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妖刀记(1-47卷 全本) - 18,1

[db:作者] 2025-07-11 16:02 5hhhhh 4150 ℃

  第四四折迷踪梵宇,天降佛图

  在聂冥途纵横江湖的那个年代,他是邪道中数一数二的角色,平生杀人无算,名号能止婴儿夜啼,令黑白两道辟易——然而在他会过的敌手之中,却没有像「凌云三才」这样的人物。

  其后十年里,随着那场席卷天下的大动乱爆发,被称作「五极天峰」之顶尖高手中的几位,将在连天烽火之中大放异彩,有人出将、有人封疆,甚至有人成了威加四海的帝王,才一举将五峰之名推至巅顶,从此不朽。

  而在当下,就在这地底岩窟的圣藻池畔,令狼首聂冥途进退维谷、尴尬万分的当儿,世上没有比「凌云三才」更可怕的对手。传说中这三人身负绝学、智比天高,能毫发无伤地将鬼王阴宿冥以及南冥恶佛拿下,实已超越了武功的范畴,恰恰是凌云顶智绝传说的最佳脚注。

  「隐圣」殷横野等了许久,始终不见七水尘回话,傻瓜也明白是碰了钉子,笑顾武登庸:「奉兄,我早同你说啦,大师是铁了心想赖。他故意教聂冥途挟持,奉兄既不能除恶,我又不能倾儒宗数万弟子寻人,此间别后,又是一个十年。」

  武登庸不欲附和他的戏谑之语,沉声道:「大师,我二人耗费十年光阴,终于觅得大师踪影,还望大师给个交代。」七水尘一径低头,并不接口。

  聂冥途在七玄中辈份甚高,熟知武林掌故,心中一凛:「若能探得凌云顶的大秘密,倒也是奇货可居。」收紧指爪,在老和尚鸡皮似的枯颈间刺出几滴饱腻血珠,邪笑:「大师,你随便与二位问候几句,咱们这便上路啦!有什么话,路上再说罢。」

  武登庸缓道:「聂冥途,你莫要逼我出手。」

  聂冥途冷笑:「我怕甚来?你二人发过誓,刀皇终生不杀一人,隐圣终生不使一人。老虎既拔了牙,还有什么好怕?」

  殷横野淡然道:「奉兄麾下有北关道十万精兵,飞马探子无数,要调动皇城缇骑也非难事。至于杀人嘛……未必要奉兄出手,殷某亦可代劳。你在江湖打滚多年,好不容易混到今日的位子,莫要自误才好。」

  随手往青袍书生脑门一拍,「噗通!」将他压入池底,一指入水,依旧抵着书生天灵盖。奇的是:那书生齐顶而没,池面上却连一丝气泡也无,竟似不用呼吸。藻池之水黏腻浓稠、浮力甚大,殷横野仅以一指压顶,书生亦丝纹不动,绝不上浮,仿佛入定。

  聂冥途看得蹊跷,蓦然醒觉:「他以一指渡入真气,令书生闭窍敛息,毋须呼吸吞吐。」冷笑:「好俊的」惠工指「!因势利导、无孔不入,不愧是武儒之宗。」

  殷横野疏朗一笑,手捋长须。

  「邪魔外道,也算有见识了。可惜此非」惠工指「,而是人称儒门指艺至绝、专克天下阴邪功体的」道义光明指「。佐以殷某数十年的皇极经世功修为,你所练的青狼诀邪功,我一指便能破去,你不妨一试。」从暗影中露出小半幅形容,背负斜笠、髻挽荆钗,一身渔樵布衣的装扮,只是剑眉斜飞,五绺须鬓飘飘出尘,掩不住那股子清逸之气。

  聂冥途当然知道「道义光明指」,据说与本门镇门神功「役鬼令」一样,同属至阳至刚的武学,专克阴体,百余年来不曾听闻有人练成。这殷横野看似四十出头,若练得道义光明指、皇极经世功,可说是沧海儒脉百年来首屈一指的奇才。

  眸中的犹豫仅露一瞬,却逃不过殷横野的眼睛,他淡然一笑:「聂冥途,你且放了大师,我保你今日全身而退。」武登庸阻道:「夫子且慢!集恶三冥罪大恶极,不可再纵入江湖,为祸武林。」

  殷横野剑眉微挑:「奉兄之意,便是他放了大师,也不能饶?」

  武登庸严肃点头。

  「正是!一桩归一桩,不可混为一谈。」

  聂冥途何等城府,听得几句,登时心底雪亮:「武登庸想要救人,但此情此境,却无出手不杀的把握,为守誓言,只能盼穷酸出手。那死穷酸却要逼老和尚废去昔日誓言,这才愿意相救,故意挤兑老子,好教老和尚吃点苦头。」大笑:「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拉」天观「七水尘垫背,死了也值!」指爪用劲,便要撕开老和尚的喉管!

  逼命一瞬,武登庸囿于誓言无法出手,却丝毫不乱,幽影中一双锋锐如刀的炯炯目光望向殷横野,赌的是他舍不下凭空消失的凌云顶;但殷横野竟也不动,双目直勾勾地望向聂冥途,赌的是他决计不会毁掉这张保命符。

  而聂冥途的赌注则更为简单。两大高人不动的瞬间,他挟着七水尘抽身疾退,飞也似的朝光源退去!

  武登庸与殷横野仍是不动。

  聂冥途正觉有异,忽听七水尘一声长叹:「两位施主还舍不下凌云顶么?」枯指摸上聂冥途的腕子,指尖的触感冰凉干燥。聂冥途骤然脱力,诡异的酸麻感一路蜿蜒而上,剎那间走遍全身;回过神时,已单膝跪地、动弹不得,而身前的盲老和尚仅仅是触摸了他的右腕而已。

  殷横野笑顾武登庸:「奉兄,我早说啦,大师自始至终,都在耍赖。」

  武登庸沉默片刻,对七水尘道:「大师今日若无交代,庸难以心服。」

  七水尘点了点头,叹道:「也罢。二位俱是才智绝顶,老衲躲得一时,终归难躲一世。老衲的谜题只有一个,二位谁能回答,便算胜出;若两位俱都能答,则都算是赢。」

  十年苦寻,只为这一刻。两人皆无异议,摒气凝神,静待七水尘出示谜面。

  老和尚闭着已盲的双眼,淡然道:「请二位回答我,凌云顶何在?」

  殷横野与武登庸面面相觑,聂冥途却几乎要笑出来:「姓殷的所言无差,老和尚果然赖皮到了家。他二人若能重回凌云顶,何必苦苦找你十年?」泼啦一声,殷横野隔空击水,舞袖叹息:「十年来,我常梦到和尚语出机锋,梦中所问无有不知,只有这个谜难以解答,寐间屡屡惊起,不想今日居然成真。」

  七水尘转向武登庸。

  「将军亦感不服么?」

  武登庸默然片刻,低声道:「庸所学不如大师,十年来绞尽脑汁,钻研奇门遁甲五行术数,始终不知大师之术,何以能令偌大的凌云顶消失不见。大师此谜,庸不能解。」

  「但将军并不心服。」七水尘微笑。

  「大师所言甚是。庸……心不能服。」

  七水尘淡淡一笑。

  「既然两位都不服,再重新比过罢!二位想怎么比?」

  「且慢!庸有一事,还望大师释疑。」

  「将军但说无妨。」

  武登庸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十年前大师初渡红尘,乃为阻止凌云顶出世;今日故作市井泼皮之行,仍是不欲宝顶现世。庸不明白,就算大师施展神通,藏起了凌云顶,世人仍不会放弃寻宝探秘,循环争端,永无休止。大师花了偌大心力,却只是白费工夫,令人费解。

  「我想了又想,只能认为大师欲阻者非是」寻宝「,恰恰是凌云顶自身。庸虽不才,实想一见,大师所惧者究竟为何?」

  七水尘含笑点头,露出赞许之色。「将军慧见,非同凡响。将军所说的一点也没错。」敛容肃道:「凌云顶上的东西,远远超过此世所知,一旦现世,不管落入谁人手里,普天之下,都将同陷浩劫!除非有人胜过了老衲,兴许即有一窥其秘、不受迷惑的本领,届时,宝顶方能现世而无虞。这便是老衲无论如何,非胜不可的理由。」饶有深意地顿了一顿,似乎意有所指。

  武登庸陷入沉思,一时无语。

  殷横野朗笑道:「大师说得极是。十年前你我三人连斗七天七夜,文略、武功、术数、奇门……样样都难分胜负,比无可比,大师才露了一手」纳须弥于芥子「的奇术,将我二人移出凌云顶,从此再也找不着、回不去,仿佛世上未曾有过此一宝地。

  「今日若是再比文武术数,我等仍要败于」纳须弥于芥子「之下,不妨换个比法儿。」

  七水尘单掌一立,俯首抵额。

  「愿闻其详。」

  「集恶三冥乃是世间罕见的恶徒,作恶多端,黑白两道莫不头痛至极。」殷横野笑道:「按照奉兄的意思,除恶务尽,三人今日定要伏法,可惜在大师的誓言之前,堂堂刀皇竟不能出刀诛邪,着实令人扼腕。」

  武登庸微微一哼,沉声道:「听夫子的话意,似也无意代劳?」

  殷横野手捋须茎,朗笑道:「我本不好杀。再说了,便是穷凶极恶的匪徒,我也不杀无由抵抗之人;若一次解了三人禁制,我亦无取胜的把握,无论走脱了哪一个,皆非武林之福。这个难题,兴许大师有解?」

  七水尘垂落疏眉,摇了摇光秃的脑袋。

  「老衲也不杀人。」

  「既然如此,咱们就比这个。」殷横野笑道:「三名极恶之徒,分与我等三人,不能杀、不能放,不能残其肢裂其体,或施以其他非人非善之手段,能令其去恶从善者,便算是赢啦。两位意下如何?」

  七水尘微笑道:「有教无类,本是儒门事业。殷夫子这回拣了个取巧的题目。」殷横野哈哈大笑,抚须道:「此法门乃大师所授,我不过是现学现卖,新鲜热辣。」武登庸却沉默不语。

  三人之中,七水尘行踪飘忽,神龙见首不见尾;殷横野虽是儒门九通圣之首,号称天下武儒流派数百宗门的领袖,但在「终生不使一人」的誓言之前,也无法再参与门中事务,索性隐遁山林,成了闲云野鹤。

  但武登庸却是北关道十万精兵的总指挥,半生出入行伍,带着一名武功高强、心性残毒的邪道冥主,既不能杀又不能放,还得想方让他转性,变成一个善良好人,这简直就是一场恶梦。

  殷横野笑道:「奉兄不妨将南冥恶佛囚在这桅杆山上,以天然岩窟为笼,浇铜铸铁为槛,刨出地下泉流解其渴,以地底的爬藤根土疗其饥,令晨钟暮鼓、经声梵唱洗涤其心;公余闲暇走一趟越浦,瞧瞧他想通了没,顺便游山玩水,岂不美哉!」

  这样露骨的讥嘲并未激怒「刀皇」武登庸,沉默只是为了凝神思忖,找出赢得赌局的门径。他秘密离开射平府已有数日,他无法继续在此地耽搁;这场赌局对他最不利处,恰恰便是「时间」。

  就算真的无计可施,只能布置一处囚笼关人了事,仍须花上几天工夫。北关军情非同小可,眼下虽无大患,然而十万大军的总指挥忽然消失无踪,既未向兵部告假,幕府之内也无人知其下落,一旦军中有事,后果不堪设想。

  七水尘叹了一口气。

  「这个赌法儿倒也新鲜。将军若无异议,便这么说定啦。」

  「庸自当从命。」端坐幽影中的魁伟男子点点头,犹如一座沉肃的岩山。

  聂冥途身子被制,听三人你来我往,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仿佛威震黑白两道的集恶三冥只是三枚筹码,不由火起:「好哇你们三个混蛋!今日耻辱,老子他日必定加倍奉还!」热血一冲,忽又能动了,指爪一收,狞笑道:「惹上老子,你们都别想赌啦!」

  变生肘腋,武、殷二人齐喝:「大师!」已救之不及。

  七水尘双掌一翻,铙钹般灌风合起,「呼」的一声,扣住聂冥途双耳脑后,叹息道:「施主语恶、视恶、行恶,执迷之深,唯此可解!」掌中忽绽豪光。

  聂冥途只觉炽热难当,脑袋仿佛被一只烧红的铁箍罩着,老和尚炙烫的指掌黏着头颅嘶嘶作响,剎那间五感俱失,痛苦难以言喻;惨叫声中,眼前只余一片沸滚的如血赤红……

                ◇◇◇

  「我清醒后,人已在莲觉寺。」聂冥途冷笑:「妙的是,将我囚在寺中之人,竟是」刀皇「武登庸,而非是老和尚。看来在我昏迷时,那王八仨互换了履行赌约的对象,老子不知怎的,便落到了武登庸手里。」

  「三十年来,狼首便被囚在莲觉寺中?」阴宿冥忽问。

  聂冥途明白他的疑惑。「照蜮狼眼」是何等人物,连「隐圣」殷横野都说要以险窟浇铁囚之,莲觉寺是什么龙潭虎穴,竟能关了他整整三十年!老人冷冷一笑,淡然道:「武登庸将我囚在一处名唤」娑婆阁「的地方,那阁子里机关重重,常人难以出入。

  「当日老和尚以一招」梵宇佛图「暗算我,之后老子体内阳气大盛,不住侵蚀我所练的青狼诀神功。武登庸临走前交代了人,每隔三日才给我送一次饭,只摆布些清水菜蔬、五谷杂粮;青狼诀的阴寒功体得不到血肉营养,最后全被老和尚的纯阳气劲毁去,一身功力付诸东流,形同废人。

  「谁知天不亡我,我阴错阳差得了老和尚的一部佛门奇功,三十年来潜心修练,竟尔大成。《役鬼令》神功再怎么厉害,却只能克制阴邪功体,岂奈我何?」

  阴宿冥恍然大悟。聂冥途的一双青黄邪眼捕捉着他油彩下的神情变化,冷笑道:「你师傅从没向你提过当年之事?」

  「闻所未闻。」

  「所以,你也不知你那死鬼师傅究竟是落在何人之手,又是如何逃脱?」

  阴宿冥摇头。黑衣蒙面的老人细抚白骨王座的光洁扶手,翘着二郎腿单手支颐,半晌才轻声哼笑:「这就妙了。」

  「狼首之言,本王不明白。」

  「」凌云三才「名列天下七大高手,武功高得很,可集恶三冥也不是吃闲饭的;单打独斗,我三人纵不能胜,难道还逃不了么?」

  「狼首以一敌三,失风被擒,那是他们胜之不武,无损狼首的威名。」阴宿冥微笑道。

  聂冥途冷笑:「你说话不必夹尖带刺。三道冥主一齐离开栖亡谷,不约而同单独行动,在莲觉寺的附近分别遭了暗算……这事里透着一股蹊跷。更别提点玉四尘、妖刀,还有」凌云三才「二度聚首等巧合。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莲觉寺只是一处精心布置的戏台?台上来来去去的戏子——点玉四尘、那俩青年人,甚至」凌云三才「,都是有人精心设计,为了某种目的,一一被引到桅杆山莲觉寺,不知不觉合演了一台子好戏。」

  「狼首的意思是……」

  「我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巧合。想了三十年,只得一个结论:在我们三人之中,必有一个是内贼。」聂冥途冷冷道:「老子非是运气不好,一家伙撞上了三个武功超卓的混账老王八;这一切都是某人精心设计的结果,引得我们各自落单,却恰恰遭遇难以想象的对手。」

  阴宿冥总算明白过来,一拂膝上金线斑斓的五彩横襕,冷然道:「妖刀之约乃是家师所订,狼首之意,是怀疑先门主卖了狼首与恶佛?」

  聂冥途嘿的一声,随手轻掸膝腿。

  「那倒不是。我只确定这事儿决计不是我自己干的,三十年来,我对你那死鬼师傅与恶佛的怀疑无分轩轾;他二人中无辜的那一个,想来也未必信得过我。说到底,起头之人,未必便是设下圈套之人。」

  他怡然笑道:「一直到你今夜出现,我才终于肯定:原来这一切都是你师傅搞的鬼。他,就是那个背叛同僚、出卖宗门,只为一己之私,夹着尾巴三十年,甘做他人走狗的无耻下作!」

  「放肆!」

  阴宿冥一拍扶手,按剑起身:「聂冥途,你莫以为《役鬼令》不能处置你,便含血喷人,恣意污辱本道先门主!」

  聂冥途乜着一双黄绿邪眼,蔑笑道:「你若不是木牛蠢驴,又或摔坏了脑子,便知老子所言非虚。这三十年来,狼首、恶佛绝迹江湖,畜生与恶鬼两道灰飞湮灭,为何只你地狱一道远走高飞,保存实力?」

  阴宿冥一时语塞,竟也答不上来。

  聂冥途得理不饶,撑着白骨扶手振衣而起,咄咄逼人:「你师傅是从何人手里逃脱,那人又为何弃赌约于不顾,任你师傅在暗中发展势力?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俩早已串通好了!那人为你师傅铲除异己、令三道复归于一,你师傅为他隐世三十年,这便是」弃恶从善「!」

  阴宿冥怒不可遏,偏又难以辩白,盛怒之下连跨几步,戟指驳斥:「你……胡说八道!」

  密室之中,耿照看得一凛:「糟糕!他怎么老中同一条计?」

  果然聂冥途趁他气昏了头,骤雨般的「薜荔鬼手」自袍下翻出,阴宿冥先前招架不住,这下仓促遇袭,更为不利,眨眼没入一片弥天指影,周身嗤嗤有声,不住迸出碎绸血雾,袍内「御邪宝甲」未能覆盖之处,俱成了剜肉凌迟的破绽痛脚。

  阴宿冥抑着喉间一口温血,正欲抽身,蓦地气息一窒,脖颈已陷狼爪。

  聂冥途邪眼一翻,将鬼王绘满油彩的残面提至眼前,蓦地鼻尖歙动几下,微感错愕:「咦!这是……」陡然间会过意来,露出黄森森的尖牙邪笑道:「有趣!兀那老鬼,居然收了个——」本拟将喉管捏碎,心念电转之间,千钧指力凝而未发。

  阴宿冥死里逃生,不思脱身反击,居然扯下斗蓬往他头上一罩,形如儿戏。

  此举比街角的泼皮打架还不如,聂冥途存了猫戏老鼠之心,也不放开咽喉,随手扯烂斗蓬,狞笑道:「就这点能耐……」话未说完,眼前倏地一花,抱着脑袋翻倒在地,不住打滚哀嚎。

  「拿……拿开!快……快……快拿开!痛死老子……呜哇!疼、疼死老子啦!」

  阴宿冥抚着脖颈,信手拈住空中飘落的一张黄纸,正是从撕裂的斗蓬夹层中抖出的。他将黄纸往身前一亮,笑道:「狼首,你怎么啦?不过是一页陈年佛经而已,有甚好怕?」

  聂冥途痛得浑身痉挛,四肢扭曲,整个人蜷成了一团,难以自制地发抖着,犹不敢睁眼。阴狠、狡诈、机变百出的「照蜮狼眼」,竟像是患了痲疯癫痫,连起身的力气也无,若非亲眼目睹,直教人不敢相信。

  阴宿冥一抹唇畔血渍,故作恍然:「本王明白啦,这可不是一般的经,而是以上古的」天佛图字「写就。这」天佛图字「从莲宗时便是极高深的学问,传说是佛降临东海时所用,状如图象,至今已无人能懂。」手中黄页微扬,仿佛风再大些便要脆散成无数纸蝶,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恐怖的威力。

  然而,聂冥途依旧抽搐不止,丝毫不似伪装作态。

  密室里的耿照看得一头雾水,与明栈雪交换眼色,只见她螓首微点,表示「天佛图字」云云非是鬼王的信口胡言,确有此说,「但我不能识。」明栈雪微启朱唇,无声说道。

  ——连博学多闻、精通佛典的明姑娘也不识,这「天佛图字」究竟是什么东西?

  耿照满腹疑窦,却听阴宿冥悠然道:「狼首说的故事,本王从未听闻,但先师曾与我说,他老人家昔年与狼首分道前,亲睹狼首中了一部神妙的佛门绝学,名唤」梵宇佛图「。

  「这武功不仅毁了狼首毕生修练的青狼诀功体,更将一样禁制深深烙进狼首的脑中,只消一看见莲宗秘传的千年古文」天佛图字「,那位高僧在狼首颅内所留的印记便会随之发动,痛楚将一如中招之初,无论经历多久都不会消散;看得久了,狼首的脑子便会烧炖成一团沸滚的鱼白粥糊,任大罗金仙也解救不了。

  「」只要在四壁刻满这种天佛图字,就算是一幢茅顶土屋,聂冥途的精绝眼力也能将它变成铜墙铁壁,碰都没法碰一下。对他来说,世上没有比千年古剎莲觉寺更可怕的囚牢。「」

  「我记得先师……」阴宿冥淡淡一笑:「便是这么说的。」

  「叛……叛徒……叛徒……」聂冥途抱头痛苦呻吟着,蜷得活像一尾熟虾。

  阴宿冥从半截斗蓬中取出一部黄旧的经书,迎风一抖,残页扑簌簌地盖满了聂冥途一身,大殿内的青石地板上仿佛凭空隆起一座圆包孤茔,飘散着无数薄碎黄纸,一地凋荒,倍显凄凉。

  耿照瞄着黄纸翻飞之间、那残页上的奇异图字,只觉有些眼熟,心念一动,取出从娑婆阁内削下的那一小块木片对照,再与密室中镂刻的细小怪字相比,果然是风格极为近似之物。

  (我……我懂了!)

  对聂冥途来说,娑婆阁底的确是「机关重重」,处处「充满致命的危险」——但这机关却非什么弩箭飞石、刀坑地陷,而是刻满墙壁梁柱、甚至是器物桌床的天佛图字。他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进出阁楼的口诀,却无法冒着沸滚脑浆的危险,在刻满天佛图字的架上找东西,才不得不与耿照合作。

  而进入阁楼搜索,却未必非耿照不可。

  这世上除了身中绝学「梵宇佛图」之人,谁都可以进入娑婆阁——这也解释了何以耿照每夜入阁时,瓷灯里的灯油都是满的,也不见有蚊蝇灰尘掉落。

  尽管偏僻,娑婆阁终究还是有人打扫。

  唯一不能进去的,也只有聂冥途而已。

  看着身覆陈黄纸页的聂冥途,耿照忽生感慨:「这人凶残狠毒,精于玩弄人心,一部手抄经竟能令他辗转哀嚎、生不如死,七水尘大师这手」梵宇佛图「虽是不杀,却也讽刺。」

  空旷寂静的大殿中,回荡着狼首痛苦的呻吟,吐咽粗浓,气息悠断。

  胜负已分,阴宿冥踌躇满志,「铿」的一声拔出腰畔的斩魔青钢剑,明晃晃的剑尖抵着聂冥途的背脊,双手交握剑柄,厉声道:「聂冥途!本王本着爱才之心,前来召你,是你不识好歹,莫怨本王!」只待运劲一拄,便要替他完纳劫数。

  死生一线,聂冥途奋力昂首,嘶声道:「妖……刀……还未……莫杀……」抱头蜷缩,簌簌颤抖,难以成句。阴宿冥却犹豫起来,思忖之间,青钢剑尖嗤嗤点落,在聂冥途的背上刺出几枚血洞,以刚劲封了他的穴道。

  明栈雪细声道:「三十年前青袍书生使的伎俩,看来今日依然有效。聂冥途以敌为师,当真是厉害。」

  阴宿冥还剑入鞘,袖中的铁笛迎风一招,迸出一声凄厉尖啸,殿外的白面伤司们闻声而动,以那条撕烂的长斗蓬连人带经书残页,将聂冥途扎扎实实捆成了一只肉粽子。

  「聂冥途,本王姑且饶你一命,但愿你值得。」鬼王一舞袍袖,众小鬼纷纷涌进殿来,依旧是蝠灯引路,牵马扛座,片刻便去得干干净净,宛若天明之际鬼门闭起,那些个魑魅魍魉全都随着夜幕返回无间,阳世中不留半点。

  明栈雪松了口气,笑道:「总算送走了这些煞星,真个是有惊无险。」见耿照兀自凑在觇孔前眺望,促狭道:「怎么,你见鬼也见上了瘾么?这般不舍。」

  耿照沉默片刻,忽然低头道:「明姑娘,真对不住,我……我要跟过去瞧瞧。」

  明栈雪面上不动声色,随手轻拂膝裙,淡然道:「你不是好管闲事的性子,只怕是为了妖刀?」

  耿照愕然抬头,转念一想:「是了,明姑娘绝顶聪明,什么事也瞒她不过。」这么一来反倒自在许多,肃然道:「有件事,我一直没同明姑娘说。那日在破庙里被岳宸风劫走的那只琴盒,里头装的乃是妖刀赤眼。」将受横疏影之托、护送赤眼至白城山给萧谏纸,以及赤眼专对女子的奇特属性等,源源本本说了一遍。

  「……依聂冥途所言,三十年前的妖刀之祸,起源便在莲觉寺。我亲眼见过被妖刀附身操控的刀尸,与他所描述卫青营的模样差堪仿佛,他或许掌握了更多妖刀的来龙去脉,这条线索……绝不能断。」

  他并未告诉明栈雪,琴魔死前以「夺舍大法」将毕生经历传给了自己,连带也将降服妖刀的使命交给了他。独自摸索着救世之道的少年早已下定决心,不放弃任何一丝洞彻、毁灭妖刀的机会。

  明栈雪虽不明所以,却在这一贯温和的少年眼中,看见了不可动摇的钢铁意志。

  她斜乜一双如水明眸,狡黠一笑:「我有言在先,若非聂冥途已不足畏惧,我决计不会让你去的。阴宿冥的武功虽高,却非是我的对手。」说着盈盈起身,随手扭开了出入机括,挽着耿照一跃而出,轻笑道:「发什么愣呀?再不追,便追不上啦!」

                ◇◇◇

  两人联袂施展轻功,循着地上的马蹄印子,一路追到了法性院里。

  耿照恍然醒悟:「显义被集恶道关押起来,一众兰衣弟子也都被剥了面皮,以白面伤司顶替,哪还有比他的寝居更安全严密的?换了是我,也选在法性院落脚。」仔细观察,发现众小鬼散在院中,四下巡逻戒备,然而显义的精舍十丈方圆之内,却只有白面伤司能近。

  这些白衣无面的死士背对精舍,将房子围得铁桶也似。阴宿冥手扶降魔宝剑,走上五级阶台,推门而入;精舍内本透着通明灯火,窗纸上也似有人影摇曳,约莫是贴身服侍鬼王的婢仆亲信。

  明栈雪忍笑道:「说是九幽十类玄冥之主,到底还是得吃饭更衣、便溺洗浴,不能没有从人服侍。走,咱们瞧瞧他卸下油彩之后,生得是个什么模样。」拉着耿照掠过整排茂密树顶,跃上房脊。

  白面伤司麻木不仁,若无鬼王袖中的铁笛指挥,便如泥塑木雕一般,站着动也不动。明栈雪的轻功已臻化境,鬼王自己尚且不能察觉,更何况是这班血肉活偶?「阴宿冥对自己的武功过于自信,这阵仗不像是防着外人,倒像是摆给自己人看的。」明栈雪抿唇轻笑,随意指点着。

  两人觑准空隙,推开照壁板翻了进去,掠上精舍的横梁,躲入屋角隐蔽处。

  本以为阴宿冥讲究排场,随身仆役必多,以集恶道的声名之坏,就算捆着十几名强抢而来、供鬼王淫乐的美貌闺女也不奇怪。谁知偌大的屋里仅有一名灰发老妪,生得方头大耳,鼻若鹰钩,轮廓极深,粗糙的脸上长满怪疣,眼尾、颧骨处还有麻皮也似的大片暗褐细斑,模样十分丑陋;身子虽有些佝偻,肩背臂膀却厚实得紧,骨架甚是粗大,背影几与男子无异。

  仔细一瞧,她的发色并非是白中掺灰,而是极淡极淡的金色,颇为罕见。

  老妪步履敏捷,手脚利落,却不似身有武功,见阴宿冥进门,端着清水瓷盆迎上前。阴宿冥蹙眉挥手:「搁着罢,我想直接沐浴,今儿累了。」老妪依言放落,又指着屏风咿咿呀呀一阵,干瘪的嘴中缺了几枚牙齿,本该露出舌头的地方竟空空如也,只余一团短短的肉根。

  耿照瞧得不忍,心想:「」鬼王「百世一系,从不以真面目示人,服侍他的人若是口舌便给,岂能守住秘密?」比起炮制白面伤司的惨无人道,或许拔掉舌头在集恶道中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灭绝人性之甚,直是令人发指。

  屏风之后冒出滚滚白烟,香汤与炭火的气味随着水蒸气充盈室内,根本毋须老妪提醒。

  阴宿冥挥了挥袍袖:「行了,这里不用你了。歇息去罢。」随手解下腰畔的降魔宝剑,忽又想起了什么,嘴角绽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诡异弧线,回头道:「是了,给我备好……」才发现老妪低着头一径走向屋角,啧的一声,提剑往前递去。

  (这样……这样也要杀人!)

  耿照义愤填膺,正要跃下,却被明栈雪挽住:「别忙!先瞧着。」

  阴宿冥以鞘尖拍她右肩两下,老妪慢吞吞回头。他比了个手势,径自提剑走入屏风;窸窸窣窣一阵,那件破烂的青绸袍挥开水雾,搭上了屏风顶,却不见御邪宝甲递出,显是解在手边。

  明栈雪低声道:「这人谁也信不过,宁可不要人服侍,宝剑、宝甲,甚至连号令白面伤司的铁笛都不离身。」天下至邪——集恶道的首领,信不过旁人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耿照奇道:「明姑娘,这很怪么?」明栈雪只是微蹙蛾眉,并未接口。

  那老妪从衣箱底取出一只鼠灰色的软革皮囊,放在小几上头,将那盆没用过的清水移至几边,又拧了几条雪白的巾子搁在铜盘里,才褪鞋蜷卧在屋角的一张小床上,背对着屋内,面壁而眠。

  耿照恍然大悟:「原来她不只是哑巴,也是聋子,只是与阿傻一般,能读唇语而已。只消背床而眠,就算阴宿冥露出了真面目也不怕,唤她时拍背即可。」须知天生耳聋之人,多半口亦不能语,老妪的舌头被人以利刃割去,恐怕双耳缺陷也非天生,而是受人残害所致。

小说相关章节:妖刀记(1-47卷 全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