能具备这样的功力。而推门者显然是以内劲一下子把门推开的。只是这份功力,已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他们虽明知了空是高手,但绝不会想到是宁道奇那般级数的高手。众僧齐宣佛号,又吓得杨子心头一跳,心中都泛起杯弓蛇影的感受。一个高挺俊秀的和尚,悠然由铜殿步出,立在登殿的白石阶之顶。众僧在四大金刚带领下,合什敬礼。杨子哪里想得到净念禅院的禅主了空大师,不但不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还是如此年轻俊秀,横看竖看都不会超过四十岁。

  了空身材修长潇洒,鼻子平直,显得很有个性。上唇的弧形曲线和微作上翘的下唇,更拱托出某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嵌在他瘦长的脸上既是非常好看,又是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儿。下领宽厚,秀亮的脸有种超乎世俗的湛然神光,神态既不文弱,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而是教人看得舒服自然。最使人一见难忘是他那对深邃难测的眼睛,能令任何人生出既莫测其深浅,又不敢小觑的心。

  了空穿的是一袭黄色内袍,棕式外套的僧服,份外显出他鹤立鸡群般的超然姿态。

  就在此时,其中一名护法金刚一声唱喏,全体和尚都如臂使指、整齐划一的转过身来,面向高起达十丈的钟楼,合什施礼。

  杨子险些没吓得坐到地上去,悄悄的往下溜坐地上。不知谁在白石广场叫了一声:「佛门静地,唯度有缘。」

  此语刚说毕,众僧一起念诵,木鱼钟磬,又遁着某一规定韵律于诵经声中此起彼落,连夜空都似沾上了详和之气,份外幽邃探远。

  「当!」

  一粒佛珠撞响了铜钟后,反弹掉在杨子面前的地上。杨子色变。竟是一粒铜珠,却能敲得出令整座钟楼都震动起来的巨响,这是甚么禅功?衣袂拂动的声音传上来。杨子哪能忍得住,探头瞧去。下面的和尚全体转了身,包括了空大师在内,都是面向铜殿。

  直到此时,杨子才对这些和尚肃然起敬,那个了空明明已经发现了自己,却只是警告了一下,并没有上来擒拿,别说是那个老白脸了空,就算是四大金刚中随便一个出来,自己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但他们居然没有这么做,而是给了自己一个逃生的机会,放自己一马,杨子叹息一声,知道这趟是断然没有机会了,正要离开,突然间,他丹田气海中产生出一种奇异的感应。

  从原来的世界就随之带来的那把轩辕剑突然和铜殿内某种奇异能量产生出遥相呼应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玄妙感觉,两种能量似是出自同源,又像是在互相诉说什么,就在这时,白石广场上的和尚们感到一种令他们烦躁不安的东西四面八方袭来,修为差些的,已经在向后退避,只有杨子全然不受这种影响,反而像是有种难以解释的感觉在牵引着他,猛提一口真气飞身下殿,绕往铜殿面向白石广场的正门。佛号四起。衣袂拂动之声,同时从四方八面传来。

  杨子快步向铜殿奔去,刚才那种感觉令他百分之百确定,和氏璧就在铜殿里面!

  那些和尚直扑过来,但却像是对铜殿内的和氏璧非常忌惮,呼喝得起劲无比,却又不敢上前,只有了空和四大金刚内力修为堪堪能抵挡得住,飞身追来。

  杨子二话不说,疾速扑入铜殿之内,立刻感觉进入了一个铜铸的大罩子里面……

             第128章千古奇宝

  铜殿四壁密密麻麻安放了过万尊铜铸的小佛像,无一不铸造精巧,衬托在铜铸雕栏和无梁的殿壁之间,造成丰富的肌理,经营出一种富丽堂皇,金芒闪闪的神圣气氛。外面的灯火映照进来,把他拉长了的影子投射在殿心和对着正门的殿壁处,令他份外有作贼心虚的异样感觉。

  而他的影子,刚好投射在一张放在殿心的小铜几和铜几后供打坐用的圆垫。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的玉玺,正与世无争的安然置于铜几之上。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

  和……和氏璧!这就是春秋战国时群雄争相夺取,天下独有的无价之宝,并留下了传诵千古「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得之以取天下,建立一统中国的稀世奇珍和氏璧了!

  门外衣袂飘拂之声不断响起,却没有人闯入殿内,一声佛号在门外响起,接着阴柔的声音传入来道:「贫僧不嗔乃本寺四大护法金刚之首,负起护宝之责,施主若肯迷途知返,不嗔可许诺任由施主离开。」

  离开?老子千辛万苦的闯进来,就是为了此刻的离开?切你们JJ。

  杨子踏前一步,探手抓起和氏璧。

  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寒之气,从手心透入。

  一声冷哼,在殿外响起,接着一把雄厚有劲的声音喝道:「无知狂徒,竟敢到佛门静地来撒野,若不立即放下宝玉,离开圣殿,休怪我不痴的降魔杖不留情。」

  杨子嘿嘿一笑,朗声道:「既不留情,不妨进来说话。」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些和尚围在外面儿不敢进入,正是因为手中的和氏璧能产生一种奇异的气场,令修炼禅功的和尚们有极大的影响,否则的话,他们就不是仅仅在门外叽叽喳喳了。

  虽已得宝,但杨子却是要为如何脱身而苦恼了,门外那些和尚可不是吃素的,呃,不对,和尚本来就是吃素的。正踌躇着该如何跑路,忽然感到和氏璧之中的寒气突然更加狂暴,猛然从掌心突入进来,杨子大骇,你丫的要干嘛?嫌老子命长么!

  寒气所到之处,杨子只觉经脉欲裂,心中烦躁得似可随时爆炸,全身毛管直坚,眼耳口鼻像给封住了的难过得要命。唯有眉心处印堂内的祖窍穴仍有一点灵明,使他不致变成疯子。

  这他妈的该不会是在给老子补钙吧!

  最要命的是,杨子全身都动不了,即使现在他想放下和氏璧接受外边和尚们的「好意」也办不到了。假若这个时候有哪个拼了老婆本也要冲进来毙了自己,那就玩完了。杨子一边咬牙苦忍,强抗着走火入魔的威胁,一边暴笑道:「谁敢踏入殿门半步,我就运功碎和氏璧,教谁都得不到。」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门外道:「贫僧不贪,施主此言差矣,举凡神物宝物,冥冥中自有神佛作主,非是由凡人决定,若施主可毁此宝,那只是天意如此!」

  天你妈!杨子已经无法再跟外面的和尚逞口舌了,他必须将全部精神集中在和氏璧上,灌注至全身经脉的寒气,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和氏璧放射着无法形容的光芒,宝光流溢。

  体内的轩辕剑像是一个磁场,加速了和氏璧能量的灌入,又像是遇到了老朋友一般,亲切的邀集,相比之下,和氏璧那其寒彻骨的寒气更是兴奋,狂潮激浪般涌入进来,却有一层无形无影的阻碍挡住了寒气的进入,这令杨子的经脉被冲击得几欲撕裂,痛苦无比,像是要爆炸了。

  就在这时,杨子听到背后劲风呼啸,清楚感到一枝巨大的禅杖正朝自己背心直捣而来,他虽是感觉到,偏是毫无闪躲或应付的方法。

  「嘭!」

  的一声,重铁禅杖捣在他背心处。脑际轰然剧震,虎躯猛摇,却出奇没听到自己肉折骨碎的声音。反倒是后面传来一声闷哼。「噗!噗!噗!」

  随着沉重的呼吸声和远去的足音,他知道那袭击者硬是被反震得跄踉跌退门外。

  杨子精神一振,丫的,来得太及时了,那一刻,他体内的寒气已经到了无处宣泄的地步,被这不知是谁的一杖打来,那股寒气如同决堤的洪水,都借着那禅杖宣泄了出去。

  这下,知道哥的厉害了吧!

  轩辕剑开始震动,像是也被这一杖打开了门似的,寒气得以自然进入,这股强劲的寒气倏然围绕着轩辕剑的上端盘旋而下,井然有序的汇入杨子的丹田气海,和真气气团进行融合,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杨子清晰无比的感觉到自己的内力在变强,奇异的是,气团却没有想象中的增大,反而像是变小了,但又愈来愈凝固似的。

  本来,这是绝对值得杨子哥欣喜若狂的,然而,丹田虽有轩辕剑护体,但奇经八脉却没那么幸运,随着寒气进入得越来越狂猛,他感到经脉像是膨胀起来,当一股寒气进入的时候,经脉就膨胀,这股寒气一过,经脉又立刻收缩,一胀一缩,他的神经却像给无形的大铁锤重击了一下。如果只是进去了一股寒气那也就罢了,偏偏和氏璧内的寒气像是蝗虫过境,持续不断,杨子的经脉就好像在打鼓一般,要想承受这样一张一缩的痛苦,那决计是常人所无法承受的,随着寒气的注入,无数的奇异景象,不断在胀缩间闪现于在脑海之内。满天的星斗,广阔的虚空,奇异至不能形容的境界。时空无限地延展着。「哗!」

  杨子喷出一口鲜血,在经脉不知胀缩了多少次后,回复清醒。

  体内的寒气终于完全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古怪之极的感觉,全身经脉似乎全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有说不出的舒服。杨子只觉灵台一片清明,心中涌起莫以名状的狂喜。

  倏地转身。门外密密麻麻满布和尚。入门处的地上遗下一根弯曲了的禅杖,看得杨子一阵心惊肉跳。那代表了两股狂猛真力的交击。三大护法金刚在门外石阶下,正扶着那个有慑人体型的高大和尚,后者全身仍在抖颤着,口角溢血,一脸难以相信的神色。

  杨子朗声一笑,道:「知道本少爷的厉害了么?刚才你们也说,和氏璧的归属冥冥中自有神佛作主,看来真的跟本少爷有缘,那本少爷就……就……」

  杨子突然感觉到不对劲,面色陡变。

  和氏璧呢?

  手掌上面沾满粉末状的东西,只余下补角的小块黄金,但亦像被某种力量挤压得变了形状。居然,居然没了!我的天,难道和氏璧的能量都被老子吸光了?

  杨子心中骇然,立即提气,内息犹如汪洋大海!瞬间如臂使指般到达指定位置!

  杨子又惊又喜,胸中波澜壮阔,老子……老子成高手了!

  护法金刚其中一位须眉皆花白,年在六十许的老和尚合什道:「施主能以背心硬挡不痴全力一杖,可见功力盖世,然而本寺受人之托,保管和氏璧,也不能失职,如果施主肯交还和氏璧,老衲保证施主可安然离去。」

  切你们的JJ,哥到哪里去交还和氏璧?都成渣滓了!眼珠乱转一通,杨子道:「贵寺是否帮慈航静斋掌管此宝贝,然后挑选真命天子,将和氏璧赠予?」

  那老和尚口称佛号,并不作答。

  杨子朗声道:「如果是这么有意义的事情,那我也不好据为己有,毕竟我可不想当什么真命天子,好吧,反正和氏璧我也见过了,也就那样,没什么不同,还给你们就是。」

  手臂一挥,作势掷物,将手中那块变了形的金角丢了出去,视线角度刚好是门外那些和尚看不到的地方。

  杨子哈哈笑着走了出来,就那么走到那老和尚面前,摆出君子坦荡荡的姿态,展开双臂,笑道:「物归原主,你要不要搜一搜?」

  那老和尚目光所及,杨子身上衣衫紧贴,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能藏得了那么大的一块和氏璧,自然是相信了杨子的话,合十道:「施主迷途知返,善哉善哉。」

            第129章我来收买路钱

  感受到和氏璧的压力消失,四大护法金刚和众僧都是松了口气,不贪和不惧同时向铜殿内掠去,片刻之后,不惧回返,道:「和氏璧在哪里?」

  杨子奇道:「没找到?我刚刚扔在里面了啊,你们也亲眼看见的吧?再找找。」

  不一会,高瘦身材的不贪面带惊容步出铜殿,手掌摊开,露出变了形的和氏璧金角,道:「师兄,我找到这个!你看这是不是和氏璧上面的?」

  不嗔双目一凝,面色变得难看起来,迎上前去,就欲接过来细看,就趁着这时,杨子突然发足狂奔,借力踩踏,身形如箭拔起,翻了个筋斗后,已来到大钟楼楼顶的上空,身后传来和尚们的呼喝之声,猛提一口真气。奇妙的事发生了。以前他非是未试过在空中换气,但作用只是把体内将消的旧力延续,绝比不上腾空之初所蓄的新力。但这刻却完全不同。体内的真气有如山洪暴发,更胜先前,似乎经脉本身便已含蕴着无穷的气劲,那种感觉就像整个人会腾空飞翔那样子。

  杨子一个筋斗越过大钟楼楼顶,同时也避开不惧和不贪两人凌空衔尾追来的攻击,像一支箭般越过另一座建筑的上方,在众僧众目睽睽之下堂皇离场。

  杨子不敢有丝毫的停留,沿着寺院的后山拼命飞奔,和氏璧是多重要的宝物,那些和尚岂能就此罢休,乖乖的坐在庙里念阿弥陀佛?果然,奔出一段路,杨子察觉到有大批人手在后面追踪,他专找偏僻路径,加上内力悠长,一直就把那些和尚甩在后头,最奇异的是他丹田气海中的轩辕剑,一直像是一盏灯似的亮着,和氏璧的能量围绕着那把剑形真气循环不休,仍在不停歇的增加着自身内力修为,这让杨子惊喜得要发狂,这简直就是生生不息啊!网络游戏里面,不就有这样的技能物品之类的玩意儿吗?自动回血!这简直就是太他妈的神奇了。

  事实上,这不光是和氏璧带给他的神奇,主要是结合了长生诀和轩辕剑才误打误撞产生的新能力,这是原著里面徐子陵和寇仲两个人都没有具备的技能啊!杨子惊喜得简直想唱「征服」了。

  跑到后头,他几乎都忘了屁股后头有没有追兵,玩命似的飞奔,不觉天色从明转暗,又从暗转明,不知奔走了多少天,居然愣是没把内力耗掉,杨子兴奋之极,忽然转过一座小山头,见到一片桃林,这才意识到自己肚皮已经扁掉了,提气飞奔至树下,高身跃起,坐于树干上,随手采摘了一枚野桃,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张口就咬,甘美的汁水顺着口角流淌下来,杨子一口气吃了个饱,这时候,他才觉出一股倦意袭来,四下张望,没有再见到追兵,索性躺在树上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天色已然大亮,忽听远处有马蹄声传来,仔细听了一会儿,约莫感觉有三十多人,但他想到自己跑了这么远,那些和尚未必能追来,更何况,和尚骑马,生平未见,知道不是净念禅院的和尚,不一会儿,从弯路行来一队骑者,那些人清一色的灰色劲装,襟头绣着一匹背生双翼的飞马,共有十二人,其它十多匹都是无鞍的野马,给绳子串连起来。

  杨子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们衣襟上的飞马,忽然心中一动,嚓,飞马!不就是飞马牧场么!看那十二个灰色劲装的汉子带着那些野马,难道还会有错,杨子拍着脑袋,是了,竟然把飞马牧场给忘了,没想到还是天缘巧合的遇到了。商秀珣!商秀珣!是个大美女啊!杨子立刻想起黄易大师笔下的商秀珣,决不逊于尚秀芳和石青璇这样的极品大美人,得到商秀珣不但等于得到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也等于获得了骑兵的来源啊!

  杨子记起这个商美人是个美食家,更是雀跃不已,就凭自己在前世学过的那些厨艺,放在这鸟不拉屎的古代,还不让商美人拜倒在咱的牛仔裤下?

  想到这里,杨子脑中已有定计,他悄然下了树来,远远的兜了一个大圈子,截在了这支马队的前头。

  「稀溜溜」对于突然在路中间出现的杨子,众人猛勒马头,健马人立而起,整队人马刚好停在杨子前面丈许之处。

  带头骑士是个中年壮汉,眇了一眼,脸容古拙,独目仍是闪闪有神。十二个人二十三只眼睛,像二十三支箭般落在两人身上,连喷着白气的马儿,都朝他们投以警惕的眼神。

  一个矮小老头饶有兴致的从挂在马腹的行囊拔出一枝烟管叼在嘴里,笑道:「怎么?这是要打劫么?」

  杨子嘿嘿笑道:「老人家真懂开玩笑,这世上哪有一个人出来打劫的。」

  「哦?那你这是要干什么?」

  似乎就这么跳出来的话,不是打劫的话难道是来应聘的?仿佛说不过去啊。杨子本来想毛遂自荐,但人家又不是二百五,哪会答应,眼珠儿一转,道:「我不是来打劫,我是来收买路钱的!」

             第130章飞马牧场

  「哈哈哈……」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一名汉子嘲弄道:「好小子,看你相貌不错,好眉好貌,竟学人当起拦路剪径的小毛贼,你没看见我们人多么?当小毛贼当成你这样,也算是个笨贼了。」

  杨子故意露出思索的神情,另有一个矮小汉子厉声喝道:「看你身上衣衫虽破,但衣料华贵,想必也是拦路抢来的了,今天让你碰到我们,也算是你晦气。」

  数人拔出兵器,准备动手。

  杨子当然不会真惹得他们动手,忙道:「谁说是抢来的衣服,这是我正正经经在余杭当厨子攒的钱买的。」

  那眇目大汉神情微动,道:「你懂厨艺?」

  杨子露出几分得意的神情,道:「雕虫小技,赖以糊口的生存手段。」

  眇目大汉和身旁一个老头交换了一下眼神,微笑道:「你既然有正当的谋生手段,为什么还要来劫道剪径?」

  杨子早有应对之词,叹了口气道:「人活一世,总也不能懵懂混日子过,现在正逢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是想找支有作为的义军去投靠,希望异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使堂上双亲得过些安乐日子。」

  眇目大汉点头赞道:「志向远大,人正该这么想,你谈吐不俗,是否读过几天书呢?」

  切你鸡鸡,哥九年制义务教育一年也没拉下,什么叫读过几天书,太小瞧本大爷了。

  「大叔果然厉害,几句话就猜到我的底子了,我们村里有个饱读诗书的老夫子,他是个好心肠的人,只要过时过节送上两斤腊肉,就肯教我认书识字,念什么之乎者也,不亦乐乎什么的。」

  眇目大汉道:「既是读过书,那应该明辨事理才是,为什么在这道上做毛贼勾当呢?你不是立志投靠义军的么?」

  杨子道:「正是要投靠义军,听人说李密的大军会路经此地,我想就此去投军,人家说不定不收,我若抢匹马,说不定还能当个小兵头头,岂不是更妙了么?」

  那眇目大汉莞尔道:「李密现在自顾不暇,哪有闲情经略南方。」

  杨子露出失望的神情,道:「李密大军不会朝这边来么?」

  眇目大汉道:「本人乃飞马牧场二执事柳宗道,你叫什么名字?」

  众人见柳宗道自报姓名,均感诧异。

  杨子知道是自己先前自称懂得厨艺吸引住了这独眼龙,心叫有门,道:「我是扬州杨家村人,叫杨二郎。」

  眇目大汉点一点头,道:「我看你相貌堂堂,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虽然当过小毛贼,但总算没犯什么恶行,李密的义军是不可能经过这里了,不知你可有兴趣到牧场来做伙头军赚钱,我们场主最爱吃糕点油饼,只要你能令她满意,保证几年后便可衣锦还乡,岂非胜过去打生打死吗?不过若场主不满意你的手艺,那你就要立即卷铺盖回家了。」

  杨子心想答应得太快反倒惹人怀疑,便装作迟疑了一下,旁边那老头哂道:「你小子真是有眼无珠,难得我们柳执事肯推荐你,都不知是你家积了什么福,我们飞马牧场名震江北,连李密都要来向我们买战马装备,不信大可向人打听打听。」

  杨子双目大亮,道:「如果日后有天李密去你们飞马牧场再买战马,柳执事能不能帮忙给推荐一下?」

  柳宗道笑道:「这要看你是否干得好了,再说,你的手艺好,定能得到不少赏赐,就怕你到时候舍不得去参加义军了。」

  杨子欣然向柳宗道一揖到地道:「多谢柳执事提携!」

  柳宗道笑道:「不要婆婆妈妈了,上马吧!」……

  在竟陵郡西南方,长江的两道支流漳水和沮水,界划出大片呈三角形的沃原,两河潺湲流过,灌溉两岸良田,最后汇入大江。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其中飞马牧场所在的原野,牧草更特别丰美,四面环山,围出了十多方里的沃野,仅有东西两条峡道可供进出。形势险要,形成了牧场的天然屏护。

  当杨子随队经过山道,来到可鸟瞰牧场的山岭时,见到山下田畴像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毯子,构成美丽的图案,不由心旷神怡。在充满悦目色彩,青、绿、黛各色缀连起来的草野上,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像明镜般贴缀其中,碧绿的湖水与青翠的牧草争相竞艳,流光溢彩,生机盎然,美得令人屏息赞叹。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草原尽头都是山峰起伏联机,延伸无尽。在这仿若仙景的世外桃源中,密布着各类饲养的禽畜——白色的羊、黄或灰色的牛,各色的马儿,各自优游憩息,使整片农牧场更添色彩。

  西北角地势较高处,建有一座宏伟的城堡,背倚陡峭如壁的万丈悬崖,前临蜿蜒如带的一道小河,使人更是叹为壮观。

  这时,众人下马步行,杨子夹在众人中间,看得心醉神迷,简直就想在这世外桃源安居下来,牧马放羊,不知道多惬意。

  峡道出口处设有一座城楼,楼前开凿出宽三丈深五丈的坑道,横互峡口,下面满布尖刺,须靠吊桥通行,确有一夫当关,万夫难渡之势。进入农庄牧场后,柳宗道等明显轻松起来,像放下心头大石似的人人高声谈笑,重登马背,踏着碎石铺成的道路朝飞马城堡驰去。

  不同类的禽畜被木栏分隔开来,牧人在木栏间来回奔驰,叱喝连声,农人则在田中默然工作,耕牛不时发出低鸣,混和着马嘶羊叫声中去。

  在路上,杨子已经从一个健谈的少年骆方口中对飞马牧场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一代建这城堡的飞马牧场场主商雄,乃晋末武将,其时刘裕代晋,改国号宋,天下分裂。商雄为避战祸,率手下和族人南下,机绿巧合下找到这隐蔽的谷原,遂在此安居乐业,建立牧场。

  由牧场建成至隋统一天下的一百六十年间,飞马牧场经历七位场主,均由商姓一族承继,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它分别为梁、柳、陶、吴、许、骆等各族,经过百多年的繁衍,不住往周围迁出,组成附近的乡镇,至乎沮水的两座大城远安和当阳,其住民过半都源自飞马牧场。

  飞马牧场亦是这区域的经济命脉,所产优质良马,天下闻名,但由于场主奉行祖训,绝不参与江湖与朝廷间的事,作风低调。第一代场主商雄乃武将出身,深明拳头在近的道理,遂鼓励手下族人研习武艺,宣扬武风,是以牧场内人人骁勇擅战,无惧土匪强徒,成为了一股能保证地区安危的力量,赢得附近城镇住民的崇敬。有点类似独霸山庄对竟陵的作用。

小说相关章节:艳说大唐(大唐风流记)(未删1-219章)艳说大唐(大唐风流记)(未删1-219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