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仙侠魔踪(1.1-12.10全) - 13,4

[db:作者] 2025-06-27 05:51 5hhhhh 9410 ℃

  韦后道:「其实我也是为国家着想,我的儿子就不说了,免得让外人说我有私心,但若不传位给王子,必定惹来是非。」

  太平公主道:「现在王子年幼,便由三哥当着几年,待得众王子长大了,再交还皇位给他,这有何不可?」

  安乐公主道:「为了不授人以柄,横生是非,干脆现在就传给温王,由众大臣在旁匡助,依我来看,决不会出什么乱子。」

  韦后接口道:「我也是这样想,届时三叔也好,姑姑也好,包括我在内合力辅助温王,我想李家的江山谁也占不去,我认为还是传给温王。」

  太平公主见母女二人力撑李重茂,已明白她们的心意,无疑是借着他少不更事,从旁夺权。暗道:「谁当皇帝都是一样,只要我恢复功力,到时谁都挡我不住,今日暂且顺着妳二人。」当下说道:「既然妳如此坚决,再说下去也没用,就按照大家的意思办好了。」

  相王李旦性子平和恬淡,全无半点野心,听得不要自己做皇帝,还在暗暗欢喜,自然没有异议。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谋草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李重茂乃中宗幼子,后宫所出,时方十六岁,交由韦后相王参谋政事。草制既颁,然后举丧。

  宗楚客听见由相王参政,便觉不妥,知道打后难以专权,遂向韦后道:「皇后和相王乃叔嫂关系,古礼制法,叔嫂不通问,将来临朝听政,何以为礼?」

  韦后想想也是,叹道:「遗制已定,如何是好?」

  宗楚客道:「皇后放心,臣自有计较。」

  隔日会同百官,奏请韦皇后临朝主政,罢除相王同朝参政,改命相王当太子太师。

  中宗李显的灵柩迁移至太极殿,韦后召集文武百官,才正式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改年号唐隆,大赦天下。并封相王为太尉,改封雍王李守礼为豳王,寿春王李成器为宋王,以顺人心。

  两日后,太子李重茂正式登极,尊嫡母韦后当皇太后。

  大事已了,宗楚客、韦后和韦姓家族便开始密谋。宗楚客道:「若要稳坐江山,非效当年武后不可,否则势必生乱。」

  韦后点头道:「你且说说,该当如何?」

  宗楚客道:「我认为首先尽快除去李重茂。」韦后眉头一皱,脸有难色。宗楚客见着,说道:「要夺江山社稷,就不能心慈手软,当年武后连亲儿也能下毒手,何况李重茂既非皇后亲儿。」

  韦温接住道:「李重茂一定要除,不然过多几年,他便会独自掌政,到时大家可白苦一场了。」

  宗楚客道:「我看除了李重茂,仍是不够,要做就该做得彻底。」

  安乐公主道:「先前四叔参政,心头确有些不滑溜,只是当时形势所逼,不好不让步,现在四叔只挂个虚名,当个太师,朝廷大小事情都由母后掌持,还害怕什么?」

  宗楚客摇头说道:「太平公主是什么人,势力大,手腕粗,她力推相王当皇帝,必定另有什么深意。前时用嘴皮争争,还算不上大事,就只怕她拿起刀枪来争,可就不同了。」

  安乐公主人虽漂亮,却是满脑草包,笑道:「你太多虑了,谅她也不敢,现在兵马大权全在我舅舅手中,难道她就不怕。」

  宗楚客叹道:「大可问问妳舅舅,万一出事,他能出多少兵?」

  韦温摇头道:「我手上就只有一面牌子,心腹却一个都没有,倘真出了事,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帮忙,尤其那些将军,个个都不服咱们韦家!实话一句,情况非常严重。」

  安乐公主登时无语,忙道:「怎……怎么办好?」

  宗楚客道:「要无后顾之忧,则非要把相王和太平公主铲除不可,而且还要快,不能再担搁。」

  韦后向知上官婉儿才大聪敏,见事风生,遂向她问道:「婉儿,妳的看法如何?」

  上官婉儿道:「相王仁慈,天下归心,要诛讨相王,恐怕除了自己心腹外,旧日兵将,未必就肯出手,说不好还会走漏风声。再说太平公主,财大势大,家将无数,若然贸然行事,随时捅着马蜂窝,后果难料,依我看若无十足把握,还是三思而行为妥。」

  韦后亦觉有理,但她心中最害怕的人,正是太平公主,便道:「那个太平不除,实是一个后患。韦温,你尽量召集人手,好作准备。」

  韦温点头令命。

 

             第六回  祛蠹除奸

  这日,李隆基去见父亲相王李旦,说及宫中情况,相王道:「你四叔突然暴毙,御医虽说是死于自然,但我总觉有些奇怪。」

  李隆基道:「孩儿也是听到一些传言,今天才来与父亲商议。」相王眉头一聚,问是何事,李隆基道:「宫里有人传出皇上之死,是给韦后毒害而死,虽然只是谣传,尚没有十足证据,但空穴来风,必有来头。」

  相王摇头道:「既无证据,就不该胡乱推猜。现在重茂接位,即位后由韦后听政,应该会安定下来的。」

  李隆基叹道:「父亲大人忠厚正直,多向好的方面想,但孩儿却觉得极不简单,父亲就认为孩儿多虑好了。在我来看,不久将来,又要重演阿母子专权夺政的日子了。虽然韦后和祖母相比,确实是有一大截距离,只会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但这样反而更危险。」

  相王皱起眉头,盯着眼前这个英武不凡的儿子,徐徐道:「不会吧?你忒煞高估韦后了,她若敢专权,你姑姑太平公主第一个就不会饶她,相信韦后也有自知之明,无须庸人自扰了。」

  李隆基不以为然道:「但父亲不要忘记,目前天下兵马大权,全都由韦家掌握,一旦发生事来,咱们便只有死路一条。」

  相王摇头道:「你所说不错,兵权虽在韦家手中,但直接掌权的将佐们,大多数还是忠于李家的。」

  李隆基颔首道:「孩儿承认眼下形势确是这样。但假若大势一变,谁敢担保人心不变,依我看还是小心为是。俗语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可不能置之不理,该当要有所准备才对。」

  相王问道:「你想怎样准备?」

  李隆基道:「其实孩儿自潞州回京,眼见韦家日益壮大,便已心存戒惧,早就和左右羽林军暗中活动,用心结交,以防万一。」

  相王道:「你做得很对,防备确是需要的。羽林军是个关键,只要他们的心向着咱们,发生事情起来也不用怕了。但你得记住,千万不能采取主动。要是你去惹人家,出了乱子,只有影响咱们李家的名声,切记。」

  李隆基点头道:「孩儿清楚,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保障咱们的性命,孩儿决不去惹祸就是。」

  而韦后再次召集自己的党羽进行商议。只听得宗楚客道:「目前皇帝年幼,身边无人扶持,相王和太平公主只是两个光棍,无兵无权,纵使手上有些家将士兵,却又能作什么大事,现在不乘早行动,还待何时?」

  安乐公主道:「我虽是李家公主,但更想母后执掌天下,既然这样,说干就干,无须顾虑重重,现在机会一失,恐怕悔之晚也。」

  兵部侍郎崔日用,原是崔堤所荐,颇受韦后器重。虽是这样,在他内心极厌恶宗楚客为人,直来就看不起他,知他只是个粥粥无能,平凡庸碌之辈,只靠奉承谄媚,今日才坐上兵部尚书之位。听了二人的说话,当下问道:「准备何时动手?不妨说个清楚,好教大家心中有个底。」

  宗楚客道:「时间暂不作决定,但一声号召,大家立即动手,如何行动,到时照指示即可。此事关呼江山社稷,要篡夺宝座,少不了要宰杀一批李唐皇亲,还有那些拥李的人。」

  崔日用反对道:「现在太后已经执政,若有皇亲臣子反对,杀了亦是应该,但没反对的人也杀,势必大乱,我认为不宜。」

  宗楚客道:「当前虽然是太后听政,但终究是李唐天下,咱们目的是要和李唐一刀两段,另改新朝,当然要斩尽杀绝,包括当今圣上。」

  崔日用回到府中,终日心神不安,总觉事情不对头,想到不讲实务、名利熏心的宗楚客,心头不由有气。他相当清楚,宗楚客只是一个小人,韦后亦不是什么好料子,安乐公主目光短浅,更成不了气候,今次谋划江山之事,亦无胜算把握,就算成功,也不会长久,自己跟着这伙人冒险,随时会大祸烧身。一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次日,崔日用来到宝昌寺,寺中普润和尚,是个悟得大道的高僧,崔日用每有疑难,都会来此向普润求教。普润虽是出家人,却交游颇广,上至皇室,下至平民,都乐意和他交好。和他来往的人,多是一些正派人士,一般小人啬夫,往往几句说话便打发回去。

  普润为人正义,善解疑难,李隆基亦是这里的常客,和普润交情非浅,一些宫中的秘事,他都是从普润口中得知。

  崔日用见着普润,便将心事和盘托出,要他指教。

  普润合十打个佛号,缓缓道:「崔施主不用忧心,依我看天不亡唐,施主请先回去,紧记要远离小人,自会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崔日用听见,沉思半晌,霎时整个人都清醒过来,说道:「多谢师父指点,我明白了。」当即起身离去。

  与此同时,辛钘来到李隆基住处,李隆基一见辛钘到来,便知有重要事情,连忙引入书房,问道:「老弟匆匆赶来,莫非有什么消息?」

  辛钘点头道:「韦后已结集人手,打算后天中午会向李姓家族出手,咱们必须赶在前头,率先下手。」

  李隆基道:「果然要来了。幸好有彤霞姑娘作内应,若不然咱们李家……」话尚未完,已听得李隆基长叹一声。

  辛钘不便说此事并非从彤霞口中得知,而是天书的功劳,说道:「老哥,你打算怎样?何时出手?」

  李隆基道:「光凭我目前的人手,实不足以起事,除非得到羽林军帮助,一同连手方行。但现在时间紧迫,能否说服羽林军的将领,实在没有把握。」

  辛钘问道:「基本上咱们需要多少人马?」

  李隆基叹道:「目下长安屯兵五万,驻守城内城外各处,虽然兵力分散,但皇宫四周,相信不少于一万人,还有宫卫和羽林军,数目亦不下万人,若无数千人马,实难匹敌。当然,要是我能说服羽林军,形势就不同了。」

  辛钘听见,不由冷了一截,问道:「你自家王府有多少人手?」

  李隆基道:「二百人左右倒是有的。」

  辛钘发愁起来:「就是加上杨门百多名弟子,才是三百余人,莫非真要以一对百不成,这也太笑话吧。嗯!还有一个人,我怎会想不起来。」李隆基忙问是谁,辛钘道:「就是太平公主。」

  李隆基给他一提,立时精神百倍:「没错,姑母手上小说也有近千家将,还有他的儿子薛崇简,他官拜卫尉卿,亦拥有数百手下。话虽如此,姑母会否出手帮忙,目前还说不准。」

  辛钘道:「还待什么,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见你姑母。」

  二人正要出门,忽听得家仆来报,说是宝昌寺普润大师求见。李隆基立即与辛钘道:「老弟,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去便回。」

  过得炷香时间,李隆基回到书房,说道:「刚才那位大师是来与我告密,说韦后将会动手,要我好作防备。」

  辛钘笑道:「这个大师果然厉害,竟能预知未来。」

  李隆基摇头道:「非也,韦后身边有个名叫崔日用,是他委托普润大师向我告密的,瞧来不满韦后的人并不少。老弟,咱们见姑母去。」

  二人不知太平公主便是罗叉夜姬,如实将事情说了。太平公主听见,佯作脸色大变,暗想:「没想那头骚狐狸仍有点用处。」忙道:「我当时看见三哥的尸首,便知有些蹊跷,原来是那恶妇所为。对了,你们准备怎样?」

  李隆基道:「事情已经火燃眼眉,再不能迟疑,必须先下手为强,将他们平了。所以赶来与姑母商量。」

  太平公主道:「眼下兵权都在他们手里,寡不敌众,你不怕死吗?」

  李隆基叹道:「动是个死,不动仍是死,岂能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给人抢了去,自逃偷生。人总有一死,这样死好去见祖宗。」

  太平公主点头道:「说得好,我会召集府中家将随你调用。还有,地方征兵府葛福顺和陈玄礼,前天来我这里诉苦,说韦播意在立威,不时鞭打羽林军,弄得天恕人怨,你不妨去见见他们二人,或许会有帮助。」

  李隆基和辛钘听见大喜,告辞了太平公主,直奔征兵府。葛福顺和陈玄礼本就和李隆基有点交情,见他和辛钘到来,便寻个私密处吃酒去,言语间,李隆基向二人说出中宗的死因,并暗示要诛杀韦家。

  葛福顺和陈玄礼大为兴奋,跳将起来,愿意冒死起事。

  离开征兵府,辛钘向李隆基问道:「你打算和父亲相王说吗?」

  李隆基摇头道:「今次发动政变,乃是我个人所为。若是成功,大福归于父亲,倘若事情失败,唯有一死,我不想父亲受累。还有,我父过于仁善,他一时亦不会相信韦后的举动,如不相从,反要坏事,倒不如不说为好。」

  辛钘颔首道:「老哥所说确有几分道理。另有一件事,就是我前时说过隐藏在宫里的妖物,如我没有猜错,这妖物大有可能是韦后。」

  李隆基一怔:「当真,可有什么证据?」

  辛钘摇头道:「没有任何凭证,纯是我的猜测,不管怎样,假若是她或是那妖怪帮着韦后,可就不容易对付了。我已和紫琼商议好,明儿紫琼会偷偷潜入皇宫,到时与我和彤霞会合,由咱们三人一起对付那妖怪。」

  李隆基道:「这个妖怪当真如此厉害,要合你们三人之力?」

  辛钘嗯了一声,说道:「厉害得很,前时我已见过此妖孽的真身,并且和她交过手,我和紫琼当时几乎命送她手上,还好上天庇佑,才能逃过一劫。」

  李隆基大为震惊:「这样说确实有妖怪存在了?」

  辛钘道:「我亲眼所见,难道还会是假,这妖女附在一个女子身上,以此来控制她,却给我发现了,一招降魔杖将她打出原形,怎料这妖女不但魔法高深,且诡计多端,实是个辣手货。今次皇帝遇害,我就怀疑是否那妖女所为,附在韦后身上,继而下毒杀害。」

  李隆基道:「若然如你所说,老弟你能应付吗?」

  辛钘道:「有了上次的经验,今趟我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应付,老哥你不用为我担心,还是尽快联络人手,倘若那妖女现身,咱们三人会将她牵绊住,你只管放手做你的事就行。对了,高大哥可有和你联络上?」

  李隆基点头道:「已联络过,他似乎还不知道韦后的阴谋。」

  辛钘道:「这个当然了,高大哥只是个小小的内侍监,这等大事,他又怎会知晓,但老哥放心,我一进宫便会去找他,到时里应外合一同起事,我会先行萧清皇宫大门的守兵,一于来个内外夹攻,号令相应,决无不成功之理。」

  二人分手后,辛钘赶回杨府,立即与杨曲亭商量,希望他能伸手帮忙。

  杨曲亭得知详情后,说道:「唐室倾危,咱等练武之士,理应投袂荷戈,祛蠹除奸,鼎力匡救,方不枉侠义这两个字。兜儿,今日咱父子二人,就好好为国报效一番。」

  马元霸朗声道:「还有我这个老骨头,已经多年没伸展筋骨,今次也该动一动了。」接着转向小雀儿道:「妳身怀六甲,就乖乖的坐在家里,知道吗?」

  辛钘附和道:「妳要听未来岳丈的说话,才是我的好雀儿。」

  小雀儿无奈,只得应承点头。霍芊芊却道:「我没有怀兜儿的孩子,可以和大家一起去吧。」

  辛钘摇头道:「女孩子要留在家中,还有静琇,免得让我和爹担心。」

  霍芊芊不依道:「紫琼姐姐也是女孩子,为何她能去,我却不行。」

  辛钘道:「妳这点微末功夫,能和紫琼相比吗。不行就是不行。」

  杨夫人笑道:「兜儿都是疼爱妳们,就听他说话好了。况且多妳们一两个不多,又何必让大家担心。」

  李隆基一回到住处,马上使人通知昔日知交好友,集合到府中商议大计,包括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陕西县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决定明日发动政变,先行下手。并拟好清除韦党的名单,分发各人。

  次日未时,李隆基刚换上一身便服,杨曲亭已领同近百杨门弟子到来,李隆基立即出门迎接,没多久,刘幽求、陈玄礼等都先后来到,太平公主儿子薛崇简亦派人通传,说已准备就绪,请求号令。众人商议后,为了保密,约定二更时分行动,分批按照布阵地点,秘密会合,以免让城中官兵发觉。

  辛钘一进宫门,便往高力士处跑,将起事的情形详细说了。高力士听见,雀跃万分,立即通知内侍省的心腹好友,计有数十之众。苑总监钟绍京,乃是打理宫家园林的总管,手下二百多名丁匠亦作好准备,联同高力士众内侍等,在宫中响应。

  紫琼使起仙家隐术,轻易地便来到彤霞寝宫,彤霞乍见紫琼到来,遂问道:「姐姐,小王爷是否准备动手?」

  只见紫琼轻轻点头,正要说话,忽听得宫婢在外道:「殿中少监求见。」

  彤霞一笑,低声道:「兜儿来了。」当即传见。

  辛钘看见二人,笑道:「紫琼来得好快呀。对了,我已经知会高大哥,他正暗中监视着韦后,倘有什么举动,会立刻来报。」

  紫琼道:「倘若韦后真是罗叉夜姬,小王爷今次起事,又怎瞒得过她。」

  彤霞道:「我也觉得奇怪,早上韦后还与咱们铺谋定计,表面全无异状,而宫中亦没有调兵遣将,难道罗叉夜姬就如此自负不成。」

  紫琼摇头道:「罗叉夜姬是何等厉害,咱们三人聚在这里,她肯定已经知道了。只是不动声色,或许她另有什么打算,让咱们防不胜防。」

  辛钘道:「其实咱们也不用担心太多,罗叉夜姬一心只要霸位夺权,掌控凡间,咱们只要保住李家江山,与她纠缠到底,看她还能怎样。」

  紫琼点头道:「兜儿这句说话很对。今日她不现身,咱们亦没她办法,如果她出现,唯有和她一拼就是。」

  其时,左右羽林将士全都驻防玄武门,待到二更来临,葛福顺抽出佩剑,向李隆基请示。李隆基道:「营中兵士都是自家兄弟,咱们只杀韦家党羽。」

  葛福顺一声令下,领同家将直冲进羽林营,营中韦璇、韦播和高嵩丝毫没有戒备,待看见葛福顺持剑冲近,方知发生什么事,欲要拔剑,葛福顺等人一拥而上,挥刀乱劈,三人当场身首异处。

  葛福顺砍下韦播人头,提高让营中士兵看,朗声道:「韦后毒杀先帝,大逆不道,图谋篡夺李唐江山,今天大家同心协力,务要杀尽韦家乱贼。拥立相王,安定天下,若有三心两意,附逆作乱者,诛灭三族。」

  众羽林军前时恨极韦播作威作福,武断专行,听了这番话,无一不愿效力。葛福顺等人将韦璇、韦播和高嵩的人头献给李隆基,李隆基叫身旁家将提灯火一看,验证无误,遂跟刘幽求等众走出禁宛南门。

  葛福顺率领左军攻玄德门;羽林军将令李仙凫率右军攻白兽门,约在凌烟阁前会合。李隆基却领着家将和薛崇简兵马,并同杨曲亭及众弟子,守在玄武门外听候消息。

  高力士和众内侍合同二百多名花匠,各持兵器斧锯,打破诸殿宫门。辛钘三人从旁相助,一一将守兵点倒。

  三更时分,李隆基率众在玄武门外备战,忽听得宫内嘶喊声起,一骑飞奔来报,说宫门已被攻破。李隆基一听,立即与众人冲杀入宫。

  这时在太极殿护灵的卫兵,听到外面杀声震天,探问原因,知道是羽林军截杀韦党,全都披上铠甲响应。

  韦后正睡在殿里,见外面杀声四起,宫婢来报,说羽林军作反。韦后心知不妙,惊慌起来,不及穿衣便冲出房间,打算到飞骑营向韦播求救。岂料当头撞着三人,只见是上官婉儿和辛钘,身旁还有一名漂亮女子,韦后大喜,忙道:「婉儿,救我……」直扑了过来。

  彤霞摸不清她是否罗叉夜姬化身,怕她另有意图,连忙身子一错避开,顺势反手一指点出,没想韦后应指而倒,软在地上。

  三人同时一愕,紫琼趋身上前,仙指连点,数度白光从指尖迸出,全射进韦后身体中,收指说道:「看来她不是罗叉夜姬。」

  辛钘问道:「妳怎知道她不是?」

  紫琼道:「她连中数下天罗指,魔道再高,亦要魔魂迸散。但她并无这个迹象。既然她不是罗叉夜姬,就交由小王爷处置好了。」

  辛钘点头道:「这事就交给我吧。彤霞妳也该去准备了,记紧千万不可露出马脚。」彤霞一笑,身子一晃已不知所踪。

  这时宫门外一阵喧噪,弥天而来,似有数十人闯进宫来。

  紫琼忙道:「我且避开一会。」使起飞身托迹仙术,隐进一根大圆柱中。

  只见李隆基在众人簇拥下,大步走进宫殿。

  辛钘一见,连忙迎上,躬身说道:「王爷,韦后已经被擒。」

  李隆基道:「好!这个弒君淫妇,终有今日了,给我拖出去斩。」数人一声令命,架起地上的韦后去了。

  辛钘又道:「上官娘娘已在寝宫悬梁自尽。」

  李隆基猛地一惊,一脸疑惑盯住辛钘:「你……你说她已经自尽?」

  辛钘点头道:「是,娘娘的尸体尚在寝宫。」

  李隆基登时会意,说道:「好,我随你去看看。」开步便走,岂料身后阵阵脚步声,一大伙人竟然跟在身后。李隆基暗叫一声糟,正要开言阻止身后的人跟来。

  辛钘低声道:「就让他们看看,免得让人起疑。」李隆基怔忡不安,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随着辛钘往上官婉儿寝宫走去。

 

             第七回  芊芊之谜

  来到寝宫,李隆基看见彤霞身悬半空,似已气绝,心头不由怦怦乱跳,再看辛钘,见他神色泰然,全没半点惊惶失措,心里虽知彤霞定是装死,但见着眼前的情景,仍是不自禁担心起来,忙向辛钘道:「快……快将她放下来。」

  辛钘说声是,将彤霞项上的缎带解去,抱到床榻上。李隆基上前一看,只见她脸无血色,嘴唇青白,颈项间仍有瘀血的勒痕,全无假死的迹象,心中既惊且忧。辛钘弯身一探彤霞鼻息,又按摸颈侧的脉息,站起身来,说道:「娘娘已经气绝。」

  刘幽求在李隆基身旁道:「娘娘曾为相王草诏,力拥相王参政,可见并无参与谋杀先帝,也未和韦后图谋江山社稷,微臣原本想代娘娘求情,免她一死,没想到她竟会这样。」

  李隆基叹了一声,向辛钘道:「娘娘的后事就交给你,好生安葬。」话罢,与众人离开寝宫。

  过了一会,韦后、安乐公主和一些韦家党羽的人头,一一由兵将呈献给李隆基。李隆基下令道:「马上关闭城门,全面搜捕韦家余党,凡归附韦姓的吏役,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这场起事,直到天色拂晓,宫内宫外才渐渐恢复秩序。

  次日,羽林军万骑卫士四出搜捕,在肃章门外,斩杀安乐公主丈夫武延秀。东市之北,斩杀韦温。其它有马秦客、杨均、叶静能、韦捷、韦濯、韦元缴和纪处讷等,先后被卫军所擒,送到安福门前斩首。

  宗楚客却改了装束,身穿丧服,骑着毛驴,假借扛丧想潜出通化门,岂料给一名士兵认出面目,将他捉住,笑问道:「宗尚书,因何这身打扮呀?」

  宗楚客自然不认:「谁是尚书,我只是平民百姓,正要去城外赶丧。」那些士兵那去听他胡扯,一拥而上,拖到一旁就地劈下人头。

  至此韦姓一族算是彻底垮平了。自光宅元年,武则天听政开始,整整二十六年,大唐在武韦两姓混乱中,动荡不休,至今才真正安定下来。

  关中杨门虽然有参与今次行动,皆因起义军行动迅速,对手反抗薄弱,众弟子们全都安全而归,竟无一人受伤。

  大乱已定,朝中渐渐恢复平静,但宫中少了彤霞,探查罗叉夜姬的事,现在全都落在辛钘身上。

     ***    ***    ***    ***

  这日辛钘如常上朝,方知当今皇上李重茂下诏大赦天下,并改封李隆基为平王,并兼主管左右羽林军。辛钘得此消息,赶到李隆基处道喜,二人一见面,李隆基马上低声问道:「彤霞姑娘怎样?」

  辛钘笑道:「她当然没事,彤霞已经回复原来面目,暂时寄住在杨府。」

  李隆基连连点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当时真被她吓了一跳。」

  辛钘道:「彤霞武功高强,装死这等小把戏,对她来说直是易如拾芥,老哥你无须为她担忧。」

  李隆基展颜一笑,轻轻在辛钘手臂拍了两下:「对了,那个妖物呢?」

  辛钘摇头叹道:「仍没有现身,当初还道那妖物附在韦后身上,谁知全都猜错了。就因为这样,我必须继续呆在宫中,誓要将她抽出来不可。」

  李隆基道:「那妖孽如此厉害,宫里单凭你一人之力,实在叫人担心。」

  辛钘一笑:「前时彤霞何尝不是单独一人,她既然可以,我为什么不行。没错,光凭我一人要胜过那妖物,或许没此能力,但我逃命的功夫,可说是独步天下,无人能及,倘真斗不过她,逃命倒可以吧。」

  转眼又过了几天,是夜月色澄丽,群星闪灼,霍芊芊睡得正香,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呼唤自己名字,还觉有人抚摸自己的脸颊,徐徐张开眼睛,睡眼蒙胧中看见床榻缘坐着一人,不由吃了一惊,猛地撑身坐起:「你是谁?」

  一个深沉的声音道:「妳这个小鬼头,越来越不成样子了。」

  霍芊芊一听那说话声,霎时清醒过来:「爹……爹,是你吗?」睁大眼晴看去,凭着窗外的月色,终于看请楚那人的面目,却是个脸庞清秀,丰神飘洒的中年男子。霍芊芊大喜,扑入那男子怀中:「真的是爹。」

  原来这男子并非谁人,正是天魔罗霍幽。只见他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秀发,说道:「妳好大的胆子,要捣蛋到何时才肯回去?」

  霍芊芊仰起头来,撒娇道:「芊芊那里有嘛。女儿今次这样做,还不是为了爹。你都不知道,芊芊几经辛苦,跑了多少地方,才找到那小道士。」

  霍幽沉声道:「妳还敢说话,帮着他来对付自己人,看我饶不饶妳。」

  霍芊芊嘟起小嘴:「我……我那有帮他。」

  霍幽嘴脸一板:「妳喜欢那小子,帮他为人解毒,我可以不计较,但自家的咒语能随便说出来吗。」

  霍芊芊无言可对,但她知道父亲直来疼爱自己,当下使起手段,软着身子搂住父亲道:「我知是女儿不对,爹你就原谅我一次吧。再说,谁叫女儿……女儿喜欢他。况且我已经是他的人了,到时女儿诞下旷世神龙,功过相酬,就互相抵免了吧。」

  霍幽道:「妳不用多说,留着那小子总是个祸胎,不能不除。」

  霍芊芊大吃一惊:「爹,万万不可,要是爹这样做,女儿也不想活了。」

  霍幽哼了一声:「妳要死要活,恐怕由不得妳。」

  霍芊芊素知父亲的本领,辛钘虽然武艺虽高,但绝非父亲的对手,她是最清楚不过,忙哀求道:「不要伤害他,女儿求求你……」

  一话未毕,忽见霍幽双眼射出一道光芒,正中霍芊芊的眉心。

  霍芊芊登时昏晕过去,人事不知,软倒在床榻上。只听得霍幽道:「你们不用再藏,都给我现身吧。」

  房间内一阵沉寂,接着墙壁中徐徐走出三个人,两女一男,正是紫琼、彤霞和辛钘。但见辛钘嘴角含笑,说道:「果然是个大魔头,万事都逃不过你这对魔眼!」

  霍幽冷哼一声:「费话少说,动手吧。」

小说相关章节:仙侠魔踪(1.1-12.10全)仙侠魔踪(1.1-12.10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