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小说5HHHHH

首页 >5hhhhh / 正文

【魔道】1960小戲曲(全文),8

[db:作者] 2025-07-19 02:22 5hhhhh 4940 ℃

第八齣.摺扇

端午這天,魏無羨本想著帶藍忘機去看鄉間的賽龍舟,然而早起對他來說還是太難了,尤其與心愛之人同床共枕,被攬在懷中的安適著實令人耽溺。待他們姍姍來遲地抵達淀浦河畔,不僅沒見到散場人群,現場更像是連人群都不曾聚集般地冷清,兩人立即明白:賽龍舟停辦了。

魏無羨摸摸鼻頭,雖然感到惋惜,想想卻也不是太意外,遂仗著此處人煙稀少,大膽地牽起藍忘機的手沿河漫步。

他們在一棵柳樹前停下腳步,魏無羨看了看在河面上幾尺徐徐晃蕩的青翠柳條,開口說道:「這可能是我人生中爬的第一棵樹。」

兩人臉上映著從河面上反射而來的粼粼波光,使藍忘機注視魏無羨的眼神看似比平時還更亮、更閃耀。

魏無羨繼續說:「當時就是來看賽龍舟,我爹以為樹上涼快、視野也更好,就把我放到這個枝椏上,」說著,他伸手搆了下最矮的那個枝幹分岔處,「結果柳條太茂盛了,根本什麼都看不到,還把我嚇得腿軟!」

說完他靈機一動,三兩下爬到了那個枝椏上,說:「以前覺得高得嚇人,現在瞧著其實也沒多高嘛!」他左顧右盼了下,又笑道:「不過依然還是什麼都看不到,哈哈!藍湛,你也上來啊!」

魏無羨以為藍忘機不諳爬樹這種活兒,向樹下的藍忘機伸出手;沒想到後者甫一握住他的手,竟也是俐落地就上了樹。

藍忘機在枝幹上環顧了下四周,茂密的柳條如蒼翠的簾幔垂掛著,將兩人包圍在這離地五尺高的一方小天地裡。魏無羨與他並肩而坐,交疊起雙手搭在他肩上,然後將下巴也放了上來,倚在他肩頭曖昧地說:「你瞧,什麼都看不到吧?」

呼出的熱氣拂過藍忘機的耳廓,他一下子意會過來魏無羨想做什麼,撈過那人的頭就往自己嘴上摁,輾磨、舔吮起那既薄又軟的唇。

吻過須臾,魏無羨又感到頭皮和背脊陣陣發痲,急忙推開藍忘機,說道:「不行不行,藍湛,你太厲害了!再親下去我都要硬了!」

藍忘機聞言微微揚起了嘴角,輕聲說道:「是我的問題嗎?」

從魏無羨的角度看過去那是個弧度恰到好處的微笑,好看得令他窒息。他嚥了口唾液,說:「……可以啊藍湛,你昨天分明還不是這個樣子的……」

***

藍忘機原以為魏無羨會在離開青浦前和他完成三拜,然而直到他們搭上駛往上海的火車,魏無羨都沒再提起這樁事。

一抵達上海,魏無羨領著藍忘機穿越車站前的重重人群和大字報,直接招了兩輛黃包車回學校。距離開學還有段時日,學校尚未分配宿舍,但魏無羨也不再愁沒地方去了。而他歸心似箭則是為了盼了好幾月有餘的放榜──或許會在榜單和人群中見到哪個熟悉的舊識,到時還能擺擺學長的架子──魏無羨心想,一向喜歡熱鬧和驚喜的他腦中已演練了千百回。

然而別說新生了,校門口的佈告欄連榜單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革命大字報,幾個面熟的學生委員還正在層層疊疊地往上張貼。

這一年,高考停辦了。【1】

魏無羨沒有如願地盼到自己的學弟妹,他稍顯失落,提起行李就往校園裡走,藍忘機隨行在後,他們誰都沒有說話,但默契地知道當下的目的地。魏無羨可能會忽然爬上樹、唱起小曲兒,藍忘機想著,屆時他還得幫著留意周遭。

而這件事也沒有發生。

教學樓後那棵承載著兩人回憶的桃樹,月前的濃枝密葉已不復在,只剩下一座切口不太平整的樹墩。校園中的桃樹不是只有一棵,消失的卻偏偏是魏無羨最喜歡的那棵。一切變得太快,若非此刻藍忘機正緊緊握著他的手,魏無羨都要懷疑這場相識到底只是自己打了一下午盹所作的黃粱大夢。他心中的不甘一下全化作猛浪不斷翻湧,卻在奮起上岸之後只餘下白色的泡沫,了無聲息地逝在沙灘上──他什麼話也說不出口。

魏無羨本想著兩人才十九、二十歲,還年輕,來日方長,若待到畢業藍忘機和他緣份未解,兩人就再回青浦完成那未了的第三拜。而此刻望著那桃樹墩,他忽然覺得世間不存在「來日方長」。

察覺到魏無羨的手隱約顫抖,藍忘機用了點力回握,魏無羨果真就鎮定了下來。他正想開口安撫,魏無羨卻朝他淡淡地笑了下、鬆開了手,悠悠地從地上的行李中取出那頂他從街上買回來的草帽。

那分明是頂草帽,此刻卻好似在魏無羨手中化為一把摺扇。他輕巧地踩上桃樹墩──放寬標準來看也是上了樹──搧了搧手中草帽,嘆息一般悠悠地唱起:「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2】」

藍忘機也如方才所想地、靜靜地在旁替魏無羨把風,看著他問心無愧地擁護自己所愛;看著他用自己的方式與社會抗辯。不論何時,魏無羨只要一回頭,就能看見藍忘機伴隨在他身側。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3】」魏無羨繼續唱著,跳下樹墩,步伐隨著唱詞點踏,目光在驕陽下流轉。此刻他既是在戲裡也是在戲外,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4】」

一曲終,兩人的世界歸於寧靜,身外的喧囂蟬鳴、颯颯風聲,彷彿再與他們無關。魏無羨還低著頭、維持著落幕的姿勢。看著眼前的畫面,藍忘機呼吸一窒,突然一陣心慌──似乎只要自己稍不留神,魏無羨就隨時會從眼前消失,就像那株無辜的桃樹一樣。

在魏無羨緩緩抬起頭、與他相望那一瞬,藍忘機心中只有一個濃烈的想法。他深深地看進了自己最珍視的那人眼中,說:「魏嬰,跟我回藍家。」

魏無羨笑了,他覆帽,面朝藍忘機退了一小步;又脫帽,向眼前的人深深地行一鞠躬,說道:「藍湛,往後的日子請多關照了。」

藍忘機亦回了魏無羨一鞠躬,說:「好。」

兩人對視許久都沒有移開目光。

這個時代,這般光景,或許就是人生在世最好的結局。

──

註:

1. 文革期間中國高考停辦了十年,直到1977年才恢復。而1966年、1967年、1968年等三屆的高中畢業生,成為受教權利犧牲最大的「老三屆」。

2. 出自《桃花扇.餘韻》。清初大興文字獄,考據學極盛,影響了作者忠於歷史的態度,劇本中絕大部分是真人真事。而由於《桃花扇》主題描寫末代王朝,《餘韻》中更抒發了亡國之痛,在文革中被指責「懷念失敗的國民黨政府」而受到嚴厲的批判,文革後才被平反。

3. 同上。

4. 同上。

【全文終】

後記:

大家好,又見面了,我是Jinginin的inin。《1960小戲曲》的梗源自於Jing某日在聊天群裡大開的腦洞:想讓戲子羨對書生嘰唱《牡丹亭》。但我們實在不敢想像清朝的剃髮留辮嘰,於是就把時間設定往後挪到了60年代。

《1960小戲曲》中的「1960」指的是年代,但實際上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點相當特定,是1966年的5月至7月,也就是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初期。《小戲曲》整體上來說這是個「非魏無羨走歪,而是整個社會走歪,結果他卻被指責為邪門外道」的故事。羨喜歡且重視的事物不為社會所接納,然而這是錯的嗎?是不堪的嗎?是不容許存在的嗎?這是我們在這個故事中提出的質疑。

結局停留的時間點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而隨著我們一面寫、一面爬梳文革,越來越發現這個決定做得實在是太對了……客觀來看:羨做了一堆在當時會致他於死地的事,而嘰包庇他也沒有比較好。若故事延續下去,到了8月的大爆發之後,他們能有好下場嗎?可能不太樂觀,我不知道(因此我們戲稱這是個「薛丁格的結局」)。這個時代反覆無常,不存在所謂「來日方長」──這是我們寫作到後來的體悟。

這個題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嚴肅且具有挑戰性的,既然要寫,我希望能把它寫真、寫活,於是Jinginin以相當精密的分工建構出這篇文。Jing主要負責戲曲的引用及唱詞改作,另外她也為溫晁的台詞一字不漏地讀完了整本《毛語錄》(Jing抹了一把淚)!我則主要負責史料的研究,從文革的進程到上海當年的人口結構及物價都約略瞭解了一遍。而我們又正好擅長不同類型的寫作,在行文時形成了互補,於是就逐漸演變成「動作戲Jing寫,內心戲inin寫」這樣相輔相成的作業模式。至於床戲誰寫的,你們可以猜猜。

我想,「文革」一詞對於海峽兩岸人民而言都一樣陌生,首先我們生不逢當時(或當地),對文革一事僅能透過史料、文獻獲得認識,然而很遺憾地,文革相關的資料從保存到流通都受到諸多限制(你們懂的),我們只能盡可能地避免失真。文中的某些事件實際上發生得比較晚(1967年~1968年是最多事的時間點),為了劇情需求被我提到了前面。

戲曲的研究同樣不容易,除了要節錄出貼合劇情的曲目外,Jing還時常需要配合劇情做出「Wifi style」的改編XD 在撰寫第五章時,我任性又不負責任地提出這樣的要求:「此處需要一齣冷門到快要失傳的戲!」……然後Jing就找到了!也就是文中所用的潮劇《二度梅》(羨找不到正確的唱法是因為他娘唱的是潮州話)。

接著我想談談《小戲曲》中一些隱密的設計(彩蛋?)。既然要寫「戲曲」,章節題名我們便模仿了戲曲的命題風格,而其中一些章節的題名其實還有字面以外的涵義:攀桃──猴子攀桃一般寓意升官封侯,但在本篇也與「叛逃」諧音;綢絲──諧「愁思」;摺扇──諧「擇善」。本文的撰寫上也有一些配合時序進展的小設計,例如開頭至第二章的計時使用「節氣」,第三章起則使用「月份」。

另外還有一些不太重要,但是方便理解的小設定:忘羨就讀的大學原型是上海工業大學(現為上海大學延長校區);藍忘機現居的洋房在虹口區的同心路一帶,老家則在蘇州;魏無羨和他爹都不怎麼回去的老家在青浦區,比較接近蘇州,屬於老上海的棚戶區;江家和魏家原是鄰居,在江澄上高中時舉家搬到長寧區,羨也受託暫時借住在江家──其實將故事的舞台設定在上海,除了是為了讓劇情發展有最大的自由度,同時也是為了給文革背景下的忘羨留一條生路。後來青浦成了文革的重災區……羨有跟嘰回家真是太好了呢!然而即便如此,上海也還是全國武鬥死傷人數最少的地區。

老實說我已經十年左右沒寫文(我文青時期寫的是散文,後來多創作劇本,小說……從來沒有完結過!),開始碼字是想在撰寫論文期間維持最低限度的創作,碼著碼著,字數竟然比碩論寫完的部份還要多了……不行啊!我得畢業!可是忘羨好好嗑啊好好嗑!!!(被耽誤)

接下來有請Jing和大家說說話──

大家好,初次在後記見面,我是碼完最終章快要死魚安樂的Jing。《1960小戲曲》是我完結的第一部連載小說,腦洞與構想inin已經在前面交代完了,後記就讓我隨意地聊天吧!

我和inin在寫《遊雲記趣》和《小戲曲》之前就一直有創作習慣(應該說我們本身就都從事藝術工作),但我平常就是文字工作者,幾乎不會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用碼字當娛樂。事實也證明:碼《小戲曲》確實不是段輕鬆的歷程──題材因素,我們需要大量的考據來支持整個故事。期間我又碰上了兩次業界研討會、inin公司承攬了跨國的大案子,兩人變成了工作、連載兩頭燒,因此娛樂什麼的,才不存在(掩面)。

《小戲曲》的大綱編排是我個人覺得稍微有趣的點。配合主題,我們先選了幾齣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劇目及曲牌,分別想像這些台詞忘羨會在什麼情況下說/唱出來,然後就有了這樣的memo:《遊園驚夢》、《鎖麟囊》初遇;《貴妃醉酒》忘羨划酒拳;《牡丹亭》魏遠道撩嘰;《西廂記》忘羨表白&做羞羞的事……等等(inin:會在這裡列出來的就是Jing特別想寫的part),《小戲曲》就是從這些看似惡搞又有點下流的梗出發的,結果一套上文革背景,似乎一切都輕鬆不起來了。看著原來的memo,再看看完成的《小戲曲》本曲……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特別喜歡描寫魏無羨鬧騰的劇情,讓角色在自己的筆下活起來、調皮得不行,這大概是《小戲曲》創作過程中最使我紓壓的環節了。根據原作中蒔花女花園情節,我們一致認為魏無羨定會皮(藍家人:無聊)到在戲詞上大動手腳,大家可以一面比對註腳(我們附上了所有原文),一面欣賞皮皮羨的即興演出。如果你被這些唱詞娛樂到了,那我會非常開心。

關於《小戲曲》的結局,其實我們想過不只一種,inin想報復社會時曾經想不負責任地用「一場夢回60年代」來結束故事哈哈哈哈哈哈,話說到此,我就非常惡劣地想讓大家一起看看:魏.現代研究生.無羨,午休時在夢中與藍學長談了場轟轟烈烈的末世戀情,驚醒後一切一如既往(舉報現象一如當年,獨獨生活中缺了個藍忘機)──在夢裡的情感太過深刻,回想起來不免有些悵然的魏.麗娘.無羨──但是這樣的故事結局,我們應該會被殺吧(聊天群裡的妍太:我第一個殺!!!)……於是最後決定用完成對拜來結束故事,也算是給生在當時的忘羨一個善終。

最後,非常感謝看我廢話到這裡的你,以及把忘羨帶給我們的墨香銅臭,雖然《1960小戲曲》帶給我們過份忙碌的兩個多月,我和inin經常忙得焦頭爛額、拖延症犯,但這不會是Jinginin的最後一篇忘羨文(應該),我們下次再見囉!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條目:[[jumpuri:文化大革命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jumpuri:紅衛兵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2%E5%8D%AB%E5%85%B5]]、[[jumpuri:破四舊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0%B4%E5%9B%9B%E6%97%A7]]。

百度百科條目:[[jumpuri:文化大革命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jumpuri:红卫兵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2%E5%8D%AB%E5%85%B5/2188700]]、[[jumpuri:破四旧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0%B4%E5%9B%9B%E6%97%A7]]。

金大陸(2011)。非常與正常:上海「文革」時期的社會生活。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秦暉(2016)。「手段」比「目的」更重要──從毛澤東發動文革的「思想史研究」談起。二十一世紀,156期,第4-28頁。

楊繼繩(2016)。文革期間的國民經濟。二十一世紀,156期,第42-60頁。

區家麟(2018)。紅色新聞兵李振盛:三心兩意聽黨的話。關鍵評論,[[jumpuri: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107138 >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107138]]。

周衛(2018)。紅色瘋狂年代的影像記錄者李振盛:我拍下的那些瘋狂文革照。BBC NEWS 中文,[[jumpuri: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217796 >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217796]]。

上海市文革時期、1970年代、1980年代早期物價(取自網路):

*購買米麵製品和豆漿均要糧票

-芝麻大餅(鹹): 3分/個

-大餅(甜):4分/個

-老虎腳爪:4分/個

-油條:4分/根(半兩)

-豆漿:淡豆漿3分,鹹豆漿4分,甜豆漿5分

-陽春面:8分/二兩一碗(除麵條,外加蔥花而已)

-菜湯麵:15分(加現炒的菠菜、油豆腐等)

-火柴:2分/盒

-鹽:0.15元/斤

-鹽:0.23元/斤(1985年6月)

-白砂糖:0.78元/斤(憑糖票供應)

-食油:0.88元/斤(1987年1月,憑油票供應)

-米:14.30元-17.10元/百斤(新米、好米要排隊買,憑糧票和購糧證供應)

-冰品:赤豆棒冰4分,奶油雪糕8分,奶油大雪糕12分

-冰磚:簡裝19分,中冰磚40分,大冰磚76分

-摜奶油:30分/杯

-涮羊肉:30分/份(飯店)

-大閘蟹:5元/斤(1985年9月)

-脆麻花:4分-5分/根

-水果蛋糕:4分/個

-什錦糖:1.20元/斤

-水果糖:1分/顆

-鹽金棗:3分/一小包

-橄欖、桃板等蜜餞:一般5分/包

-寄放自行車:3分/次

-寄放自行車:2元/月(1986年)

-書籍:1元(約400頁)

-玻璃圍棋(中號):2.40元/副

-公園門票:5分

-避孕套:免費(計劃生育)

-萬金油:5分/盒

-扇牌肥皂:0.36元/塊(1982年12月)

-黃啤:0.33元/瓶

-黑啤:0.36元/瓶

-飛馬煙:0.28元/包(憑香煙票供應,下同)

-大前門煙:0.35元/包

-勇士煙:0.13元/包

-生產菸:0.08元/包

-紅雙喜煙:7元/包(1996年11月)

-阿爾巴尼亞香煙:0.20元/包(免煙票)

-零拷墨水:8分/墨水瓶

-露天游泳池:8分/場

-電影:0.15-0.30元

-意大利影展電影:1元(1985年1月)

-公車最低票價:汽車 5分,無軌電車 4分,有軌電車 3分(一般最高不超過15分)

-公交月票:6元(供固定的一個人無限次坐所有市內公車)

-寄信:本埠4分,外地8分

-寄印刷品:本埠1.5分,外地3分(稿件可當印刷品寄)

-公用電話:4分/次(不限時),傳呼費 5分/次

-電費:0.24元/度

-公費醫療:生產住院費裡自己付出部分 101.64元(1986年8月)

-住家保姆工資:55元/月(1987年3月)

-小學學費:6元/學期

-中學學費:12元/學期

-房租:2.54元(約25平方米)

-房租:8.56元(1987年,兩室戶廚衛獨用的單元房,約50平方米)

小说相关章节: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