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于禁将军诊断书,5

[db:作者] 2025-07-03 18:51 5hhhhh 9210 ℃

四·致死的共生

   樊城之战是一切的转折点。

   史料记载中,导致一死一降的客观因素非常多。比如说战况不可能翻盘,死战已无意义,摆在面前只有自尽投降两条路。庞德是新人,顾虑较多,于禁相对负担少。选择投降日后还能回魏军效力……等等。个人猜想说不定还有些幕后旁支原因,这里就先不谈了。

   只说光荣撷取史料编织成的樊城之战。除上述那些因素之外,我觉得心理层面上,于禁也确实不能选择死。

   要知道曹操可没说战败了你就给我去死这样的话。于禁若主动选择死亡,等于脱离了对方的掌控。用死亡来剥夺掌控者对自己的支配权,从而彻底摧毁彼此的共生关系。这不是忠诚,而是最暴烈的反叛。

   试问干将军有这愿望吗……失去共生,比死亡更恐怖。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十分强大,是求生本能之外的另一重动力。

   也是因为共生,于禁想当然认为彼此能全然理解并信任对方。如同当年追逐青州兵时,他信任曹操的判断力,曹操也会准确解读他的行为和动机。(※此情节多次见于三国志系列的人物列传,说不定下一代无双会用,我猜不准。因为敌对方是夏侯惇的军队。)

   综上,促使干将军“一死以全名节”的动力不充足。最后选择投降,也许正是这种心理与客观因素相权衡的结果。

   

   光荣好像没做过于禁被俘虏后的剧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但这段日子肯定很煎熬。

   普通道德层面,投降是“失节”。对有精神洁癖的干将军来说,压力已经很大。身在敌营也不会碰到什么好事……这些情况于禁也许多少有所预计。但他肯定没想到,君主此时竟落井下石。

   “相知三十年,还不如庞德”,这话一般情况下叫赌气。居于共生关系之下时,就变得很有杀伤力。

   于禁对君臣共生的重视,行为心理双方面付出的程度,都毋庸置疑。而掌控者却说:“你仍没让我满意。”对庞德的认可,更突显出作为掌控者的失望。其背后根本意义,是对共生关系的否定。

   这就相当于小王子对狐狸说:“驯养你三十年,你却跟千千万万没驯养的狐狸一样,都让我失望了。我们之间的驯养还有意义吗?”

   无论游戏或历史,曹老板都是时常任性乱来的主。佛魔皆在一念间……就这事说,我认为他是心存恶意,故意为之的。

   这时君臣分隔两地,失去直接联系,实际上共生已经被阻断破坏。所能依赖的只有心中的信念。这种单方面宣告破裂的言论辗转飘到于禁那边,带来的打击会有多大,也不难想象。

   在于禁被俘到曹操过世的这段日子,曹操甚至都没遣使交涉。不要人回来,不给澄清自辩的机会,也不愿再重构——当然可以说因为忙不过来,但总归是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了。

   曹老板冷漠的态度跟言论,都出于同一种心态。只有舍弃,才是对共生者最大的鞭笞,最严重的惩罚。置之不理不闻不问,正是舍弃的具体表现。

   唔,这么恶劣的小王子,害得童话都不美好了。

   

   如前所说,共生关系如果破裂,不仅表示一生为之而做的献祭毫无意义,也代表自我存在的价值遭到全盘否定。随之而来的将是自我迷失,自我厌弃和人格解体。

   “失节”所带来的压力已经很难承受,周遭又都是敌国将领,情感极其孤独。这种处境中,任何人都无力再去面对共生破裂带来的恶果。这不光于禁,换谁都一样。如此多的问题集中到一起,组织一个现代心理治疗团队都得长期抗战,何况三国时期没心理学门诊可挂。

   不过无论三国或现代,人类本能都没变。面对致命打击时,会自动开启心理防御机制。拼凑甚至是虚构出某种较能接受的情形,说服自己去相信。除非有回避不了的反证,或做好了承受的心理建设,否则当事人明知是在自欺欺人,也绝不会舍弃这最后一点希望。

   曹老板的话肯定是二手消息,这就给了侥幸心理存在的空间。或许是传话者有恶意,断章取义或误读,可能是一时气话不是真心的……各种可能。总之于禁回魏国之前,接受事实跟防御机制这两种心理一定在频繁交战。

   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的态度对于禁来说确实严重到能决定生死。如果心里一点希冀都不存,全面接受君臣恩断义绝的事实,恐怕直接就死在吴国了。

   

   但这种自欺最终仍不免被戳穿。

   参拜高陵(此事三国志系列人物列传里每次必提)所见那幅壁画,跟曹操当初所发言论,及于禁心中的隐忧,这三者相印证,指向同一个信息——曹操确实到死都没有原谅这件事。不是旁人误读或一时气愤失控,就是当事人根本不想宽恕。

   若没有亲眼看到,共生还可以在幻想中延续。但这幅壁画安置在曹操陵墓,混淆了“后人特意安排”与“死者的表态”之间的界限。其中隐含的意味尖锐而深远,确实刺得又准又狠又震撼。直接把人逼入死角,使之必须面对事实。

   丕殿这做法当然不厚道,但曹老板生前确实没有表达过宽宥的意思。在魏国这个环境里,当事人不免感受到一些细节和线索。接受真相是早晚的事,或许换个方式,不这么戏剧化罢了。

   与《小王子》的故事相比,这种结束方式坏得多。掌控者带着被背叛的愤怒“辞职”,共生破裂的过错全部推给受控方。并随着曹操的去世,不再有任何挽救余地。

   此时于禁还没卸下“失节”所带来的道德层面压力,又要被迫面对“背叛掌控者”的沉重负罪感。再加上共生崩裂后一系列恶果,不啻一场排山倒海的毁灭性灾难。

   要知道现代社会仍有无数年轻人面对人格解体,自我迷失,存在价值崩溃时,都会被逼到嗑药,自残,自我毁灭。何况一个没什么排解途径可选的憔悴老人。难道指望他用剩余不多的时间,重新建立一套健全的心理机制来自我拯救吗?怎么可能。那绝对是神不是人。

   于是,其看似不可思议的病逝,也将是必然的结局了。

   

   最后的最后,小王子所驯养的狐狸被弃之于生命的荒野。过去的荣光与回忆挽救不了心灵的陨落,死亡反而成为值得期待的解脱——那应该是非常绝望的一件事。

   但没有办法。谁让他是他的狐狸呢。

   

   以上。本来说是根据游戏推测角色,但因为游戏所给的相关剧情比较少,很多地方还是得参考史料。不过差不多啦,反正光荣也是撷取史料组织剧情的。

   以及,共生关系分析起来好像很病态,其实它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日本的情况比我国更严重,光荣将之应用于角色塑造上,也很正常。

   重点是,游戏角色≠真实历史人物,并且我真的不是黑!!o(>﹏<)o虽然极不靠谱地借解读游戏来复习了一遍当初学过的东西,但我真的是无双粉啊!我真的超爱曹老板的一定要信我!以及越写越觉得被驯养的干将军很性感啊!

   

小说相关章节:真三國無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