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铁窗后的乌萨斯:卡尔篇(上),2

小说:白夜-泰拉 2025-08-16 09:43 5hhhhh 3380 ℃

(二)

卡尔是祖籍叙拉古、出生在乌萨斯的莱塔尼亚移民后代,世代做小生意为生。在十余年前,他的家和家人在一次天灾之中化为了灰烬,而受伤的他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几个月之后,一支整合运动的小队搭救了他,卡尔也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直接加入了队伍。

而到了1091年末,因为实在揭不开锅,小队的指挥弑君者决定将其中一些人送出乌萨斯国境——她依靠整合运动的关系联系到了在北德维纳和拉普兰地区活动的柯巴,在他们的帮助下将卡尔和另外二十几个人身体相对虚弱的成员送到了萨米境内。之后,卡尔便从萨米一路辗转,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最后终于来到了感染者政策没那么严苛的哥伦比亚。

当然,所谓“没那么严苛”也只是相对的:由于自己的感染者身份和相对虚弱的体质,卡尔四处碰壁,往往需要乞讨度日,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很快,小不点便不得不施展自己在整合运动时学到的“专业技术”,搞起了小偷小摸的生意。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由于技术娴熟,卡尔很快便被来此“谈生意”的龙门黑帮大佬看中,很快便将他带到了龙门,继续从事“开门”的业务——当然,对于已经身不由己的小不点自己来说,这居然是那次天灾之后他生活最为稳定的时期,可以说,这是从那以来他第一次住上了不漏风的房子,同时能够稳定地吃到饱饭。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搞了两次大的之后,他便在旺角作案时被抓住,直到1092年年末才被放了出来,来到了莱塔尼亚——当然,更讽刺的是,这段在牢里的时光可以说是他自出生之后生活水平最高的时段,就连天灾之前都比不上。

当然,卡尔的厄运还并未止步于此,来到了莱塔尼亚的小白狼很快便体会到了“人心的险恶”——就在他抵达达尔马提亚的第二天,他在返回临时住所的时候被人盯上,不仅所有的财物都被抢走,连带着住所也被洗劫一空。

没办法,迫于生活的压力,再一次回到了“身无分文”状态的小白狼又干起了“老本行”——他找了几个同样有意的家伙,开始准备对当地的银行下手。

当然,也许是“术业有专攻”,和其他的盗窃者不同,卡尔虽然年纪小,但脑子很灵,比其他劫匪“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针对当时的抢匪们“临时起意干一锤子买卖”的落后现状,他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标准化银行抢劫”的概念,提出了“抢银行不能做‘一锤子买卖’,劫匪也要做预案、搞预演、分工合作,还要规划逃生路线、提供备用方案”,让散兵游勇似的抢银行活动变得“有章法”了起来。

当然,作为“程序化犯罪”的祖师爷,卡尔自然收获颇丰——根据后来维多利亚、莱塔尼亚和哥伦比亚方面执法部门的记录,卡尔从1092年开始在莱塔尼亚作案时起,5年内仅在此三国境内被记录下来的盗窃活动就有数十起,共计金额超过500万维多利亚金币。如果要加上那些被怀疑是他所为但没有被核实的案件,那总金额很可能超过1000万金币——这个成绩足以成为泰拉之最,无愧其“银行大盗祖师爷”的威名,在“名声”上或许只有东边的“高加索唯一狠人”能够与之抗衡。

与此同时,和那些不懂理财的同行不同,卡尔还是“玩弄金融规则”的好手——在1095年末,他拿出20万金币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以相当于市场平均年利率(5%)近两倍的收益(每月千分之八)吸纳投资,而支付利润的资金则主要依靠他的盗窃所得和近期投资者的投入。

渐渐地,这个本来用于为他的抢劫活动筹集本钱的公司越做越大,在收益比例上完全盖过了抢银行的收入,直接变成了他的主业——仅1096年这一年,他就在哥伦比亚、维多利亚、莱塔尼亚、玻利瓦尔、东国和炎国等地吸纳了超过3200万维多利亚金币的资金,是他全年盗窃所得数额80万金币的整整40倍。

当然,卡尔并不是纯粹的骗子,他的投资水平和他的盗窃技术一样炉火纯青——在1096年,他仅依靠投资就共计获得了800万金币的利润。更令人震惊的是,这800万甚至并不是用3000万本金取得的收益,卡尔的“实际本金”从来就没超过500万——换句话说,他这一年的“资产收益率”超过了160%。

不过,虽然“正经经营”就可以赚钱,但卡尔并不打算就此收手做一个“老实的商人”——在收到投资者注入的资金之后,他只会将其中的一部分拿来投资,剩下的全都放进自己的腰包。

当然,拜卡尔极强的捞钱技术所赐,他仅用500万的流动本金就维持住了自己的现金流和支付能力,让他在东窗事发之前都没有被怀疑过——截止卡尔的事情被曝光之前,他名下金融公司的共计五千多万金币资产和存款中的约3700万被他从公司转移了出去,产生的“净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盗窃所得。

但和其他盗贼不同,卡尔并没有把得来的财富用于为自己提供奢侈的生活——他并没有购买华丽的豪宅,买下的房产也仅仅是当作“仓库”。至于卡尔自己,除了为了掩人耳目和方便作案而购买的高性能汽车之外,他的生活和哥伦比亚的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区别——白发鲁珀依旧吃着叙拉古裔小餐馆制作的平民食物,穿着工厂生产的平价衣服,在外出时,他也不会出入高档酒店,依旧居住在每周1坚尼的普通旅馆。

这家伙唯一的“奢侈品开销”,是自己的医疗费——由于过去的身世,卡尔对于自己的“矿石病”有着一种接近病态的恐惧和厌恶,为此,他不惜花费巨资,在哥伦比亚、莱塔尼亚和维多利亚的医院和医学研究所进行治疗,共计花掉了几十万维多利亚金币。

当然,在折腾了数年,花掉了其他人几辈子也赚不出来的金币之后,卡尔得到了“答案”——那些所谓的“治疗”方案实际上只能够延缓矿石病的扩散而已,在“治疗”这个层面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于是,彻底“弃疗”的卡尔不再关心自己的矿石病,转而把自己的钱投到了“别的领域”——从1094年开始,他便每年向自己在莱塔尼亚认识的“忘年交”、维多利亚的著名窃贼和无政府主义者亚历山大-雅各布给予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便对方能够更好地开展他们救济贫民的行动。3年来,卡尔合计向亚历山大提供了超过400万金币的现金以及价值上百万金币的药品和其他物资,为亚历山大的行动提供了坚实地支撑——当然,卡尔对亚历山大给予帮助并不是他真的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只是他认为亚历山大人这个人能处,加上两个感染者之间的同病相怜,仅此而已。

至于整合运动这边,由于找不到可靠的接头人,被“冒名顶替者”坑了好几次,卡尔便不再选择直接对整合运动进行直接资助,而转为将资金提供给在北德维纳活动的柯巴,顺道请他们给整合运动和其他乌萨斯底层运动“带货”——自1094年开始,经柯巴等人之手输入给各路乌萨斯反政府人员的钱财和物资价值超过600万金币。

由于作案数目众多,卡尔有着数目庞杂的假名,最出名的就是赫尔曼-卡姆、夏尔-波齐、托马斯-贝尔、哈里-K-马斯登这四个——在卡尔的事情曝光之前,“以上四人”被哥伦比亚警方称作是哥伦比亚“联邦四大银行大盗”。

针对这些假名,警方发出了海量的悬赏,而随着卡尔作案数量的暴涨,落在他名下的悬赏数额也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100金币、300金币、1000金币,逐渐增长到了堪称离谱的5000金币、10000金币、20000金币……到了最后,对卡尔的数个假身份进行的悬赏合计甚至突破了骇人听闻的一百万金币大关——这几乎相当于当年伦蒂尼姆中心区警察局的年度总预算总额。

在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城市和村镇的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写有他假名的各色通缉令——不仅如此,电台和电视也会时不时地叙述他的这些“光荣事迹”,然后在结尾附上数额颇丰的奖金悬赏。

为了抓他,哥伦比亚特地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以协调各州和联邦的警力,提高调查效率——与此同时,哥伦比亚、维多利亚和莱塔尼亚等国的警方还成立了半官方的“警察联合会”,以便共享这些江洋大盗的信息,并提供“跨国抓捕”的协调。

这样的“联合绞杀”果然起到了效果——1097年2月末,卡尔的“大弟子”克拉克在伦蒂尼姆落网。在维多利亚警方的“记忆恢复术”加持之下,克拉克全盘招供,卡尔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大量的假名被克拉克和盘托出,而他实施的“金融骗局”也因克拉克的供词浮出水面——而在此时,卡尔的“吸金活动”正值巅峰,仅整个2月平均每天的进账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金币。

真相大白,整个泰拉一片哗然——原来,“联邦四大银行大盗”居然都是一个人,而且居然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这下,不光是被抢的银行和富豪,卡尔公司的投资者们也加入到了“追杀卡尔”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开始自发地尽己所能给警方提供线索,同时对其他提供线索者给予高额的个人赏金,让卡尔的生存环境一下子恶劣了起来。

尽管在事实上,这时候的卡尔已经赚取了超过1000万金币的合法利润,完全有足够的储备资金和现金收入向这些投资者按时支付利息,而不是像其他的金融业诈骗者那样资不抵债,只能做徒劳的挣扎。

但警方是不管这些的——很快,他在哥伦比亚警方哥伦比亚的数个藏身之处被查抄,他的具体消息上报纸、广播和电视,而他的新通缉令也被帖的满街都是。一时间,这个叫卡尔-拉姆的家伙直接成为了“泰拉第一红人”,比哥伦比亚最当红的明星还家喻户晓。

过高的曝光度让卡尔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也断送了他逃跑的机会——3月,在从哥伦比亚开往米诺斯的轮船上,卡尔被事先得到消息的哥伦比亚警方逮捕。

4月下旬,在一场“毫无争议”的审判之后,卡尔因被记录的86起盗窃罪和与其投资公司有关的金融欺诈罪被判30年监禁。

然而事情还没完——

和哥伦比亚那些其他的著名犯罪者不同,随性的卡尔并不在意公共形象,从来没有为了“洗白”将自己渲染为“罗宾汉”似的人物,但由于卡尔的经历太过精彩,本人又是实实在在地在支持底层人的运动,加上警方在媒体上对其大肆渲染产生的“副作用”,在“侠盗风、牛仔风、拓荒精神”盛行的哥伦比亚,他并没有如警方所愿被认为是“罪大恶极者”,反而已经成为了实打实的传奇人物、真正的“现代罗宾汉”,以及“哥伦比亚精神”的代表。

电影公司和出版社很快就盯上了卡尔,希望能够将他的经历出版并拍成电影,甚至愿意支付至少上百万金币的版税。

而卡尔的赚钱能力,也吸引了很多的资本巨头的暗中招募,甚至包括一些卡尔案件的“受害者”——其中的某些人甚至愿意帮卡尔支付赔偿金以降低他的刑期,让他能够更早地为自己服务。

连时任哥伦比亚联邦的总统,都对卡尔表现出了兴趣,甚至在审判之前就表示可以对其实施特赦,最后在自家政党的压力之下才惺惺作罢。

更有甚者,由于卡尔的贫苦出身、感染者身份、“只对富人下手”的习惯和资助无政府主义者的“前科”,认为卡尔是“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情”,是贫苦人群中的反抗者,是平民阶级的英雄——毕竟,卡尔自己并不像那些大盗一样过着奢侈的生活,同时还在拿出真金白银帮助苦难者改善生存环境,而他的作案对象,无论是银行、富豪还是那些所谓的“普通投资者”,他们手中的金钱数目,都不是平民所能企及的。

因此,在他被逮捕之后,有海量的底层民众对他进行了声援,还有很多左翼的著名律师和律师团体都愿意免费为他进行辩护,最后的“辩护律师团”人数有近百人,来自很多著名的律师团体,比“财团撑腰”的检察官团队声势更加浩大。

在法庭上,这些人一度说得检察官们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如果不是富豪们事先收买了陪审团和法官,那么哥伦比亚司法史上“最大的笑话”恐怕就要出现了——当然,拜这些小动作所赐,这次的庭审则成为了另一种风格上的“哥伦比亚司法史上最大笑话”。

自然,面对这场“司法闹剧”,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后,从顶层的部分法官和议员,到基层的海量普通民众,反对判决、要求重审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司法部甚至在十天之内被围了三次,连被派来弹压的警察都发生了“倒戈”的情况。

至于本来在哥伦比亚“打成一片”的各大工人工会、各路“绿林好汉”以及黑手党们,更是抛弃了成见联合起来,扬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帮助卡尔越狱——毕竟警方只查抄到了卡尔一部分的财产,剩下那些价值3000万金币的资产还“不知所踪”呢。就算不为了博一个好名声,只要能把人弄出来,那就绝对有钱赚,这是妥妥的双赢。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就在卡尔被判刑不到两个月之后,他在夜色中完成了越狱,之后逃之夭夭,离开了哥伦比亚——当然,他在监狱里和逃亡过程中都得到了一些“好事者”们的帮助,而卡尔也把总额上百万金币的几处财产藏匿点告知了他们。

小说相关章节:白夜-泰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